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302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碳素钢 B黄铜 C硬铝 D水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碳素钢是铁与碳的合金; B 黄铜是铜与锌还有少量的锡铅的合金;硬铝是铝与镁的合金。故选 D。 考点:合金的概念与常见的合金。 点评:了解一些常见合金,铁合金有生铁和钢,其中钢又分碳素钢和合金钢;铜合金有青铜、黄铜、白铜;铝合金有硬铝;还有镁合金、钛合金等。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 Na 、 K 、 SO42-、 AlO2- B含有 0.1

2、mol L-1Fe3 的溶液中: K 、 Mg2 、 Cl-、 I- C无色透明溶液中: HCO3-、 Na 、 Cl-、 OH- D与铝反应生成 H2的溶液中: Na 、 Cu2 、 Cl-、 SO4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强碱性溶液存在大量的 OH-,该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故 A正确。 B、因 Fe3+与 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 C、因 HCO3-、 OH-能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 D、与铝反应生成 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若溶液为碱性,则 OH-能与Cu2+结合生成沉淀,则一定不能

3、大量共存,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离子的性质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 Fe2+ Cl2 Fe3+ 2Cl- B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Na 2H2O H2 Na OH- C 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 3OH- Al(OH) 3 D少量的 NaHCO3溶液和 Ba(OH)2溶液混合 :HCO3- Ba2 OH- BaCO3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离子反应要遵循电荷守恒, FeCl2溶液中通入 Cl2,亚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即 2Fe2+Cl2

4、=2Fe3+2Cl-,故 A错误。 B、离子反应要遵循原子守恒,金属钠和水的反应为:2Na+2H2O=H2+2Na+2OH-,故 B错误。 C、 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3NH3 H2O=Al( OH) 3+3NH4+,故 C错误。 D、正确。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该题型是现在高考的热点。 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 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 ClO2常用 NaClO3和 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其中 Na2SO3被氧化为 Na2SO4。在以上反应中

5、, NaClO3和 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21 C 12 D 23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ClO3和 Na2SO3溶液混合并加 H2SO4酸化后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有 +5价降到 +4价,降低了 1价,硫元素化合价从 +4价升高到 +6价,升高了 2价,化合价升高数和化合价降低数相等,所以 NaClO3和 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故选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定律,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灵活运用。 将 10g由 Mg、 Zn、 Fe组成的混合物与 4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

6、下为 5.6L,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 A 0.5mol B 0.25mol C 0.1mol D 0.125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 Mg、 Zn、 Fe反应后均为二价即 1mol(任何一种金属也可以是混合物)可置换出氢气 1mol, 5.6L标况氢气为 5.6/22.4mol=0.25mol 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0.25mo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掌握相关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技巧可快速解决此类问题。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 “腐蚀液 ”,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 Cu2FeCl2 CuCl2。向盛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

7、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A、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可能铁全部反应而铜有剩余,故 A正确。 B、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铁首先与氯化铁反应,铜后参加反应,不会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形,故 B错误。 C、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剩余,故 C正确。 D、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故 D正确

8、。 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要注意根据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 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 ) A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水 D盐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D选项由于镁粉、铝粉均能与硫酸、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D错误。 C、镁粉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粉能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时能把杂质除去,而且原物质也保留,符合除杂原则,故 B正确。 C、镁粉能与热水反应,铝粉不能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错误。 考点:物质的除杂

9、问题,镁铝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用水鉴别 NaHCO3和 Na2CO3固体; 用观察法区别 Na2O 和 Na2O2; 用稀盐酸鉴别 NaAlO2和 AlCl3溶液; 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 Na2CO3溶液(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HCO3,取等量的水,溶解的多的固体就是 Na2CO3。 Na2O 是白色固体, Na2O2是淡黄色固体,观察可区分。 NaAlO2与 HCl可反应生成沉淀 Al(OH)3, AlCl3不与

10、 HCl反应。可区分。 NaHCO3和 HCl反应速率比 Na2CO3与 HCl反应速率快,可区分。 故选 C。 考点:物质的性质差异。 点评: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 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 11 2L(标况) 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的是 ( ) A Fe, Zn B Al, Cu C Al, Mg D Al, Fe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然后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考虑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如下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 Mg-H2: 12-1 Al-H2: 9-1 Fe-H2: 28-1 Zn-H2

