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302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各类化学物质。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 ) A乙醇 B钻石 C胆矾 D生石灰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类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A项:属于有机物; B项:属于单质; D项:属于金属氧化物。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和有机物概念的区别。酸是指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碱是指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阴离子完全是氢氧离子的化合物。盐类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

2、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 CO )、氧化钙( CaO)等。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得到乙(分子式为 C2H3O2Cl);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mol丙和 2mol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 C6H8O4Cl2);由此推断甲 的结构简式为( ) A Cl CH2CH2OH B OHC-O-CH2Cl C Cl CH2CHO D HOCH2CH2OH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乙的分子式( C2H3O2Cl)分析,含有不饱和键,( 1)假设含有乙中含有 C=C键,则乙的结构为: ,不符合分子式,假设不成立;( 2)假设乙中含有 -CHO,则乙的结构为: ,可推

3、知甲的结构为:,此结构不稳定,假设不成立;( 3)假设含有乙中含有 -COOH,则乙的结构为: Cl-CH2-COOH,又知甲经氧化得到乙,甲的结构为: Cl-CH2-CHO或 Cl-CH2-CH2OH,由甲经水解可得丙,得丙的的结构为: HO-CH2-CHO 或HO- CH2-CH2OH,已知 1mol丙和 2mol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 C6H8O4Cl2),因为 HO-CH2-CHO 只能有 1mol乙反应,所以不成立;因此丙的机构为: HO- CH2-CH2OH,则甲的结构为: Cl-CH2-CH2OH。故选 A。 考点:有机反应 假设法 点评:醇氧化成醛、醛氧化成酸、醇和酸发生酯化反

4、应,基本的反应历程需清楚。醇氧化成醛原理:基上的氢和与羟基相连的 碳上的氢被脱去 与氧化剂结合,或和氧结合生成水,羟基上的氧 与 碳成键 形成 羰基,构型由四面体 结构 变为平面三角形 结构 ,此时 伯醇则成为醛,仲醇则成为酮。醛是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的化合物,醛类的通式是 R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 CnH2nO。醛氧化成酸原理:乙醛分子式为 C2H4O,结构简式为 CH3CHO,官能团是醛基( -CHO)。在有机反应中,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乙醛催化加氢生成乙醇,发生在碳基 C=O 断开形成 C-O 单键,乙醛被还原;去氢或加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乙醛易被氧化成乙酸,在醛基 C-H

5、处断开,形成 C-OH,乙醛被氧化。羧酸跟醇的反应过程一般是 :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口诀: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 (酸脱氢氧醇脱氢 )。 橙花醇具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 470.4氧气(标准状况) D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 -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40g溴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结构中含有 3各碳碳双键,与溴 -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消耗 240g溴

6、,另外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 -OH,也可以与溴 -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消耗 80g溴。故选 D。 考点:醇 消去反应 点评:理解消去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如水、卤化氢等分子 ),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目前,世界上已合成了几百种有机超导体, TCNQ 是其中之一。 TCNQ 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TCNQ 说法错误的为 ( ) A分子中所有的氮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属于芳香烃 C分子式为 C12H4N4 D该物质难溶于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芳香烃简称 “芳烃 ”,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从图

7、中结构可以看到分子中含有 N 元素,因此 TCNQ 不属于芳香烃。故选 B。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芳香烃的定义,学生做题时看元素的组成和结构中必须含有苯环结构。 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 HOOC-COOH)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 与 NaOH 的水溶液共热 与 NaOH 的醇溶液共热 与浓硫酸共热到 170 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 在 Cu或 Ag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 与新制的 Cu(OH)2共热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乙烷 乙烯 1, 2-二氯乙烯 乙二醇 乙二醛 已二酸。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 有机反应 有机合成 点评:有机

