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2940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一零点、实验班下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白酒 ,食醋 ,蔗糖 ,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 ,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A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C检验雨水的酸碱度 D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答案: A 试题分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而食醋中含有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气体,而食盐是氯化钠,和食醋是不反应的, A可以鉴别;检验氯离子,需要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B不能鉴别;检验雨水的酸碱度需要 pH试纸, C不能鉴别;白酒、食醋、蔗糖和淀粉都不能鉴别白酒中的甲醇, 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

2、质的检验 点评:物质的检验一般依据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即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反应 4 ( g) 5 ( g) 4NO( g) 6 ( g)在 10L密闭容器中进行, 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 (NH3)=0.0100 mol L-1 S-1 B (O2)=0.0010 mol L-1 S-1 C (NO)=0.0010 mol L-1 S-1 D (H2O)

3、=0.045 mol L-1 S-1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所以根据题意可知,水蒸气的反应速率是 。又因为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选项 C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金属反应速率时,除了依据概念之外,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也是常用的计算关系,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5月 3日,广东省发现部分患者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 ”后,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并有多人死亡。目前这起假药案的成因已经水落石出:该公司采购人员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结构简式为HOC

4、H2CH2CH2OH)时,为图便宜,购入了假冒丙二醇的二甘醇(结构简式为HOCH2CH2OCH 2CH2OH)并作为辅料用于 “亮菌甲素注射液 ”的生产,从而酿成多人死伤的惨剧。关于丙 二醇与二甘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二醇与二甘醇互为同系物 B丙二醇和二甘醇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1 mol丙二醇与二甘醇的混合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11.2 L氢气 D丙二醇与二甘醇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所以丙二醇与二甘醇不可能互为同系物, A 不正确;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因此二者

5、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不正确; C不正确,因为并能确定气体的状态;二者都含有羟基,可以发生取 代反应,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点评:在判断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时,要仅靠概念,抓住要点。即只有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才能互称为同系物,而同分异构体则是要满足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 H2O(g)=CO2(g) 3H2(g) H 49.0 kJ/mol CH3OH(g) 1/2O2(g)=CO2(g

6、) 2H2(g) H -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H3OH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 B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 CH3OH转变成 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 推知反应: CH3OH(l) 1/2O2(g)=CO2(g) 2H2(g)的 H -192.9 kJ/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 A不正确;反应 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不正确;根据反应 是放热反应可知,选项 C不正确;由于气态甲醇的能量高于液态甲醇的能量,所以液态甲醇发生

7、反应 放出的热量少,则 H大,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燃烧热和反应热的判断以及反应热的大小比较等 点评:在比较反应热 H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H是带有符号的,所以在比较时应该带着符号比较,即放热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越多, H越小,据此可以进行应该的判断和计算。 25 、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 393.5 kJ/mol、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2(g) CO(g) H = - 393.5 kJ/mol B 2H2(g)+O2(g) 2H2O(l)

8、 H = + 571.6 kJ/mol C CH4(g)+2O2(g) CO2(g)+2H2O(g) H = - 890.3 kJ/mol D C6H12O6(s) +6O2(g) 6CO2(g)+6H2O(l) H = - 2800 kJ/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 A不正确,碳的稳定产物是 CO2。 B不正确,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 H小于 0; C不正确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燃烧热的判断和应用 点评:本题容易错选 C。这是应用没有能够准确把握概念的实质,即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9、,显然水的稳定状态应该是液态,而不是气态,据此可以进行应该的判断。 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贮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 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 Q)的反应为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BD的 能量比 Q 的能量低 B NBD和 Q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NBD能发生加成反应而 Q 不能 D NBD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而 Q 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降冰片二烯( 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 Q),所以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 NBD 的能量比 Q 的能量低, A 正确;NBD 和 Q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是不同的,所以二者

10、互为同分异构体, B正确;NBD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而 Q 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正确; NBD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但 Q 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能量高低的判断 点评:在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时,关键是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相应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现有乙酸、乙烯和丙烯( C3H6)的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乙酸、乙烯、丙烯的分子式分别是 C2H4O2、 C2H4、 C3H6,这说

11、明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总是 61的,所以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是( 1-),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 6/7,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学式判断出碳氢元素的质量关系,有机物的许多计算都是需要认真分析有机物的组成,找出隐含的某些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即可。 已知 CH4(g) 2O2(g)=CO2(g) 2H2O(g) H -Q1 2H2(g) O2(g)=2H2O(g) H -Q2 H2O(g)=H2O(l) 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 4 1的 CH4和 H2的混合气体 112 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经完全燃烧

