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65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江西省抚州一中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脊梁( j)辟谣( p)重创( chung)望风披靡( m) B召唤( zho)顷刻 (qng)强迫( qing)徇私舞弊( xn) C道行( hng)滂沱( png)别扭( bi)拈轻怕重( nin) D乘客( chng)裨益( b)处方( ch)按捺不住( ni)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两全齐美挖墙角功亏一篑 B赋予额首称庆泊来品各行其是 C涣散拾人牙慧发祥地关怀备至 D嘻笑和盘托出 脚石倚老卖老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校庆这天,在小王和小刘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王国明沿着校园的小径踽踽而行,他深情地看着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感慨万分。 C当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解惑答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D凯普莱特叹息道: “这些死的惨象就像惊心动魄的钟声,警告风烛残年的我,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建立新的

3、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 B近期,以解放和建国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剧,堪称文艺界国庆献礼活动的一大亮点。 C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身份,而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今年春晚 “旭日阳刚 ”组合一曲春天里让无数人泪流满面,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建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却无法享受同我们一样的平等待 遇。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王锡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公路是一种外部性十分明显的公共物品,不独本地车辆可以通行无阻。 ” B “

4、去海外打酱油 ”已是最新购物口号。从新富阶层,可以频繁出境的外企金领,到越来越多的普通人, “翻墙 ”成了一种时尚乃至必需, “墙 ”外更低更稳定的物价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C什么是语 文呢?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 “语言文字说 ”“语言文学说 ”“文化说 ”“言语说 ”“语言说 ”,众说纷纭,各执一端。 D资金的投向将直接造福百姓,从保障房建设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 “软件 ”上更关注百姓未来的生活品质。 答案: B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 “败走华容道 ”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而赵云出击,二笑而关羽杀到,三笑而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

5、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B家中高老太爷临死之前,两次落了 “两三滴眼泪 ”,也许是求生的欲望,或 许是家道中落的痛苦,甚至是深深的忏悔,表现了高老太爷复杂的内心世界。 C祸不单行,继元妃去世、宝玉失玉之后,王子腾在进京拜相的路上竟因风寒身亡。贾政又升了江 西粮道。即将赴任之时,贾母郑重地和他说起宝玉的 病只有娶一个金命的人为他冲喜才能好。袭人听说这件事后,深怕一件喜事会伤害三个人。贾母等人也踌躇起来。幸亏王熙凤想出一个 “调包计 ”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红楼梦) D欧也妮 葛朗台以葛朗台的家庭专制、葛朗台与银行家及公证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的爱情悲剧三条相互交织的情节线索串连小说,

6、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文学的安静 周国平 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奖的一位得主爱尔兰女诗人希尼写信给她,同情地叹道: “可怜的、可怜的维斯瓦娃。 ”而维斯瓦娃也真的觉得自己可怜,因为她从此不得安宁了,必须应付大量来信、采访和演讲。她甚至希望有个替身代她抛头露面,使她可以回到隐姓埋名的正常生活中去。 维斯瓦娃的烦恼属于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对 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成为新闻人物是一种灾难。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在本性上是互相敌对的。福克纳称文学是 “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 ”,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永远是孤军奋战,谁也无法帮助一个

7、人写他要写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东西要写的人的心境,这时候他渴望避开一切人,全神贯注于他的写作。 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 最好的作家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 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 ,仅一千字,其结尾是: “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得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 ”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 “毫无必要。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自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 ”相反

8、,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败者。 好的作家是作品至上主义者,就像福楼拜所说,他们是一些想要消失在自己作品后面的人。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就是自己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作品却遭到遗忘。因此 ,他们大多都反感别人给自己写传。福克纳告诉他的传记作者:“作为一个不愿抛头露面的人,我的雄心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死后除了发表的作品外,不留下一点废物。 ”昆德拉认为,卡夫卡在临死前之所以要求毁掉信件,是耻于死后成为客体。可惜的是,卡夫卡的研究者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他的生平细节上,而不是他的小说艺术上。 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

