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3027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历史上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铁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答案: B 试题: Hg是液态的金属,历史上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活泼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不活泼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答案:选B。 考点:金属的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习题,比较简单。 将 Al、 CuO、 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 10.0 g放入 50 mL稀硫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 50 mL 2.00

2、 mol/L的 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 0.500 mol/L B 1. 00 mol/L C 2. 00 mol/L D 3. 00 mol/L 答案: B 试题分析:得到沉淀最大量的时候说明 Al3+、 Cu2+、 Fe3+ 离子全部沉淀,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Na+,阴离子只有 SO42-,根据 Na+守恒,可知 n(SO42-)=0.05mol,所以硫酸的浓度为 1mol/L。答案:选 B。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要用守恒法来解。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非常重要,使得很多计算比较苦难的习题变得简单了。 标准状况下 ,向 1L1.0mol/LNaOH溶液中通入

3、 17.92LCO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 CO32-, 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2 1 B 1 2 C 1 3 D 1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n(NaOH)=1mol, n(CO2)=0.8mol,设 CO32-的物质的量为 xmol,HCO3-的物质的量为 ymol,根据原子守恒则: x+y=0.8 x=0.2 2x+y=1 y=0.6 所以 CO32-、 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 3,答案:选 C。 考点: NaOH溶液与 CO2反应的计算题 点评:本题用原子守恒法解比较简单。 氮化铝( 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 AlN 可通过

4、反应 Al2O3 N2 3C 2AlN 3CO 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 N2是还原剂, 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molAlN 需转移 3mol电子 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D 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g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N 的化合价降低, C的化合价升高,所以 N2是还原剂, C是氧化剂; N 原子从 0价变成 -3价,所以每生成 1molAlN 需转移3mol电子; AlN 中 Al是金属,氮是非金属,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g/mol。答案:选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

5、是比较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就可以准确解答。 向 50ml 1mol/L的 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2mol/L的 Ba(OH)2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 Ba(OH)2溶液 30ml B当 SO42 恰好完全沉淀时, Al3 全部转化为 AlO2 C加入 50mlBa(OH)2溶液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2Al3 3SO42 3Ba2 6OH-=2Al(OH)3 3BaSO4 D随加入的 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50ml 1mol/L 的 KAl(SO4

6、)2溶液中, n(Al3+)=0.05mol, n(SO42-)=0.1mol。当 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 Ba(OH)2溶液 75ml;当 SO42 恰好完全沉淀时,加入 Ba2+0.1mol, OH-0.2mol,正好将 Al3 全部转化为 AlO2 ;加入50mlBa(OH)2溶液时, Ba2+为 0.1mol, OH-为 0.2mol,这时 Al3 全部转化为AlO2 ,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Al3 +2SO42 +2Ba2 +4OH-= AlO2 2BaSO4;随加入的 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Al3 先转变为 Al(OH)3,后转变为 AlO2 ,所以沉淀的物质的量先

7、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 考点:铝盐与碱反应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是铝盐与碱反应的 典型习题,综合性强,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Fe2O3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 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丝在氧气中只能生成四氧化三铁;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金属铝有致密的氧化膜,不用保存在煤油中。答案:选 D。 考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此

8、类题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习题,非常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已知反应 M2O7x-+3S2-+14H+=2M3+3S+7H2O,则 M2O7x-中的 M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x=2,则 M的化合价为 +6价。答案:选 D。 考点:电荷守恒 点评:此类习题主要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元素的化合价,难度适中。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小苏打溶液中,即无沉淀又无气体生成的是 Ca(OH)2 CaCl2 NaHSO4 Na2O2 Na NaOH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苏打溶液与 Ca(OH)2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与 NaHSO

