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3037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构成地壳基本骨架的非金属元素是 O、 Si B蛋白质中均含 C、 H、 O、 N 四种元素 C水晶、陶瓷、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D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原子核都有关系 答案: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有 CH3OH B红外光谱是确定有机分子摩尔质量的现代物理方法 C 的名称为 2-甲基 -3-丁烯 D分子式为 C7H8O 且分子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多于 4种 答案: D 对 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B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 7个峰

2、 C该物质遇 FeCl3溶液显色, 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 1mol 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 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 Na、 NaOH、 Na2CO3、 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 答案: B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甲酸、乙醛和乙酸 B向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可以检验淀粉水解后的产物 C将乙醇与浓硫酸在 170 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可以检验生成的乙烯气体 D用饱和 Na2CO3溶液收集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答案: D 下列有关分离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3、B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苯甲酸 C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答案: B 足量 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 SiO32-、 Cl-、 NO3- B H 、 NH4 、 Al3 、 SO42- C Na 、 S2-、 OH-、 SO42- D Na 、 C6H5O-、 CH3COO-、 HCO3- 答案: B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 NaOH溶液中: HCO3 +OH =CO32 +H2O C少量 SO2通入足量漂白粉溶液中: Ca

4、2+SO2+H2O+2ClO =CaSO3+2HClO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CaCO3+2CH3COOH=Ca2+2CH3COO +CO2 +H2O 答案: D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类推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所以苯也可以 B SO2能与碱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 C Al和 S直接化合可得到 Al2S3,所以 Fe与 S直接化合也可得到 Fe2S3 D某些盐的离子水解形成胶体可以做净水剂,明矾可做净水剂,所以 FeCl3也可以 答案: D 已知: 向 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

5、黄绿色气体; 向 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 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取实验 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MnO4- Cl2 Fe3+ 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 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I试纸变蓝 D实验 证明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A 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 CuFeS2)开始,已知黄铜矿中铁为 +2价。黄铜矿的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 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

6、剂 C O2只做氧化剂 D若有 1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有 4mol电子转移 答案: D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 N2是还原剂, 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2mol AlN, N2得到 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D C被还原生成 CO 答案: C 下列解释实际应用的原理表达式中, 不正确 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 Cl2 + H2O H+ + Cl-+ HClO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HCO3- + Ca2+ + OH-= Ca

7、CO3+ H2O C KI溶液与 H2SO4酸化的 H2O2溶液混合: 2I- + H2O2 + 2H+ = 2H2O + I2 D用饱和 FeCl3溶液制备 Fe(OH)3胶体: FeCl3 +3H2O= Fe(OH)3+ 3HCl 答案: D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据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 D胶体: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烃、芳香烃和卤代烃都属于烃 B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C工业上分别用热还原法、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镁、铝和铜 D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

8、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答案: D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的比例模型: B乙醇的结构简式: C2H5OH C次氯酸的结构式: D甲基的电子式: 答案: B 短周期元素 W、 X、 Y、 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Z元素的单质是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Y的单质和 Y与 X的化合物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B同周期中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 X原子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D W的非金属性比 X强 答案: A 已知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 L辛烷含有 0.8NA个碳原子

9、 B 1mol FeCl3完全转化为 Fe(OH)3胶体后生成 NA个胶粒 C常温下, 7.1 g C12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转移 0.1NA个电子 D 28 g C16O 与 28 g C18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4NA 答案: C R、 W、 X、 Y、 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m、 n均为正整数) A若 R (OH)n为强碱,则 W (OH)n+1也为强碱 B若 HnXOm为强酸,则 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 Y的最低化合价为 -2,则 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6 D若 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 B 已知 A、

10、 B、 C、 D、 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 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倍,元素 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 D、 E的单质 B元素 A、 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化合物 AE与 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 C、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答案: A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 pH=13的溶液中: NH4+、 K+、 ClO 、 Cl B在滴加 石蕊试

11、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K+、 NH4+、 S2O32 、 NO3 C有 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 H+、 Ba2+、 Fe2+、 Cl D在 c(H+)=1.010-13mol L-1的溶液中: Na+、 SO42-、 AlO2-、 K+ 答案: D 实验题 (13分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 a、 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 a关闭 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装置 A中试剂是 _。 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 ( 2

12、)验证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在( 1) 操作后打开 b,关闭 a。 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 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 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 将 KOH和 Ca(OH)2的混合物 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 B气体,实验过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1.2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 KOH的质量为 _g。生成沉淀质量为最大时,消耗 B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范围是:_。

