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26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1883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26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26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26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 26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f岩 (chn)症 结 (zhng) 长歌 当 哭 (dng) 弄巧成 拙 (zhu) B 弭 谤 (m) 搠 倒 (su)流 觞 曲水 (shng) 岿 然不动 (ku) C戏 谑 (xu)熟 稔 (rn)装 模 作样 (m) 怏 怏 (yng)不乐 D桌 帏 (wi)木 讷 (n)一傅众 咻 (xi) 长 吁 短叹 (x)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事情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李女士的经历已经有了 一知半解 ,下面我们再听听李女士在这之

2、后的离奇遭遇。 B叙利亚国内局势越来越紧张,内战阴云笼罩大地,大批难民在冬天已经到来的寒风中奔向 遥相呼应 的邻国。 C与人交往需要彼此坦诚,那些 胸中无数 的人不仅会在交往中受到更多排斥,甚至有可能被团队彻底边缘化。 D金融邮报认为,印度明知本国在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没有受到歧视,却不愿 投桃报李 去善待外来投资者。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 “制造型国家 ”向 “创造型国家 ”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 2 0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

3、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 “合作、探究 ”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 90%以上。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张安稳的睡床 秦珍子 他们或许是这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霜降过后的某个中午,在北京城铁知春路站附近的小路边,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路沿两侧。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乍一看,仿佛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 然而当你悄悄走近,你

4、会听到匀净的呼吸和轻微的鼻鼾。她身上,还穿着附近餐馆的白色工作服。他手边,还放着隔壁工地的黄色安全帽。劳作了整个上午 ,他们在北方深秋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刻,疲惫睡去。 与路人偶然见到的这个场景相似,近日,一组由英国路透社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在微博上引起热议。这组照片被命名为 “中国睡美人 ”,发布它们的图片网站的编辑写道: “中国正试图通过辛勤工作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只是有的时候,他们似乎需要休息一下。 ” 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水果贩子睡在堆积如山的柚子里,菜农在冬瓜垒成的“墙 ”边小憩,铁道工横卧于铁轨之上,而一位养鸭人则直接睡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 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

5、他 “站岗 ”。 有的人看完了或许会发笑, 为那些奇异的卧榻和古怪的睡姿。有的人却泛起一阵心酸,为那些暴露在烈日下、浸透在汗水中的睡眠。更多的人则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尽管照片没有拍下,但加班的文员会在末班地铁里睡着,补课的学生会在最后一堂英语课眼看书上的文字渐渐模糊。 我们正是这些照片里疲惫的人们,乘上一列奔驰的火车,朝着 “中国梦 ”而去,不知停歇。 事实上,早在 2002年到 2009年,德国人贝尔恩德 哈格曼就曾拍过 “睡觉的中国人 ”。在华工作的 7 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 “中国速度 ”。他把镜头对准保安、司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为他们 “每周 7天、一天 24小时 ”的干劲而

6、激动。 当人们惊叹于中国高速的发展变化时,那些随意发生在街道边、小摊上、板车里的梦境被轻易地遗忘了。它们本该是构成这个国家宏大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它们的主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 “造梦者 ”。 然而许多时候,这些人因为疲劳,来不及找个舒服的姿势,就已沉沉睡去。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 砖块、水泥、沙子、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往只能是仰望者,而非分享者。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为他们遮挡阳光,却不足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严。 或许正因如此,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 “哪儿都 能睡 ”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打呼噜,即使睡眠条件再恶劣。在他看来,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

7、睡,人们都一样。他甚至欣赏这一点,认为 “处事灵活 ”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 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 “灵活 ”。如果睡觉不再是必需品,而仅仅变成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会有多少中国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照片中随意睡着的人们大多不是无家可归、无榻可栖者,而是醒来就要马上投入工作的劳动者。在那些古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而付出的全部辛劳。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着,这充满尊严。 不过,一觉醒来,现实 照进梦想,依然凛冽如冬。教育支出不体面,农民工的孩子就还要挤在狭小教室的课桌里午睡。社保制度不体面,拾荒的老人就依然会从垃圾山上醒来。法治不体面,劳动者的梦想就依然会被不正当

8、竞争者轻轻松松地捏碎。他们,在一次又一次不够体面的睡眠过后醒来,看到的依然是浓烟滚滚中奔驰的列车,而列车却从未停下看看他们的脸,等一等他们疲惫的身躯。 这些身躯仅仅需要在这趟列车上拥有一张安静的卧榻 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休憩,让离开太久的漂流者,梦见故乡和未来 。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小题 1】怎样理解文中 “处事灵 活 ”的说法? 答: _ _ 【小题 2】根据文意,说说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 _ _ 【小题 3】本文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请以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例试作分析。 答: _ _ 【小题 4】对于照片中的中国人,路透社 “中国睡美人 ”照片的网站编辑、拍过“

9、睡觉的中国人 ”的德国人贝尔恩德 哈格 曼和面对这些照片的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态度?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 答: _ _ 答案: 【小题 1】文中的 “处事灵活 ”是外国拍摄者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人 “哪儿都能睡 ”,体现了中国人善于因陋就简,灵活利用现有条件达到目的的生活智慧,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小题 2】当一个国家 的宏大梦想如同列车奔驰向前的时候,构成这一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 ”的劳动者个体 (无论是启程者、跋涉者还是漂流者 ),他们的个体梦想与尊严更需要给予关怀与尊重,他们需要一张安稳的睡床让自己暂时停靠、休息一下。 【小题 3】 选择了三大社会焦点问题 教育、社保、法治,运用排比表达

10、对现实中个体无尊严生活的强烈痛苦和无奈,深化了情感的意蕴。 诗化语言,使用形象的修饰语如 “不体面 ”“浓烟滚滚 ”“奔驰 ”“疲惫 ”等,配以 “一次又一次 ”“依然 ”“从未 ”“等一等 ”等词语更加强了情感的强度,强化了作品的情感节奏,从而在直接表达强 烈痛苦、焦灼和无奈之后,还能让读者感受到对改变现实的无限焦虑、期待和呼唤。 【小题 4】 英国路透社:在奇怪的睡姿背后看到中国人的辛勤劳动,并提醒:累的时候需要休息。编辑从 “睡姿 ”这个独特的角度观照中国劳动者,观点相对而言较为客观,包含着独特的人文关怀。 德国人:在 “睡觉的中国人 ”身上看到的是辛苦疲惫的外表后面劳动者积极奋斗的干劲和中国社会的蓬勃精神,并表达推崇和敬佩之意。 作者:在奇怪的睡姿中看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损害的中国劳动者个体的梦想和尊严,从中国人自身和中国社会现实的角度提出在国家宏大梦想不断前行的同时 ,要给予真正的 “造梦者 ” 每一个普通劳动者个体的梦想和尊严足够的关怀和尊重。 (对三种观点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