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87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 28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 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_。 _, _; _, _;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它的提升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 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 文明程度是国家的软实力 还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是总说句,题干中用句号暗示了第一句应是一个总说句,因此, 应放在最前面。余下的四个句子,

2、根据题目标点 (分号 )的提示,应分成两组,结合横线后句子的特点,可以确定它们是由 “需要 ”“还需要 ”这两个词语引导的两个并列复句, 为一组在前; 为一组,在后。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 A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卡西莫多看见弗罗洛在教堂钟塔上发出了狰狞的狂笑,这使他明白了一切。于是卡西莫多把弗 罗洛推下钟塔,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 (巴黎圣母院 ) B在庆祝高老太爷 66 岁生辰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让觉民娶冯乐山的侄孙女。觉民爱的是琴,为了反抗祖父,最后他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 (家 ) C为了打破赵伯韬的 “经济封锁 ”

3、,吴荪甫听从王和甫的建议 在公债市场上打倒赵伯韬。为此,他收购了朱吟秋的丝厂,收买了赵伯韬的情人,笼络了交易所经纪人,准备与赵伯韬殊死搏斗。 (子夜 ) D涅赫留朵夫在彼得堡期间得到了玛丽叶特的帮助,两人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玛丽叶特约涅赫留朵夫到剧场见面,不料她丈夫也在场。为了玛丽叶特的家庭幸福,涅赫留朵夫忍痛放弃了这段爱情。 (复活 ) E守寡后的欧也妮,宗教成了她精神上的唯一支柱。她办了一所养老院、几所小学、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资助索漠城里的几座教堂,还帮助无数家庭渡过了难关。 (欧也妮 葛朗台 ) 答案: CD(答对一项得 3分,两项得 5分 ) 试题分析: C错。吴荪甫听从的是孙吉人的

4、建议,而非王和甫的。为此,他典当了他心爱的工厂,而非收购了朱吟秋的丝厂 。 D.错。他们之间并非是纯洁的爱情,玛丽叶特只不过是想让涅赫留朵夫爱上她,满足她的虚荣心罢了。最后,涅赫留朵夫也看清了玛丽叶特的虚荣心,而非为了她的家庭幸福放弃所谓的爱情。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 师傅越来越性急了,大棍和小柱都有这种感觉,虽然师傅没有对他们发过火,教他们识别草药也很耐心。可大棍和小柱还是感觉到,师傅的性子越来越急,恨不得两个徒弟几天之内,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全学会。其实两个徒弟都学得很卖劲。 师傅是草药郎中,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原来直挺的腰背已显佝偻。他有一手绝活,专治疑难

5、杂症,医院治不好的顽疾,他几副草药,就能让顽疾断根,千里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他平时很少把方子示人,采药一个人去山里采,配药一个人在屋里配,再聪明的患者也搞不清他到底用了什么药。他家的祖传秘方,从不传给外人。可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他的衣钵。师傅的儿子是名大学生,对草药没有半点兴趣。师傅就毅然决定,把祖传医术传给外人,大棍和小柱就成了他的徒弟。每天,他都要把徒弟带到山上,采下一味一味的草药,给他们讲病理,谈药性,教他们如何对症下药。 现在,师傅又带着两位徒弟,在山里转来转去。 正是盛夏季节,白花花的 日光灼在身上,像被烈火炙着,汗珠滋滋冒出。师傅的衣服全湿透了,粗重的喘息比风扇还响,喘得大棍和小柱心

6、里十分难受。师傅,回家去吧,转久了会中暑的。 师傅瞪了他们一眼,像要发脾气,见大棍和小柱都怯怯地闪开眼光,才没有把脾气发出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不在山里转,怎么认得草药? 两人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有道理,草药长在山野,上山才能认得,关在屋子里是学不会的。他们不再劝师傅回家了,跟着师傅转来转去。转到了一片竹林前。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白花花的阳光里碧波一样荡漾。 师傅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望着竹林出神。等 喘息平稳了些,看着两位徒弟问,你们认得多少种草药了? 大棍说,我已认得一百多种。 小柱说,我也认得这么多。 两人都有点沾沾自喜。 师傅却眉头紧蹙,面孔板得铁紧,语气里透出不满,说,世上的