8、合成的考查,理清合成顺序,官能团间的转化,卤代烃水解成醇,醇氧化成醛,醛氧化成酸。 一定量的乙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 CO、 CO2和 H2O 的总质量为55.2g,若将产物通过浓 H2SO4,浓 H2SO4增重 21.6g,则产物中 CO的质量为 A 2.8g B 4. 4g C 5.6g D 8.8g 答案: A 试题分析:浓 H2SO4吸收水蒸气,浓 H2SO4增重 21.6g, H2O 的质量为 21.6g,H2O 的物质的量为 1.2mol, CO和 CO2质量为: 55.2g-21.6g=33.6g,设 CO的物质的量为 amol,发生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0.4C2H6+O

9、2 aCO+(0.8-a)CO2+1.2H20,可得: a mol * 28g/mol+(0.8-a) mol *44g/mol=33.6g,解得:a=0.1 mol,因此 CO的质量为: 0.1mol*28g/mol=2.8g。故选 A。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来配平本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解题的关键,再结合质量是守恒定律。 由乙烯和乙醇蒸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若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60%,则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 A 26.7% B 15.6% C 30%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乙烯的分子式: C2H4;乙醇的分子式 : C2H6O,可以写成

10、(C2H4)H2O的形式, C2H4中碳和氢的质量比是 6:1,因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60%,则C2H4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0%, C2H4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70%, (C2H4)H2O中 H2O 的百分含量为 30%,在 H2O 中氢和氧的质量比是: 1: 8,所以(C2H4)H2O 中氧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30%*8/926.7%。故选 A。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分子式组成的转化,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 NaCl、 Al2(SO4)3、 (NH4)2CO3、 Mg(NO3)2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OH B BaCl2 C A

11、gNO3 D HCl 答案: A 试题分析: NaOH 与 NaCl不反应; NaOH 与 Al2(SO4)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后消失;NaOH与 (NH4)2CO3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NaOH与 Mg(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 A。 考点:无机化学反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例如:铝的化合物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实验现象的判断。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Cl2 CH3Cl+HCl B CH2=CH2+HCl CH3CH2Cl C 2CH3CH2OH+O2 2CH3CHO +2H2O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

12、试剂的进攻,致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加成反应一般是两分子反应生成一分子,相当于无机化学的化合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综上所述, A、 D是取代反应; B为加成反应; C为氧化反应。故选 B。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 点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有机反应常用的, 常放在一起考查,要明白它们之间的反应原理。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基本定义,便不难解答此题。 一定条件下发生

13、反应 N2 + 3H2 2NH3,在 5 min内, N2的物质的量浓度由 6 mol / L,变为 2 mol / L,则用 NH3表示该反应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A 4 mol / (L min) B 1.6 mol / (L min) C 0.8 mol / (L min) D 0.6 mol / (L min)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N2与 NH3的浓度变化之比等于 1:2,因此 c(NH3)=8 mol / L,v(NH3)= c(NH3)

14、/ t=8 mol. L-1/5min=1.6 mol / (L min)。故选 B。 考点:化学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简单的化学计算,要求学生多加练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便不难解答此题。 X、 Y、 Z、 W 都是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X 和 Z 同主族, Y、 Z、W同周期, Y的原子半径是所处周期中最大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X与 W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 8。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是第三周期 A族元素 B非金属性: WX C Z一定是金属元素 D Y与 W的最高正价之和为 8 答案: B 试题分析: W是短周期元

15、素, 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W可能是 N、 S、 Cl。 X和 Z同主族, X、 Y、 Z、 W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Y的原子半径是所处周期中最大的, W排除是 N。 X与 W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 8, W为S; X为 O。 Y为 Na、 Z为 Si。 A项: Y是第三周期 族元素; B项:正确; C项: Z是非金属元素; D项: Y与 W的最高正价之和为 7。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题中条件要综合考虑。可以提出假设。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 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

16、性从左到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 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 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逐渐增高;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主族元素 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同一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如果粒子的电子构型相同,则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阳离子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阴离子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 O2-F-Na+Mg2+) 向一定量的 Fe、 FeO 和 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 120 mL 4 mol L 一 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17、,放出 0.06 mol NO,往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4 mol B 0.16 mol C 0.21 mol D 0.24 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中的反应,溶质为 Fe(NO3)2,通过计算 N 元素的物质的量来求得 Fe元素的物质的量, n(HNO3)=0.12L*4mol L 一 1=0.48mol,n(NO)=0.06mol, n(Fe)=nFe(NO3)2=(0.48mol-0.06mol)/2=0.21 mol。故选 C。 考点:化学计算 守恒法的应用 点评:本

