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三级排查现代文高考命题全仿真二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 莫拉维亚 每天,傍晚时分,退休的老公务员米隆内就会带上体态肥胖的老伴儿埃尔米妮以及已是青春年华但心情忧郁、脸色苍白的女儿乔万娜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去溜达。 一家三口,跟着埃尔米妮笨重、蹒跚的脚步,从他们居住的自由广场出发,沿着长长的安佐大街的人行道,慢慢悠悠地逛去,认真地欣赏着每一家商店的橱窗。踱到复兴广场,便转向对面的人行道,仍然是那样仔细地观赏着商店的橱窗,最后再折回到自由广场。 这样的散步每次大约持续两个小时,回到家里恰好是用晚餐的时间。对于经济
2、拮据、久已未有福分进电影院和咖啡店的米隆内一家来说,这种散步委实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一天,像往常那样,他们沿着安佐大街溜达,快要走到复兴广场的时候,突然,三个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商店出售商品 幸福 。和世上所有的人一样,米隆内一家,对这种货物闻名已久,却至今未有缘分真正见到。如今,在这家商店里,人人都可随意买到幸福了,这确实是不能理解的。米隆内一家三口在橱窗前伫立时流露出了痴痴发呆的神情。 这家商店宽敞的玻璃橱窗四周用华丽的大理石镶边,闪烁出异样的光彩;招牌、柜台是最摩登的式样,所有的内部装饰都亮闪闪的。在橱窗里边,幸福犹如复活节的鸡蛋。花色繁多,每一只幸福的样品都附着精致的标签
3、,上面用优雅的字迹标明售价。 终于,米隆内老头用长辈的口气,说出了共同的感想: “多少年了,我们听人说,意大利没有幸福,幸福在 我们这儿供不应求,从国外进口又贵得要命 现在却突然开了一家专门出售幸福的商店。 ”老头儿有点生气。 “也许是发现了新的幸福产地。 ”女儿说道。 “什么新的幸福产地?在哪里? ”这会儿老头儿发火了。 “不是一直向我们宣传什么意大利地下资源贫乏吗?没有石油,没有铁砂,没有煤炭,没有幸福 不,这样的事情是瞒不了人的。你想一想,要真是那样,报纸不早就吹开了,不,不 这一定是外国货。 ” “不过, ”母亲温和地说, “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们那里的幸福太多,而我们一点儿也没有,所以
4、向我们输出 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 ” 老头子愤怒 地耸了耸肩膀说: “女人家的浅薄之见 可你知道什么是进口?这意味着要用宝贵的外汇去交换 这些外汇应当用来购买粮食 如今大家都饿着肚子 粮食才是急需的东西 不,太太,不能这样,才积累了这么一星半点的美元,却糟蹋掉去换这种商品。 ” “可是我们也需要幸福啊。 ”女儿在旁边提醒。 “我多么想买这样一件小小的幸福呀。 ” “走啦! ”老头儿阴沉而又坚决地说道, “走啦! ” 老头儿的怒气还很旺盛: “你也知道,像幸福这类货色只有投机商人、大亨、百万富翁才购买得起 一个小小的公务员无力购买也不该贪图幸福 你说你想买一件, 这证明你至少是太无知无识了 再说
5、,我们的房子是花钱租的,退休金总是到月初才能领到。而你 唉!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贴我,丝毫不懂人情世故。 ” 女儿的眼睛慢慢润湿起来,灌满了泪水。母亲开始为女儿打抱不平: “你瞧,你这是干什么?你老是伤她的心。她年纪轻轻的,什么世面都没有见过,想买件幸福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自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可她的爸爸没有幸福也对付着过了一辈子,她没有幸福也照样能活下去。 ” 他们走到了复兴广场。老头子一反惯例,硬要顺着原来的人行道走回去。再一次踱到幸福商店跟前的时候,他停了下来,久 久地盯视着橱窗,然后断然说道:“你们可知道,我在想什么? 这是假造的商品! ”“我昨天刚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最
6、小号的一件幸福在美国也价值数百美元,在这儿以这样低贱的价格出售,怎么可能呢?光运费也比这贵好几倍,这是假的幸福,人造货 一点儿也不错。 ” “可是许多人都在购买。 ”母亲怯生生地说。 “世上有什么东西是人不拿来做买卖的? 买到家里过几天,他们就会后悔的 骗子! ” 散步在继续。乔万娜在悲伤地哽咽。可是她心里仍然坚持着:她需要幸福,纵然它是假的。 (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通过叙写米隆内一家人驻足橱窗进行争论的故事,再现了意大利当时对立的社会现实 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B通过一家三口的争论,可以看出埃尔米妮对女儿乔万娜想买一件幸
7、福的做法是支持的,而米隆内老头的思想是矛盾的。 C小说描写了这家商店装潢豪华、商品品种繁多,是为了衬托社会的巨大变化,为下文叙写一家三口的思想冲突埋下伏笔。 D小说写米隆内老头多次发火,其中一次是对政府利用报纸等媒体钳制思想,欺骗民众,扼杀民众追求幸福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E小说以橱窗为线索,主 要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了温顺善良的母亲、追求幸福的女儿和不满现实的父亲三个人物,形象鲜明。 【小题 2】小说一开始叙写米隆内一家三口每天傍晚时分到大街上去溜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_ _ 【小题 3】小说为什么以 “橱窗里的幸福 ”为标题?请作具体 分析。 答: _ _ 【小题 4】小
