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2679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重为 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为 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 0 B 20N,水平向右 C 40N,水平向左 D 20N,水平向左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F 合 =F+f=40N,方向水平向左 .。选项 C正确。 考点:滑动摩擦力及力的合成 .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 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 v和7v,经过 AB的时间是 t

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经过 A、 B中点的速度是 4v B经过 A、 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4v C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 1.5vt D前 位移所需时间是后 位移所需时间的 2倍 答案: BCD 试题分析:设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v1,根据公式 v2 vA2 2a , vB2 v2 2a ,解得 故 A错误;匀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 v2= 故 B正确;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4v,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 ,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多1.5vt故 C正确 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v1=5v,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 t1

3、,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 t2 ,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 2倍故 D正确故选 BCD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沿质量为 M 的斜面匀速下滑, M 不动,则( ) A M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m) g B m对 M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C地面对 M的静摩擦力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左 D m和 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tan 答案: AD 试题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分析受力及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 M的支持力大小 N=( M+m) g,地面对 M的静摩擦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M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m) g故 A正确, C错误 以 m

4、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 mg, M的支持力 FN和滑动摩擦力 Ff,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支持力 FN和滑动摩擦力 F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到, m对 M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 mg故 B错误以 m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 Ff=mgsin;FN=mgcos,则 m和 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tan故 D 正确故选 AD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整体法及隔离法。 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 m,轻细线 AO 和 BO 的 A、 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 AO 是水平的, 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O 的拉力 和 BO 的拉力 的大小是( )

5、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 O 点的拉力等于 mg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mg 与 F1的合力与 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则有 F1=mgcot; F2= ,故选 BD。 考点:共点力的合成 . 如图,重量为的物体 A在大小为 F的水平向左恒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对斜面压力大小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D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对物体 A受力分析,受推力 F、重力 G、支持力 N,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推力和重力的合力应该与支持力等值、反向、共线,结合几何关系,有 F=Gtan;

6、N= ,N ; N 将推力和重力正交分解,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Gsin=Fcos;N=Fsin+Gcos 由于物体对斜面压力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故选 ABD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在恒力 F作用下沿天花板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F cos B F sin C (Fsinmg) D (mgFsin) 答案: AC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 Fcos=Ff;竖直方向 ,所以 ,选项 AC 正确。 考点:滑动摩擦力及物体的平衡 . A、 B两质点的运动

7、情况如图所示,下述正确的是 ( ) A 时, 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时, A、 B两点间距离一定等于 C A、 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时, A、 B相遇 答案: C 试题分析: 时, B质点的速度仍然为负值,所以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时, A向正方向的位移为 , B向负方向的位移为,由于不知道 AB两物体初始位置关系,所以 时, A、 B两点间距离不一定等于 ;由于 A、 B从 t=0时同时由静止出发,速度的符号相反,所以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时,两物体速度相等,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选项 C正确。 考点: v-t图线。 两物体 A和 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 ,它们

8、都处于静止状态 ,对于物体 A的受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重力、绳子拉力、摩擦力作用 B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C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作用 D受重力、地球给它的吸引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斜向上的拉力、水平面给它的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选项 B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 几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各个力在任意方向上分力的合力也为零 合力一定为零,但 故 FX、 Fy不一定为零 其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一

9、定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只改变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物体的状态可能不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各个力在任意方向上分力的合力也为零 ;其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一定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只改变一个力的大小或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肯定不为零,所以物体的运动的状态一定变化。选项 A正确。 考点:物体的平衡及力的合成和分解。 如图所示 ,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 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三者相同 B乙最大 C丙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 ,无

10、法判断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不知道三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摩擦力大小关系 .选项 D正确。 考点:摩 擦力及物体的平衡 . 实验题 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0,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1;弹簧下端挂两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2;挂七个 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7。 ( 1):( 2分)下表记录

11、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 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 /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 2)( 2分)实验中, L3和 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并写在答题卷上。 ( 3)( 4 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d1=L4-L0=6.90cm, d2=L5-L1=6.90cm, 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 d4= cm。 ( 4)