18、题如果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非常的麻烦,用守恒法解答此题是非常的方便。 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之中。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物质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此即质量守恒。 某分子式为 C4H8O3的有机物,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具有如下性质: 能分别与 CH3CH2OH或 CH3COOH反应生成酯; 能脱水生成一种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且该物质只存在一种形式; 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 C4H6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则 C4H8O3的结构简式为:( ) A HOCH2COOCH2CH3 B HOCH2CH2CH2COOH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表明

19、 C4H8O3分子中含有 -COOH或 -OH; 中表明 C4H8O3分子中一定含有 -OH,且 -OH位于分子结构两头的一个 C原子上; 中表明 C4H8O3分子中一定含有 -COOH,且 -COOH位于与 -OH相对应分子结构两头的一个 C原子上。故选 B。 考点:有机反应 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酯化反应、消去反应,都是有机反应中常发生的反应,反应原理必须了如指掌。 酯化反应 ,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如水、卤化氢等分子 ),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实验室制

20、硝基苯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 A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 B先加入苯,再加浓硝酸,最后滴入浓硫酸 C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最后滴入苯 D先加入浓硝酸,再加入苯,最后加入浓硫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硝基苯时:硝酸硫酸冷滴苯, 黄色油物杏仁味。 温计悬浴加冷管, 硫酸催化又脱水。解释: ( 1)、 硝酸硫酸冷滴苯 :意思是说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后,必须立即在 50 -60 的水浴中冷却后再滴入苯(否则,一方面两酸混合产生大量的热,使混合酸的温度升高,那么一部分浓硝酸将分解了;另一方面,苯的沸点比较低,大量的苯将蒸发掉,影响硝基苯的产率)。 ( 2)、 黄色油物杏仁味

21、 :意思是说反应完毕把试管里的混合物倒入盛着水的烧杯中去,则过量的硝酸和硫酸就溶解在水里,而聚集在烧杯底的具有浓烈的苦杏仁气味的黄色油状液体就是硝基苯,硝基苯是无色的液体,由于溶解了一些杂质,所以常显黄色。 ( 3)、 温计悬浴加冷管 :温计悬浴的意思是说温度计必须悬吊在水浴中,切不可与烧杯底接触;加冷管的意思是说为 了防止苯的蒸发,需在试管口塞上一个起冷凝管作用的长玻璃导管。 ( 4)、 硫酸催化又脱水 :意思是说硫酸在这里既做催化剂又做脱水剂。 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 物质的制备 点评:制备硝基苯一定要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及熟悉各试剂的作用。 在冷的浓 HNO3中,下列金属易发生钝化作用

22、的是( ) A铜 B镁 C锌 D铝 答案: D 试题分析:铝与冷的浓 HNO3反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从而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阻止了铝与冷的浓 HNO3再反生反应,即反生了钝化 。铜、镁、锌都能与冷的浓 HNO3反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Mg+4HNO3(浓 )=Mg(NO3)2+2NO2+2H2O; Zn+4HNO3 =Zn(NO3)2 +2NO2 +2H2O。故选 D。 考点:钝化作用 浓 HNO3的氧化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钝化的知识。中学阶段反生钝化的有,铁、铝遇

23、到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钝化。钝化不是不发生反应,而是体现了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这一点好多考生容易误解。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C12 B NaOH C CO2 D 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离子键指阴离子、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往往在金属与非金属间形成。失去电子的往往是金属元素的原子,而获得电子的往往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键,如钾、钠、钙等金属和氯、溴等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指一般非金属与非金属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作用形成稳定化学键 (当然也有特殊 ,例如氯化铝中,铝是金属,氯是非金属,其化学键为共价键,而