9、4溶液反应产生气体;与 Na2O2固体反应放出气体;与 Na反应放出气体。答案:选 B。 考点: NaHCO3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题,难度小,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 +I2 +H2O=2HI + H2SO4 2FeCl3 + 2HI=2FeCl2 + 2HCl + I2 3FeCl2 + 4HNO3=2FeCl3 + NO + 2H2O +Fe( NO3) 2 A NO Fe2+ H2SO3 I- B I- Fe2+ H2SO3 NO C Fe2+ I- H2SO3 NO D H2SO3 I- Fe2+ NO 答

10、案: D 试题分析: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根据方程式 H2SO3 +I2 +H2O=2HI + H2SO4 2FeCl3 + 2HI=2FeCl2 + 2HCl + I2 3FeCl2 + 4HNO3=2FeCl3 + NO + 2H2O +Fe(NO3)2,可以判断出还原性: H2SO3 I- Fe2+ NO。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点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高考热点问题。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 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 Ba2 、 Cl-、 NO3- B K 、 AlO2-、 Cl-、 SO42- C Ca2 、 Na 、 NO3-、 HCO3-

11、D Na 、 Cu2+ 、 Cl-、 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碱性,因此有还原性的离子和不能与 OH-共存的离子都不能大量存在。 A中的 NH4+, C中的 HCO3-, D中的 Cu2+。答案:选 B。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 SO42-; Ag+和 SO42-);( 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 Al3+, Fe3+与 CO32-、 HCO3-、 AlO2-、

12、ClO-,S2-等);( 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 H+、 NO3-; S2-、 ClO-;S2-、 Fe3+等);( 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 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4)是 “可能 ”共存,还是“一定 ”共存等。 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

13、到下列现象: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 生的物质是 A Na2O B NaOH C Na2CO3 D NaH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钠变质过程是:钠 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十水碳酸钠晶体。所以在变质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的是 NaHCO3。答案:选 D。 考点:钠的性质 点评:在空气中碳酸钠固体不能变成碳酸氢钠。 下列变化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PP2O5 B Fe3O4Fe C Na2SO4BaSO4 D MgMg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从化合价上表现的是价态降低。答案:选 B。 考点:氧化还

14、原反应 点评:氧化剂得电子,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盐酸: CO32- + 2H+=H2O +CO2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C KOH溶液与 KHSO4溶液反应: OH- H =H2O D Ba(OH)2和 (NH4)2SO4溶液混合加热: Ba2+ SO42-= Ba 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碳酸钙难溶物,不能拆; B中应该生成 Fe2+违背客观事实; D中NH4+和 OH-也可以反应。答案:选 C。 考点:离子反

15、应方程式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看是否符合得失电子相等。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注意过量、少量、适量等。 取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失去了光泽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熔化的铝不滴落 D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生成了氧化铝 答案: B 试题分析: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过程中 不会出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答案:选B。 考点:铝的性质 点评:铝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立刻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熔融而不滴落。 下列有关 Na2CO3和 NaHCO3的说法中,错误的

16、是 A等质量的 Na2CO3和 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Na2CO3产生的 CO2体积大 B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和 NaH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反应 ,NaHCO3反应更剧烈 C向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D可用 BaCl2溶液鉴别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等质量的 Na2CO3和 NaHCO3, NaHCO3的物质的量大,所以放出的CO2多。答案:选 A。 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小,可以让学生夯实基础。 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 HCl B

17、 K2SO4 C MgCl2 D CuCl2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 NaOH再与溶质反应,因此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MgCl2。答案:选 C。 考点:钠与盐溶液反应 点评:钠虽然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前面,但是却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原因是金属钠能与水反应。 实验题 ( 11分)在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 CO2的装置。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 NaHC

18、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管 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答案: (1)CaCO3 2HCl=CaCl2 H2O CO2 (2)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除去 CO2气体中混入的 HCl C 过氧化钠 与 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 O2 D NaOH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 CO2气体 (3)2Na2O2 2CO2=2Na2CO3 O2 (4)把 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将试管正立,松开拇指,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题分析:( 1)制备 CO2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

