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1629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词线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 度 。度:风度 B愿举国为内臣, 比 诸侯之列比:比较 C乃引其匕首 提 秦王提:提起 D秦王复击轲, 被 八创被:受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度:常态; B项,比:并,列; C项,提:掷击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文言实词绝大多数也是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意义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用,所以是考查的重点。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如今人 为 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 为 B 还军霸上,

2、 以 待大王来 项王未有 以 应 C 其意常在沛公 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D 故遣将守关 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然而不胜 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表判断,是 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中; B项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 “来 ”; C项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 D项都是助词,与句末语气助词 “也 ”构成判断句,表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中的几个虚词是文言文中最具代表性的虚词,其中 “为 ”作为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在高中阶段所学不多,学生要记住,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刑

3、人如恐不 胜 胜:胜利 B秦时与臣 游 游:游玩 C君安与项伯有 故 故:旧交情 D道芷阳 间 行间:间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胜:尽。 B项,游:交往。 D项,间:从小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虽说是考查实词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让考生通过语法分析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如 “有故 ”, “故 ”作 “有 ”的宾语,那么 “故 ”一定是名词或代词。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 寿 寿:祝寿 B令将军与臣有 :通 “隙 ”,嫌怨 C 若 入前为寿若:如果 D常以身 翼 蔽沛公翼:翅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寿:祝酒; C项,若:你

4、; D项,翼:名词用作状语,象鸟的翅膀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词类活用,一个通假字,一个一词多义。其中 “若 ”作人称代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但考生经常犯错,通过考试加深学生的印象很有必要。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 币 物币:礼品 B厚 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谢 曰谢:道谢 D图 穷 而匕首见穷:穷尽 答案: C 试题分析:谢:谢罪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全都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也是最重要的文言现象,考生一定要学会通过语境去理解。另外,本题题 干要

5、求选 “不正确 ”的一项,与前面几题选 “正确的一项 ”不同,考生要细心。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B 顾 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 顾 笑武阳 C 臣 乃 得有以报太子 事所以不成者, 乃 欲以生劫之 D 秦 之 遇将军,可谓深矣 以解燕国 之 患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项,都是 “假如没有 ”意。 B 项, 只是,表轻微转折; 回头看。C 项, 副词,才; 表判断,是。 D 项,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中两个实词考查了一词多义,两个虚词是十八

6、个必考文言虚词中的常考点。命题者对考纲理解得较好。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 购 之金千斤购:买 B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穷困:贫穷 C秦之 遇 将军,可谓深矣遇:遇到 D进兵北 略 地 略:掠夺,夺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应为 “重金悬赏 ”, B项应为 “处境窘迫,走投无路 ”, C项应为“对待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中的三个错误选项都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尤其是 “穷 困 ”一词,学生很难区分 “处境困难 ”与 “贫穷 ”的不同之处。通过考试让学生加深印象很有必要。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焉 用亡

7、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 焉 B 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 击沛公于坐 C 吾 其 还也 此 其 志不在小 D 所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事 所以 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何,为什么 句末语气词。 B项, 凭借 趁机。 C项, 表婉商,还是 代词,他的。 D项都表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入了 “所以 ”这一固定结构是一个突破。文言虚词的固定结构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必要掌握好。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若舍郑 以 为东道主 B夫晋,何厌 之 有 焉用亡郑 以 陪邻使杞

8、子、庞孙、杨孙戍之 C 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 D夜缒 而 出 且 贰于楚也 若舍郑 而 有益于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项, 介词,把; 连词,来。 B 项,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 D项, 连词,表修饰; 连词,承接。 C项都是连词,并且。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都很有代表性,如 “夜缒而出 ”中的 “而 ”有人认为是表修饰,也有人认为是表承接的,但综合上下文来看应该是表修饰,是 “出 ”的方式。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 寡人之过表判断 B朝济而夕设 版 焉筑土墙用的夹版 C失其所 与 ,不知一

9、同 D秦伯悦,与郑人 盟 盟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是:这; C项,与:结交; D项,盟:为动词,结盟。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中所选的实词有古今异义词,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考查 实词的面比较广。 文言文阅读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10分 ) 【小题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分) 【小题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分) 【小题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分) 答案: 【小题 1】( 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