7、草药好几万种,认得一百多种就满足了? 两位徒弟垂下头去。 师傅意识到自己的话重了点,又把语气缓和下来,问大棍,治疗毒蛇咬伤,用哪几味草药? 大棍想也没想,噼里啪啦地回答,如行云流水,十分顺畅。 师傅又问小柱,无名肿毒怎么识别?哪些草药疗效最佳? 小柱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逐一回答,声音不高,却有条理,一二三四,滴水不漏。 师傅满脸皱纹里绽开了一丝笑容,瞬即又吝啬地收了回去,望着两位徒弟说,你们要卖劲学习,我死了就不能教你们了。 大棍说,师傅怎么会死,活一百二十岁都不成问题。小柱也说,师傅寿比南山,永远不会死的。 师傅摇了摇头,说,世上哪有不死的人?竹子也会开花。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前面的竹林,眼里

8、织出神往。 竹子怎么会开花?小柱奇怪地问着,视线落在竹林上,心里充满了疑惑。他长这么大了,从来没见过竹子开花,师傅怎么说竹子会开花呢?他期待地望着师傅,想得到师傅的解释。师傅却站起来了,带着他们向更高的山上爬去。 小柱的意识却还没离开 竹子开花,扯扯大棍,问,你听说过吗,竹子也会开花? 大棍望着竹林,手在头上挠着,挠着挠着就记起了什么,说,我听我爹说过,竹子会开花。 你爹告诉过你吗,竹子为什么会开花?小柱好奇地追问。 大棍眯细眼睛,把爹对他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地讲给小柱听:天大旱了,地下水干了,竹子晓得自己活不长了,就拼出全身精力,挤出全部养分,开花,结籽,让籽落到地上,等到大旱过去,竹子又长出

9、来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小柱瞪圆了眼睛。原来竹子也有灵性,大限临头时拼命开花,为的是延续家族生命。 大棍的眼睛也瞪圆了,望着师傅的背影,神 情突然有点慌乱。小柱,师傅他 师傅他什么?小柱莫明其妙。 大棍压低了声音,说,我俩没跟他以前,师傅去医院看过病,回来后就急忙收了我俩做徒弟,莫非师傅 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 A小说写 “师傅 ”的儿子不想继承衣钵,隐含作者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 B “师傅 ”对大棍和小柱两位徒弟期望很高,他言传身教,耐心传授祖传医术,严格要求徒弟,堪称良师。

10、C大棍和小柱虽然个性不同,但都勤奋好学,淳朴厚道,敬重 “师 傅 ”,最终也都得到了 “师傅 ”的认可。 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 “师傅 ”,塑造了一位医术高明、宅心仁厚的草药郎中形象。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主要叙述 “师傅 ”带徒上山学药一事,情节虽不复杂但却能引人深思。 【小题 2】小说中提到 “一片竹林 ”,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4分 ) 答:_ 【小题 3】小说结尾说 “莫非师傅 大棍不敢说下去,两 眼望着竹林 ”,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 答:_ _ 答案: 【小题 1】 AD(答对一项得 3分,两项得 5分 ) 【小题

11、2】 与标题竹子为什么会开花照应,将写 “师傅 ”和写竹子联系起来。 引出 “师傅 ”望着竹林出神,以及小柱的质疑和大棍的回答,推动悬念的解开。 (每点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3】 “师傅 ”已 “大限临头 ”。 “师傅 ”就像大旱的竹子一样,拼尽全力开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和祖传医术全部传授给徒弟。 “师傅 ”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每点 2分,意思答对即可 ) 试题分析: 【小题 1】 A “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 ”牵强附会。D.小说并未用 “心理描写手法 ”来刻画 “师傅 ”。 试题分析: 【 小题 2】题干中结构二字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和

