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2694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 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分子动理论的知识知,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所以 A选项错误;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所以 B选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的热量增加,但是不知道气体的做功情况,所以气体的内能的变化不

2、能判断,所以 C选项错,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也可能减小,原因是题中没有清楚的说明分子间的距离从什么位置开始增大,所以 D选项错误。 考点:物体的内能 玻意耳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 m的木 板 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 2m的木块 A以速度 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 B。在木块 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B板运动速率最大 B.B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大小为 2mv0/3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3、mv02/3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 A向左压缩弹簧时 A物块减速, 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A、 B共速,之后弹簧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 B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 A物块继续减速,当弹簧恢复原长时 B板达最大速度,所以AB选项均错;当弹簧恢复原长时,设 A、 B的速度分别为 和 ,由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有 , 联立解得:,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 I=2mv1-2mv0=-4mv0/3,所以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大小为 4mv0/3, C选项错误;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发生在 AB共速时,设共速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知 , 再由,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4、 能量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 电 阻为 r。两电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 ,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 L2变暗, V1表的示数变小, V2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 L2变亮, V1表的示数变大, V2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 L1变亮, V1表的示数变大, V2表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 L1变暗, V1表的示数变小, V2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电阻定律 可知影响电阻的因素是 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L变长, R变大,故外电路总电阻增大,

5、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总电流减小,所以小灯泡 L2变暗,由 ,路端电压增大,所以 V1表的示数变大,由 , 减小, V2表的示数变小,而 ,所以灯 L1的电压增大,小灯泡 L1变亮,所以 C选项正确, ABD均错。 考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根弹性绳沿 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 t = 0时使其开始沿 y轴做简谐运动,在 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关于此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为横波 ,0点开始时向上运动 B.此列波的波长为 2m,波速为 8m/S C.在 t = 1.25s后, A、 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 D

6、.当 t=10s时 ,质点 B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 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 4所示的波形,可以分 析出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而波的传播方向为 x轴正方向,所以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所以此列波为横波, x=1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所以振源开始时振动方向向下, A选项错误;由 OA间的波形可知 ,所以,波速 ,所以 B选项错误;此列波的周期 T=0.5s,在 t= 1.25s后, B质点开始振动,但 A、 B两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 3m= , A、 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 C选项错误,波从 O点传到 B点所需时间s,此时 B质点开始

7、向下振动 ,在由 ,知 B质点回到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机 械波的传播 横波 周期 波速 波长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 R=100。则 A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22A B交流电的频率是 100Hz C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484W 答案: C 试题分析:变压器的有效值 ,再由变压器的电压关系 ,解得 ,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所以 A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由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得出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所以选项 B错误;变压器的输

8、出功率 对于理想变压器有 ,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变压器的瞬时值表达式的意义 最大值有效值的关系 变压器的变压比 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关系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 T1:T2= 1: 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1: R2 = 1: 4,v1: v2 =2 : 1 B R1: R2 =4 : 1, v1: v2=2: 1 C R1: R2 = 1 : 4,v1: v2=1: 2 D R1: R2 = 4 : 1, v1: v2= 1: 2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人造卫星均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由 ,解得,所以 = 1: 4,由 ,得 ,所

9、以,所以只有 A选项正确, B、 C、 D选项均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增大绿光的强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同种物质的溢出功相同,所以当 增大时,最大初动能增大,而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 A选项错误 B选项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与增大光电管上的电压或增大绿光的强度无关,所以 C、 D选项错误。 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 n=2轨道跃迁到 n=1轨道 A

10、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C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 n=2轨道跃迁到 n=1轨道时,是氢原子由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跃迁,同时要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所以原子的能量减少,由于引力做正 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大,所以 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由 可知原子要放出一种频率的光子,所以 C、 D选项错误。 考点:波尔理论 原子跃迁 实验题 (14分)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采用图所示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微安表(量程 500 ,内阻约

