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 4.11.2昆虫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适应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昆虫体表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 A外骨骼 B翅 C气管 D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也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以适应陆地气候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翅主要是飞行,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足是蝗虫的运动器官,翅、气管、足都没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
2、陆地环境。 在无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是 ( ) A只有昆虫 B昆虫和蜈蚣 C节肢动物 D昆虫和蜘蛛 答案: A 试题分析:昆虫为节肢动物,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有两对翅,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扩大了动物的活动范围,利于动物寻找食物、逃避敌害、求得配偶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昆虫的主要特征。 蝗虫的吸器官是 A气门 B肺 C气管 D鳃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 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
3、一对气门,共有 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蝗虫的呼吸器官。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掌握气门是气 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世界上已经发现昆虫超过 A 4000多种 B 15000多种 C 100多万种 D 200多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上已经发现昆虫有 100多万种,为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昆虫的数量。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昆
4、虫的数量有 100多万种,为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 蜻蜓落在叶片上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腹部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这是 蜻蜓在 A休息 B呼吸 C消化 D排泄 答案: B 试题分析:蜻蜓的呼吸器官为气管,而位于身体两侧的胸腹部的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所以当蜻蜓在物体上休息时,它的腹部在收缩和舒张是在呼吸。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蜻蜓的呼吸特点。 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关键知道蜻蜓的呼吸器官为气管,气体通过位于身体两侧的胸腹部的气门进入身体内部。 蝗虫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A气管 B触角 C外骨骼 D翅 答案: C 试题分析: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
5、以起到保护和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也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以适应陆地 气候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翅主要是飞行,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足是蝗虫的运动器官,翅、气管、足都没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 将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的原因是:( ) A可以通过口进行呼吸,吸收水中的氧气 B可以长时间不呼吸,吸收水中的氧 C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 D可以通过头 .胸部的体表吸收溶解在水
6、中的氧 答案: C 试题分析: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躯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蝗虫用气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气门分布在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之间共 10对,所以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几小时,它不会窒息而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发育特点。 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蝗虫气门的分布。 当你在南美洲的树林里观察时,有一个长着三对足 .两对翅的小动物从眼前掠过,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动物是:( ) A鸟类 B昆 虫 C蜂鸟 D能够爬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
7、用,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所以根据长着三对足和两对翅可以判断此小动物是昆虫。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昆虫的主要特征。 常见的与蝗虫的翅型一样的昆虫是:( ) A蝉 B蟋蟀 C蜻蜓 D蜜蜂 答案: B 试题分析:蟋蟀的前翅革质,后翅膜质为直翅,符合题意,蝉、蜻蜓、蜜蜂的四翅相似,长而平,因此,常见的与蝗虫的翅型一样的昆虫是蟋蟀。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昆虫的翅膀的特点。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翅膀的特点。 蝉蜕是一味中药,它是蝉发育过程中蜕掉
8、的一层 “皮 ”。下列有关蝉的正确叙述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这层 “皮 ”是蝉的外骨骼 C蝉的发育经历了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阶段 D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蝉的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蝉的注意,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蝉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皮 ”是蝉的外骨骼,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蝉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蝉的发育特点
9、。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蝉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综合题 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 1)蝗虫 身体是由 . 和 腹部构成。 ( 2)体表有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 3)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 .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 ( 4)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答案:( 1)头部 胸部 ( 2)外骨骼 ( 3)不完全变态发育 ( 4)节肢 试题分析:( 1)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其中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气门, ( 2)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
10、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 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 3)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 4)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它们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所以都属于节肢动物 .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蝗虫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要掌握昆虫的特征和发育特点。 探究题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 据你的生活经验
11、作出假设,并任选 3-5种昆虫,如蚂蚁 .蟋蟀 .蚊子 .蚕蛾 .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作出假设: _。 提出问题: _。 设计实验: _ 实验现象: _ 实验结论 :_。 答案:( 1)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 ( 2)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 3)设计实验 取蚂蚁 .蟋蟀 .蚊子 .蚕蛾 .蟑螂各 5只。 把这 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之后用一只小手电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了一段时间,蚊子 .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 .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 重复上述实验 3 5次。 蚊子 .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 .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 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用不同的昆虫进行此实验,要重复多次,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点评:此题较新颖,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