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与答案(语文) 其他 古诗文填空( 5题限选 4题)( 8分) (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 (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 ( 3)披绣闼,俯雕甍, , 。 (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 ( 5)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答案:( 1)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 2)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 3)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 5)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酩酊( dng)濒临 (bn) 一幢楼 (dng
2、)天崩地坼 (ch) B矿藏 (cng)整饬 (ch) 瞅一眼 ( chu)安步当车 (dng) C皴裂 (cn)订正 (dng) 捋胡子 (l) 怵目惊心 (ch) D女红 (gng)骠骑( j)卡介苗 (k)沉疴不起 (k)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璀璨陷井宽宥副作用要言不繁 B奖掖辐射排泻水蒸汽舐犊情深 C狡黠联袂跻身发祥地寥若晨星 D诀窍就范清澈家俱店皇天厚土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 率尔成章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熠熠生辉。 B当人们在某些方
3、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解惑答疑的作用, 长此以往 ,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的信赖关系。 C “大浑南 ”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一项重大的决策和课题。专家表示,这一规划 意味深长 ,它将标志着沈阳这座城市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 “涉恶 ”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 判若云泥 ,真是不可思议。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消除富豪们的误解,盖茨和巴菲特将会尽快发来亲笔信,说明此次活动只为结交朋友、寻找伙伴,不会给中国富豪们带来捐献的压力。 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
4、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C “新生代农民工 ”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 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答案: A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报从今天起 , 开辟 辉煌十一五 专栏 , 突出报道 “十一五 ”期间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展望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B银发族希望能住到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空间里,
5、那里有图书馆、 学校和大型的购物中心,这些既能满足他们再学习的需求,也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到安全。 C清代西北史地学的奠基者祁韵士,像其他谪贬到伊犁的人一样,最后也喜欢上了伊犁,他在天山一诗中写道: “中原多少青山脉 ,鼻祖还看就此分。 ” D西班牙诗人梅洛鼓励那些处在失望中的人们:命运的盾牌一面是失意、困惑;另一面是幸福、快乐。 答案: C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晴雯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 然看到金锁上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红楼梦) B大卫 科波菲尔是狄
6、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 “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成长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大卫 科波菲尔) C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做妾,高老太爷满口答应,就在他的所有丫环中任意选了一个作为人情送给冯乐山,这个被选中的丫环就是鸣凤。(家) D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的第二天,他的尸体被人偷走。此后,加西莫多便失踪了。两年以后,人们在墓窖里发现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骨架。(巴黎圣母院)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 陆地上的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
7、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
8、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 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 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 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 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
9、跑起 来,跑到船头 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 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
10、能够安慰他 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 走来 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一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
11、他的航船 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 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 “沉船 ”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A这篇小说的标题耐人寻味, “陆地上的船 ”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的船,同时这个标题又充满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 “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 ”,是通过 “我 ”的发现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
12、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 “我 ”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 “我 ”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 “我 ”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 ”, “周围的绿田 ”“像平静的海水 ”,这些环境描写,主要有展现美 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小题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小说中的 “我 ”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6分) 【小题 4】对于这篇小说的创