8、说的结尾部分,叙写了米隆内老头 “一反惯例 ”的行为,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从人物和情节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答: _ _ 答案: 【小题 1】 DE 【小题 2】回答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内容上侧面写出了米隆内一家的生活状况,结构上引领下文,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小题 3】作为小说的标题, “橱窗里的幸福 ”表面上是写商店里出售的商品,实际上是比喻人们无限向往着的美好生活,但这种向往中的美好生活却因现实而很难得到。它不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而且揭示了人们追求幸福,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很难获得幸福这一主题,发人深省。 (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 【小题 4】 使人物
9、形象更加丰满。使米隆内老头既羡慕幸福,又苦于没钱购买来满足女儿的心愿的矛盾心态溢于言表。 使情节更为曲折。米隆内老头行走路线与先前上街溜达的路线大相径庭,激趣陡转,耐人寻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筑大师贝聿铭:在文 化缝隙中优雅摆渡 他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在才华变成建筑品质的神秘工作里,精致、抒情和美丽使他的建筑充满人性的光芒。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 当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邀请 64岁的贝聿铭到巴黎参加卢浮宫重建时,整个巴黎大吃一惊。贝聿铭的儿子贝礼中回忆: “法国人目瞪口呆、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
10、建筑 。 ” 贝聿铭在巴黎改建卢浮宫的 13年中,应对法国民众的质疑与批评就差不多耗费了两年。但是,贝聿铭一如既往地淡定, “批评是需要历史、需要时间的 ,要过几十年再看。今天做了,明天就说不好,这样的评价我觉得没有价值 ”。 贝聿铭以自信从容面对建筑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法国人最终接受了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拿破仑庭院内的这座玻璃 “金字塔 ”。 “金字塔 ”成了法国新的骄傲。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父亲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上海外滩那幢独具中国民族特色却又简洁现代的中国银行大楼就是在其父督造下修建的。 大光明电影院是贝聿铭中学时代消磨时间的主要去处。很快他注意到: “在台球厅和电影院
11、旁边是一座正在施工的大楼,人家说这幢楼要造 24层,可我就是不相信。你想象一下, 周围的楼都只有 5层、 6层、 7层、 8层,而这幢要有 24层!所以每到周末我就去看它慢慢升高。 ”贝聿铭所指的大楼就是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 第一次,贝聿铭对父母的期许产生了不认同:他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而不是像父亲那样的银行家。 1935年,贝聿铭违背父亲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的意愿,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建筑。 193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成留校。 在纽约,贝聿铭度过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他长袖善舞,与企业大老板、艺术家和国家元首交情不浅,但他的内心世界不是西方人所能了解的。
12、决定加入美国籍于他而言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我成了一个美国公民,有一个美国家庭。我的孩子们都是美国人,但他们也都还是中国人。 ” 当时,欧洲正兴起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贝聿铭面对国际化的潮流,很难全部接受下来,因为他来自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贝聿铭的学习过程中,哈佛大学的 Mreel教授对他的影响极为深远。 Mreel是太阳的崇拜者,认为太阳的光芒使得建筑有了生命,提出光线对建筑是最重要的。 1964年,贝聿铭修建了肯尼迪图书馆,真正成为公众人物。就在人们开始关注贝聿铭的时候,他设计的波士顿保险公司大楼三分之一的窗户玻璃被 风吹落下来,玻璃碎片散落了整个街道。批评和责难蜂拥而至,贝聿铭几乎被推
13、到悬崖边上。 7年之后,调查证明门窗公司对这件事情负责。贝聿铭说: “那次事故以后,那些公司都愧见我。 ” 1978年,他设计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迎来了它的落成之日,被誉为 “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 贝聿铭在美国的生活就这样起起伏伏。但不管怎么起伏,贝聿铭从未放弃他的建筑梦。 回到祖国后的他有机会完成了许多更重要的作品。 北京香山饭店,他表达出的不是一所迂腐的宫殿,而是寻常人家的白墙灰砖,他相信这绝不是过去的遗迹,而是告知现在的力量。 香 港中国银行大厦,曾经的亚洲最高建筑,他试图使大厦的设计近乎纯真,一如他童年时的纯真。因为建筑赋予人类尊严,它必须要代表 “中国人的雄心 ”。 贝聿