11、: 32.5-1;利用平均值法: A 金属的数值混合物金属的数值金属 B的数值。 标准状况下 11.2LH2 质量为 1g,需金属的质量:铁: 28g;锌: 32.5g;铝: 9g;镁: 12g;铜:不反应; 根据平均值原理可知该混合物必须含有铝, A组合不含铝,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平均值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将钠、镁、铝各 0.3mol分别放入足量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 A 1 2 3 B 6 3 2 C 3 1 1 D 1

12、1 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 H得到的电子数,由电子守恒可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可知,盐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 H得到的电子数, Na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 Mg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2=0.6mol, Al失去的电子数为 0.3mol3=0.9mol, 则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0.3mol: 0.6mol: 0.9mol=1: 2: 3,故选 A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计算,明确电子守恒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 Fe和 Fe2O3的混合物

13、,加入 200mL 5mol 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未见血红色,则所得溶液中 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 200mL): ( ) A 2.5mol L-1 B l mol L-1 C 2mol L-1 D 5mol L-1 答案: A 试题分析: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未见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只含有 Fe2+不含有Fe3+溶质全部为 FeCl2,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2x5=1mol根据 Cl元素守恒可知含有 0.5mol FeCl2 则 FeCl2浓度为 0.5/0.2=2.5mol L-1,故选 A 考点: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化

14、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若用守恒法来考虑和计算的话,不但思路清楚,而且解题简单。 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 )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则向 MgSO4和 Al2( SO4)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发生Mg2+2OH-Mg( OH) 2、 Al3+3OH-Al( OH) 3,则沉淀的质量一直在增大,直到最大,然后发生 Al( OH) 3+OH-AlO

15、2-+2H2O,沉淀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镁不与碱反应,则最后沉淀的质量为一定值,显然只有 D符合, 故选 D 考点:镁铝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图象中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碱,而氢氧化镁不能来解答。 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 +5价的砷( 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大量海鲜 +大量维生素 C = 砒霜( As2O3) ”。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 B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 C维生素

16、 C能将 +5价砷还原成 As2O3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 C解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体中的 As元素为 +5价, As2O3中 As元素为 +3价,吃饭时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的原因是生成 +3价 As,说明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 B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与 +5价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3价 As,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容易中毒,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 C。 C人体中的 As元素为 +5价,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后生成 +3价 As,说明维生素 C具有

17、还原性, D. 砒霜中毒后不能用维生素 C解毒。故选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某同学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 ,除去表面的保护膜,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 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而是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兜着液体的这层膜是氧化铝 B该实验说明了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C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D铝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即使加热到熔化也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三氧化

18、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三氧化二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选: D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了铝及氧化铝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运期间,一些易燃、易爆、剧毒品、易腐蚀品等,严禁旅客带上车。现有: 浓硫酸 纯碱 水银 鞭炮 汽油 白磷等物质,其中,旅客可带上车的有 ( ) A B C D只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浓硫酸属易腐蚀品;水银属剧毒品;鞭炮、汽油、白磷属易燃易爆物质。这些均属于严禁旅客带上车的物品。故选 D。 考点:化学安全知识。 点评:需考生了解常见的化学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危险物品及危险图标。 分类是化学研究

19、 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的分类: 1、根据分子电离出的氢离子数多少,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2、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A说法错误,故选 A。 B反应中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依据。 B正确。 C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20、浊液,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与 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00nm。 C正确。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正确。 考点:物质的分类方法, 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依据和物质类别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 B NH3、 CO2的水溶 液均能导电,所以 NH3、 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所以 A错

21、误。 B .NH3、 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二者溶于水生成了一水合氨与碳酸,一水合氨与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具有导电性。不是 NH3、 CO2本身电离出离子。所以 B错误。 C在熔融状态(液态)和水溶液里均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 C正确。 D在熔融状态(液态)或水溶液里能 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铜、石墨为单质,所以不是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点评: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还要注意电解质溶液能导电是由它电离出的离子,而不能由溶解生成的物质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

22、相同 B将 49g H2SO4溶于 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 5mol L-1 C标准状况下, 11.2L水所含分子数为 0.5 NA D 18g NH4+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是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而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A错误。 B将 49g H2SO4溶于水配成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 5mol L-1,不是溶于 1L水。 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适用气体摩尔体积, 11.2L 水不是 0.5mol。 C 错误。 D一个 NH4+含有 10个电子, 18g NH4+即

23、 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所以 D正确。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点评: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关 于 KOH溶液和 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分散质都属于碱 B两者均为有色不透明的分散系 C两者分散质的直径都介于 10-9 10-7m之间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时,两者都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答案: A 试题分析: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 OH-的化合物。所以 A正确。 KOH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 B错误。 KOH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 Fe(OH)3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至100nm之间。 C错误。 KOH溶液

24、不发生丁达尔效应,不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D错误。 考点: 胶体的概念与性质。 点评: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与 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100nm。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则不能。 下列几种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不易变质的是( ) A过氧化钠 B碳酸钠 C氯化亚铁 D氧化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过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变质。 B.碳酸钠在空气比较稳定,不易与空气反应而变质。 B符合题意。 C.氯化亚铁具有较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氯化铁而变质。 D.

