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028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做法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使用含磷洗涤剂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 D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使用含磷的洗衣粉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改善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工厂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2、会污染环境进而损害人体健康,处理后再排放能保护环境 . 资源要节约和合理利用, B不符合题意。 C.正确。 D.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饭盒、纸杯大多是由石油中提炼 聚苯乙烯的原料加上发泡剂,加热发泡而成;聚苯乙烯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因而成了制一次性快餐盒的首选材料;但是使用一次性饭盒、纸杯等制品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因此不利用环境的改善;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种重大问题之一,已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该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

3、变害为利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等知识,并且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相关生活情景和热 点新闻 131 53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核素,下列关于 131 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 78 B中子数为 53 C与 127 53I互为同位素 D核外电子数为 131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碘 131是原子序数为 53,可知碘 131原子核中的电子数是 53,质子数为 53,中子数为131-53=78,则 A、 B、 D都错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碘原子,互为同位素,故 C正确 考点:原子的结构,同位素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构成的理解,

4、明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 20 250mLA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分离水和乙醇 C收集氨气 D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 NaOH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正确 B分离水和乙醇由于二者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故不用分液漏斗。 B错误。 C收集氨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图为向上排空气法。 C错误。 D由于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的硅酸钠具有粘合性,故不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 NaOH溶液。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点评:本题不难,要求学生掌握典型化学实验基本的操作,同时也要注意课本中一些重要演示实验。 Al(OH)3是一种常用的阻

5、燃剂,添加在可燃物中的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如下: 2Al(OH)3 Al2O3+H2O。从而降低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达到阻燃的目的。该反应属于( ) A氧化还原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离子反应 D吸热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所给反应来看,物质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 ,反应条件为加热,故属于吸热反应。整个反应没有离子参与,又不属于离子反应,综合上述,答案: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分类。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概念理解的考查,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2O的摩尔质量为

6、 18g B 16克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 6.021023 C常温、常压下 1molNH3的体积约为 22.4L D 1L1mol L1 Na2SO4溶液中含 Na+为 2mol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单位错误, H2O的摩尔质量应为 18g/mol。 B 16克 CH4为 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 6.021023,正确 C状态错误,常温、常压下 1molNH3的体积不一定为 22.4L。 D 1L1mol L1 Na2SO4溶液中含 Na2SO4为 1mol,则 Na+为 2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点评:此题不难,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式的熟练程度,掌握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公式

7、就能解决。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Na+、 OH 、 Cl2 B Na+、 Ca2+、 CO32 C Na+、 SO42 、 NO3 D NH4+、 NO3 、 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OH 、 Cl2不共存: 2OH +Cl2=Cl- +ClO- +H2O B. Ca2+、 CO32 不共存,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D. NH4+与 OH 不共存,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氨水。 故选 C。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在解离子共存问题时,关键看组成溶液的离子只要会生成沉淀、气体、水中的一种,离子就不能共存。 根据右图装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上有气泡

8、产生 B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锌片为负极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装置为铜锌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锌为负极:Zn- 2e=Zn2+,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 2H+ +2e=H2,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 B 。 考点:原电池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来判断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根据下列实验方法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B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C某溶液 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D某溶液 有气体产生,则

9、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可能为硫酸银或碳酸银,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Cl 。 A错误。 B.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钡,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SO42 。 B错误。 C.正确 D.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CO32 。 D错误 考点:离子的检验 点评:解决此题注意离子检验过程中实验方案的严密性。特别的有些试剂的滴加先后顺序要注意。 等质量的铝粉与足量盐酸在不同条件下反 应,产生 H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图中曲线 a、 b、 c分别对应表中的

10、实验组别是( ) 实验组别 盐酸浓度( mol/L) 温度( ) 2.00 15 2.00 30 4.00 30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压强、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反应物的浓度越大,速率越快;温度越高,速率越快,从所给图像看:反应速率大小 a bc(看反应完成的时间),综合速率影响因素,答案:选 D 考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主要学会看懂图像 “拐点 ”、曲线的走势,结合题意判断。 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 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 C禁止吸烟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D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

11、摄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这种观念错误,自然界也存在许多天然有毒的物质。 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这种观念错误,自然界中的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纯净水只能提供单一的水。 C吸烟可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禁止吸烟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正确, D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错误,也还可通过蔬菜水果等食品中摄入。 考点:化学知识与健康 点评:此题不难,注意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积累。了解生活中相关化学与健康知识。 下列措施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废旧电池做填埋处理 B焚烧废旧电器回收贵金属 C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D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12、答案: D 试题分析: A废旧电池做填埋处理,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B焚烧废旧电器回收贵金属,焚烧塑 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C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不进行污水处理,对土壤和水体都有污染。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等,减少燃放烟花爆竹,自然对减少大气污染有积极意义。 考点: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防治。 点评:掌握几种典型的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重金属离子污染)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下列饮料的包装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瓶 B纸盒 C玻璃瓶 D易拉罐 答案: C 试题分析:塑料、纸盒都属于有机物,易拉罐属于金属制品。玻璃是硅

