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244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建筑物的玻璃墙外表面镀一层增反膜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C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向下压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明暗相间的同心圆,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 D 质量为 m的物块甲以 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 m的物体乙以 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 ) A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动量不守恒 B当两

2、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度为零 C当甲物块的速度为 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 2m/s,也可能为 0 D甲物块的速率可达到 5m/s 答案: C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510-4s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下图所示甲所示, 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 ) A 1200m/s B 900m/s C 500m/s D 300m/s 答案: C 如右图所示的 LC 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线圈中磁场方向向上,且电路的电流正在增强则此时( ) A a点电势比 b点低 B电容器两极板间场 强正在减小 C电路中电场能正在增大 D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正在减小 答案: ABD 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 “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 a、 b、 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 b 在水下的像最深, 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 a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 ”有同学回答如下:

4、 A c光的频率最大 B 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 C b光的折射率最大 D a光的波长比 b光的短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 ) 答案: BD 一列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在 t与 t+0.4s这两个时刻,在 x轴上的 -3m 3m 的区间内的波形图,都如图中同一图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疋确的是( ) A质点振动周期一定为 0.4s B该波的最小波速为 10 m/s C从 t时刻开始计时, x =2m处的质点比 x=2.5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在 t+0.8s时, x=-2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 答案: BC 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

5、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 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 弹力 F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g为重力加速度,则( ) 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 B 0t1时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t1t2时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 t1t3时间小球向下运动,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t3t4时间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小于小球动能变化量 答案: A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电阻 , 、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 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输入电压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S1接 1、 S2闭合,此时 正常发光。下列说法错

6、误的是( ) A输入电压 的表达式 20 sin(100 t)V B保持 S1接 1,断开 S2后, 、 均不能正常发光 C保持 S1接 1,断开 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 S1换接到 2后, 消耗的电功率为 答案: C 有一个正在摆动的秒摆,若取摆球正从平衡位置向左运动时开始计时,那么当 时,以下对摆球的运动情况及其切向加速度变化情况的正确的是( ) A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B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C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D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发射过程需要对待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

7、 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高,主要表现为热作用显著 C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并且与波面垂直 D当鸣笛的火车匀速远离车站时,站在路旁的观察者者将听到声音频率越来越低 答案: AC 实验题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由于实验室中矩形玻璃砖的数量不够,部分同学需改用直角三棱镜做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先在一张白纸上作相互垂直的直线 ab、 ab作为三棱镜的两个界面,并在直线上标出点 O; b标出 P3、 P4位置; c将三棱镜放在白纸上,使短边跟 ab对齐,长边跟 ab对齐; d在长边 ab的外侧透过三棱镜观察大头针 P1、 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完全

8、被 P2挡柱; e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P3、 P4,使 P3挡住 P1、 P2的像, P4挡住 P1、 P2的像和 P3; f在 O 点作一垂直 ab的线段 AO,在 AO 上垂直地插两枚大头针 P1、 P2; g移去三棱镜和大头针,连接 P3P4,交 ab于 O,过 O点作与 ab垂直的直线MN; h作光路图,计算折射率 n. (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2)根据题图中所给数据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 n _ _ 答案: (1)a、 f、 c、 d、 e、 b、 g、 h ( 2分)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 (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

9、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 (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1)这个实验现象叫 _ _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 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 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 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 b,则激光的波长 . 该同学测得 L 1.0000 m、缝间距 a 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 (b)所示 图 (b)图中第 1到第 4个光点的距离是 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 _ 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如果实验时将蓝激光换成黄激光,屏上相邻

10、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光的干涉 (2) 8.5 6.210-7 (3)变大 几位同学在进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 ( 1)黄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记录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若要比较准确的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第 组实验数据。 组别 摆球材料 摆长 最大摆角 全振动次数 /次 1 铜 0.40 15 20 2 铁 1.00 5 50 3 铝 0.40 15 10 4 木 1.00 5 50 ( 2)马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 和周期 的数值,画出如图 图象中的实线 O

11、M,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_。 ( 3)罗同学也进行了与马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才发现自己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当时做出的 图象应该是 A虚线 ,不平行 OM B虚线 ,平行 OM C虚线 ,平行 OM D虚线 ,不平行 OM 答案:( 1) 2 ( 2) ( 3) B 计算题 一列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 1.2 ,某时刻波刚传播到 处,波形图如图所示,在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一点 P,其横坐标为 60 ,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 (1)经过多长时间, P质点开始振动? 起振方向如何? (2)经过多长时间, 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答案

12、: (1)0.3s(2)0.45s ( 8分)麦克斯韦在 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设某时刻电场横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 答案: f 51014 Hz. 如图,宽为 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射到两面平行的某透明介质的上表面 ,入射角为 ,光束中包含两种单色光甲和乙 ,该介质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 ,下图中画出了这一平行光束两边缘的四条折射光路 、 、 、 , ( 1)判断 、 、 、 分别是哪种色光; ( 2)为了使这一平行光束从介质的下表面出射时恰能分成不相混合的两束单色平

13、行光,在图中画出介质的下表面,完善光路图(包括画出从介质射出后的光路); ( 3)求出第( 2)问中透明介质的厚度 。(结果可保留根式,可不化解)答案:( 1) PQMN 分别为乙、甲、乙、甲( 2)画出介质下边界 2分,完善光路图 2分( 3) 如图,质量为 m的小球系于长 L 0.8m的轻绳末端。绳的另 一端系于 O 点。将小球移到轻绳水平位置后释放,小球摆到最低点 A时,恰与原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块 P相碰。碰后小球回摆,上升的最高点为 B, A、 B的高度差为 h0.2m。已知 P的质量为 M 3m, P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小球与 P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求 P沿水平面滑行的距离。答案: .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