9、位之争。十九世纪法国批评家圣伯夫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因此不可将作品同人分开,必须收集有关作家的一切可能的资料,包括家族史、早期教育、书信 、知情人的回忆等等。普鲁斯特则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这种观点作了精彩的反驳。 他指出,作品是作家的 “另一个自我 ”的产物,这个 “自我 ”不仅有别于作家表现在社会上的外在自我,而且唯有排除了那个外在自我,才能显身并进入写作状态。不管后来的文艺理论家们如何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得失,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第一流的作家都本能地站在普鲁斯特一边。 然而,在今天,作家中还有几人仍能保持着这种迂腐的严肃?将近两个世纪前,歌德已经抱怨新闻对文学的侵犯: “报纸

10、把每个人正在做的或者正在思考的都公诸于众,甚至连他的打算也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 ”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 。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 是文学向新闻的蜕变,传媒的宣传和炒作几乎成了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志,作家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争相与传媒调情。新闻记者成了指导人们阅读的权威,一个作家如果未在传媒上亮相,他的作品就肯定默默无闻。文学批评家也只是在做着新闻记者的工 作,如同昆德拉所说,在他们手中,批评不再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及其价值所在为己任,而是变成了 “简单而匆忙的关于文学时事的信息 ”。其中更有哗众取宠之辈,专以危言耸听、制造文坛新闻事件为能事。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的安静已是过时的

11、陋习,或者 但愿我不是过于乐观 只成了少数不怕过时的作家的特权。 (有删节) 【小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写起?( 4分) 【小题 2】从全文看, “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 ”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概括作答。( 6分) 【小题 3】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 1)请解释文中 “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 ”这句话的含意。( 2分) ( 2)作者为什么说 “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 ”?( 2分) 【小题 4】本文指出,在研究作家的 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你对这个存有争议的

12、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另举例子加以阐述。( 7分) 答案: 【小题 1】 举出实例,具体写出作家成名后失去安静的烦恼; 引出话题,为后文谈论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的追求作铺垫。(答出一点给 2分,共 4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1】 坚持全神贯注地写作,拒绝热闹; 认为作品的孕育是神圣的,不愿夸夸其谈; 主张作品至上,不希望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 6分) 【小题 1】( 1)写作是作家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作家进行创作( 1分),喧嚣和热闹只会 毁掉真正的文学家( 1分)。(语意相近即可) ( 2)因为当代社会中新闻对文学的侵犯远比歌德所处的时代严重( 1分),作者借此批

13、判文学已失去安静的浮躁现实。( 1分)。(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1】观点明确且能结合原文加以阐释,给 2 分;能举例分析且阐述合理。给 5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 1: 我认为研究作品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了解生平有助于深入认识作家的性格及观点。( 2分)比如鲁迅先生,立志学医,弃医从文的人生重大选择,都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由救民之体魄到救民之精神的人生蜕变, 从而更能读懂他文字中的郁愤和对国家、民族的痛彻肺腑的爱。( 5分) 参考示例 2: 我认为研究作品不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作家只有在写作状态时,才会倾吐出真实的自我而真正成为作家,读作品便可以

14、品作者。( 2分)比如安徒生的童话,美好真诚,充满对世界的热爱,读他的文字,你尽可以感受他内心的爱的渴望,而不必拘泥于他在现实生活的坎坷和孤独。( 5分)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 “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 意义上说, “常回家看看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中国 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 1.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

15、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 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 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 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 “常回家看看 ”自然变得奢侈。 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 “养儿防老 ”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

16、,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还只是一个梦想。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 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 “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 ”,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

17、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 就无须因 “常回家看看 ”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 “常回家看看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小题 1】对文中所说的 “常回家看看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的表述,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B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社会成员流动

18、频繁,父母与子女 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 “常回家看看 ”。 D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 【小题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常回家看看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B要改变 “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养儿防老 ”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D时至今日,如果仍然坚持 “养儿防老 ”的

19、观念, 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小题 3】下列推 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 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 ,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年人受益,也能使年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