13、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 C 考点:材料与生活 点评:掌握几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下列食品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酱油中添加含铁的营养强化剂 B饮料中添加塑化剂 C用甲醛浸泡海鲜 D用工业盐腌制火腿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元素,酱油加铁符合食品安全。 B.塑化剂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饮料中不允许添加。 B错误。 C.甲醛有毒,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不能食用,所以错误。 D.亚硝酸钠(工业盐)有毒,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体不利,所以错误。 考点:食品安全问题 点评: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安

14、全重于泰山,与之有关的知识点也已成了化学考查的热点 . 下列抗酸药的有效成分中,能与胃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 A氢氧化镁 Mg(OH)2 B碳酸氢钠 NaHCO3 C氢氧化铝 Al(OH)3 D三硅酸镁 Mg2Si3O8 n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 A、 C都是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中和过多的胃酸。不产生气体,胃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三硅酸镁与胃酸作用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镁。故选 B。 考点:抗酸药的作用机理 点评:此题不难,了解几种抗酸药(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作用机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结构如图所示),

15、可作为太阳能的电极。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共价化合物 B属于单质 C属于有机物 D属于电解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 ”可确定石 墨烯为同种元素的同种原子构成,即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则 A、 C、 D都不能选,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分类 点评:掌握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酸、碱、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等等)及其区别。 联合国决定 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 ) A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 B门捷列夫

16、发现元素周期律 C爱英斯坦提出相对论 D居里夫人发现镭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自然科学,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就要研究物质的制法,才能使化学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其中的 A、 B、 D都是研究物质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爱英斯坦提出相对论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 C。 考点:化学研究的领域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为了检验 FeCl2溶液是否氧化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 A盐酸 B KSCN溶液 C氯水 D石蕊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FeCl2 、 FeCl

17、3都不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 A错误。 B.如果 FeCl2溶液变质,变质后的物质是 FeCl3, Fe3+能和 SCN-生成络合物,使溶液呈现血红色现象明显,这一反应是 Fe3+的特征反应,所以用 KSCN溶液,故 B正确。 C. FeCl2被氯水氧化成氯化铁,也不能检验是否变质。 D、无论氯化亚铁是否变质,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都呈酸性,所以无法检验,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铁离子的检验 点评:检验 Fe3+的物质有: KSCN(溶液变血红色)、苯酚(溶液呈紫色)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 Na2S B CO2 C F2 D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

18、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A Na2S 中钠离子与硫离子以离子键结合, A不符合题意。 B CO2碳原子与氧原子以极性键结合, B不符合。 C F2 氟原子之间以非极性键结合。 D H2O 氢原子与氢原子以极性键结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化学键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化学键的类别及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有关二氧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与所有的酸都反应 C能与强碱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生石灰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硅只与氢氟酸反应,故 B错误; 二氧化硅能与

19、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 C正确; 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A正确;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硅能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硅酸钙,故 D正确 考点:二氧化硅的性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要加强记忆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 H+、 HCO3-、 Cl- B K+、 OH-、 Cl-、 SO42- C Na+、 Ba2+、 CO32-、 NO3- D OH-、 Na+、 NO3-、 H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H+、 HCO3-不共存,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所有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共存。 C.

20、Ba2+、 CO32-反应生成 BaCO3沉淀。不共存。 D.OH- 与 HCO3-反应生成水和 CO32-,不共存。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点评:掌握离子是否共存的依据的相关知识。特别注意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离子。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钠、钾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B实验剩余的钠可放入废液缸中 C不慎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洒在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 D贮氯罐发生意外泄漏时,可以向其周围空中喷洒稀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钠、钾可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氢气,水不能用于此类火灾灭火。 B.钠与水反应,故不能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 C. 不慎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洒在皮肤上时应该马上用水冲

21、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氯气泄漏,可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向其周围空中喷洒稀氢氧化钠溶液。故 D正确。 考点:钠、钾性质,氯气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知识,但也要求学生掌握钠钾性质,氯气性质,此题不难解答。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氯水 C二氧化硫 D次氯酸钠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氯水、次氯酸钠溶液因为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故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也可与品红中的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A氯化钙没有漂白性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漂白性。 点评:此题不难,需学生记住具有漂白性的一些物质(氯水、过氧化钠、臭氧、二氧

22、化硫、次氯酸)。注意漂白原理的区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有很强的还原性 B钠原子最外层有 11个电子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过氧化钠可作为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a+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即氧化性和还原性都不强。故 A说法错误。 B.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核外电子数为 11。故 B错误。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C错误。 故选 D。 考点:钠的结构与性质 点评:此题不难,需掌握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联系。学习过程多理解 “结构决定性质 ”这句话。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

23、属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得电子,是氧化剂 D宜用铝制餐具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铝金属性较强,故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正确。 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 B错误。 C.铝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做还原剂。 C错误。 D.铝既可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也与碱反应,在盐溶液中还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故不宜用铝制餐具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故选 A。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掌握铝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强,较活泼),解决此题不难。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 A 2F2 +2H2O=4HF +O2