24、非离子键 )。在中学化学中 ,只要是非金属与非金属间形成的化学键 ,都可称为 共价键 。 综上所述, A、 C、 D 项中含有共价键; B 项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选 B。 考点:化学键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离子键、共价键之间的区别。 共价键存在 于分子晶体、以及离子集团中,可以是极性分子 ,也可以是非极性分子。离子键一般情况下是金属与非金属所构成的化合物(铵根离子除外),其中,有一种元素完全失去电子形成相应的阳离子,同时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形成相应的阴离子。 除去 NaCl溶液中的 SO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 Na2CO3、 HCl、 BaCl2 B B

25、aCl2、 HCl、 Na2CO3 C Na2CO3、 BaCl2、 HCl D BaCl2、 Na2CO3、 HCl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去离子一般有沉淀法、生成气体法和生成 H2O 法。除去 SO42-用Ba2+,发生反应 Ba2+SO42-=BaSO4。首先加入 BaCl2,除去 SO42-离子,这时溶液中含有了 Ba2+,再加入 Na2CO3,除去 Ba2+,再加入 HCl除去 CO32-。 考点:化学实验 除杂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杂的知识。物质除杂的原则是: 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易得,即除杂试剂

26、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最好,即所选用的方法在保证除去杂质的同时,最好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O2和 O3 B CH3CH2CH2CH3和 CH(CH3)3 C 12C和 13C D甲烷和乙烷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 1个或者若干个基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A项:互为同素异形体; B项:互为同分异构体; C项:互为同位素; D项:互为同系物。故选 B。 考点:同分异构体

27、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 “四同 ”之间的区别。同位素是元素范畴的,和其他三个不一样,其他是物质范畴的,定义么就是质子一样,中子不一样,如氕氘氚;同素异形是物质范畴的, 但是指的是单质。元素相同,排列方式,或成键方式不一样,比如金刚石和石墨;同分异构是有机物范畴的,一般是化合物,指同种分子式,结构不同,比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都是 C5H12,但是结构不一样,有的有支链,有的没有;同系物则是有机范畴中的,指的是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 1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关键是结构相似,比如都是单键的烷烃,都含一个双键的烯烃等等,例如 CH4和C2H6。 下列说法不符合生产实际的

28、是 ( ) A硫酸生产中, SO2催化氧化选择 1 10 MPa、 400 500 条件下进行 B尾气中含有少量 SO2,可用石灰水吸收,然后再用硫酸处理 C工业上,常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 400 500 和 10 30 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D造气中产生的 C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2和 H2 答案: A 试题分析:增大气体压强, S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得并不多,所以硫酸厂通常采用常压操作。 A项不符合实际。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原理 硫酸工业 点评:化学平衡的移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已达到平衡的反应 ,外界反应条件改变时 ,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也就会

29、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叫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 动。 注意 :恒容时 ,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30、,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 Le Chateliers principle)即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 MgO 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 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 Al及以前的金属是电解, Cu-Zn是热还原法,

31、Hg是热分解法, Ag、 Pt、 Au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镁的活泼性在铝之前,因此制得镁用电解法。故选 D。 考点:化学与生活 点评: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一般为简易题,体现了学以致用,要求学生平时都积累基础的知识。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气 )+O2(气 ) 2SO3(气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 O2、 SO3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 0.1mol/L、 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 SO2为 0.4mol/L、 O2为 0.2mol/L B SO2为 0.25mol/L C SO2、 SO3均为 0.15m

32、ol/L D SO3为 0.4mol/L 答案: B 试题分析:( 1)假设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则 c(SO2)=0mol/L,c(SO3)=04mol/L;( 2)假设生成物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则 c(SO2)=0.4mol/L,c(SO3)=0mol/L。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无论进行多长时间 ,反应物都不可能 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 0mol/L c(SO2)0.4 mol/L, 0mol/L c(SO3)0.4 mol/L。A、 D错误; C选项中 SO2、 SO3的浓度都减少了不符合反应规则,不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平衡 化学计算 点评:学会用讨论法和极端假设法解题。极端