12、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 A 4Q1 0.5Q2 B 4Q1 Q2 10Q3 C 4Q1 2Q2 D 4Q1 0.5Q29Q3 答案: D 试题分析: 112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4L/mol 5mol,因此甲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4mol和 1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知, 2H2(g) O2(g)=2H2O(l) H -( Q2 2Q3)、 CH4(g) 2O2(g)=CO2(g) 2H2O(g) H -( Q1 2Q3),因此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 Q2 2Q3) /2 4( Q1 2Q3) 4Q1 0.5Q2 9Q3,答案:选 D。 考点

13、: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盖斯定律得出可燃物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然后在列式计算即可。 已知: 2H2(g) O2(g)=2H2O(l) H -571.6 kJ/mol CH4(g) 2O2(g)=CO2(g) 2H2O(l) H -890 kJ/mol 现有 H2与 CH4的混合气体 112 L(标准状况 ),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g)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 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 H2与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 1 B 1 3 C 1 4 D 2 3 答案: B 试题分析: 112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112L22.

14、4L/mol 5mol,所以如果设则原混合气体中 H2与 CH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和 b,则 a b 5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571.6 kJ/mol2a 890 kJ/molb 3695 kJ,解得 a1.25mol、 b 3.75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 H2与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3.75 13,答案:选 B。 考点:考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是成正比的,例如在氢气的燃烧中, 571.6 kJ/mol表示的是 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而不是 1mol氢气,这在计算中非常重要。

15、在海水的综合利用中,海水提溴工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种提溴的工艺是在预先浓缩并酸化的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然后使生成的溴与吸收剂 SO2反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溴元素的目的。在有关上述工艺流程的以下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氢溴酸的形成过程 为: B海水中 Br-的电子式为: C海水中通入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r-+Cl2= Br2+2Cl- 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氢溴酸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所以 A不正确,应该是,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电子数、离子方程式以及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以溴单质的提纯为

16、载体,系统考查了物质电子式、离子方程式和结构示意图的判断,难度适宜。 下图装置可用于 A用 NH4Cl与浓 NaOH溶液反应制NH3 B用 Cu与稀 HNO3反应制 NO C加热 NaHCO3制 CO2 D用 MnO2与浓 HCl反应制 Cl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正确,因为反应需要加热,且生成的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不溶于水,但极易倍氧气氧化,所以需要排水法收集, B正确; C和 D的反应中也是都需要加热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等 点评: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是: 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氢气,氧气;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大,溶

17、于水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氯气;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比空气密度小,溶于水的气体,例如氨气。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 环己烷 B乙酸 乙酸乙酯 C乙烯 乙醇 D乙醇 乙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所以选项 B正确, A和 C是加成反应, D是氧化反应,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点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关键是掌握其概念,抓住其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在取代反应中分子的构型一般是不变的,且生成物不止一种。 20世纪 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 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

18、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它的存在。你认为这种氧分子是 A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臭氧的同素异形体 C一种新的氧化物 D一种新的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氧分子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选项 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判断 点评: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而质子 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据此可以进行应该的判断。 在原子的第 n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 n-1)层相同,当

19、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 n+1)层多容纳 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A K 层 B L层 C M层 D N 层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个。因此根据题意可知, n只能等于 3,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点评:核外电子的排布是分层进行的。即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出超过32个,电子只有排满了第一次,才能排布第二次,依次类推,据此可以进行应该的判断。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

20、态氢化物很不稳定 , B F2与水反应比 Cl2与水反应剧烈 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强碱 D溴化氢比氯化氢稳定, HClO4酸性强于 HBrO4 答案: D 试题分析: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溴化氢的稳定性弱于氯化氢的,选项 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半径和元素的金属性以及非金属性等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称为元素周期律,据此可以进行应该的判断。 将过量的 CO2分别通入 CaCl2溶液, Na2SiO3溶液, Ca(Cl

21、O)2溶液, 饱和 Na2CO3溶液 ,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CO2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硅酸,和次氯酸钙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钙,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碳酸氢钠,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物质性质和变化 点评:该题容易错选 或 。这是应用一方面试题不清,因为 CO2是过量的,不可能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另一方面,不能判断 CO2和氯化钙是否反应而导致的。因此既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知识。 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 -氧燃料电池,其电极总反应式为: 2H2+O22H2O;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

22、液,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电池能见到浅蓝色火焰 B H2为正极, O2为负极 C工作时电解液的 OH 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 D电极反应为:负极 H2失电子;正极 O2得电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氢气在负极通入,氧气在正极通入。因此选项 D正确, B不正确;A不正确,不可能产生浅蓝色火焰, C不正确,根据总反应式可知, OH-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判断 点评: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3、,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和计算。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乙醇中不存在碳氧双键, A不正确;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B正确;高锰酸钾不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C不正确;苯和氢气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点评:在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时,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官能团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下列离子