25、氧化钠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故选 B。 考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反应。 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FeFeCl2 B SO3H2SO3 C Cl2ClO3- D KMnO4MnCl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中 Fe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氧化剂。 B中 S、 O 元素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B错误。 C中 Cl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还原剂。 C错误。 D中 Mn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还原剂。 D错误。故选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氧化还原反应

26、中,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进行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 C加入 NaOH溶液,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一定含有 NH4+ D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 Cl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如原溶液有 Ag+,沉淀可能是氯化银。 B.观察钾元素焰色通常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湿润红

27、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4+,正确; D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原溶液是否有 Cl-,有可能是CO32-等,要确定有氯离子,则加入 AgNO3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有氯离子。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核内中子数为,则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根据质子数 =质量数 中子数计算质子数,再根据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 电

28、荷数计算一个阳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然后根据 n= m/M 计算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 解:该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 =质量数 -中子数 =m-n,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电荷数 =m-n-1;数值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所以 wg X+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 (w/m )(m-n-1)=(m-n-1)w/m mol 故选 B。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的计算,注意: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质量数。 在标准状况下有 6.72L CH4, 3.01 1023个 HCl分子, 1

29、3.6gH2S, 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积: B氢原子数: C质量: D密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3.011023个 HCl的体积 V=3.0110236.02102322.4L/mol=11.2L, 13.6gH2S 的体积 V=13.63422.4L/mol=8.96L,0.2molNH3的体积 V=0.2mol22.4L/mol4.48L,所以体积关系为: ,故 A正确; B、 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 0.3mol,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2mol,3.011023个 HCl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所以氢原子的

30、物质的量为 0.5mol,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8mol, 0.2molNH3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6mol,氢原子数目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氢原子数关系是 ,故 B错误 C、 6.72LCH4的质量是 m=6.7222.416g/mol=4.8g, 3.011023个 HCl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 0.2molNH3的质量是 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关系是 ,故 C正确。 D、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关系为: ,故 D正确。 考

31、点: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知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来回答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 B称量时 NaOH已经潮解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 A错误。 B.所用 NaOH固体已潮解,称取一定质量的 NaOH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 B错误。 C.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俯视液面,溶液的体积偏小,所

32、配溶液浓度偏高,故 C正确。 D.反复倒转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有少量溶液残留在玻璃塞和瓶口之间,浓度不变,属于正常现象,但又补充了水,会导致浓度偏小。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 c= n/v计算不当,操作对 n或 V的影响。 实验题 (6分 )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按图示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 a,在 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 a,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_ _,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3、 答案:( 1)有无色气泡产生, Fe+H2SO4= FeSO4+H2; ( 2) A中的溶液进入 B中有白 色沉淀产生, Fe2+2OH-= Fe(OH)2 试题分析:( 1) A中发生反应 Fe+H2SO4= FeSO4+H2,打开止水夹 a, H2进入B中,则 B中可看到有无色气泡产生。 ( 2)夹紧止水夹 a 后, A 中气体压强增大,把 FeSO4压至 B中与氢氧化钠反应,则可看到 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离子方程式: Fe2+2OH-= Fe(OH)2。 考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填空题 ( 16分)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合金由两

34、种金属组成,取 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则火焰呈黄色。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均未在图中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M , D , G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GH 。 MD 。 KM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C 。 KD 。 FG 。 答案:( 1) Na, Al2O3, NaAlO2, Fe(OH)2 ( 2) 4Fe(OH)2+O2+2H2O=4Fe(OH)3 Al2O3+2NaOH= 2NaAlO2 +H2O 2Al(OH)3 Al2O3+3H2O ( 3) 2Na+2H2O=2Na+OH-+H2 3OH-+ OH=AlO2-+2H2O Fe2+