13、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 “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AC 【小题 1】( 6 分)疯子船长是一个执着于 理想、忠于职守的悲剧形象。( 2 分) 他久经考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事业一如热爱自己的生命; 他遇险不慌,沉着指挥,船沉了又劝同事们逃走,具有忘我、献身的精神。( 2分) 【小题 1】( 6分) “我 ”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以 “我 ”这样一个山村孩子的视角写疯子船长发疯的过程,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塑造疯子船长这一人物上,我起到辅助作
14、用。 通过写 “我 ”学着他的样子,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要去见识大海,侧面表现船长的高大形象,突出船长对我的影响,并深化主旨。(一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 【小题 1】( 7分)观点一:应该从主人公悲剧意义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 海难虽然摧毁了船长的船,使他成为疯子,但并没有摧毁他内心深处的船长情结,他在晒谷场演绎风暴中救船的情景,表现了一个船长的精神风貌,他的执著与坚持以及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小说给人心灵的震撼,又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在疯子船长这一人物身上感受到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 观点二:应该从 “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 疯子二叔虽然是一个
15、失去了船的船长,但他执著于理想、忠于职守、热爱事业的精神感召我,并引发了我想 出去见世面的想法; 小说结尾 “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也说明了作者对 “我 ”这一类农村孩子所寄予的期望。(观点明确,给 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山川祭祀与敬畏民心 泰山,从鲁国的名山到全国的名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除了伴随东方和儒家文化的成长壮大以外,还伴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而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泰山所代表的感恩观念也走上极致。 公羊传曰: “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尔! ”山川
16、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为它们能够泽被四方。这种祭祀,就是一种感恩典礼。感谢山川,感谢天地。封禅泰山,是为了报功,其实也有感恩的一面。封禅,根据五经正义的解释是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报功天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汇报、报告,另一方面就是回报、报答,就是感恩天地。所有的祭祀,都有报恩之意。 天子封禅,报功天地,为最高感恩典礼。 成就这一盛典,不仅取决于帝王意愿,更取决于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按照管仲的说法,需要凤凰来仪,麒麟现身,还要有比目鱼出海。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天地祥和,万物茂盛,人民幸福。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家江山,即位
17、三十年,群臣建议封禅泰山,而光武帝的回答是: “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 ”隋文帝一扫天下,让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但是当群臣建议封禅泰山的时候,文帝说: “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 ”,最后只用南郊之礼祭祀泰山,不敢举行封禅之礼。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古人有所敬畏,知所进退。天地受到崇敬,不仅是因为天地赐予万物,养育万民,也因为天地代表良心,代表善的意志。无其德而行其礼,是欺天灭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帝王何尝没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敬畏之心让他们却步。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或因大臣劝阻,或因天象异常,或因水灾出现,最后决定放弃封禅。封禅,对于帝王而言,是一种
18、巨大无比的荣誉,因此有着可以想象的引力,但是很多帝王,如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最后决定放弃,是因为他们有敬畏之心。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之言。这些帝王敬畏的是什么?真的是无知无情的自然天地吗?当然不是。他们敬畏的是人心, 是历史。他们害怕肆无忌惮的自我膨胀会导致怨声载道,导致天谴,导致历史的恶评。 天地良心,算是一个成语,在中国的语境中,天地代表良心。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天命观就发生了巨大改变,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上天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意愿。天地为万物之本,人民为邦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天地,就是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敬畏人心。 (选自泰山的祭祀与封禅,有删改)
19、 【小题 1】下列关于 “祭祀山川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祭祀山川,起源很早,有对一般山川的祭祀,有对特殊山川的祭祀,而泰山封禅是祭祀山川的最高礼节。 B古人祭祀山川,是因为他们认为山川中 “有能润于百里者 ”“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 ”,认为山川能泽被四方,赐予万物,养育万民。 C因为儒家文化的不断成长壮大,祭祀山川的规格越来越高,泰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就是这方面的明证。 D古人祭祀山川,作者认为其中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诸如对自然和民心的敬畏,对自然万物和芸芸众生的感激。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不是人人皆可 为之的,也不是所有
20、天子都可为之的,只有那些能让天地祥和、万物茂盛、人民幸福的天子才可为之。 B天子封禅,报功天地,需要特定的客观条件,即凤凰来仪,麒麟现身,比目鱼出海。若贸然行之,就是欺天灭祖,就会自遭祸端。 C “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 ”这句话或许是汉光武帝的场面之言,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天子对民心的敬畏。 D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最后又决定放弃,这是因为他有敬畏之心,但他敬畏的其实不是无知无情的自然天地,而是人心,是历史。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光 武帝、隋文帝没有泰山封禅,是因为他们的敬畏之心太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感恩之心不足。 B恢复汉家江山的
21、汉光武帝刘秀,让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的隋文帝,都没有贸然去泰山封禅,也有来自他们自身的原因。 C很多帝王都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他们害怕这种自我膨胀会导致怨声载道,导致历史的恶评,所以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 D因为天地为万物之本,人民为邦国之本,所以历史上天子祭祀山川就是要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在敬畏人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无因果关系) 【小题 1】 (管仲的说法,不一定是事实) 【小题 1】( “历史上天子祭祀山川就是要感恩人民 ”拔高了天子的境界,道理是对的,但天子不一定有这样的意愿)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 武昌九曲亭记 子瞻迁于
