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 1 月月考(理综)物理部分 选择题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A加速度 B自由落体运动 C质点 D力的合成 答案: C 如图所示 ,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 时间图象 ,曲线为一段圆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可能做圆周运动 B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C t1时刻质点离开出发点一定最远 D质点运动的速率选减小后增大 答案: BD 某同学身高 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 高的横杆
2、。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g=10m/s2)( ) A 2m/s B 8m/s C 6m/s D 4m/s 答案: D 如图所示为一中广场喷泉,若广场上组合喷泉的某喷嘴竖直向上,喷出的水量 Q=300L/min,水的流速 v0=15m/s,不计空气阻力,则空中的水的体积 V应是(取 g=10m/s2) ( ) A 5L B 15L C 10L D 40L 答案: B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MO和 ON底端对接且 ON 2MO, M、 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 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 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 v、s、 a、 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
3、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 小球自 M点到 N点运动过程的是 ( ) 答案: AD 物块 A、 B叠放在水平面上,装砂的铁桶 C通过细线牵引 A、 B在水平面上向右匀加速运动,设 A、 B间的摩擦力为 f1, 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f2,若增大C 桶内砂的质量,而 A、 B 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 f1和 f2的变化情况是( ) A f1不变, f2变大 B f1变大, f2不变 C f1和 f2都变大 D f1和 f2都不变 答案: B 如图所示, CD为插入地面的排球网架直杆,为了使杆垂直于地面,还要用绳子把杆拉住。假定绳子 OA、 OB、 OC是在同一平面内, OA与 OB两绳
4、的拉力相同,夹角为 60。绳能承受的拉力跟绳的横截面积成正比,那么 OC绳的直径至少应是 OA绳的几倍才是合理的?(结果保留 2位有效数字) A 2.0 B 3.0 C 1.3 D 2.4 答案: C 传送带以 v1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以 v2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物体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长度为 L,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 v2、 、 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 A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与 v1无关 来源 :学 *科 *网 B当 v2、 、 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 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
5、的速度可能大于 v1 C当 v2、 、 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 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等于 v1 D当 v2、 、 L满足一定条件时,物体可以从 B端离开传送带,且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可能小于 v1 答案: ACD 平面 MNPQST为三个相互平行的界面, 、 、 为三种不同的介质,平面 ST的上表面涂有反射层(光线不能通过)。某种单色光线射向界面 MN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光路如图所示。则( ) A当入射角 适当减小时,光线 c d都可能会消失; B当入射角 适当增大时,光线 d可能会消失; C对于三种介质,光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D出射光线
6、b c d不一定平行。 答案: BC 实验题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 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 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 A的质量 mA=1kg,金属板 B的质量mB=0 5kg。用水平力 F向左拉金属板 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 A、 B间的摩擦力 F= _ N, A、 B间的动摩擦因数 = 。( g取10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 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 F= N 。答案: Ff=2 5N =0 25 F=3 5N 填空题 静止
7、在匀强磁场中的 ,放出 粒子,衰变成 ,衰变后 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 1)写出衰变方程: ; ( 2) 的轨道半径与 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 答案:( 1) ( 2) 1:45 计算题 一球从高出地面 H米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落至地面后并深入地下 h米处停止,设球质量为 m,求球在落入地面以下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答案: 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的后面作初速度为 15m/s,加速度大小为 0 5m/s2的匀减速运动,则两车初始距离 L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使( 1)两车不相遇;( 2)两车只相遇一次;( 3)两车能相遇两次(设两车相
8、遇时互不影响各自的运动)。 答案:设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 t,则甲车恰能追及乙车时, 应有 v甲 t-a 甲 t2/2=v乙 t+L 其中 t=( v甲 -v乙 ) /a 甲 ,解得 L=25m 若 L 25m,则两车等速时也未追及,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 若 L=25m,则两车等速时恰追及,两车只相遇一次,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 若 L 25m,则两车等速时 ,甲车已运动至乙车前面 ,以后还能再次相遇,即能相遇两次。 “神舟 ”五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 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返回舱开始时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
9、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落,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空气摩擦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 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 vt 图象如图中的 AD曲线所示,图中 AB是曲线在 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 B,其坐标为( 8,0), CD是曲线 AD的渐进线,假如返回舱 总质量为 M=400kg, g=10m/s2,求 ( 1)返回舱在 这一阶段是怎样运动的? ( 2)在初始时刻 v=160m/s,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 3)推证空气阻力系数 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答案:( 1)从 vt 图象可知:物体的速度是减小的,所以做的是
10、减速直线运动,而且从 AD曲线各点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为零可知:其加速度大小是越来越小。所以返回舱在这一阶段做的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 ( 2)因为 AB是曲线 AD在 A点的切线,所以其斜率大小就是 A点在这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即 a=160/8=20m/s2。 ( 3)设返回舱下降过程中所受的空气浮力恒为 f0,最后匀速时的速度为 vm,返回舱在 t=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kv2+f0-mg=ma 返回舱下降到速度达到 4m/s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平衡条件可知,kvm2+f0=mg 联立求解, k=ma/( v2-vm2) =( 40020) /( 1602-42
11、) =0 3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 t 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 t 0. 6 s时的波形图, 波的周期 T 0.6 s,则: ( 1)这列波的周期和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少? ( 2)从 t=0时刻开始经过 1.0s质点 P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答案:( 1) T=0 8s v=10m/s ( 2)位移为 -0 2m 路程为 1 0m 如图所示,一质量 M=0.2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m=0 2kg的小滑块,以 V0=1.2m/s的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4,( g=10m/s2)问: ( 1)经过多少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 ( 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运动的距离为多少?(滑块始终没有滑离长木板) 答案:( 1) 0 15s ( 2) 0 1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