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河北省张北一中高三新课标高考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G;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D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答案: ABC 在地面上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如
2、下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 v、加速度 a、位移 x和动能 Ek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取向上为正方向 )答案: A 三个质量均为 1kg的相同木块 a、 b、 c和两个劲度均为 500N/m的相同轻弹簧 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 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 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 p弹簧的左端,直到 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 取 10m/s2。该过程 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答案: C 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
3、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 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向下适当偏后 D向下适当偏前 答案: A 2011年 11月 3日 1时 43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对接,为中国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已知对接之前天宫一号在距地球343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根据上述内容判断 A神舟八号飞船从低轨道上升到天宫一号所在轨道实行对接 B对接时天官一号的速率小于 7
4、9 km/s C天宫一号一直飞行在北半球的上空 D天宫一号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答案: AB 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存在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一带正电、初速度不为零的小球从桌面上的 A点开始运动,到 C点时,突然受到一个外加的水平恒力 F作用而继续运动到 B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v表示小球在 C点的速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在 A点的电势能比在 B点的电势能小 B. 恒力 F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C. 恒力 F的方向可能与 v方向相反 D. 在 A、 B两点小球的速率不可能相等 答案: B 下图是质谱仪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带电粒子
5、 a、 b经电压 U加速(在 A点初速度为零)后,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分别打在感光板 S上的 x1、 x2处。图中半圆形的虚线分别表示带电粒子 a、 b所通过的路径,则 A a的质量一定大于 b的质量 B a的电荷量一定大于 b的电荷量 C a运动的时间大于 b运动的时间 D a的比荷大于 b的比荷 答案: D 如图 2甲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1: n2=6: 1,副线圈两端接三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接有一只灯泡,电路中 L为电感线圈、 C为电容器、 R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两端接有如图 2乙所示的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
6、流电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 2倍,则对于交流电的频率改变之后与改变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 216V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 6V C灯泡 变亮 D灯泡 变亮 答案: BD 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 3分,选对两个给 4分,选对三个给 6分。选错一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E在 “用单摆
7、测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测量 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答案: B D E 实验题 (9分 )随着全世界开始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电动自行车产品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电动车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动车电池一组,电动势约为 12V,内阻未知 B直流电流表 A,量程 300mA,内阻很小 C电阻箱 R,阻值范围为 0 999.9 D定值电阻 R0,标称阻值 10 E导线和开关 (1)当他闭合开关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电阻箱,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损坏,因此他拿来多用
8、电表检查故障,他的操作如下: 断开电源开关 S, 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 1挡,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 R0两端,读数为 10 , 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 10挡,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阻箱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 14-6所示,则所测阻值为_,然后又用多用电表分别对电源和开关进行检测,发现电源和开关均完好 由以上操作可知,发生故障的元件是 _ (2)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重新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分别测出通过阻值为 R0 10 的定值电阻的电流 I,下列三组关于 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 _(选填方案编号 1、 2或 3) 方案编号 电阻箱的阻值 R/ 1 300.0 250
9、.0 200.0 150.0 100.0 2 100.0 85.0 70.0 55.0 40.0 3 40. 0 30.0 25.0 20.0 15.0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 -R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 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 E _,内阻 r _.(用 k、b和 R0表示 ) 答案:( 1) 70 电流表( 2) 2( 3) 1/k b/k- R0 ( 6分)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探究加速度 a与物体合外力 F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 L的 A、 B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
10、感器 1和 2,记录小车到达 A、 B两位置时的速率为 (1)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看小车是否做 _运动; (2)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 a _; (3)从理论上来看 “a-F”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原因是 _ 答案: (1)匀速直线 (2)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填空题 ( 6分)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 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 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的光,以 h表示普朗克常量, 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 E等于 。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 n=4的能
11、级,会辐射出 种频率的光;其中波长最短的光是从 n= 的能级向 n= 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答案:( 1)( E-h ) ( 2分)根据 ,即 6种 ( 2分)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则能量越大应为: n=4到 n=1 ( 2分) 计算题 (13分 )2011年 8月 10日,改装后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中国成为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已知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度为 L=300 m,某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 a=4 5 m s2,飞机速度要达到 v=60 m s才能安全起飞。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飞机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
12、装器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答案:( 1) 30 m/s;( 2) 8 m/s ( 19分)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 PQ和 MN 之间的距离为 d;两金属板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如图建立坐标系, x轴平行于金属板,与金属板中心线重合, y轴垂直于金属板。区域 I的左边界在y轴,右边界与区域 II的左 边界重合,且与 y轴平行;区域 II的左、右边界平行。在区域 I和区域 II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区域 I内的磁场垂直于 Oxy平面向外,区域
13、 II内的磁场垂直于 Oxy平面向里。一电子沿着 x轴正向以速度 v0射入平行板之间,在平行板间恰好沿着 x轴正向做直线运动,并先后通过区域 I和 II。已知电子电量为 e,质量为 m,区域 I和区域 II沿x轴方向宽度均为 。不计电子重力。 ( 1)求两金属板之间电势差 U; ( 2)求电子从区域 II右边界射出时,射出点的纵坐标 y; ( 3)撤除区域 I中的磁场而在其中加上沿 x轴正向的 匀强电场,使得该电子刚好不能从区域 II的右边界飞出。求电子两次经过 y轴的时间间隔 t。 答案:( 1) ;( 2) ;( 3) 。 如图所示,一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棱镜,其折射率为 3,今有一束单色光从A8 侧面入射,经 AB面折射后,折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 300角。求光在 AB面的入射角及 AC 面的折射角 答案:入射角 =60射角 =60 ( 9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碰撞过程,第一次单独让小球 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地点为 P,第二次让 a从同一位置释放后与静止在斜槽末端的小球 b发生碰撞 a、 b球的落地点分别是 M、 N,各点与 O 的距离如上图;该同学改变 a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操作。由于某种原因他只测得了 a球的落地点 P, 、 M, 到 0的距离分别是 22 0cm、 l0 0cm求 b球的落地点 N,到 O 的距离。答案: .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