11、 300) B电阻箱(最大阻值 999.9) C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D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1K) E.电源(电动势为 2V,内 阻不 计) F.保护电阻 R0(阻值为 120)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填 “C”或 “D”); 按照实验电路在图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 实验步骤: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零; 第 二 ,闭合开关 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微安表满偏; 第三 ,保持滑片不动,调节 R的电阻值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箱的 示数如图所示 ,阻值 R为 _。 第四,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微安

12、表内阻的测量值 RA为 _ 若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 时,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1/2,认为此时微安表内阻就等于 0则此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与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RA相比,更接近微安表真实值的是 _。(填 “ ”或 “RA”) 答案: C 实物图补画见下图(红线) 145.5 , 291 RA 试题分析: 本实验采用的是半值法测电阻 ,在改变 的阻值时 ,要尽量保证 与微安表两端的总电压保持不变 ,由于微安表的阻值较大 ,约 300,则要求滑动变阻器右端的阻值尽可能小 ,故选 C项; 实物图要注意分压式的连接方式; 读数时要注意倍数,保持滑片不动,调节

13、R的电阻 值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故此在滑动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 ,解得 ; 设电阻箱的阻值为 R,微安表的内阻为 Rg在调节电阻箱电阻时 ,当微安表的电流变为原来的 时 ,有 ( R+Rg) = ,当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时,有 ,由此看出电流调小时,电阻增大,电阻箱和微安表的总电阻增大,该部分分压增大,误差增大,所以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 时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RA更接近微安表真实值。此问属于误差原理的分析,较难理解,学生也较难掌握。 考点:半偏法测微安表的内阻 欧姆定律 填空题 (4分 )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

14、白纸上作一与圆柱横截面相同的圆,圆心为 0。将圆柱形玻璃的底面与圆重合放在白纸上。在圆柱形玻璃一侧适当位置竖直插两枚大头针 P1和 P2,在另一侧适当位置先后插两枚大头针 P3和 P4,先使 P3能够挡住 P2、 P1的像,再插大头针 P4时,使 P4能够档住 P3和 P2,P1的像。移去圆柱形玻璃和大头针后 ,得图所示的痕迹。 图中已画出 P1P2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补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光从玻璃射入 空气的入射角 1和折射角 2。 用入射角 1和折射角 2表示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为 n=_。 答案:( 1)见下图( 2) 试题分析:( 1)连接 P1、 P2表示入射光线,连接 P3、 P

15、4表示出射光线,连接两光线与玻璃砖的交点,即为折射光线,作出光路图如图 ( 2)根据折射定律得,折射率 n= 考点: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计算题 (16分)如图 ,水平桌面固定着光滑斜槽,光滑斜槽的末端和一水平木板平滑连接,设物块通过衔接处时速率没有改变。质量 m1=0.40kg的物块 A从斜槽上端距水平木板高度 h=0. 80m处下滑,并与放在水平木板左端的质量 m2=0.20kg的物块 B相碰 ,相碰后物块 B滑行 x=4.0m到木板的 C点停止运动,物块 A滑到木板的 D点停止运动。已知物块 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20,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 物块 A沿斜槽滑下

16、与物块 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 滑动摩擦力对物块 B做的功; (3) 物块 A与物块 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1) v0=4.0m/s( 2) W=-1.6J( 3) E=0.80J 试题分析:此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试题难度中等,学生需要分析清楚每一段的运动过程,逐段求解。 ( 1)设物块 A滑到斜面低端与物块 B碰撞前时的速度大小为 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 解得: v0=4.0m/s 2分 ( 2)设物块 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摩擦力做功为 W, B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f=m2g 2分 W=-m2gx 2分 解得: W=-1.6J 1分

17、( 3)设物块 A与物块 B碰撞后的速度为 v1,物块 B受到碰撞后的速度为 v,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 E,根据动能定理, B物块运动到 C的过程中有 -m2g x=0- m2v2 1分 解得: v=4.0m/s AB系统碰撞瞬间动量守恒, 1分 解得: v1=2.0m/s 1分 再由 AB系统能量守恒列出方程有 2分 解得: E=0.80J 2分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 (18分)图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它由两个铝制 D型金属扁盒组成 ,两个 D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 D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在高频交变电源上。在 D1盒中心 A处有离子源,它产生并发出