19、=CaCl2+H2O+CO2 ( 2) B中加饱和 NaHCO3溶液,是除去 CO2气体中混入的 HCl。 C中应放Na2O2,与 CO2和水蒸气反应,产生 O2, D中应该加入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 CO2气体。 (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 2CO2=2Na2CO3O2 ( 4)检验 O2的方法是:把 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将试管正立,松开拇指,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本题是很基本的 Na2O2性质实验题,难度小,可 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 填空题 ( 9分)( 1)在反应 K2Cr2O7

20、+14HCl 2KCl+2CrCl3+3Cl2+7H2O 中, _元素被氧化, _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剂; 是还原产物(填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若标准状况下产生 2.24L Cl2,则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NA. ( 2)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 O2、 MnO4-、 H2O 、Mn2+、 H2O2、 H+。已知该反应中 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 H2O2 O2。 写出该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 如果上述反应中有 11.2L(标准状况 )气体生成,则被还原的物质为 mol。 答案:( 1) Cl, Cr, K2Cr2O7; CrCl3; 0.2 NA. ( 2) MnO4

21、+H2O2 +H+ O 2+H2O +Mn2+ 0.2mol ( 12分) A、 B、 C、 D、 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 B、 C、 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 E,此外 B还生成一种可燃气体。而 C、 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和 A可反应生成 C, F和 H也可反应生成 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C、 F的化学式: A ; C ; F ; ( 2)写出 C溶液和 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盐酸 。 B+水 。 答案:( 1) NaOH; Na2CO3; Na2O2;( 2)

22、 Na2CO3+CO2 +H2O= 2NaHCO3。 ( 3) HCO3- + H+ = CO2+H2O 2Na+2H2O = 2Na+ + 2OH-+ H2。 试题分析: A、 B、 C、 D、 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这五中物质均含有 Na元素。 B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气体,则 B是 Na; C、 D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H,该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C、 D为Na2CO3或 NaHCO3,又知 D和 A可反应生成 C,所以 A是 NaOH, C是 Na2CO3,D是 NaHCO3。 F和 H也可反应生成 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够产生Na2CO3和无色无

23、味气体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只有 Na2O2和 CO2反应,所以 F是Na2O2, H是 CO2。 考点:元素化合物推断 点评:本题的逻辑性较强,难度较大,非常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 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有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将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填在题后的横线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 (1) Fe粉 Al , (2)Cu粉 CuO , (3) Mg(OH)2固体 Al(OH)3 , (4) Na2CO3粉末 NaHCO3 , 答案: (1) NaOH 溶液 2Al+2OH-+2H2O=2AlO2- + 3H2 (2) 稀盐酸, CuO +

24、 2H+ = Cu2+ +H2O (3) NaOH 溶液, Al(OH)3+OH-=AlO2- +2H2O (4) 加热 , 2NaHCO3= Na2CO3+CO2 +H2O 试题分析:( 1)铝与 NaOH溶液反应而 Fe不反应,所以用 NaOH溶液。 ( 2) CuO 与盐酸反应,而 Cu不反应,所以用盐酸。 ( 3) Al(OH)3与 NaOH溶液反应而 Mg(OH)2不反应,所以用 NaOH溶液。 ( 4) NaHCO3受热分解变成 Na2CO3,所以直接加热即可。 考点:物质的除杂 点评: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杂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化合物的性质。 计算题 ( 8分)将 Na2CO3和 N

25、aHCO3混合物 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 1.12L(标准状况 )CO2,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水中,配制成 300ml溶液。求: (1)原混合物中 NaH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1) 8.4g ( 2) 0.5mol/L 试题分析:( 1) 2NaHCO3 Na2CO3+CO2+H2O 284 1 22.4L x y 1.12L x=8.4g y=0.05mol ( 2) m(Na2CO3)=19g-8.4g=10.6g,所以 n(Na2CO3)= +0.05mol=0.15mol,因此 c(Na2CO3)= 考点:计算题 点评:本题简单,利用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