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2981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物理卷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互摩擦的物体系统中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 AB两物体, B的质量是 A的 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 FB=2N, A受到的水平力 FA=(9-2t)N, (t的单位

2、是 s)。从 t 0开始计时,则 A A物体在 3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5 11倍 B t 4s后,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4 5s时, 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 4 5s后, 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ABD 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跌落,自由下落 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 0 5m,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队员受到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t1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B t2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C t3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D

3、t4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 答案: BD “嫦娥一号 ”的姐妹星 “嫦娥二号 ”,于 2010年 10月 1日 18时 59分 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在奔月的天路上飞驰 112个小时后,于 10月 6号上午 “嫦娥二号 ”在近月点 100公里处踩下刹车,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这标志着 “嫦娥二号 ”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周期约 12小时的环月轨道,从追月者到绕月者,变成了月球的卫星,关于 “嫦娥二号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后一次在近地点加速后的卫星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

4、度 C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D若绕月卫星要返回地球,则其速度必须加速到大于或等于月球卫星的第三宇宙速度 答案: C 如图甲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 P处时速度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然后在斜面 PQ上无摩擦滑下;图乙为物体沿 x方向和 y方向运动的位移 -时间图象及速度 -时间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D 长木板 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2kg的另一物体 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 A的表面,由于 A、 B间存在摩擦,之后 A、 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获得

5、的动能为 1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2J C.木板 A的最小长度为 1m D.A、 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1 答案: ABCD 在空军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10s内空降兵和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B第 10s末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此启做匀减速运动至第 15s末 C 10s 15s空降兵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大小在逐渐减小。 D 15s后空降兵保持匀速下落,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 AC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水平外力

6、F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 F做了 10J的功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10J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 10J 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 10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 C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 M的相同形状的劈块放在地面上,另有三个质量均为 m的相同木块分别从劈块顶端沿斜面下滑,由于木块与劈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第一个加速下滑,第二个匀速下滑, 第三个减速下滑,三个劈块均不动。设下滑过程中劈块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N1、 N2、 N3,则 A N1 N2 N3 B N1 N2 N3 C N1 N2 N3 D N2 N1 N3 答案:

7、C 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输出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 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则在 t1 t t2的这段时间内 A汽车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B汽车的牵引力逐渐减小 C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D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 AD a、 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加速时,物体 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的加速度 B 20秒时, a、 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秒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 D 40秒时, a、 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m

8、 答案: C 铁饼运动员奋力将质量为 m的铁饼以初速度 v0抛出, v0与水平面成 角,铁饼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h,不计空气阻力和抛出点的高度,运动员抛铁饼过程对铁饼做的功可以表示为: mv20 mgh mgh+ mv20cos2 mgh+ mv20sin2,以上 4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有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答案: A 计算题 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星球表面一斜面上 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 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 t落到斜面上另一点 Q,斜面的倾角为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求: (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v。 答案:( 1)( 5

9、分)小球在斜坡上做平抛运动 x v0t( 1分) y= gt2( 1分) tan= ( 2分) g= ( 1分) (2)( 5分)在星球表面,向心力由重力提供 mg m ( 3分) v = ( 2分)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 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 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 g取 10m/s2。 (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 t1 8s时到达高度 H=64m。 求:飞行器所受阻力 f的大小; (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 t2 6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 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宽度

10、 h; (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t3。 答案:( 1)( 3分)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 1 匀加速运动 H= 1 t21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f m1 (1分) 解得 f=4( N) (1分) ( 2)( 5分)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 v1,上升的高度为 s1匀加速运动 s1= 1 t22 (1分) 设失去升力后的速度为 2,上升的高度为 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2 (1分) v1 1 t2 ( 1分) s2= ( 1分 ) 解得 h= s1+ s2=42( m)( 1分) ( 3)( 6分 )设失去

11、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 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 4,恢复升力时速度为 v3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3( 1分 ) F+f-mg=m4 ( 2分 ) 且 + =h (1分 ) v3=3t3 ( 1分 ) 解得 t3= ( s)(或 2.1s) ( 1分) 物体 A的质量 M 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 B的质量为 m=0.5kg、长 L=1m。某时刻 A以 v0=4m 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 B的上表面,在 A滑上 B的同时,给 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 A的大小,已知 A与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试求: ( 1)若 F=5N,物体 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

12、离;在该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 2)如果要使 A不至于从 B上滑落,拉力 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答案:( 1)( 7分)物体 A滑上木板 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 mg=maA 得 aA=g=2m/s2(1分 )木板 B作加速运动,有 F+mg=MaB,得: aB=14m/s2 ( 1分)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 V0-aAt=aBt,得: t=0.25s ( 1分) A滑行距离: SA=V0t-aAt2/2=15/16m B滑行距离: SB=aBt2/2=7/16m 最大距离: s=SA-SB=0.5m ( 3分) 产生的热量: Q=fs=mg s=1J ( 1分) ( 2)( 7分)物体 A不

13、滑落的临界条件是 A到达 B的右端时, A、 B具有共同的速度 v1,则: = +L ( 2分) 又: = ( 1分) 可得: aB=6(m/s2) 由 F=m2aB-m1g=1N( 1分) 若 F 1N,则 A滑到 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 B的速度,于是将从 B上滑落,所以 F必须大于等于 1N。 当 F较大时,在 A到达 B的右端之前,就与 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 A必须相对 B静止,才不会从 B的左端滑落。即有: F=( m+m) a,m1g=m1a 所以: F=3N 若 F大于 3N, A就会相对 B向左滑下。 综上:力 F应满足的条件是: 1NF3N ( 3分) 如图所示,皮带在轮

14、 O1O2带动下以速度 v匀速转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皮带 AB段长为 L,皮带轮左端 B处有一光滑小圆弧与一光滑斜面相连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右端后,能在皮带带动下向左运动,并滑上斜面。己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 求:( 1)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 右端 A处,则其运动到左端 B处的时间。 ( 2)物体无初速的放上皮带的不同位置,则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也不同。设物体放上皮带时离左端 B的距离为 x,请写出物体沿斜面上升最大高度 h与 x之间的关系,并画出 h-x图象。答案:解:( 1)( 7分)物体放上皮带运动的加速度 =g ( 1分) 物体加速到 v前进的位移 x0= = ( 2分) L x0, 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加速时间 t1= = ( 1分) 匀速时间 t2= = - ( 1分) 物体从 A到 B时间 t= t1+t2= + ( 2分) ( 2)( 7分)当 xx0时,物体一直加速,到 B的速度为 v1,则 v21=2gx 又 mv21=mgh h= =x ( 3分) 当 x x0时,物体先加速后匀速,到达 B时速度均为 v mv2= mgh h=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