12、( 4 分)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 50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 。用 d1、 d2、 d3、 d4 表示的式子为: ,代入数据解得 cm。 ( 5)( 2分)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 g取 9 8m/s2) 答案:( 1) L5, L6( 2) 6.85cm(6.84-6.86cm均可 ); L7=14.05cm (14.04-14.06cm 均可 );( 3) ; 7.20cm (7.18-7.22cm均可 );( 4); ( 5) 28.00N/m 试题分析:( 1 )两个记录数值有误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L5, L6,它们的有效数字位数不对; ( 2) L3=6.85cm.

13、(6.84-6.86cm均可 ); L7=14.05cm (14.04-14.06cm 均可 ); (3) (7.18-7.22cm均可 ); ( 4) ; ; ; , 所以 ;代入数据得:( 5)弹簧的劲度系数 考点: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在做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时: (1)(2分 )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 _和 _ (2)(2分 )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4分 )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4、其中 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 _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理论值, _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 _和 _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定则 答案:( 1)橡皮条;三角板( 2) A( 3) F; F/; F; F/ 试题分析: (1) 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橡皮条和三角板 (2) 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选 A ; (3) 图中 F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 F和 F/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

1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计算题 . 一个物体向东运动了 300 m,又向南运动了 400 m,用时 25s,求物体的平均速度 答案: m/s;方向为东偏南 530 试题分析:物体的位移为 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为东偏南 角,满足 ,即 =53o 考点:平均速度。 在国庆 60周年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 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零时刻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AB段加速后,进入 BC 段的匀速受阅区,经过 t时间到达 C位置,已知: AB段长为 L1、 BC 段长度为 L2.求: (1)直升飞机在 BC 段的速度大小; (2)在 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

16、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 ( 2L1+L2) /t (2) ( 2L1+L2) 2/2t2L1 试题分析: (1)设在 BC 段的速度为 v、通过 AB的 时间为 t1 则在 AB段: xAB vt1/2 L1 在 BC 段: L2 vt2 t1 t2 t 所以: v ( 2L1+L2) /t (2)在 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所以 a( 2L1+L2) 2/2t2L1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 如图所示,光滑匀质圆球的直径为 d 40 cm,质量为 M 20 kg,悬线长 L 30 cm,正方形物块 A的厚度 b 10 cm,质量为 m 2 kg,物块 A与墙之间的动摩

17、擦因数 0.2.现将物块 A轻放于球和墙之间后放手,取 g 10 m/s2.求: (1)墙对 A的摩擦力为多大? (2)如果在物块 A上施加一个与墙平行的外力 F,使 A在未脱离圆球前贴着墙沿水平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外力 F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答案: (1)20 N (2)20 N,与水平方向 试题分析: (1)球与物体 A的受力图分别如图所示 对球有: tan FN Mgtan 150 N 对物体 A有: Ff FN 30 Nmg;所以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 Ff1 mg 20 N. (2) A沿水平方向运动,面对着墙看,作出 A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有:

18、Fsin mg Fcos-FN 0 解出: F 20 N, arctan .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及正交分解法。 一质量为 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0。3,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认为相等,取 g=10N/kg。 ( 1)当用 F1=2 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求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1 ( 2)当用 F2=6。 5 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求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2 ( 3)若物体沿地面滑动后,用水平拉力 F3=2。 5 N 沿物体运动的反方向拉物体(物体仍在滑动),求地面对物体摩擦力 f3。 答案:( 1) 2N ( 2) 6N ( 3) 6N 试题分析: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 1)当用 F1=2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此时物体静止,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1=F1=2N; ( 2)当用 F2=6.5 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滑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2= 。 ( 3)若物体沿地面滑动后,用水平拉力 F3=2.5 N 沿物体运动的反方向拉物体(物体仍在滑动),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则地面对物体摩擦力 f3= 。 考点:物体的平衡;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