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2197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4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西省吉安县二中高三 4月月考数学文理合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全集 U=l, 2, 3, 4, 5,集合 A=l, 2, 4,集合 B=l, 5,则( ) A 2,4 B 1, 2,4 C 2,3,4,5 D l,2,3,4,5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全集 U=l, 2, 3, 4, 5,集合 A=l, 2, 4,集合 B=l, 5,所以, =2,3,4, =2,4,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 点评:简单题,利用补集、交集的定义。 A与 B是的交集,是属于 A且属于 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如图正四棱锥 的底面边长为 ,高 ,点 在高 上,且 ,记过点

2、 的球的半径为 ,则函数 的大致图像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 ABCD恰好是大圆的内接正方形时,球的半径最小,排除 B,C。开始阶段,随 x的增大, R( x)逐渐减小,当 x4时, R(x)又逐渐增大,而 D中 “直线变化 ”不对,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球的几何性质,正四棱锥的几何性质。 点评:简单题,这类题的解法,利用 “定性分析 ”与 “定量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解答选择题的 “排除法 ”,是问题灵活得解。 设 为双曲线 的左焦点,在 轴上 点的右侧有一点 ,以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左、右两支在 轴上方的交点分别为 、 ,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

3、分析:利用 “特殊化思想 ”,不妨设点 A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依题意得 F(-5,0), A(5,0), |FN|-|NA| 8, |FM| |NA|,所以 |FN|-|FM| 8, ,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点评:简单题,利用 “特殊化思想 ”或 “极端思想 ”,将 A看成是右焦点,是问题解决事半功倍。 已知函数 ,若 ,则函数 的零点个数是 A 1 B 4 C 3 D 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函数 ,且 , x=0时 y=2,所以,函数 f(x)的图象与 x轴负半轴有一个交点( - , 0),与 x轴的正半轴交于( 1,0);函数的图象是 f(x)的图象位于 x轴

4、下方的部分向上翻折,再向下平移 1个单位,与 x轴依然只有 2个交点,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概念,函数零点的概念。 点评:简单题,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可可以利用代数法,即解方程,求零点,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数形结合,看图象与 x轴交点个数。 已知椭圆 的焦点为 , ,在长轴 上任取 一点 ,过 作垂直于 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则使得 的点 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 b=1, 设 P( ), 当 , 解得 y0= ,代入椭圆方程得 x0= 由 ,得 F1PF290 结合题设条件可知使得 的 M点的概率 =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几

5、何概型概率的计算。 点评:中档题,本题综合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注意本题中 ,说明 F1PF290。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为正方形,俯视图是腰长为 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几何体,是一正方体的一半 -三棱柱去掉一个底面为腰长为 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 2的三棱锥(如图),所以结合数据,其体积为:,故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计算。 点评:基础题,三视图是高考必考题目,因此,要明确三视图视图规则,准确地还原几何体,明确几何体的特征,以便进一步解题。三视图视图过程中,要注意虚线的

6、出现,意味着有被遮掩的棱。 (理科) 如果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则直线 与曲线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B 9 C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令 3r-3=0,得, r=1, a=3,所以,直线 y=3x与曲线 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故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定积分计算。 点评:小综合题,本题具有综合性,拼凑痕迹明显,先根据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计算 a。 若 为等差数列, 是其前 n项的和,且 ,则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即 ,故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

7、。 点评:简单题,在等差数列中, 则 。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 “若 ,则 ”的否命题为 “若 ,则 ” B命题 “ ”的否定是 “ ” C命题 “若 ,则 ”的逆否命题为假命题 D若 “p或 q”为真命题,则 p, 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否命题应该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所以 A不正确; 存在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且要否定结论,所以 B不正确;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而 “若 ,则 ”是真命题,所以 C 不正确; 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命题四种命题的关系,复合命题真值表,存在性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关系。 点评:简单题,存在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且

8、要否定结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设 a,b,c分别 是的三个内角 所对的边,若 , 则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时,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B=60或 120,反之,时,由正弦定理得, A=30,故若 , 则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差应用角的概念,正弦定理的应用。 点评:中档题,涉及充要条件的判定问题,往往综合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有:定义法,等价关系法,集合关系法。 是虚数单位,则 的虚部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所以 的虚部是 ,故

