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1.1.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706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1.1.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1.1.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1.1.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1.1.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 “大树底下好乘凉 ”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是道基础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

2、反作用于环境。 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句话体现了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大树底下好乘凉 ”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人们将一种叫 “水葫芦 ”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

3、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水葫芦 ”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 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

4、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鸟类迁徙

5、,同学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影响环境。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蚯蚓能富集养分, 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6、说明蚯蚓对环境有影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探究题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

7、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而湿度最小的是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 和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 答案:( 1) B ( 2)灌木丛 裸地 种类数量 灌木丛 裸地 试题分析: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湿度(裸地) ( 45.6+29.5+35.2)336.8,湿度(草地) ( 60.7+49.6+55.9) 355.4,湿度(

8、灌丛) ( 78.9+61.3+73.5) 371.2 ( 1)甲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乙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说明测量的先决条件合格, 而且又是早、中、晚三次,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结果可信,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时间不同,早中晚的湿度当然不一样啦,丁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应放在树杈上,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选项 B正确, (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 71.2)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 36.8)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 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有一定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