24、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 Fe2+ Cl2 Fe3+ 2Cl- B稀盐酸与小苏打溶液混合: CO32- 2H+ CO2 H2O C鸡蛋壳溶于食醋: CaCO3 2H+ Ca2+ CO2 H2O D AlCl3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3NH3 H2O Al(OH)3 3NH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正确,电子得失不守恒,应该是 2Fe2+ Cl2 2Fe3+ 2Cl-;小苏打是碳酸氢钠, B不正确;食醋中乙酸是难电离的,应该用化学式表示, 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25、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Y-比 X2+多一个电子层,它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Y是第 A族元素 B X是第二周期元素 C Y-与 X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物 XY2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答案: B 试题分析: Y-比 X2+多一个电子层,它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 Y是氯元素,则 X是镁,因此选项 A、 C、 D都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

26、表的结构、化学键的判断等 点评: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实验题 ( 12分)某研究小 组为比较 Al和 Fe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 1所示的装置。 ( 1)甲中锥形瓶内盛放的液体是 _。 (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比较 _ 。 ( 3)为了确保 “Al和 Fe的金属活动性不同是导致产生气体速率不同的唯一原因 ”,实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实验时除需保证甲中液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外,还需保证 _。 ( 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10F

27、eSO48H2SO4=2MnSO4 5Fe2(SO4)3 K2SO4 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 L-1,盐桥中装有饱和 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注:盐桥常出现在原电池中,是由琼脂和和 K2SO4溶液构成的,用来在两种溶液中转移电子。) (i)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是 _ (填 “甲 ”或 “乙 ”) (ii)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 _到 _ (填 “a”或 “b”) (iii)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 SO移向 _(填 “甲 ”或 “乙 ”)烧杯 (iv)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 反应式为 _ 答案:( 12分)( 1)稀盐酸(或稀硫酸)( 2分

28、) ( 2)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2分) (3)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相同(只要意思说到就给分)( 2分) ( 4)( i)乙( 1分) ( ii) a b ( 2分) ( iii)乙( 1分) ( iv) MnO4- 8H 5e-=Mn2 4H2O( 2分) 试题分析: (1)应用铝或铁和氧化性酸反应得不到氢气,所以该实验中需要的酸应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 2)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反之也可以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 3)要通过比较生成的氢气的快慢,则必须保证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即实验时除需保证甲中液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外,还

29、需保证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相同。 ( 4)( i)根据总的反应式可知,硫酸亚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应该是乙。 ( ii)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所以根据装置可知 a是正极, b是负极。则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 a到 b。 ( iii)乙烧杯中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 子,正电荷增加,所以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即向乙烧杯中移动。 ( iv)甲烧杯是正极,得到电子,所以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MnO4- 8H 5e-=Mn2 4H2O。 考点: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原电池中有关判断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点评:在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必须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

30、行分析。另外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和计算。 ( 14分)下面是 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 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 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 (CH3CH218OH)、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其中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有 装置设计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我选择的装置是

31、 (选填 “甲 ”或 “乙 ”)。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 实验步骤 (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 3mLCH3CH218OH, 2mL冰醋酸,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 2mL 浓硫酸充分摇匀,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 中加人适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 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 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根据试管 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油状液体、 ; b试管 中饱和 Na2CO3的作用是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还有 的作用 c 从试管 中分离出乙酸乙

32、酯的实验操作是 d 生成乙酸乙 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14分,每空 2分)催化剂;乙;防止倒吸;不溶于水、可以闻到香味;中和乙酸;分液; 试题分析: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起催化剂的作用;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而乙醇和乙酸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直接通入溶液中容易引起倒吸,因此选择的装置是乙装置;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在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这说明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另外还可以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起到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还有中和乙酸的作用;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

33、分离的实验操作是分液;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提供羟基,乙醇提供 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浓硫酸以及饱和碳酸钠的作用、物质的除杂和分离以及实验原理 点评:该题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强,难度适宜。 填空题 ( 10分) X、 Y、 Z、 L、 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Y、 Z、 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用元素符号表示)。 Z、 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 l 3和 2

34、4构成分子 A和 B, B的结构式为_ 。 硒( 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 L同一主族, Se原子比 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_。该族 2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 H2反应生成 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 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 _(填字母代号)。 a +99.7 mol L-1 b +29.7 mol L-1 c -20.6 mol L-1 d -241.8 kJ mol-1 答案:(每空 2 分,共 10 分)( 1)第三周期第 A 族; Al C N O H; ( 2) ( 3) H2SeO4 b 试题分析: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