10、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小题 2】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小题 3】参考答案: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以为:把(它)当做。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来来往往出使的人。共:通 “供 ”,供给。乏困:缺少的东西。 【小题 2】不者:否则。若属:你们这些人。为所:表被动。 【小题 3】所以: 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课内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三个句子选得相当好,很有代表性,学生易错的词特别多,如:东道主、行李、

11、乏困、出入、非常。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2分)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 “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 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 。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 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

12、之有也。 ”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 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 ,几 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 “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 .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遂号哭。刺史、大守 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

13、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曰: “何为乃尔 ”阜曰: “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 !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 、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14、 !”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 卷二十五 ) 注释: 几:接近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 一 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 表 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 善 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 认为 对 D阜内有 报 超之志,而未得其便报:报答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 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 以 资政殿学士行 B 马超 之 战败渭南也 公子闻 之 ,往请 ,欲厚遗 C 使从弟岳 于 城上作偃月营 赵尝五战 于 秦 D 袁公宽 而 不断 缇骑按

15、剑 而 前 . 【小题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 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

16、了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 人在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小题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 (3分 ) 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 (3分 ) 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 !(4分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4】 A 【小题 5】 太祖追到安定,而苏伯在河间反叛,太祖将要

17、率军回东面去。 马超兼并了所有陇西的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来帮助他,接近一万人,攻打冀城。 守城没有使城没有保全,上司 (刺史、太守 )被杀而自己又没有为之死节,还有什么 面目在世上活下去 ! 试题分析: 【小题 1】报,报复 【小题 2】 A都是介词,用 的身份; 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侯赢; C介词,在、介词,跟; D连词,却连词,表修饰 【小题 3】 表明杨阜的守城决心, 是劝说姜叙起兵的话 是杨阜岳母说的话 【小题 4】杨阜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不因为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因果关系不对 【小 题 5】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反河间:省略介词 “于 ”,

18、在河间反叛。引:率军。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兼:兼并。众:众人,意译为 “军队 ”。以:来。 完:保全。死:为动用法,为之死节。,视息于天下:在世上活下去。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点评:一、文段难度适中,符合高考浅易的要求。二、文言实词题考得比较灵活,有课内知识迁移,也有语境分析。三、翻译题句子选用很好,包含的文言现象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2分)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 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 “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 “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

19、定也。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 ”太子曰: “然则何由? ”太傅曰: “请入图之。 ”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太子丹曰: “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 溉唬 植荒苄媵 曳嵌烙诖艘玻 蚍 钣谔煜拢 樯碛诘 詹黄扔谇壳兀 恢弥 倥 堑 套渲 币病柑 蹈 侵 !摈段湓唬骸把嘤刑锕庀壬 撸 渲巧睿 溆鲁粒 捎胫 币病!碧 釉唬骸霸敢蛱 到挥谔锵壬 珊酰俊摈段湓唬骸熬磁

20、怠! br出见田光曰: “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 “敬奉教。 ”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 ,太子避席而请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 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田光曰: “敬诺。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太子丹质于秦, 亡 归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 灭 口灭口: 杀死 C太子 避 席而请避:离开 D 却 行为道,跪而

21、拂席却:后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 一组是( ) A 樊将军亡秦 之 燕 有如此 之 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谓 其 太傅鞫武曰 其 孰能讥之乎 C 然后 乃 可图也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 光不敢 以 乏国事也 又 以 悲夫古书之不存 【小题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避席而请 心 溉唬 植荒苄媵芊 銮刂 啵 尤葜 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

22、、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灭口 ”意为 “消除借口 ”。 【小题 2】 A “之 ” 动词, “到 ”; 助词, “的 ”; B “其 ” 代词,他的 副词,

23、表反问语气, “难道 ”; C“乃 ” 副词,才 副词,竟然、居然; D“以 ” 均为介词, “因 ”。 【小题 3】 表现太子重义 表示太子对国事的焦虑,其他几项均表示太子对贤士的尊重礼待。 【小题 4】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点评:本单元是一文言文单元,作为单元测试题侧重于文言知识的考查很有必要,但个人认为由于前面的选择题已考了很多实词和虚词,本题作为阅读理解题就可以不考实词虚词,而重点考查阅读理解。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

24、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周德清( 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小题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3分) 【小题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5分) 答案: 【小题 1】 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比拟,如说新月 “学 ”扇。 【小题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

25、,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 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 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不难, “白如练 ”“青如淀 ”“塞鸿一字来如线 ”是明显的比喻,都有“如 ”字;本曲的一、二,三、四,五、六都是宽对; “新月初学扇 ”中 “新月 ”为物,但它 “学扇 ”可见是拟人的手法。 【小题 2】一、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