18、的 a粒子 ,经狭缝电压加速后 ,进入 D2盒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半个圆周后,再次经狭缝电压加速。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 周期一致。如此周而复始,速度越来越 大 ,运动半径也越来越大 ,最后到达 D型盒的边缘,以最大速度被导出。已知 a粒子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 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D型盒的半径为 R,设 狭 缝 很 窄 ,粒子通过狭缝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设 粒子从离子源发出时的初速度为零。(不计 粒子重力)求: (1) 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 D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 (2) 粒子被加速后获得的最大

19、动能 Ek和交变电压的频率 f; (3)粒子在第 n次由 D1盒进入 D2盒与紧接着第 n+1次由 D1盒进入 D2盒位置 之间的距离 x。 答案:( 1) ( 2) , ( 3)试题分析: 粒子在狭缝中做加速运动,在 D形盒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 1)设 粒子第一次被加速后进入 D2盒中时的速度大小为 v1,根据动能定理有 2分 2分 ( 2) 粒子在 D形盒内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达到最大时被引出,具有最大动能。设此时的速度为 vm,有 2分 解得: 2分 设 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Ek,则 Ek= 2分 解得: Ek= 2分 设交变电压的周期为 T、频率为 f,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都被加速,

20、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应等于交变电压的周期(在狭缝的时间极短忽略不计),则 , 解得: T= 1分 1分 ( 3)离子经电场第 1次加速后,以速度 进入 D2盒,设轨道半径为 r1 离子经第 2次电场加速后,以速度 v2进入 D1盒,设轨道半径为 r2 1分 离子第 n次由 D1盒进入 D2盒,离子已经过( 2n-1)次电场加速,以速度 进入 D2盒,由动能定理: 解得轨道半径: 1分 离子经第 n+1次由 D1盒进入 D2盒,离子已经过 2n次电场加速,以速度 v2n进入D1盒,由动能定理: 轨道半径: 1分 则 1分(如图所示) 1分 考点:回旋加速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

21、 动能定理 周期和频率 (20分 )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 AP和水平绝缘传送带 PC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 O,半径 R0传送带 PC之间的距离为L,沿逆时针方向的运动速度 v= .在 PO的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m、电荷 量 为 +q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 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 C端后返回。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 P时的机械能损失 ,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物体下滑到 P点时,物体对轨道的压力 F (2)求物体返回到圆弧轨道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H (3)若在 PO的右侧空间再加上方向

22、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的水平匀强磁场 (图中未画出),物体从圆弧顶点 A静止释放 ,运动到 C端时的速度为,试 求 物体 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t。 答案: (1) N=3mg (2) (3) 试题分析:本题的第三问较难,需要平时的练习 ( 1)设物体滑到 P端时速度大小为 ,物体从 A端运动到 P端的过 程中,机械能守恒 1分 解得: 1分 设物体滑到 P端时受支持力为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分 解得: N=3mg 1分 设物体滑到 P端时对轨道压力为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 = N =3mg 1分 ( 2)物体到达 C端以后受滑动摩擦力,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向左运

23、动距离为 x时物体与皮带速度相同,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则 fx= 2分 物体从皮带的 P端滑到 C端摩擦力做功 -fL=0- 即 fL= 1分 解得: x= 1分 即物体在皮带上向左先做匀加速运动一半皮带长度后,与皮带共速向左匀 速直线运动,即再次到达 P点时速度大小是 v= 2分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在斜面上上升的高度 H,则 mgH= 解得 H= 2分 说明:其他方法答案:正确均得分。 ( 3)设电场强度为 E,在无磁场物体从 A端运动到 C端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1分 解得 E= 1分 在有磁场情况下物体从 P端运动到 C端的过程中,设任意时刻物体速度为 v,取一段极短的含此时刻的时间 ,设在此时间段内的速度改变量为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两边同时乘以 再对两边求和 1分 而 1分 ,而 , 则 1分 以上结果代入上式,得 化简得 1分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 动能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