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1880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23(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重庆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语言文本阅读练习卷与答案 23(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种灾难中的表现,令国际社会为之 _。有关国家也在积极探讨军队发挥救援作用的可能性。 美国的 29个驻外使馆因搬迁而欲出售,购买这些建筑须考虑所有权等问题,比如, _你买下伦敦前海军工作大楼, _不能够完全拥有它的所有权。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初试考卷备受关注,考卷 _PM2.5、郭美美等热词,考生大呼雷人,业内人士却一片叫好。 A刮目 即使 /也 包括 B侧目 虽然 /但是 包括 C刮目 虽然 /但是 囊括 D侧目 即使 /也 囊括 答案:

2、 A 试题分析: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即使 /也:关联词语,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虽然 /但是:关联词语,转折关系,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包括:包含 (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郭川驾驶 “青岛号 ”无动力帆船,经过 137天的艰苦航行,创造了 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 2013年,全球超过 150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 “地球一小时 ”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 1

3、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C人口老龄化加剧,给 “未富先老 ”的中国带来巨大考验和压力,健全和改善“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 ”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D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参与 熄灯活动 ”与 “取得了快速发展 ”句式杂糅; C项,“健全和改善 ”与 “制度和服务体系 ”搭配不当,且 “健全和改善 ”的语序不当; D项,主客体倒置,在 “广大人民群众 ”后加 “来说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五一 ”临近,湖北 318家景点门

4、票降价,云南全省景点门票打八折,山东曲阜推出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 ”活动 与往年不同,今年假期,各地 景区门票不再是 “涨声 ”一片。 B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和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建筑“平起平坐 ”,同获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网友捧为 “成都最牛校舍(2月 25日成都商报 )”。 C三峡工程启动 175米蓄水后,昭君镇有望通过开发昭君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成为湖北省 “两山一江 ”旅游线路 (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 )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之一。 D新疆将用三至五年时间,力争在冶金、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和物流等领域组建五、六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 “百亿

5、 ”企业集团。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第二个括号内容应在句号后。 C项, “品牌 ”后的逗号改为顿号,括号里的内容是对 “两山一江 ”的解释说明,因此括号内容应放在 “两山一江 ”的后面。 D项,表示约数的相邻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五 ”与 “六 ”间的顿号应删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美国创新模式变革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创新实验室模式发展日趋成熟,这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案例。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其做法,但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 追赶战略不能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国 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的建立

6、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世纪,社会强烈呼吁高新区的 “二次创业 ”。但十几年过去了,作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前沿的高新区,仍没有彻底摆脱靠来料加工和规模扩张发展的模式。关键原因是缺少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缺少跨越式创意和创新模式的供给。我们往往在欢庆取得生产能力重大突破时,发现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又落后了。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唯一选择。科技创新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在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美国的创新人才从 大学就开始培养,而中国的人才需要在大学毕业后去磨炼,这样,就形成了时间差,正所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尽管我们可以在

7、创新体制上大胆探索,进行改革,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但是,创新的未来仍属于 “新生代 ”的年轻人。学院式教育模式已不适合快速的发展与激烈的竞争。如果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我们也无法走出 “出国预备班 ”的尴尬。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创新,让年青一代在跨越式的激烈竞争中及早站在制高点。中国年青一代的接受能力与知识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对新事物的敏感性要超过老一代人。同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创造冲动和选择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增加自主学习、自主组织等自发性的成长动力。 精英教育与教育公平应成为 “一体之两翼 ”。美国学者认为,创新过程中大致有三类人:精英式人物不足 1%,他们思维敏捷、引领潮流、统筹

8、大局;干将式人物不足 10%,他们执行能力特别强,属得力的 “创新操盘手 ”;工匠式人物占90%左右,数量众多,且替补性很强。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同意这一提法,但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同中国的一句俗话:兵 一处,将 一窝。在创新竞争中,只有一批高端、领军人物脱颖而出,才能有实质性的希望。 在科技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 “今 天 ”的暂时落伍并不意味着 “明天 ”的落后,但是,如果没有为了 “明天 ”的储备,则注定了 “明天 ”的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对下一代产品的开发研究及其市场开拓应成为重点。创造学科交叉、技术集成、人才流动的环境和激

9、励创新的评价体系定将为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节选自读书 2012年第 11期,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不属于 “二次创业 ”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 A高新区彻底摆脱依靠来料加工和规模扩张发展的模式。 B储备新技术、新产品,供给跨越式创意和创新模式。 C生产能力取得突破的同时,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走在前头。 D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并在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小题 2】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所以中国人才的出现总是 “迟于 ”美国,这让我们长期处于比较被动的发展状态。 B “出国预备班 ”说明我们缺乏人才苗子,

10、不得不把学生送到国外培养,生动形象地指出当下国内教育的尴尬处境。 C “兵 一个,将 一窝 ”意在说明精英、干将、工匠式人才都很重要, 即无论是 “兵 ”还是 “将 ”都要注意培养,不可偏废。 D “没有为了 明天 的储备,则注定了 明天 的落后 ”补充说明了前文 “追赶战略不能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的观点。 【小题 3】概括文章在 “人才培养方面 ”对我们的启示。 (5分 ) 答:_ _ _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让年轻人及早站上创新制高点,增加人才培养模式中自发性成长动力,让高端人才脱颖而出。 (三点的关键词分别是 “及早成材 ”“增加成长动力

11、”“培养精英人才 ”,比较准确答 出一点,得 2分,比较准确答出两点,得 4分,比较准确答出三点,得 5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这是 “二次创业 ”希望达到的效果,不是 “内容 ”;其他三项见文章第 段。 试题分析: 【小题 2】 A强加因果,因为中国人才出现得 “慢 ”,所以才 “步步赶不上 ”;B.“我们缺乏人才苗子 ”没有文章依据,从第 段看,出现 “出国预备班 ”的现象是因为我们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 C.这句话意在说明高端、领军人物的重要性; D.“追赶战略 ” 和 “没有为了 明天 的储备,则 落后 ”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创新的 “滞后 ”“被动 ”。 试题分析: 【 小题 3

12、】略 语言表达 2012年 10月 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12日大河报以 “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4分 ) 答:_ _ _ _ _ _ _ 答案:此标题采用双关手法, (1分 )“莫言 ”既指作家,又有不要说的意思。(1分 )标题既盛赞莫言巨大的文学成就,又表明在他之前中国曾有大批的优秀作家,之 后也将涌现更多的优秀作家。 (2分 ) 试题分析:赏析标题可以从标题的修辞运用情况、标题的表达效果等角度思考。 某校文学社举办课文中 “最美女性形象 ”评选活动,请从下列人选中任选一个向组委会写一段推荐词。 (4分 ) 要求: 用对偶句式; 语言准确,鲜明; 不超过 35字。 入选人物:刘兰芝 窦娥 林黛玉 人物:_ 推荐词:_ _ _ _ _ _ 答案:刘兰芝:秀外慧中纫如蒲苇千秋颂,情真意挚坚若磐石万代传。窦娥:六月飞雪草木含悲只为冤情撼天地,素练染红山河变色全因孝女震古今。林黛玉:娴静时如 娇花照水聪慧气质羞须眉,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秀丽风韵冠红颜。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然后规范运用题干中要求的修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