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加速度大小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 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不是均匀变化;错误 B、由 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正确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错误 D、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错误 故选 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点评:关键知
2、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均匀变化;注意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不变是指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 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由 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ta tb tc td 1 2 3 4 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 va vb vc vd 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根据 ,得 , oa、 ob、 oc、 od的距离之比为1:2:3:4,所以质点由 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为 ;错误 B、根据 ,得 ,
3、oa、 ob、 oc、 od的距离之比为 1:2:3:4,所以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为 ;正确 C、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3,可知 a点是 Od的中间时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错误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正确 故选 BD 考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 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以及知道平均速度 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 一个步行者以 6.0m/s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他距离公共汽车 25m时,绿灯亮了,汽车以 1.0m/s2的加速度匀加
4、速启动前进 ,则( ) A人能追上汽车,追车过程中人共跑了 36m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和车最近距离为 7m 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43m D人不能追上汽车,汽车开动后,人和汽车间的距离一直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始阶段,人的速度大于汽 车的速度,人和车的距离在减小;当人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时,人和车的增大,当人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小,设经过时间 t两者速度相等, ,此时步行者的位移为 ,汽车的位移为 , ,故不能追上;人车最近距离是 。 故选 B 考点:追及问题 点评: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
5、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增大;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迫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减小; (3)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是最大值 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一辆汽车以 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汽车以大小为 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 2s内与 6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3:1 C 3:4 D 4:3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 t,则由 得,则 4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 6s内的位移与刹车 4s内的位移相等;汽车刹车 2s内的位移为;刹车 6s内的位移为;所以汽车刹车 2s内与刹车后 6s内汽车通
6、过的位移之比为为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注意对于汽车刹车这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 自同一地点自由下落的 A、 B两物体, A的质量是 B的质量的 2倍, B比 A晚 2s开始下落,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不同 B两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相同 C在 A落地前, 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 A、 B两物体间的距离一直为 20m D在 A落地前, 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 A、 B两物体速度之差一直为 20m/s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可知,
7、两物体落地时 速度相同;错误 B、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可得 ,可见两物体下落所用的时间相同;正确 C、在 A落地前, 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 A、 B两物体间的距离可见,两物体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错误 D、在 A落地前, B下落后的任一时刻, A、 B两物体速度之差;正确 故选 BD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分析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地所用时间,由位移公式列出它们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再求出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关系。 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 8m/s时立即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共历时 10s,由此可以求出( ) A
8、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的平均速度 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 40m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由于加速时的加速度末知,故无法求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错误 B、已知匀加速运动的初速度为 0,末速度为 8m/s,据 .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于初速度为 8m/s,末速度为 0,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4m/s;正确 C、由于减速是的加速度与时间未知,故无法求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错误 D、由 ,可得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 40m;正确 故选 B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灵活运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要初末速度和为一定值,则平均速度相等
9、,汽车先做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因为不知道加速度的大小,只知道最大速度,故无法求出加速时间和减速运动的距离。 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楼高大于 5米),让一小石块从楼顶上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只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不能计算出楼的高度( g 已知)( ) A石块下落的时间 B石块落地的速度 C石块第 1s内的位移 D最后 1s的位移 答案: C 试题分析 : A、根据 可知,知道石块下落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正确不选 B根据 可知,知道石块落地的速度就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正确不选 C石块第 1s内的位移可以根据 直接计算,是一个已知量,如果只知道石块第 1s内的位移
10、,没有其他条件,无法计算楼的高度;错误应选 D设运动时间为 t,根据 即 ,可以算出下落的时间,由 A的分析可知,可以求出楼的高度;正确不选 故选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和速度位移公式 ,只要知道落地的速度或下落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楼房的高度。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 B 两点时速度分别是 v 和 7v,经过 AB的时间是 t,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经过 A、 B中间位置的速度是 4v B经过 A、 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5v C前 t/2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t/2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 1.5vt D通过前 x/
11、2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 x/2位移所需时间的 2倍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平方和一半的二次方根,则;错误 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 ;错误 C、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 ,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则 ;正确 D、通过前 位移所需时间 ,通过后 位移所需时间,则 ;正确 故选 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以及推论,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平方和一半的二次方根,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并能灵活运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1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3s内的平
12、均速度大 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4.5m/s2 B -4.5m/s2 C 2.25m/s2 D -2.25m/s2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题意得,则 。 故选 B 考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式,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点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联系,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大可小也可负 B在已经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是负值,物体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
13、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答案: AD 试题 分析: A、根据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也可为负值;正确 B、在已经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负值,速度可能是负值也可能是正值,则物体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错误 C、根据 可知加速度 a由速度的变化量 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 t共同决定,虽然 v大,但 t更大时, a可以很小;错误 D、根据 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正确 故选 AD 考点:加速度 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 义式 中各个物
14、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出;注意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由速度与加速度间的方向关系决定,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 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x=4t-1.5t2, x与 t的单位分别为m和 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4 m/s与 -1.5m/s2 B 8m/s与 -1.5 m/s2 C 4 m/s与 -3 m/s2 D 4 m/s与 3 m/s2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满足 ,所以物体的初速度为 ,加速度 。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熟练运用匀变速直
15、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通过对比可得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与加速度。 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 x-t图象表示出来 (其中 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 ),则图中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 0到 时间内做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到 时间内速度为零, 到 时间内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第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相同 A、因为位移时 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中第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负值;错误 B、因为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中第三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为正值;错误