22、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 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陷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
23、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 qin)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秦名鄂县,公元二二一年,吴主孙权自安迁者于此,改名为武昌。九曲亭:旧址在鄂城
24、县西山九曲岭,为孙吴遗迹。 【小题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子瞻杖策载酒杖:拐杖 B扫叶席草席:以 为席,席坐 C不可加以斤斧斤斧:斧头 D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广:扩大 【小题 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一组是( ) 【小题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颖者却要无疑。 A读书始 /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可疑 /方始 /是学又云无疑者 /须要有疑 /有颖者却要无疑。 B读书 /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
25、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 /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可疑 /方始是学 /又云 /无疑者须要有疑 /有颖者却要无疑。 C读书 /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过了 /这一番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可疑 /方始 /是学又云 /无疑者 /须要有疑 /有颖者 /却要无疑。 D读书始 /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 /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 /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 /都无可疑 /方始是学 /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 /有颖者却要无疑。 【小题 4】翻译下面句子( 12分) ( 1)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 2)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
26、最乐。 ( 3)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见译文 【小题 1】 (杖:拄着) 【小题 1】 ( A: 介词,到; 介词,被动句中,引出动作主动者。 B: 兼词,于之; 形容词词尾, 地。 C: 介词,因为,由于; 介,替。 D:都是连词,来) 【译文】 子瞻被贬谪到齐安以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 ( “迁 ”、 “庐 ”、 “于 ”、句子各一分)齐安没有出名的山,可是江南武昌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涧山谷幽深得很。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
27、隐蔽在松树、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人世隔绝,没有车马来到这里。每当风停了,有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拐杖,带着酒,从 坐渔船渡江到江南边去。山中有几个人,很好客,并且喜爱游玩。听说子瞻来了,便只有幅巾束着头发,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手拉手,自由自在地到山上去玩。一直走到山的最深处,耗尽了体力才休息,他们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斟酒相互慰劳。心情舒适得忘了归家,常常就留在山上过夜。因此子瞻在齐安过了三年,也不觉得时间过的很久。 但是,要到西山寺去,就要从长着松树的林子里经过,走完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会到一块平地,游人到了这里一定要歇息一会儿,人们倚靠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躲在大树的浓荫下,
28、弯腰看大江,抬头望大山。从旁边可以观看溪流、山谷。风云变化和长满树林的山脚下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显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残破的亭子,亭的地基狭小得很。众位游客想坐下来都容纳不了。亭旁有几十棵古树。长得很粗很高,不能用斧头砍伐,子瞻每次到了树下,就成天在那里观察。有一天刮大风,打雷下雨,拔掉了一棵古树,把那长树的地方开辟了出来,亭子的地基便扩大了。子瞻和他的那些朋友到山中一看,便笑着说: “这大概是成全我们修建亭了的事吧? ”于是大家一起来建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美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感到极为高兴。 ( “营 ”、“胜 ”、 “于是 ”、句子各一分) 从前,我年轻时跟着子瞻游玩
29、,遇到了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没有一次不是撩起衣服走在我的前面,有的地方到不了,他就会为这事成天不痛快,当他一个人轻快地到了一个地方,就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树林中的花草,拾取山沟边的野果,从溪中舀水来喝。见到他这种样子的人都把他当作神仙。 天下使人快乐的事是没有穷尽的,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当人称心如意时,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欢乐; ( “以 ”、 “适 ”、“易 ”、句子各一分)当他厌倦了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而自我嘲笑的,譬如喝酒吃饭,各种食物杂乱地摆 在面前,总是要吃饱,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都会成腐臭的东西。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只
30、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姑且把心思寄托在这上面,这就是子瞻之所以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3分) (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
31、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1分,具体解说 2分) (2)“恶风 ”“黄流 ”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 2分) “空荒 ”“待残更 ”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 2分) 借 “今头白 ”、情 “不尽 ”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1分)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的内容和要求,写一段 200字以上的文字。( 15分)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一只展翅翱翔九天的大鹏形象。请充分发挥想象,描写大鹏展翅翱翔九天的情景。 要求:( 1)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 2)想象合理,吻合逍遥游中的意境。 答案: 所描写的意境要和逍遥游中博大、壮观的意境相吻合,如果不吻合,最多给 6分; 在具体描写中,喻体要妥当,对比要鲜明,如果没有使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最多给 9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 50分) 沙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 贵的东西 金 就在它的里面。 要求:根据诗的寓意,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