12、提示。小说中与结构有关的作用,其实就是情节作用,主要有呼应前文 (包括标题 ),推动情节 (引出下文 ),设置悬念等几种,考生应注意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熟悉小说的术语运用。 试题分析: 【小题 3】小说的亮点在 “竹子 ”,难点也在 “竹子 ”。显然, “竹子 ”在文中象征着师傅的形象,因此,回答结尾句的含义,首先要读懂 “竹子 ”的象征意义,即答出师傅像 “竹子 ”一样,想要传承草药技术的可贵精神品质。其次, “莫非师傅 ” 一句中的省略号,包含着徒弟对师傅举动的猜测和对师傅的情感,答题时,应该用 明确的语言将这些隐藏起来的话外音表达出来。 语言表达 下面这段文字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

13、加以修改。 (2 分 ) 四川雅安的强烈地震过后,受灾严重的地方,处处可见残垣断壁。这时候,无论对受灾群众、政府领导还是部队官兵来说,在满目疮痍的震区及时开展搜救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 答:将 _改为 _。 答案:首当其冲 十万火急 (或:重中之重、迫在眉睫 ) 试题分析: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这里将它错解为 “最紧要的,最先面临的 ”意思。 下面是 2012年福州市第 23届运动会会标,请仔细观察图形,为图标写一句简要说明其设计意图的话。 (3分 ) 答:_ _ 答案:该会标以福州的首写字母 “FZ”、数字 “23”等元素构成, (1分 )以两个携手同行的运动员形象,生

14、动阐释了 “更高、更快、更强 ”的奥林匹 克体育精神。(2分 ) 试题分析:题目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要说明设计意图,即说明图标中主要构图元素与 “2012年福州市第 23届运动会 ”的关系,为此,考生应发挥想象,将构图元素与 “福州 ”“23届 ”“运动 ”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合理说明;二是表达要求,用一句话,虽然没有限制使用单句,但习惯上应使用复杂单句。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 分 ) 材料一 4 月 11 日,凤凰古城实行 “一票制 ”,每一位进入湖南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不论是否参观古城内的景点,都将收取 148 元门票费,据相关部门介绍,古城 景区门票的税费收入

15、,将主要用在古城日常管理维护、文化保护、沱江河水体治理、供水排污设施完善、沱江风光带及古城夜景打造、探索古城特色民居保护管理补偿机制六大方面。今年 “五一 ”小长假的第一天,也是湖南凤凰古城实施 148 元 “门票新政 ”后的首个小长假。但新华社记者探访发现,与往年 “五一 ”假期游客爆棚的情形相比,当天游客量不及往年的一半,绝大部分商户怨声载道。 材料二 从 2002年起,杭州市政府拆除了西湖周围的高墙篱笆,相继取消 130 多个景点的门票,还湖于民,使景区与城市融为一体。外界对免费西湖 “小账 ”与 “大 账 ”的计算也从未间断,的门票收入损失了 3000万,免费开放维护成本增加了 300

16、0万,但旅游总收入十年来增长了 4倍,免费成为西湖最亮丽的名片。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景区收费的看法。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 字左右。 ) 答:_ _ _ 答案:示例一:我支持景区收费的做法。首先,适当收费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流游客,特别能限制旅游高峰期进入景区的人数,避免因人数激增而带来的服务质量下滑、景点设施破坏、游客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景区的自然或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也需要经费,只要收费合理,用费公开,就能优化景区的质量。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收费是必需的。示例二:我反对景区收费的做法。 首先,景区不收费可以刺激游客数量的增加,客流增加势必带来更多的商机,繁荣当地的旅游经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其次,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原本就是社会共享的资源,并不是某一地区的独享资源,更不能成为某一地区垄断的生财之道,还景于民,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观点明确,1分;理由 4分,阐述合理、连贯,答两点即可 ) 试题分析:评论时,观点的确立不是问题。难点在于理由的阐述,由于 “景区收费 ”问题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专业性,考生对此问题较为陌生,因此答题时应善于借助材料中关于是否收费的有关阐述,将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 的答题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