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849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4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古人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他的这种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历来为文人所称赏。 B截至 2012年 9月底,某运动品牌公司在中国的零售网点大幅减少,而在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老股东大幅减持,更无异于釜底抽薪。 C赵本山的小品作为一种讽喻艺术,天生就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一种代表下层民众情趣和社会正义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D电视剧兵王的主角沈笑,曾经玩世不恭,经常违背上级的命令,头角峥嵘,但经过一番磨炼之后,竟然成长为一

2、代兵王。 答案: C 试题分析: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A.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语境中并没有表达 “不同流合污 ”的意思。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语境不符。 D.头角峥嵘: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与语境不符。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猩猩比专家还高明? 林 衍 埃利奥特是个奇怪的病人。他有着超高的智商与过人的谈吐,却无法决定用蓝色的笔还是黑色的笔写 作,不能选择听哪个电台的广播,每到饭前必须到很多个餐厅比较菜单、环境甚至灯光效果,却往往徒劳无功。甚至当医生给出了两个复诊日期供他选择时,他都要花费足足半个小时时间在记事本上列出两

3、个日期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简单说来,他失去了决定的能力。 这一切源于几个月前的一次小手术,医生在他的大脑皮层靠近额叶的地方切除了一小块肿瘤。此后,埃利奥特就奇怪地丧失了情绪体验的能力,即使看到刺激性很强的图片,如血肉模糊的脚或着火的房子,也变得无动于衷。 在上世纪 80 年代,这一病例令人感到震惊。当时的神经科学 普遍认为情绪是非理性的, 一个没有任何情绪的人理应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 最简单的推理是,如果没有感情用事,人们就不会刷爆信用卡。 在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如何让那个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书里,作者乔纳 莱勒这样解释埃利奥特现象 他损伤的脑区是被称作眶额叶皮质的组

4、织,专门负责将感官层面的情绪整合到决定过程中。当某人被某道菜吸引时,情绪脑系统会告诉他 “就该选择这个 ”,而一旦这种神经连接受损,我们将无法做出有分寸的决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感情用事, 人们连刷哪张信用卡都不知道。 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做出 决定的时候,我们是更该听从直觉还是分析做出决定呢? 美国心理学家蒂莫西 威尔逊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到一批大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海报,候选的作品是:一幅莫奈的风景画、一张凡 高的紫色百合以及三张有趣的小猫海报。 在开始选择前,大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一组为不思考组,凭感觉选择。另一组测试者的任务则复杂得多,他们要回答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实验结果非常有趣。不

5、思考组 95%的测试者选择的要么是莫奈,要么是凡 高。但是,那些思考组的测试者却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小猫。而在几星期后的追踪访谈里,不思考组的测试者中没有一 个人后悔自己选了印象派,选择小猫的人则有 75%以上表达了后悔之情。 “分析过度会造成危险,你会失去知道你真得想要什么的能力,然后你选择了最糟糕的小猫海报。 ”威尔逊总结道。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小时候进商场买衣服,我总习惯于把所有买得起的品牌看个遍,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精挑细选的常常转天就后了悔,第一眼看上的则八九不离十。 心理学家迪克特赫斯认为,直觉在决定中起到多大作用往往取决于情境。当面临简单的选择时,比如厕纸、灯泡等家用品,顾客往往只

6、需要计算性价比这一种变量。这时,思考时间越长,做出的决定越满意。一旦选择 局面复杂起来,理性就败给了感性,他曾观察过在宜家家居购买家具的人,发现人们在分析各种选择上耗费的时间越长,往往后悔的几率就越高。 他的结论是:应该大胆启用理性脑解决简单的问题,因为这些分析不会让我们的前额叶皮层难以承受。而情绪脑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直觉既不能比较商品价格也无法计算得失。当进行异常复杂的决定时,依赖理性脑则会让大脑皮层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而不堪重负,因为任何超过四个变量的问题都会让理性脑承受不了。这时候,直觉告诉你的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的情绪脑知道的东西往往比你自己知道的要多。简单来说, 情绪脑像是精

7、致的便携式计算机,而理性脑不过是一个过时的计算器。 但我想,真正的问题恐怕在于,人们总是不那么容易看出某个决定是不是属于复杂的类型。比如和部门同事坐在一起玩 “升级 ”这种扑克游戏时,我常常把计算牌面上还剩下多少张主牌这种事情视为复杂的局面,并大胆运用情绪脑参与游戏。结果呢,就是我的 “便携式计算机 ”总是被大家的 “过时计算器 ”打败,成了个喜欢 “瞎出牌 ”、屡屡被对家鄙视的坏典型。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埃利奥特因手术损伤了眶额叶皮 质组织,结果失去了决定能力,这一病例影响了人们对情绪的认识。 B作者拿 “刷爆信用

8、卡 ”和 “刷哪张信用卡都不知道 ”作对比,说明了情绪脑与理性脑的不同功能。 C作者认为玩 “升级 ”扑克游戏时计算主牌是需要做出复杂决定的,但实践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D文章依次介绍了科学家对情绪脑、理性脑功能研究的几个不同阶段,表达了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赞美。 E文章语言平实,说明事理深入浅出,恰当地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增加了文章的科学性。 【小题 2】文章写作者 “小时候进商场买衣服 ”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 答:_ _ _ _ 【小题 3】文章以 “大猩猩比专家还高明? ”为题,有何妙处?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 答:_ _ _ _ 答案: 【

9、小题 1】 BD(答对一项得 3分,两项得 5分 ) 【小题 2】 以作者的 亲身经历为例,呼应上文的科学实验,说明过度分析会误导人们选择这一道理。 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和可信度。 (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3】 标题引自乔纳 莱勒的书名,以问句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乔纳 莱勒观点的质疑,同时能引发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以 “大猩猩 ”和 “专家 ”分别指代 “情绪脑 ”和 “理性脑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能吸引读者,激发其阅读兴趣。 (每点 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 试题分析: 【小题 1】 B “对比 ”有误,两种现象都是用来说明 “情绪脑 ”的功能; D.

