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170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 4.12.1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蝗虫身体分节,有的体节愈合,但是还分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沙蚕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与蚯蚓相似都属于环节动物,鱼身体不但分节,而且还分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蝗虫、草履虫、沙蚕、鱼的身体特征。 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

2、壤 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穴居,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 物生长,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生活习性。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的生活习

3、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下列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 为沙蚕, 为水蛭, 为海马, 为蚯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海马具有鳍和鳃,属于鱼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沙蚕、鱼等动物的身体特征。 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蚯蚓饥饿而死 B是地下穴居动物 ,怕光 C无法呼

4、吸,窒息而死 D蚯蚓干渴而死 答案: C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不久就会死亡。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A体壁肌肉发达 B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 D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

5、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在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身体分节使蚯蚓运动灵活不是能运动的主要因素。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运动。 点评:此题较新 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

6、的。 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蚯蚓穴居生活怕干燥 B神经系统受到损伤 C血液循环不通畅 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答案: D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蚯蚓在干燥环境中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导致蚯蚓无法呼吸,不久就会死亡。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蚯蚓体表的黏液,除表皮层分泌以外,还有( ) A唾液

7、B生殖液 C体腔液 D排泄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是方便的是根据 A环带的位置 B体节的形状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区别 答案: A 试题分析: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 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 13个体节,后端离环

8、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区分蚯蚓前端后端的标志。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环带的位置。 蚯蚓的呼吸是依靠 ( ) A口 B肠壁 C肺 D体壁 答案: D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体表完成的。 探究题 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请你参与 “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

9、的探究实验:如图 5,制作一个箱子,以箱子内横轴中线为界,一边放潮湿的土壤,另一边放相同高度干燥的土壤,然后放进 20条状况相同的蚯蚓,盖上纸板。三天后检查箱子内中线两边的蚯蚓,注意作好观察记录。 ( 1)请你作出假设 。 ( 2)你确定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 ( 3)你的实验结果:蚯蚓在 (请填 “潮湿 ”或 “干燥 ”)土壤的一边。 答案:( 1)土壤湿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或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说明:假设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 2)土壤湿度 ( 3)潮湿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量都相同,并且是适宜的,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快,变量就是土壤湿度

10、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实验应有对照组 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 ( 1)根据:参与 “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的探究实验,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有影响吗?假设是: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 (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不同,如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 ( 3)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可知:实验结果为蚯蚓在潮湿土壤的一边。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一位科学家选了两块土质一样的地进行实验。对其中一块地未 加任何处理,而在附近的另一块

11、地上则喷洒了某种杀虫剂。他在两块地上各划了 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并从每块样地中各取 1立方米的泥土,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 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 样地 每立方米所含 的蚯蚓数 样地 每立方米所含 的蚯蚓数 A 618 F 261 B 893 G 726 C 715 H 449 D 824 I 337 E 581 J 412 请根据上表回答: ( 1)未经任何处理的土地和喷洒过某种杀虫剂的土地中平均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数各是多少? (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杀虫剂对土地中蚯蚓的数量有怎样的影响? ( 3)如果杀虫剂杀死了农田中的蚯蚓,对农

12、田中的其他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1) 726; 437;( 2)杀虫剂使土地中的蚯蚓死亡,数量减少; ( 3)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把酸性或碱性土壤改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生长。若杀虫剂杀死了蚯蚓,蚯蚓的上述作用将无法实现,会给农田中的植物带来负面影响。除了蚯蚓受害,农田中的其他动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进而影响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试题分析:( 1)蚯蚓的平均数(未) ( 618+893+715+824+581) 5726(条),蚯蚓的平均数(杀虫剂) ( 261+726+449+337+412) 5437(条), ( 2)从表中可以看出蚯蚓的数量 A F、 B G、 C H、 D I、 E J,蚯蚓的平均数(未)蚯蚓的平均数(杀虫剂),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杀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使土地中蚯蚓的数量减少, ( 3)如果杀虫剂杀死了农田中的蚯蚓,会使以农田中蚯蚓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减少,蚯蚓改良土壤,如果被杀死了,可能会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