33、假设法主要用来得到某个量的取值范围、主要用于选择题。讨论法主要用来得到某个量的准确值、主要用于大题,当然、只是主要、没有说讨论法不能得到取值范围。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C高锰酸钾( 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D H2、 I2、 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 A 试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 A项:发生反应: Cl2+H2O HCl+HClO, HClO HCl +O2,所以随着 HClO 的分

34、解,氯气跟水的反应就会向着右进行,直到后来全部氯气都与水反应,氯水颜色变浅;B项: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C项:颜色变浅是因为加水稀释浓度变小; D 项: H2+I2 2HI,反应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加压化学平衡不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体积减小。故选 A。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点评:注意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前提是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 把 a、 b、 c、 d四块金属浸入稀 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 种原电池。若 a、 b相连时 a溶解; c、 d相连时 c为负极; a

35、、 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 d相连时, 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 A a b c d B a c d b C c a b d D b d c a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金属片、稀 H2SO4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负极的活泼性大于正极的活泼性,负极溶解,正极产生气泡。因此,四种金属活动性 a b; c d;a c; b d,即 a c d b。故选 A。 考点:原电池 点评:解得本题需弄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氧化还 原反应分在正 (还原)、负 (氧化)两极进行,负极上失去的 电子流入正极,从而产生电流。 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

36、根据电子守恒 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根据电子守恒 原理可进行许多有关电极反应的计算。 原理可进行许多有关电极反应的计算。 原电池反应跟直接反应差别: 原电池反应跟直接反应差别: 反应速率加快;一般只有一个电极直接参加反应。 可制作各种电池,如干电池、 利用原电池原理 可制作各种电池,如干电池、铅 蓄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氢氧燃料电池 。 蓄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氢氧燃料电池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 0.1NA B 17g羟基( -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 9NA C 1mol C6H1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37、20 NA D标准状况下, 11.2 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 0.5 NA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1)假设 C3H6为烯烃,则 N(C=C)=n(C3H6) NA=m(C3H6)NA /M(C3H6)=4.2g NA /42g.mol-1=0.1 NA;( 2)假设 C3H6为环烷烃,则分子中碳碳双键; B项: N= 9n NA=9 m(-OH)NA /M(-OH) =9*17g NA /17g.mol-1=9NA; C项:C6H14是烷烃,化学键都是单键, 1个 C6H14分子中共价键数为 19个,因此 1mol C6H1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19 NA; D项: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固

38、体, 11.2 L己烷的物质的量不是 0.5mol。故选 B。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点评:熟悉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物质的量、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 A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B苯酚能和 NaOH溶液反应 C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 1mol苯酚与 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三溴苯酚中溴位置是 2, 4, 6三个点,这个是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如果侧链羟基对苯环没有影响的话,那么除了羟基的其他 5个位置应该都可以挂上硝基。 B项:知识侧链发生了反应。 C项:是一个燃烧问题

39、,燃烧带浓烟火焰都是严重不饱和的结果,与侧链无关。 D项:与 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是苯本身就有的性质。故选 A。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有机化学反应 点评: 发生的有机反应都是源自于课本,学生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留心的是反应中的原理。 填空题 ( 9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写出上述流程中 X物质的分子式 。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 A增大 NH4 的浓度,使 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 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 NaHC

40、O3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纯度 下列是哈伯法合成氨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有 答案: 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NH3 CO2 H2O NaCl NH4Cl NaHCO3 CO2 A、 C 、 试题分析: 侯德榜,中国化学家, “侯氏制碱法 ”的创始人。 联碱法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即联合产纯碱与氯化铵,简称 联合制碱 或称 联碱 主要反应为:NaCl+NH3+H2O+CO2= NaHCO3 +NH4Cl、 NaHCO3 Na2CO3+CO2+H2O; 工业上是先在冷却的条件下将氨气通入饱和的食盐水,制得氨化盐

