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9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848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9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9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9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古代诗歌文言文 9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 6题。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财赡百姓,所济甚多。 六年,为江州刺史。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 。秀曰: “吾岂爱财而不爱士? ”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 陶潜曾孙为里司,叹曰: “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 ? ”即日辟为西曹。时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 秀教曰: “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 ”给船

2、而已。 寻迁荆州刺史,加都督。立学校,招隐逸。辟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等。是岁,魏县瓠城人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 ,仙 签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曰: “彼待我为援,援之宜速,待敕非应急也。 ”即遣兵赴之。 及沮水暴长,颇败人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荆州常苦旱,咸欲徙市开渠,秀乃责躬,亲祈楚望。俄而甘雨即降, 遂获有年。及去任,行次大雷,风波暴起,船舻沦溺,秀所问唯恐伤人。 十三年,为郢州 刺史,加都督。郢州地居冲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至以妇人供作。秀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 夏口

3、常为战地,多暴露骸骨,秀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 迁雍州刺史,在路薨。武帝闻之,甚痛悼焉。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闻其疾,百姓商贾咸为请命。及薨,四州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秀美容仪,每在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 “吾岂以鸟伤人? ”在都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覆之, 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 秀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 列传 梁宗室下,有删改 ) 【注】 坚船以为斋舫:南朝梁武帝时佛教达到鼎盛,故视斋物为圣物。 征士:不

4、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人。 胤:后代。 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今武汉市武昌区。南朝宋分荆、湘、江、豫四州置。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累 被 兵革,人户流散 被:遭受 B 寻 迁荆州刺史,加都督寻:不久 C使长史萧琛 简 州贫老单丁吏简:挑选 D百姓安 堵 ,境内晏然堵:安定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萧秀 “敬重士人 ”的一组是 (3分 )( ) 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 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 ”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 (秀 )叹曰: “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 ”即日辟为西曹 使

5、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 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 “吾岂以鸟伤人? ” 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 ,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文章重点表现了萧秀仁惠爱民的事迹,萧秀每到一处就任,都招纳难民,安抚民众,抚恤百姓,以私人财物供给百姓,救济了很多人。 B文章介绍了当时京口、郢州、夏口百姓多次遭受兵祸,人户流散、赋敛繁重、不堪重负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 C萧秀到江州任刺史时,不按崇佛的时俗办理,将坚牢的船拨给参谋僚佐,用下等的船运载斋物,这是因为他预

6、测到船队会遭遇风暴,下等的船要毁坏沉没。 D萧秀容貌仪表俊美,引人注目。他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相关记载,招揽学士编撰类苑;性情仁慈宽容,不计较下属的过错。 【小题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秀教曰: “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 ”(3分 ) 译文:_ (2)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 (3分 )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1)萧秀教导他说: “我这个刺史并无恩德,水涝为患,怎么可以因此而获利呢? ” (句意对、语言通顺, 1分; “潦 ”意为 “水灾 ”, 1分; “利之 ”,意动

7、用法, “以之为利 ”, 1分 ) (2)他登车离开了,到上朝结束了也没有吃饭,也没有指责那 个厨师。 (句意对、语言通顺, 1 分; “竟 ”,意为 “结束 ”, 1 分; “弗之诮 ”,宾语前置,即 “弗诮之 ”,没有批评他,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堵,本义为 “墙 ”,文中引申为 “家 ”。 试题分析: 【小题 2】 是表现萧秀爱民惠民的,不是 “敬重士人 ”。 试题分析: 【小题 3】 C 项 “这是因为他预测到船队会遭遇风暴,下等的船要毁坏沉没 ”有误,原文仅说到 “吾岂爱财而不爱士 ”,意即萧秀仅仅是出于 “爱士 ”的原因,才把好船给参谋僚佐。 试题分析: 【小题 4】

8、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 仪真 江上夜泊 黄 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 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在长江北岸。 黄机,南宋词人,身处中原沦丧时期。 【小题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3分 ) 答:_ 【小题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该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分 ) 答:_ 答案: 【小题 1】词的上阕意境苍凉雄浑。 (1分 )作者夜宿寒江,站在江边,看到眼前凄迷寒凉的江景,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啸声惊动了江底的鱼龙,使得狂风卷地,巨浪翻腾。 (1分 )这

9、里 “寒江 ”凄迷阔大之景与 “长啸 ”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营造了苍凉雄浑的意境。 (1分 ) 【小题 2】南宋王朝国势衰微、中原沦丧的痛苦, (1分 )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 (1分 )报国无门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1分 ) 试题分析:解答第 (1)题的意境,首先要找出上阕所描绘的景物,即 “寒江 ”“夜晚 ”“鱼龙 ”“狂风 ”“巨浪 ”,然后结合意象的特征和全词的情感,判断整个环境的特征。其中, “寒江 ”“夜晚 ”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而 “鱼龙 ”“狂风 ”“巨浪 ”则象征着内心的不平和壮志,表现出雄壮的氛围。第 (2)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判断时,既可结合意境特征,也可抓住 “兴亡 ”“功名 ”“泪 ”等暗示情感的字眼,从中推断出悲痛、无奈、报国无门等不同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