9、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其代数运算。 点评:简单题,首先计算并化为代数形式,再确定虚部。 填空题 ( 1)(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在极坐标系下,点是极点,则 的面积等于 _; (2).(不等式选择题)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是 _ _。 答案:) ( 2) 试题分析:( 1)由 是极点,知 中, |OA|=1, |OB|=3,所以 的面积等于 。 ( 2) 等价于 ,所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系,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解答极坐标问题,可以结合图形分析,也可以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求解。解绝对值不等式,一般要考虑去绝对值符号,

10、分类讨论、两边平方、利用绝对值的定义等等,均为有效方法。 (文科)若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 ,则 的范围是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函数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 ,那么 f( x)与y=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即方程 f( x) -x=0有两个根 设 g( x) =f( x) -x= ,则 g( x) = -1,令 g( x) =0 得 x=, 所以当 x=logea时 g( x)取得最大值 -logalna-logae 由 -logalna-logae 0 得 1 a ,故答案:为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对数函数闭区间的最值。 点评:中档题,本题综合性较强,从题意出发

11、认识到方程 f( x) -x=0 有两个根,利用构造法解题是关键。本题难度较大。 ( 理科 )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的分法的种数为 答案: 试题分析:由题意,四名学生中有两名学生分在一个班有 C42种,再分到三个不同的班有 A33种, 而甲、乙两名学生被分在同一个班的有 A33种, 满足条件的种数是 C42A33-A33=30,故答案:为 3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排列组合应用问题。 点评:简单题,利用排列数、组合数公式解决应用问题,有 “直接法 ”“间接法 ”,本题应用的是 “间接法 ”。 (文科) 给出

12、下列等式: , , , 请从中归纳出第 个等式: 答案: 。 试题分析:由 = , = ,= 左端 1个 2时,右端出现 2的 2次方,左端 2个 2时,右端出现 2的 3次方, 归纳可知, ,对此利用半角公式可以得到证明 .故答案:为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三角函数倍半公式。 点评:简单题,注意观察等式两端,随 n变化的规律左端 1个 2时,右端出现 2的 2次方,左端 2个 2时,右端出现 2的 3次方, 。 已知变量 x、 y,满足 的最大值为 答案: 试题分析:由复合对数函数的性质,欲使函数 最大,即最大。令 ,先求其最大值。画出可行域(如图),直线=0,平移直线 =0,则直

13、线经过点 A( 1, 2)时, 最大为4,所以 最大为 8, 最大为 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 点评:小综合题,解答方法比较明确,确定线性目标函数、画可行域、求最优解、确定最大值。 若 ,且 ,则 =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且 ,所以 =( 1+x,-1), ( ) =( 1+x, -1) ( 1,2) =0,即 1+x-2=0, x=1.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点评:简单题,两向量垂直,那么它们的数量积为 0。 解答题 文科(本小题满分 14分)设函数 。( )若函数在 处与直线 相切, 求实数 , b的值; 求

14、函数上的最大值; ( )当 时,若不等式 对所有的都成立,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 函数 在 处与直线 相切 解得 3分 当 时,令 得 ;令 ,得 上单调递增,在 1, e上单调递减, 8分 ( 2)当 b=0时, 若不等式 对所有的都成立, 则 对所有的 都成立, 即 对所有的 都成立, 令 为一次函数, 上单调递增 , 对所有的 都成立 14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点评:典型题,本题属于导数应用中的基本问题,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明确了极值情况。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

15、最值情况,得到使不等式还差了点条件。涉及对数函数,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已知平面内一动点 到点 的距离与点 到 轴的距离的差等于 1( I)求动点 的轨迹 的方程;( II)过点 作两条斜率存在且互相垂直的直线 ,设 与轨迹 相交于点 , 与轨迹 相交于点 ,求 的最小值 答案:( 1) 和 ( );( 2) 时, 取最小值 16 试题分析:( 1)设动点 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2分 化简得 当 时 ;当 时 所以动点 的轨迹 的方程为 和 ( ) 5分 ( 2)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设为 ,则 的方程为 由 设 则 , 6分 因为 ,所以 的斜率为 设 ,则同理可得 ,