20、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肯否 相混,原文对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 ”持否定态度,见第 4段;强加因果, “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空巢老人 愈来愈多 ”,因果关系不成立,从 文中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不在于子女,而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在于社会的变革;同时,此项所表述的内容与 “严峻挑战 ”的所指不吻合,文中强调的是社会领域的挑战。) 【小题 1】(原文有个状语 “从这个意义上说 ”来界定范围,此处表述扩大了范围。况且,从文章最后一句 “比规定 “常回家看看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

21、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看, “常回家看看 ”入法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小题 1】(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是 “一些发达国家 ”) 文言文阅读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 ,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 “他日不忘老人芋也。 ”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 “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子不倜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 “

22、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 ,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 “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 ,朝分尚食 ,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然则

23、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 一箸间哉 。 !”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 “老人知道者! ”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 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释 佣:受雇打工。 丞、尉:知县的佐职。 钧礼:平等之礼。 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 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 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岂 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 【小题 1】对下

24、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影乃益瘦 益:更加 B.再进,生为之饱 再:第二次 C.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井:(从井里)汲水 D特怪老人虽知书 特:特别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点词 ,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独与妪居渡口君安与项伯有故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命妪煮芋以进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小题 3】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更闻谁氏 /子读书时愿他日 /得志廉干如古人 /某忠孝如古人 /某及为吏 /以污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B更闻谁氏子 /

25、读书时 /愿他日得志 /廉干如古人某 /忠孝如古人某 /及为吏 /以污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C更闻 /谁氏子读书时 /愿他日得志廉干 /如古人某 /忠孝 /如古人某 /及为吏 /以污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D更闻谁氏 /子读书时 /愿他日得志 /廉干如古人某 /忠孝如古人某 /及为吏以污贿 /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犹是芋也,而向之 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4分) 译文: ( 2)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4分) 译文: ( 3)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

26、传闻之过实耶?( 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1)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 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 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 ( 2)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 ( 3)只是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 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了吧!难道他真是名明白道理的人吗?有时,传闻会过头呢! 【小题 1】 (特:只是 ) 【小题 1】( A与:介词 和、跟 B 为:动词 做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前者为连词,表承接,来:后者介词,表原因,

27、因为) 译文: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妻人再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著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科举考上高的等第,还当到宰相的地位。偶尔一次,他吩 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 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

28、那 香,那 甜呢!於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 从前吃的芋头就那 香,那 甜呢!芋老 人向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 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 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

29、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的改变仅仅止於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 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 其他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用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

30、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 。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於芋头了。这 说来,世

31、人由於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那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道歉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 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於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我结尾赞许说:芋老人能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绿,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如何?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来,应该是好过那些连老人都把他看成像芋头一样的人吧!只是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 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了吧!难道他真是名明白道 理的人吗?有时,传闻会过头呢!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

32、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下面问题。( 8分)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 1)词中抒情主人公 “踟躇 ”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答: ( 4分) ( 2) “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中 “满 ”和 “新 ”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 4分) 答案:( 1) 离: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 孤:流落江湖的孤独; 思:思乡(或思君)的惆怅。( 4分。每点 1分,答对三点得 4分)

33、( 2)满:动态( 1分)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过程( 1分),新:暗示年复一年( 1分),强化感情( 1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 “清静悲凉 ”的意境。请以 “晨雾 ”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 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 不少于 200字。 答案:略 默写 古诗文默写( 5题限 4题)( 8分) ( 1)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_ _ _ 。 (李贺李凭箜篌引) (2)鹏之徙于南冥也, _ _ _ , _ _ _ _ ,去以六

34、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_ _ _ _ ,人生如梦, _ _ _ 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4)地崩山摧壮士死, _ _ 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 _ _。(李白蜀道难) ( 5)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_ _ _ ,春光融融, _ _ _ _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昆山玉碎凤凰叫 二十三丝动紫皇(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 ( 3)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5)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传达了 “绿色城市,美好生活 ”的愿望。其实,让生活更美好的方式很多,如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一份淡泊的情怀,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创设一个 和谐和氛围 请以 “ ,让生活更美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 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自定。 不少于 700字。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