14、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建筑;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善于把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贝聿铭早期作品中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那样以玻璃为主要建材,他喜欢混凝土。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了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设置内庭,内庭将内外空 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直至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只是更着重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 “让光线来做设计 ”是贝氏的名言。 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以博取大众欢心,而是千秋大业,要对
15、社会与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具多样性、更优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在美国,移民一般都会迷失在不同的文化中,贝聿铭是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他吸收西方最先锋的事物,同时又不放弃东方丰富 的传统。就像在美国参加社交,他总是穿着在中国缝制的那套西服。 他的建筑像竹子,比如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他自己也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参与改建卢浮宫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最严峻的考验。法国人因一位华人来
16、修他们最重要的建筑而恼羞成怒;贝聿铭则从容应对,最终使 “金字塔 ”成了法国新的骄傲。 B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摒弃现代特色,也不把它建造成历史遗迹般的宫殿,而是使用寻常人家的白墙灰砖;他设计的香 港中国银行大厦,则代表“中国人的雄心 ”。 C贝聿铭是美籍华人建筑师,他热爱祖国,加入美国籍于他是痛苦的抉择,“在美国参加社交,他总是穿着在中国缝制的那套西服 ”,这都表明他有着一颗中国心。 D本文采用倒叙及叙议结合的方法,先写贝聿铭修建卢浮宫时的遭遇和成功,再写他的求学经历、职业生涯及成就,这样可以先声夺人,凸显贝聿铭的才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E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内涵,如结尾 “他的
17、建筑像竹子 ”“他自己也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不仅表现了贝聿铭的建筑特色,还写出了他坚韧的品格。 【小题 2】贝聿铭是一个 “从容自信 ”“淡定 ”的人,他的 “从容自信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作概括说明。 答: _ _ 【小题 3】贝聿铭是如何 “在文化缝隙中优雅摆渡 ”的?请简要分析。 答: _ _ 【小题 4】贝聿铭在志愿的选择上没有认同父母的期许,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 _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 从容应对质疑、批评和责难。改建卢浮宫时,面对质疑与批评,认为 “批评是需要历史、需要时间的 ”,最终使 “金字
18、塔 ”成了法国新的骄傲;波士顿保险公司大楼窗户玻璃被风吹落招来骂名和责难时,他不放弃自己的建筑梦;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不执笔阐释自己作品的观念,用建筑物本身作宣言。 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以博取大众欢心,要对社会与历史负责;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具多样性、更优秀;在中西文化缝隙中优雅摆渡。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 【小题 3】 “在文化缝 隙中优雅摆渡 ”是指贝聿铭 “吸收西方最先锋的事物,同时又不放弃东方丰富的传统 ”。 善于把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早期作品中有密斯的影子
19、,但不以玻璃为主要建材,喜欢混凝土;接受 Mreel教授提出的光线对建筑影响的理念,但作品善于设置内庭,使内庭成为光庭。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观点一:在志愿选择上要遵从自己的兴趣,不必完全遵从父母的期许。 贝聿铭的父亲希望贝聿铭学金融,但后来贝聿铭没有认同父母的期许,而是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建筑,最终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大 师,这是尊重个人兴趣终获成功的一个典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乐学乐做,才能为取得成就创造主观条件,否则,学习和从业都是痛苦的,就谈不上出成绩,有成就。 观点二:在志愿选择上要参考、尊重父母的期许。 贝聿铭有着很好的学习品质、敬业精神和创造性才能,如果认同父母期许,在金融行业也可能会大有作为。 我们的父母有着较为丰富的经历和经验,能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且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爱好有一定了解,因此,在志愿选择上,父母的意见值得尊重和参考。 (选一种观点作答,注意和文本结合,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