16、7分 10分 12分 当且仅当 即 时, 取最小值 16 13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轨迹方程求法,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均值定理的应用。 点评:中档题,本题求轨迹方程时,应用了 “定义法 ”。曲线关系问题,往往通过联立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本题在确定得到的基础上,应用均值定理,使问题得解。 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 的前三项和为 18, 是一个与 无关的常数,若 恰为等比数列 的前三项,(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 , 的前三 项和为 ,求证: 答案:( 1) ; ( 2) 。 试题分析:( 1) 是一个与 无关的常数 2分 又 4分 6 分 ( 2) 8分 又因

17、为 即 12分 所以: 1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差中项、等比数列的的基础知识, “放缩法 ”,不等式的证明。 点评:中档题,本题综合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本解答从确定通项公式入手,明确了所研究数列的特征。 “分组求和法 ”、 “错位相消法 ”、 “裂项相消法 ”是高考常常考到数列求和方法。先求和,再利用 “放缩法 ”证明不等式,是常用方法。 (文科)(本小题满分 12分)长方体 中, , 是底面对角线的交点 . ( ) 求证: 平面 ; ( ) 求证: 平面 ; ( ) 求三棱锥 的体积。 答案: ( )由 , 且 在平面 外得 平面; ( )连结 得到 平面 ; 又 在 上,

18、可得 ; 计算 ; 同理: 中, 推出 平面 。 ( ) 。 试题分析: ( ) 证明:依题意: , 且 在平面 外 2 分 平面 3分 ( ) 证明:连结 平面 4分 又 在 上, 在平面 上 5分 中, 6分 同理: 中, 7分, 平面 8分 ( )解: 平面 所求体积 1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几何体体积的计算。 点评:典型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体积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利用向量可简化证明过程。本题难度不大。 (理科)(本小

19、题满分 12分)如图分别是正三棱台 ABC-A1B1C1的直观图和正视图, O, O1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 E是 BC 中点 ( 1)求正三棱台 ABC-A1B1C1的体积; ( 2)求平面 EA1B1与平面 A1B1C1的夹角的余弦; ( 3)若 P是棱 A1C1上一点,求 CP PB1的最小值 答案:( 1) ; ( 2) ;( 3)最小值为 。 试题分析:( 1)由题意 ,正三棱台高为 .2分 .4分 ( 2)设 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 是 中点, 是 中点 .以 为原点,过 平行 的线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则 即 取 ,取平面 的一

20、个法向 量 ,设所求角为 则 .8分 ( 3)将梯形 绕 旋转到 ,使其与 成平角,由余弦定理得 即 的最小值为 .13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体积计算、角的计算。 点评:中档题,立体几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往往涉及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角、距离、体积的计算。在计算问题中,有 “几何法 ”和 “向量法 ”。利用几何法,要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 ”的步骤。利用向量则简化了证明过程,对计算能力要求高。 (文科)(本小题满分 12分)某高校从参加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容量为 50的学生成绩样本,得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一组 230, 235) 8 0.16

21、 第二组 235, 240) 0.24 第三组 240, 245) 15 第四组 245, 250) 10 0.20 第五组 250, 255 5 0.10 合 计 50 1.00 ( 1)写出表中 位置的数据; ( 2)为了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第三、四、五组中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6名学生进行第二轮考核,分别求第三、四、五各组参加考核人数; ( 3)在( 2)的前提下,高校决定在这 6名学生中录取 2名学生,求 2人中至少有 1名是第四组的概率 答案:( 1) 的位置为 12, 的位置为 0。 30 ; ( 2)第三、四、五组抽中的人数为 3、 2、 1; ( 3) 。 试题分析:(