13、答案:( 1)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KMnO4溶液 A中 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 2) 2H2S + SO2 = 3S + 2H2O BaSO4 BaSO3 Ba2+ + SO2 + Cl2 + 2H2O = BaSO4+ 4H+ + 2Cl 0.56g 224mL V 448mL 填空题 (11分 )肉桂酸甲酯是一种常用的调制具有水果香味的食用香精。下图是由 A合成聚肉桂酸甲酯等有机物的合成信息: 已知: F为由两分子 D间反应形成含有三个六元环的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DG的反应

14、类型是 _; GH的反应类型是_; ( 2) D转化为 E的化学方程式是_; ( 3)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_;F_; ( 4)符合以下条件的 D的同分异构体有 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_。 苯环上有 2种氢, 3个取代基; 能发生银镜反应; 遇 FeCl3溶液显色。 ( 5)请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 G的合成线路,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 氧化羟基的条件足以氧化有机分子中的碳碳双键; 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答案:( 1)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 2) ( 3) ( 4) 4种 ( 5)X、 Y、 Z、 M、 R、 Q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

15、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 /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价 -4, +4 -2 -1, +7 +3 其它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 1) 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 37的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 _。 ( 2) 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 3)根据表中数据推测, 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_。 ( 4) Z、 M、 Q 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_。 ( 5) Y与 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_(

16、选填字母序号 )。 a.常温下 Y的单质呈固态, 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 XR YX4 c.Y与 R形成的化合物中 Y呈正价 ( 6)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甲 +乙 丙 +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 _。 ( 7) Y的单质能和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第三周期 A族;同位素 ( 2) 2Na+2H2O=2Na+2OH +H2 ( 3)大于 0.099nm小于 0.143nm ( 4) O2- Na+ Al3+ ( 5) Cl b c ( 6) NaAlO2或

17、Na2SiO3 ( 7) Si+2NaOH+H2O=Na2SiO3+2H2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 K+、 A13+、 Mg2+、 NH4+、 Cl-、 SO42-、 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 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 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有: _,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有:_。 (2)写出溶液加入适量 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3)简述产生白色

18、沉淀在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发生部分溶解现象的原因 _。 答案: (1)肯定有 A13+、 Mg2+、 SO42- 不能确定有 K+、 Cl- (2)2Na2O2+2H2O=4Na+4OH +O2 (3)白色沉淀中含有 Al(OH)3和 Mg(OH)2两种成分,在加入 NaOH溶液后Al(OH)3溶解而 Mg(OH)2不溶解。 (7分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 4H+ 3e NO 2H2O KMnO4、 Na2CO3、 Cu2O、 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 1)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

19、的离子方程式:_。 ( 2)反应中硝酸体现的性质有 _、 _。 ( 3)反应中若产生 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 ( 4)若 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_。 答案:( 1) 14H+2NO3 3Cu2O = 6Cu2+ 2NO 7H2O ( 2)酸性 氧化性 ( 3) 0.6mol ( 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已知某氯代烃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3,且氯的质量分数是 62.8%, A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谱图中只有两组峰。 (1)A的分子式是 _ (2)A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_; C可

20、以发生的反应有_。 a与氢气加成 b缩聚反应 c中和反应 d水解反应 e取代反应 D的结构简式为: _。 (3)巴比妥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物,其中一些常常可用作镇静和催眠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 R、 R为烃基或氢原子。下图是由 E合成一种巴比妥 H和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环戊甲酸( I)的流程: 已知: 写出 E转化为 F的化学方程式: _。 巴比妥 H的结构简式是 _。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 i属于甲酸酯; 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iii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的共有 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_。 (4)尿素 (H2N-CO-NH2)也可与甲醛合成脲甲醛树脂,其可用于耐水性和介电

21、性能要求不高的制品,如插线板、日用品、装饰品,也可用于部分餐具的制造。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生成聚合前体: 酸性条件: H2N-CO-NH2 + 2HCHO HOCH2NH-CO-NHCH2OH 碱性条件: H2N-CO-NH2 + 4HCHO (HOCH2)2N-CO-N(CH2OH)2 第二步聚合: 第一步反应得到的聚合前体继续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 第一步生成聚合前体的反应属于 _反应;要得到体型的脲甲醛树脂,尿素与甲醛需要在 _(填 “酸性 ”或 “碱性 ”)条件下反应。 写出由酸性条件下得到的聚合前体通过醚键缩聚得到脲甲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C3H6Cl2 (2) 羧基 b c e C2H5OH 9种 HCOOCH=CHCH2CH2CH3 (4) 加成 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