10、“依次介绍 几个不同阶段 ”有 误,文章没有介绍对大脑功能研究的几个不同阶段。 试题分析: 【小题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所写的内容是抽象而枯燥的科学道理,读者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运用举例的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科学道理,也能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当然,答题时应结合文本将 “科学道理 ”的具体内容回答出来,以免因架空分析而被扣分。 试题分析: 【小题 3】文章标题的 “妙处 ”,也就是标题的作用,一般可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考虑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回答标题在概括内容、表明情感态度、体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二是考虑标题的形式特点,包括修辞 、句式、语言特点等,从而概括出标题在吸引读

11、者方面的作用。至于结构上的作用,由于很难自圆其说,一般不作为答题点。本题中,考生首先要根据乔纳 莱勒书名中的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推断出,乔纳 莱勒的观点是 “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而标题“大猩猩比专家还高明? ”,则用 “还 ”字和问号,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观点的不同见解。其次,还要将 “大猩猩 ”“专家 ”这两个比喻的本体还原出来,以准确解说标题的含义。 语言表达 福州有 “海滨邹鲁 ”的美誉,三坊七巷内亦有很多对联格调高雅,令人流连。但光禄吟台上 “追昔亭 ”中的这副对联有些不妥,请 修改。 (不考虑格律 )(2分 ) 夜月明楼清梦魂;春涨平堤映眉睫。 答:_ _ 答案:示例:月上明

12、楼清梦魂;春涨平堤映眉睫。 试题分析: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内容相关,对仗工整,符合格律。由于题干中明确要求 “不考虑格律 ”,因此本题修改的重 点应在于对仗。对联中, “夜月 ”为偏正式短语,与 “春涨 ”(主谓式 )结构不对应,修改时,可将 “夜月 ”改为 “月上 ”,也可将 “春涨 ”改为 “春水 ”。 请以 “中国梦 ”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50 字。 (3分 )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 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

13、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但近代以来,在西 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 “中国梦 ”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答:中国梦_ _ _ 答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它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让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试题分析:原文共有三个语段,其中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具体解说,回答了为什么 “中国梦 ”是中华民族伟大

14、复兴的百年渴望。而第三段则是第二段的总结,概括了中国梦的内涵。根据这三个语段的内容关系,可以推断, 概括的重点是第一段和第三段。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50字左右 )(5分 ) 我国 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 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 100%的。从民国开始,到 1949年,近 40年中,作文分占 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 (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 ),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的局面。 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百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 70% 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 105

15、 120分 )。例如 1955年和 1956年 作文分占 80%, 1957 年作文分占 100 %。 摘自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 _ _ _ _ _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不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语文能力内涵丰富,写作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靠一篇作文不能全面检测语文能力水平的高低。其次,一个现象存在时间的长短不能成为其正确合理的理由。最后,作文评价的主观性因素也使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在可信度上存在一定问题。示例二: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学 生的语文

16、综合能力能在作文写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通过作文的考查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次,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写作体现应试者的语文素养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最后,脱离讲话和作文的语文知识考查意义有限。 (观点明确,阐述 2点理由即可得满分 )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后的出处注解,显然可以判断,材料所谈及的现象是 “以往的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 ”,因此,考生由材料引发的观点只有两种,一是赞同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二是反对以作文为中心。支撑观点的理由是本题答题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应结合材料,将 “以 作文为中心 ”具体化为 “作文分占 80%以上 ”,然后才能找准赞同或反对的角度,换

17、句话,考生不能反对考试时对作文的偏重,只能反对作文分所占比例过高 (以作文为中心 )的考试形式。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 公冶长 )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孟子曰: “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 成;十二月,舆梁 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 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 离娄下 ) 【注】 溱洧:河名。 徒杠:走人的桥。 舆梁:走车的桥。 行辟人:出门时有人在前开道。 【小题 1】材料 和材料 都体现了子产是个 _的执政者

18、。 (2分 ) 【小题 2】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但对于子产 “乘舆济人 ”这件事,孟子却说“惠而不知为政 ”,请结合材料 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 (4分 ) 答:_ _ _ _ _ 答案: 【小题 1】仁爱百姓 【小题 2】 孟子认为,子产用车子帮助别人过河,是仁政的表现。 但这样做不如建好桥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见,执政者不在于对老百姓施以小恩小惠,而要着眼于大的方面 (管理好政事 )。 试题分析:第 (1)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概括,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有四个字,即“恭 ”“敬 ”“惠 ”“义 ”,而孟子对子产的评价却只有一个字 “惠 ”,因此,两人对子产的共同评价是 “惠 ”,即 “爱民仁惠 ”。第 (2)题考 查对孟子观点的分析, “惠而不知为政 ”这一观点中,包含着两个角度的答题要点,一是要解释为什么说子产是“惠 ”,二是要解释为什么说子产 “不知为政 ”,第一个理由只要筛选原文 “以其乘舆济人 ”即可回答,第二个理由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抽象,由原文的 “焉得人人而济之 ”可得出, “济 ”不能解决百姓出行问题,应建设桥梁。由 “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 ”可得出为政者不能为 “取悦 ”百姓而行事,而应管理好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