22、1) 的位置为 12, 的位置为 0。 30 4分 ( 2)抽样比为 ,所以第三、四、五组抽中的人数为 3、 2、 1 8分 ( 3)设 2人中至少有 1名是第四组为事件 A,则 1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的概念及计算,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 点评:中档题,统计中的抽样方法,频率直方图,概率计算及分布列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及题型。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明确基本事件数,往往借助于 “树图法 ”,做到不重不漏。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小矩形的高等于每一组的频率 组距,它们与频数成正比,小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一组的频率,则组距等于频率除以高。 (理科)(本小题满分 12分) PM2

23、.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 2012, PM2.5日均值在 35微克 /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 35微克 /立方米 75毫克 /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 75微克 /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从某自然保护区 2012年全年每天的 PM2.5监测值数据中随机地抽取 10天的数据作为样 本,监测值频数如下表所示: PM2.5日均值 (微克 /立方米) 25,35 (35,45 (45,55 (55,65 (65,75 (75,85 频数 3 1 1 1 1 3 ( 1)从这 10天的 PM2.5

24、日均值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取 3天,求恰有 1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概率;( 2)从这 10天的数据中任取 3天数据,记 表示抽到PM2.5监测数据超标的天数,求 的分布列;( 3)以这 10天的 PM2.5日均值来估计一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则一年(按 366天算)中平均有多少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精确到整数) 答案:( ) . ( )分布列为: ( )一年中平均有 256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 试题分析:( )记 “从 10天的 PM2.5日均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出三天,恰有一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 ”为事件 , . ( )依据条件,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 , 的可能值为,其分布列为: (

25、)依题意可知,一年中每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的概率为 ,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的天数为 ,则 , 一年中平均有 256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超几何分布,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点评:中档题,本题解答思路明确,利用超几何分布解题,关键是利用组合数公式,准确计算。 在 ABC中,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 b、 c,向量 =( sinA,b+c),=( a-c,sinC-sinB) ,满足 = ( )求角 B的大小;( )设 =( sin( C+ ) , ) , =( 2k,cos2A) ( k1) , 有最大值为 3,求 k的值 . 答案:( ) B .(

26、) k . 试题分析:( )由条件 = |,两边平方得 , 2分 得( a-c) sinA( b+c)( sinC-sinB) 0, 根据正弦定理,可化为 a( a-c) +( b+c)( c-b) =0,即 , 4分 又由余弦定理 2 a cosB,所以 cosB , B . 6分 ( ) =( sin( C+ ) , ) , =( 2k,cos2A) ( k1) , =2ksin( C+ ) + cos2A=2ksin( C+B) + cos2A=2ksinA+ - =- +2ksinA+ =- + ( k1) . 8分 而 0A ,sinA ( 0,1,故当 sinA 1时, 取最大值为

27、 2k- =3,得 k . 12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余弦定理的应用,和差倍半的三角函数公式,二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典型题,属于常见题型,通过 “模 ”的平方,得到三角形边角关系,利用余弦定理进一步求得 cosB。( II)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数量积及三角公式化简,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达到解题目的。 理科(本小题 14分)已知函数 ,当 时,函数取得极大值 . ( )求实数 的值;( )已知结论:若函数 在区间内导数都存在,且 ,则存在 ,使得 .试用这个结论证明:若 ,函数 ,则对任意 ,都有 ;( )已知正数 满足求证:当 , 时,对任意大于 ,且

28、互不相等的实数 ,都有答案:( ) . ( ) 当 时, , 单调递增, ; 当 时, , 单调递减,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试题分析:( ) . 由 ,得 ,此时 . 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 函数 在 处取得极大值,故 . 3分 ( )令 , 4分 则 .函数 在 上可导, 存在 ,使得 . 又 当 时, , 单调递增, ; 当 时, , 单调递减, ; 故对任意 ,都有 . 8分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当 时, ,且 , , , 由( )得 ,即 , 当 时,结论成立 . 9分 假设当 时结论成立,即当 时, . 当 时,设正数 满足 令 , 则 ,且 . 13分 当 时,结论也成立 . 综上由 ,对任意 , ,结论恒成立 . 14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及不等式的证明,数学归纳法。 点评:难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是导数的应用中的基本问题。本题( III)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难度较大。涉及对数函数,要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