24、 B Cl2+ H2O =HCl +HClO C SO2+ H2O =H2SO3 D 2Na+H2O =2NaOH +H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F2+H2O的反应中, 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中 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水作还原剂,故 A错误。 B、 Cl2+H2O的反应中, Cl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的又有降低的,水中的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 不变,所以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 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合题意。 C错误。 D、 Na+H2O的反应中, 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 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作氧化剂,故 D错误。 考点

25、: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在反应中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实验室配置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 A Zn B Al C Fe D Cu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Cl2中 Fe为 +2价,所以极易被氧化为 +3价,加入铁粉后,会与 +3价的铁反应使之成为亚铁离子后,融入到 FeCl2溶液中,这样便有效地减少FeCl2的损失,故选: C。 其它备选答案:虽也可防止亚铁离子氧化。但反应后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故不选。 考点: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转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

26、知识比较零碎,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O2 B H2 C NO2 D NO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考点:气体的收集方法 点评:掌握气体收集方法的选取原理,记住典型气体的性质。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 Cu+4H+2NO3-=Cu2+2NO2+2H2O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l3+3OH-=Al(OH)3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D稀硫酸滴在铝片上: A

27、l+3H+=Al3+H2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Al3+4OH-=AlO2-+ 2H2O, B错误。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应为: 2Fe2+Cl2=2Fe3+2Cl- D稀硫酸滴在铝片上要满足原子守恒: 2Al+6H+=2Al3+3H2 故选 A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典型题型,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需满足两个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在常温常压下, 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 NA B在常温常压下, 1mol He含有的原子数为

28、 2 NA C 71g Cl2所含原子数为 2 NA D 23g Na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10 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常温常压下, 11.2 L N2不一定为 0.5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不一定为 0.5 NA, A错误。 B He为单原子分子。在常温常压下, 1mol He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B错误。 C 71g Cl2为 1mol 所含原子数为 2 NA,正确 D钠原子在反应时失去 1个电子, 23g Na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NA,D错误。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 B,注意氦是单原子分子。

29、下列有关 FeCl3溶液和 Fe(OH)3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直径相同 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胶体粒子直径为 1nm1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具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故选 A。 考点:胶体的概念与性质 点评:本题结合 FeCl3溶液与 Fe( OH) 3胶体考查了溶液和胶体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区分。 实验题 ( 16分)某只含有 CaCl2和 Na2SO4杂质的粗盐样品,加水得到混合物 A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 1)在混

30、合物 A中先加过量的 BaCl2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充分搅拌后,再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可除去的离子是 。 ( 2)在溶液 C中加入的足量试剂 X是 。 ( 3)操作 的分离方法分别是 。 ( 4)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可用气体 F与 NaOH溶液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SO42-; Ba2+,Ca2+( 2) HCl溶液( 3)蒸发结晶 ( 4)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试题分析:( 1)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加入氯化钡溶液是除去硫酸钠的;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

31、碳酸钡沉淀,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 2)溶液 C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加入试剂 x将碳酸钠转化成氯化钠,因此加入的 x是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Na2CO2=2NaCl+CO2+H2O; ( 3)操作 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用过滤法,操作 是将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结晶析出,应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4) Cl2与 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考点:粗盐提纯 点评:本题主要考了在粗盐提纯的试验中对杂质进行转换的探究,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 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

32、探究一氧化氮的性质,欲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来制取一氧化氮。 A B C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用上图中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氮,选用仪器连接的顺序应是 A接_。 ( 2)现欲用 15 mol/L HNO3溶液配制 500 mL、 1 mol/L HNO3溶液时,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 3)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就可以和铜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4)实验开始时,该小组同学发现在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 ( 5)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

33、物。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汽车尾气中的 NO和 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 NO与 CO反应,生成 CO2和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B (2)容量瓶( 3) 3Cu +8HNO3=3Cu(NO3)2 +2NO +4H2O ( 4) 2NO +O2=2NO2( 5) 2NO+2CO=2CO2+N2 试题 分析:( 1) NO 不溶于水且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仪器连接的顺序应是 A接 B。 (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的溶液,需玻璃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等。故还必须使用的一种

34、玻璃仪器是容量瓶。 ( 3)稀硝酸和铜反应方程式: 3Cu +8HNO3=3Cu(NO3)2 +2NO +4H2O ( 4)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是因为 NO与装置内原有的氧气反应生成 NO2反应。反应方程式 2NO +O2=2NO2 ( 5)根据题意反应方程式为: 2NO+2CO=2CO2+N2 考点: NO的性质 点评 :本题考查了 NO的制取原理、收集方法、性质,还有溶液的配制。综合性较强。 填空题 ( 12分)下表列出了 六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A 01 A A A A A A 2 3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标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 ( 2) 和 两

35、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 3)元素 形成的最简单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为 。 ( 4)元素 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 Li、 Al( 2)电子式 ( 3)正四面体( 4) 2Na + O2 =Na2O2 试题分析:( 1) 处在周期表第二周期第一主族为锂元素, 处在周期表第三周期第三主族为铝元素。 ( 2) 为钠元素 为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电子式 ( 3)元素 为碳,形成的最简单有机物为甲烷,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 4)元素 为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 + O2 =Na2O2 考点:元素周期表,电子式的书写。 点评:掌握 120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电子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