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171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 6.22.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 1)从右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 (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的发展。 答案:( 1)直立行走 ( 2)制造工具 ( 3)大脑 试题分析:( 1)在距今约 1000万年 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

2、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而另一些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该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在地面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经常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逐渐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 2)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和制造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

3、上肢更加灵巧, ( 3)人类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需熟练掌握人类起源的知识。 最能够证明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与类人猿不同的事情是:古人类能够 ( ) A站立 B直立行走 C制造简单工具 D吃各种 熟食 答案: B 试题分析: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

4、,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931年,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 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 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 20多年,终于在 1959年 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 “鲍氏南猿 ”,一般称其为 “东非人 ”,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 170万年,因此 “东非人

5、”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能制造工具 。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由来,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使猿进化为人的原因不是环境的变化,而是直立行走,古猿原来是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

6、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环境的古猿继续过着树栖生活,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到了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需了解人类的起源,明确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的改变。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7、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你认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虽都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但不属于类人猿,而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 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进化的历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8、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根据 “露西 ”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 A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

9、“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露西 ”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已经学会使用工具,但是不能说明能制造工具,大脑很发达。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露西 ”少女的化石的特征。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 “露西 ”的骨骼化石特征。 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鱼 B狗 C大猩猩 D鸽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距今

10、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等,可见 C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点:人和类人猿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填空题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 ,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答案:制造工具 试题分析: “露西 ”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

11、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 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931年,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 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 20多年,终于在 1959年 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

12、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 “鲍氏南猿 ”,一般称其为 “东非人 ”,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 170万年,因此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 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 “东非人 ”时代的古人类能制造工具。 在 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答案:东非大裂谷 试题分析:东非大裂谷还是世界古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 50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

13、 200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 “东非人 ”, 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 生存年代已经有 290万年的头骨,其牲与现代入十分近似,被认为是已经完成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典型的 “能人 ”, 1975年,在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交界处的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 350万年的 “能人 “遗骨,并在硬化的火山灰烬层中发现了一段延续 22米的 “能人 ”足印这说明,早在 350万年以前,大裂谷地区已经出现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属于人类最早的成员,人类学家曾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裂谷带发现了 370万年至 70万年以前的大量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东非

14、大裂谷进行考察研究,在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学 、人类学诸学科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东非大裂谷是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的地区。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 。 答案:达尔文 森林古猿 试题分析: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 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猿相揖别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人类的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