35、属元素,所以 M 是 Al。由于 X、 Y、 Z、 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X、 Y、 Z、 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所以 X是 H、 Y是 C、 Z是 N、 L是 O。 ( 1)铝的原子序数是 13,位于第三周期第 A族;因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l C N O H。 ( 2) Z、 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 l 3和 2 4构成分子 A和 B,则 A和 B的分子式分别是 NH3和 N2H4。在 N2H4中化学键全部是单键,且都满足稳定结构,因此结构式为 。 ( 3)氧元素都处于第 A族,最高价

36、是 6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H2SeO4;非金属性越强和氢气化合生成的氢化物就越稳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由于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Se的非金属性排在第三位,所以表示生成 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 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该题以 “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为载体,考查学生 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难度适宜。 ( 4 分)现有四种试剂: 新制 Cu(OH)2悬浊液; 浓硝酸; Ag

37、NO3溶液; 碘水。 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 1)葡萄糖溶液 ( 2)食盐溶液 ( 3)淀粉溶液 ( 4)鸡蛋清溶液 答案:( 4分,每空 1分) ; ; ; 试题分析: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以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鉴别,答案:选 ;食盐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答案:选 ;淀粉和单质碘能发生显色反应,所以答案:选 ;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呈黄色,据此可以鉴别蛋白质,答案:选 。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 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

38、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 6 分)课本 “交流 研讨 ”栏目有这样一组数据:破坏 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436kJ能量;破坏 1/2mol 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 1 molHO 键能够释放 463kJ 能量。 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 、 、 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_ kJ _ kJ _kJ 答案:( 6分,每空 2分) 1370 1850 482 试题分析: 表示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水的能量,所以根据氢气和氧气的键能并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应该是 43

39、6kJ2 249kJ2 1370kJ; 表示形成水时放出的能量,因此根据键能可知,应该是 463kJ22 1850kJ,所以该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是 1850kJ-1370kJ 482kJ。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 点评:反应热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随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据此可以列式进行计算。 ( 8分)( 1) 20世纪 30年代, Eyring和 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 是 NO2和 CO反应生成CO2和 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

40、应是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NO2和 CO的总能量 (填 “ ”、 “ ”或 “ ”) CO2和 NO的总能量。 ( 2)在某体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5mol NO2和 1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O2+CO CO2+NO, 2 min时,测得容器中 NO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则: 该段时间内,用 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为 。 假设此反应在 5 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上述 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保持变 B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41、子质量不变 D NO2的消耗速率与 C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答案:( 8分)( 1)放热( 1分)、 (1分 )、 0.05mol/(L min)(2分 )、1.5mol( 2分)、 BD(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 NO2和 CO的总能量 CO2和 NO的总能量。 ( 2) 容器中 NO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也是 0.2mol,所以该段时间内,用 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为0.05mol/(L min)。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

42、是不变的,所以反应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仍然是 0.5mol 1mol 1.5mol。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选项 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容器内气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A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 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则 E不能说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 C不能说明; 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所以正

43、确的答案:选 BD。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等 点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 正 =逆(同一种物质 ); 各组分含量 (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 )不随时间变化; 某反应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 =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和反应总压 P 不变 (恒温恒容 ); 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 (3)不能

44、作为判断标志的是: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 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和反应总 压 P不变 (恒温恒容 )。 计算题 已知 1mol SO2(g)氧化为 1mol SO3的 H=-99kJ 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 mol-1,计算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 H = 在量热计中 (如图 )将 100 mL 0.50 mol/L的 CH3COOH溶液与 100 mL 0.55 mol/L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

45、 298.0 K 升高到 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 (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 1 K 所需要的热量 )是 150.5 J/K,溶液密度均为 1 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 4.184 J/(g K) (2) CH3COOH的中和热 H _. ( 3) 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 -56.1 kJ/mol,你认为 (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是(填二点) _ 答案:( 1) -1185kJ/mol( 2分) ( 2) -53.3kJ/mol( 2分) ( 3) 量热计的保温瓶效果不好; 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 温度计不够 精确等 试题分析:( 1)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

46、J mol-1,则 3mol单质 S燃烧生成SO2时放出的热量是 296 KJ mol-13mol 88kJ;而生成的 3molSO2再转化为3mol三氧化硫时又放出 99kJ mol-13mol 297kJ,所以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 H -1185kJ/mol。 ( 2)醋酸的物质的量是 0.050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0.055mol,因此键过量,应该以酸的量计算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即有 0.050mol水生成。所以生成 1mol水的反应热是 H。 ( 3)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减少,这说明反应中有热量的损失,所以可能的原因有 量热计的保温瓶效果不好; 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 温度计不够精确等。 考点:考查反应热、中和热的有关计算和实验误差分析等 点评:该题在计算反应热时,也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借助于盖斯定律进行;在分析实验误差时,该题属于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