35、 +2OH- =Fe(OH)2 试题分析:( 1)由溶液 D加少量盐酸产生沉淀 K,再加盐酸 K 溶解得到溶液L,可推知 D为 NaAlO2, L为 AlCl3溶液, K 为 Al(OH)3, M为 Al(OH)3分解得到的 Al2O3,因为 C为钠盐,由 A与水反应得到,所以 A为 Na, C为氢氧化钠,B为氢气, 由 H为红褐色沉淀 Fe(OH)3可推知固体 I为 Fe2O3, G为氢氧化亚铁, F为氯化亚铁, E为 Fe。故合金为铝铁合金。 ( 2) GH为氢氧化亚铁氧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 MD为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2O3+2NaOH

36、= 2NaAlO2 +H2O, KM为氢氧化铝分解: 2Al(OH)3 Al2O3+3H2O ( 3) 2Na+2H2O=2Na+OH-+H2 3OH-+ OH=AlO2-+2H2O Fe2+ +2OH- =Fe(OH)2 考点:金属的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之间转化的特点,尤其是物质反应的典型现象,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 8 分)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其化学反应式为: 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 _是氧化剂。 (2)用单线桥标出

37、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从反应产物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_ _。 答案:( 1) NaIO3,(2)10e- ( 3) 5:1 试题分析:( 1) NaIO3中的 I化合价由 +5降至 0价,做氧化剂; NaHSO3中的 S化合价由 +4升至 +6价,做还原剂。 ( 2) 转移电子数 =化合价的差值的绝对值 参加反应原子个数,不难算出为 10e-。 ( 3)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3NaHSO4+2Na2SO4,还原产物为 I2,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5:1。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不难判断,另外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 12

38、分)选择合适的药品,把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写出所需的药品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物质(杂质) 除杂药品 离子方程式 NaHCO3溶液( Na2CO3) CO2(HCl) FeCl2溶液 (FeCl3) FeCl3溶液 (FeCl2) 答案: 过量 CO2 CO2+CO32-=HCO3- 饱和 NaHCO3溶液 H+HCO3-= CO2+H2O Fe Fe+2Fe3+=3Fe2+ Cl2或 H2O2 2Fe2+Cl2=2Fe3+2Cl- 试题分析: NaHCO3溶液( Na2CO3):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使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CO2+CO32

39、-=HCO3-。 CO2(HCl):通过饱和 NaHCO3溶液使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H+HCO3-= CO2+H2O。 FeCl2溶液 (FeCl3):加入铁粉使氯化铁转化为氯化亚铁,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Fe+2Fe3+=3Fe2+。 FeCl3溶液 (FeCl2):加入 Cl2或 H2O2使氯化亚铁被氧化成氯化铁,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2Fe2+Cl2=2Fe3+2Cl-。 考点:物质分离和除杂。 点评: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还要注意除去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原则。 计算题 ( 8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全部溶于

40、1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5.0mol/L的 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的 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 1) 19.4g沉淀中含有 Al(OH)3的质量; ( 2)当 Al(OH)3完全溶解时所加入的 NaOH溶液的体积为 ;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19.4-11.6=7.8g (2) 180ml ( 3) 8mol/L 试题分析: 解:设镁的物质的量为 x,铝的物质的量为 y;过量 HCl的物质的量为 n。 ( 1)根据图可知: Mg(OH)2的质量为 11.6g, Al(OH)3的质量为( 19.4-11.6)g=7.8g ( 2)

41、设 Al(OH)3完全溶解时消耗的 NaOH物质的量为 z,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1mol 1mol 7.8/78 z z = 0.1mol V(NaOH)=0.1/5=0.02L 即 20ml。 当 Al(OH)3完全溶解时所加入的 NaOH溶液的体积为 160+20=180ml。 ( 3) Mg 2HCl = MgCl2 H2 2Al 6HCl = 2AlCl3 3H2 1mol 2mol 1mol 2mol 6mol 2mol x 2x x y 3y y MgCl2 2NaOH=Mg(OH)2 2NaCl AlCl3 3NaOH=Al(OH)3 3NaCl 1mol 58g 1mol 78g x 11.6g y 7.8g x=0.2mol, y=0.1mol HCl NaOH = NaCl H2O 1mol 1mol n 5.0mol/L0.02L n=0.1mol 根据 Cl守恒: C(HCl)=(20.2mol 30.1mol 0.1mol)0.1L=8mol/L 考点:镁铝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图象中坐标及点、线、面的意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碱,而氢氧化镁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