26、山数点青如淀 ”,这两句是远 写。举头远望,目所能及之处,有秋江万里,澄澈耀眼,静如白练,绵延屈曲,伸向远方;有秋山 “数点 ”,葱郁苍翠,青如蓝靛,给人一种秋天特有的苍茫、寂静、高远的感受。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这两句是近写。俯瞰脚下,江上点点白帆,轻疾如离弦之箭;仰望高崖瀑布,飞流直下快如闪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在这两句里,词人转换了视觉角度,由前边写地上的景物转换为写天上的景物,抓住事物特有的物征描绘了 “晚云 ”与 “新月 ”的情态变化和背景的明暗变化。二、从 “变露 ”与 “学扇 ”这两个词语里,读者不仅能体会到景物变 化的动态美,意态形象的朦胧美,还

27、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动感。 “塞鸿一字来如线 ”,写从塞外归来的大雁,排成长长的一字形掠过烟波浩渺的江天,仿佛就像一条细长晶莹的银色丝线。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时令,也创建了一个令人展开无限遐想的空间。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觉角度,按照由远及近、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采用了比喻、对仗并用的修辞手法,借助于动态描写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读者勾画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动态秋景图。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点评:本题个人认为命题不够规范,两道小题都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而且第二小题还 比较难,这在高考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语言表达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语意照应,语气连贯,语

28、式一致。 (4分 ) 中国古老的文字非常形象生动, “和谐 ”二字就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 ; “谐 ”字分解为 “言 ”和 “皆 ”,意为人人都能言所欲言。和谐就是指国富民强的中国, 。 ,和谐是伟大时代的最强音。 答案: “和 ”字分解为 “禾 ”与 “口 ”,意为人人都能食所欲食; 和谐就是指自由民主的社会。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试题分析:所填空的内容与形式都可以从后文得出。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高质量的题,既有暗含的限制条件,又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

29、关于教育问题说的一段话,请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来概括。 (不超过 18个字 )(4分 ) 杨福家说: “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懂得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 _。 答案:让人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试题分析:从杨福家的话中应该提炼出的最主要的信息为 “让人学会 ”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所选材料新鲜,有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 “学问 ”这一话题与学生的成长也很有关联。

30、日常生活中常见以 人体部位 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 眉睫 )。( 4分) 示例:期末考试已迫在 眉睫 .句中 眉睫 ,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 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答案:( 1)儿子是妈妈的 心肝 .句中的 心肝 ,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 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 眉目 了。 句中的 眉目 ,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 3)刘备视孔明为 股肱 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句中的 股肱 ,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孔明是刘备

31、身边重要的辅助者。 ( 4)没想到谋害总统的竟然是他的,帖身卫士,真是变生 肘腋 .句中的 肘腑 ,取手肘、腋部距离极近之义,喻指祸乱发生在身边。 ( 5)凭着他高明的 手腕 ,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句中的 手碗 ,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试题分析:首先要正确选取 人体部位 ,然后用比喻的手法造句,句子中要写出 所取之义 ,写出所喻之义。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值得称道的题,它不是机械的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而是着重考查学生的运用的能力。另外,用 “人体部位 ”设喻既熟悉又陌生,平时阅读广泛的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阅读面窄的学生就

32、有可能捉襟见肘了,这种题是很区分度的题。 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 【小题 1】 ,我为鱼肉,何辞为? 【小题 2】 ,不仁;失其所与, ; ,不武。 【小题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小题 4】 ,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 【小题 1】人为刀俎 【小题 2】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知 以乱易整 【小题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小题 4】大行不顾细谨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俎、敝(易误写为 “蔽 ”)、知(易误写为 “智 ”)、萧(易误写为 “箫 ”)、谨。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默写虽说默写量不大,但易错的字多,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诵读,背诵时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音

33、近字、形近字 的区别。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 “有这样一种声音 ”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 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 看题目,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 “有 ”表示客观存在

34、的; “这样 ”是强调,是特指; “一种 ”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 “文体自选 ”,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形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如果写散文(包括 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你的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的亮出你的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好的作文题对学生来说应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求具有普遍性,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 “言之有物 ”,来自生活又立意新颖。高考作文命题讲究“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言下之意是力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本题在这一点上应该还是做得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