16、 C、由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 0 到 时间内做向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到 时间内速度为零, 到 时间内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正确 D、由其图象可以看出第一段时间内的斜率与第三段时间内的斜率大小不同,说明速度大小不同;错误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点评: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第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 运动,第二段时间内速度为零,第三段时间内做反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结合速度 -时间图象、位移 -时间图象规律解题 ,理解位移 -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好速度 -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 如图所示, x-t图象和 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 1、 2、
17、3、 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 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t1时刻物体 1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2的加速度 C 0至 t3时间内物体 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 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 t2、 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 2、 4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而不能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错误 B、在 x -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 时刻图线 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 ;正确 C、在 v-t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 0- 时间内 4围成的面积大
18、于 3围成的面积,故 4的平均速度大于 3的平均速度;正确 D、 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 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 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 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 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 时刻开始反向运动; 时刻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没有反向运动;错误 故选 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点评:注意 x-t图线与 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x-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 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t 0时刻
19、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t 图中,直线 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 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 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 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 10 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 5 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 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 0-10s内,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车在乙车的后方,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相互远离;错误 B、在 10-20s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逐渐靠近;错误 C、根据图象的 “面积 ”物体的位移大小,可以看出,在 5-15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正确 D、两车
20、 t=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当位移再次相等时 ,两者相遇,由图看出 t=20s时两车的位移相等,再次在公路上相遇;错误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点评: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从同一位置出发的解追及问题,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 当两者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 当两者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同时两者位移相同,即再次相遇; 当图象相交时两者速度相同。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旁边的前端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 2s,整列车箱通过他历时 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 3节 B 6节 C 9节 D 12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列车为参
21、考系,人做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第一节车厢长为 ,整列车全长为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数为 。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以火车为参考系,人做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掌握初速度为 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 实验题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纸带上每 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 0、 1、 2、 3、 4、 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 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 A、 B、 C、 D四段纸带回答: ( 1)关于打点计
22、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正确的是 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 2)从纸带 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B、 C、 D三段纸带中的 _。(填字母) ( 3)打 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m/s2,打 1点时物体瞬时速度为 _m/s,打 4点时物体瞬时速度为 _m/s。 答案: C C 0.6 0.33 0.51 试题分析:( 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与电压、速度等无关,可
23、见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故 C正确 (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有 ;,则 ,所以属于纸带 A的是 C图 ( 3)由 可得 ;打 1点时物体瞬时速度为;打 4点时物体瞬时速度为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点评: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提高应用规律解题能力;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和实验的工作步骤,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填空题 一矿井深 125m,在井口每隔一段时间释放一个小球,当第 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 1个球恰好到达井底。则: ( 1)相邻的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 s; ( 2)这时第 3个小球跟第 5
24、个小球相距 m。( g取 10 m/s2) 答案: .5 35 试题分析:( 1)设小球自由下落到达井底经历时间为 t,则由 得,第 11个球和第一个球之间有 10个间隔,所以相邻 两个小球间的时间间隔为 ; ( 2)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时,第三个球已下降 4s,第五个球已下降 3s,则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根据 求出一个小球从井口下落到井底的时间,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小球,知相邻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第 11个球和第一个球之间有 10个间隔,从而可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在求解第三个和第五个小球的距离时,通过两球下降的位移之差求出两球的距离,也可以求出两球此时的速度,通过 求出两球
25、间的距离。 甲车以 10 m/s,乙车以 4 m/s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 d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大小为 2 m/s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相撞, d的值至少应为 m。 答案: 试题分析:开始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间距离减小,车速度相等时,是它们的距离最小的时候,如果此时没有相撞,那就不可能在相撞了,设经过时间 t两车速度相等,则 ,解得 t=3s,则考点:追及问题 点评:注意两车的追及问题,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小,若两者速度相等,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这是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计算题 在竖直 的井底,将一物块以 20m/s
26、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 1s内物块的位移是 5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 g取 10m/s2,求: (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答案: (1)2s (2)20m 试题分析: (1)设人接住物块前 1s时刻速度为 v, 则有: 解得 v 10m/s. 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解得 t=2s (2)竖直井的深度为 解得 h=20m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点评: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有整体法和分段法,要求路程或上升的最大高度时一般用分段法,此题只有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直接应用整体法求解即可。 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
27、以 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最大行驶速度 30 m/s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 15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 210m,则: (1)追上卡车前,二者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答案: (1) 247.5m (2)17s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得,摩托车匀加速运动的最 长时间 ,位移,所以摩托车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没有追上卡车则追上卡车前二者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设从开始经过 时间速度相等,最大间距为 ,于是有 ,所以 最大间距 (2)设从开始经过 t时间摩托车追上卡车,则有: 解得: t 17s 考点:追及问
28、题 点评:分析追及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恰好追上等 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等;而位移关 系是指两物体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运动等,其中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 v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匀速横穿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 (游客正在 D处 )经 0.3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 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 C处停下,为了清晰
29、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 AC 段是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擦痕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该路段法定最高速度 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 起始制动点 A紧急刹车,经14.0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 AB 17.5m.BC 14.0m, BD 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 vA是多大?有无超速?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1m/s,大于规定的最高速度 14.0m/s,超速了; (2)2m/s 试题分析: (1)警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则 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所以肇事汽车的加速度也为 7.0m/s2.肇事汽车的速度 , 大于规定的最高速度 14.0m/s. (2) ,代入数据,解出 t 1.0s. 游客的速度 考点:相遇问题 点评:分析追及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分别对两者研究; 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列出位移方程; 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