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1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848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1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1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1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 1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 6题。 万夫雄打虎传 泾川有万姓字夫雄者,少负膂力,以拳勇称,初亦未尝事 田 猎也。一日,与夙所莫逆尔汝昆季范姓友,早行深山中。忽林莽出巨虎, 搏 范以去。范号曰: “万夫雄救我!救我! ”万亦茫然不知所措,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经里许,震天一呼, 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 因挺击虎,中其项。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竟不能举。万乘势一再击之,虎毙矣。母虎暨虎子相寻至。万 度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又奋鼓生平之勇,纵送格扑,而二虎复相继而毙于其手。 嗟乎!万夫雄一乡野鄙人

2、耳,素不识诗书为何物,亦不识交道为何事,而仓卒间不忍 负 异姓兄弟之意,卒毙三虎以救其友,其义岂不甚伟?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余尝见世之聚首而处者,交同手足之亲,谊比金石之固,设有缓急,即蜂虿微毒,不致贻祸杀人,当其纷纷未定之时,虽夙昔周旋,密迩徒辈,靡不潜迹匿形,鸟飞云散,悄然而不一顾焉。 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 或云: “一人而毙三虎,颇似不经,殆属乌有子虚之谈。 ”嗯!诚有之矣!家九宣从泾川来,为余述其事最奇。亦曾 亲见其人,短小精悍。与之语,意气慷慨,须眉状貌,殊磊 【注】 不凡,飞扬跋扈,犹可想望其打虎时英风至今飒飒云。盖义愤所激,至勇生焉;即后亦不自知其何以至此也。从古忠孝节义,蹈水赴

3、火,为人之所不能为,并为人之所不敢为,往往以蚩愚诚朴而得之。万夫雄有焉。 南村野史曰,余友苍略氏,闻其事而异之,太息曰: “士亦视所托身为贵耳!得交万夫雄,其人虽陷入虎口,猛虎不能害也。甚矣,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 (选自虞初新志,有改动 ) 【注】 磊 :形容仪态豪放洒脱。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 A初亦未尝事 田 猎也 田:耕作 B忽林莽出巨虎, 搏 范以去搏:捕捉 C万 度 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度:估计 D仓卒间不忍 负 异姓兄弟之意负:辜负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万夫雄 “义愤所激,至勇生焉 ”的一组是 (3分 )(

4、 ) 少负膂力,以拳勇称 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 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竟不能举 卒毙三虎以救其友 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 人固不可无义烈男子以为之友哉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 A面对朋友身陷虎口的危急情况,万夫雄一时也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勇敢地冲上前去,连毙三虎,使朋友虎口脱身。 B作者对万夫雄救朋友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世人对手足之情、金石之谊的珍惜,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不能急朋友之难的人。 C作者讲到家九宣曾向他描述过万夫雄打虎的事迹,同时家九宣还与万夫雄有过直接接触,这有助于证实万夫雄打虎事迹的真实性。 D从古

5、到今,忠孝节义之人,赴汤蹈火,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常常因为愚拙朴实而能达成,万夫雄就有这样的秉性。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 (3分 ) 译文:_ _ (2)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 (3 分 ) 译文:_ _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老虎被 (万夫雄的吼声震慑得 )徘徊不前,多次后退,范才能够逃脱。(本句的主要得分点有:为,表被动, 1 分;逡巡,因 有顾虑而徘徊不前, 1 分;三,表泛指,意为 “多次 ”, 1分 ) (2)他们和万夫雄相比又怎么样呢? (本句

6、的主要得分点有:视,比照, 1分;何如,如何,怎么样, 1分;语句通顺,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前后文看,本句是为表现万夫雄打虎完全是 “义愤所激 ”而做的铺垫,因此 “田 ”不宜解释为 “耕作 ”,而应理解为同 “畋 ”,狩猎。 试题分析: 【小题 2】 是写老虎的表现, 是写交义烈之友的重要性,这两句均与 “万夫雄 ”无关。而 写万夫雄年少勇武的样子,与 “义愤所激 ”的前提无关。 试题分析: 【小题 3】 “肯定了世人对手足之情、 金石之谊的珍惜 ”有误。 试题分析: 【小题 4】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7、,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 本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 (今扬州 ),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小题 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3 分 ) 答:_ 【小题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 “鸟 ”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3分 ) 答:_ _ 答案: 【小题 1】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的悠长的暮钟声,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极目望去,这雨幕无边无际与大海相连。这一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孤寂凄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思。 (答 “白描 ”亦可酌

8、情给分 ) 【小题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之悲和对广陵亲故的思念之情 (离别亲故的伤感 )。尾联中写独鸟飞向东南离广陵越来越近,反衬诗人前往西北离亲故越来越远,突出了诗人的满腹离思。 试题分析:第 (1)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题干中的 “写景上 ”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和限制,考生答题时只能从描写的技巧着眼,不能错答为 “情景 ”关系。由于诗句中提到了 “钟 ”,因此最合理的判断是 “视听相结合 ”。第 (2)题的第二问有一定难度,要理解 “鸟 ”的作用,就要对诗中的 “独 ”和 “东南 ”有准确的理解,从 “独 ”字看, “鸟 ”是一只失群之 “鸟 ”,宛如诗人,但这只失群之 “鸟 ”却可以下东南寻亲,而东南之向又恰好是诗人亲故所在的广陵,因此,诗人不禁要慨叹自己不如一只失群之 “鸟 ”,换句话说,即诗人在尾联中是以失群之 “鸟 ”来反衬自己的离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