41、水, NH4Cl在水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NH4Cl NH4+Cl-,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增大生成物离子的浓度 反应会向着生成物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说 ,增大铵根离子或氯离子的浓度 反应会向着氯化铵结晶析出的方向进行 即我们向反应体系通入氨气或加入食盐颗粒 都可以促使氯化铵结晶析出。 N2+3H22NH3,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正方向是体积减少的,升温是使催化剂的效果更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压是平衡正向移动。 考点:纯碱的生产 点评:本题考查的了纯碱的生产工艺,纯碱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其生产工艺也是常考的知识点。侯德榜先生为国增光,值得学习。 ( 8分) “亮菌甲素 ”的结构简式为 ,它配以辅料

42、丙二 1,3,5 。 答案:( 1) C12H10O5 ( 2分) ( 2)(各 1分,共 2分) ( 3) A、 D(各 1分,共 2分) ( 4) HOCH2CH2OCH2CH2OH ( 2分) 试题分析:( 1)观察 “亮菌甲素 ”的结构简式,拐角、短线头无原子的都是 H原子,通过查算不难算出;( 2)从丙二醇的分子式可看出有 3个 C原子且是饱和的, C原子的相连情况就一种,又两 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故两个羟基在不同的 C原子上;( 3)分析“亮菌甲素 ”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酚基、羰基、酯基;( 4)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二甘醇分子中有 3个吸收峰,其

43、峰面积之比为2 2 1。又知二甘醇中 C、 O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 H的质量分数为 9.4%,可知只有C、 H、 O 三种元素,分子数之比为 4: 10: 3, 1mol二甘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H2,说明分子中含有 2个 -OH。 考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有机计算 点评:题中信息的分析透彻并运用,抓住题眼,另外熟悉官 能团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醇羟基氧化成醛基,醛基氧化成羧基。 ( 10分)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 2K2CO3+6H2O ( 1)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 ( 2)写

44、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 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A( 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当乙池中 A( Fe)极的质量增加 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 O-2 mL(标准状况下) 答案:( 1) 阳极 ( 2) O2+2H2O+4e- 4OH- 4Ag+4e-=4Ag ( 3) 4AgNO3+2H2O4Ag+O2+4HNO3 ( 4) 280 试题分析:( 1)甲池中的装置是燃料电池,通 CH3OH是负极,通 O2是正极。乙池中的装置是电解池, B与甲池中正极相连,在电解池中为阳极。( 2)通 O2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电解液为 KO

45、H溶液,所以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A( Fe)电极是阴极,发生还有反应,得到电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4Ag+4e-=4Ag。( 3)乙池中的装置是电解池,对 AgNO3进行电解, Ag+得电子为 Ag单质,H2O 失去单质成 O2,因此方程式为: 4AgNO3+2H2O4Ag+O2+4HNO3。( 4) A( Fe)极的质量增加 5.40g,即生成了 Ag为 5.40g,也就是0.05mol,根据电极反应式:4Ag+4e-=4Ag,可知转移电子为0.05mol,根据 O2+2H2O+4e-4OH-,求得消耗 O-2为0.0125mol,即 280mL。 考点:电解池

46、 点评:原电池和电解池异同点: ( 1)、电解名称不一样:原电池叫负极和正极,电解池叫阴极和阳极; ( 2)、发生反应情况 :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为自发的,电解池是强迫的; ( 3)、原电池是电源,电解池需要电源; ( 4)、都有闭合回路; ( 5)、负极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和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 6)、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7)、电解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原电池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阴离子往负极移动,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往阴极移动,阴离子往阳极移动; ( 8)、外电路中都靠自由电子导电,内电路中都靠离子导电; ( 9)、本质都是

47、氧化还原反应。 ( 10)、原电池的正极跟电解池的阳极相连,原电池的负极跟电解池的阴极相连。 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原电池和电解池异同点,便不难解答此题。 (16分 )恒温时,将 2molA和2molB气体投入固定容积为 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 + B(g) xC (g) + D(s), 10s时,测得 A的物质的量为1.7mol, C的反应速率为0.0225mol L1 s1 ; 40s时反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 B的转化率为 20%。( 1) x = ( 2)从反应开始到 40s达平衡状态,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平衡时容器中 B的体积分数为 ( 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数值是 ( 5)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A消耗 A的物质的量与生成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B容器中 A、 B的物质的量 n(A) n(B) =2 1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压强不再变化 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