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059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 3 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答案: D 试题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因此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能含有离子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关系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辨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已知 NH3分子可与 Cu2+形成配位化合物离子

2、Cu( NH3) 42+,则出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 NaOH B NH3 C BaCl2 D Cu( OH) 2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A不正确;氨气容易和硫酸铜形成配位健, B不正确;氯化钡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C 不正确;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 点评:不同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该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 NH4+离子中存在 4个 N-H共价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四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相同 B四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不同 C原来的三个 N-H的键长完全相同,但与由配位键形成的 N-H键不同。 D四个 N-H键键长相同,但键能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 NH4+离子中存在 4个 N-H共价键,其中有一个是配位健,但 4个N-H的键长是完全相同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 NH4+离子中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不同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共价键和配位健的有关正确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 A氯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甲烷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从

4、而使人体中毒,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膦( 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PH3是非极性分子 B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 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PH3分子中 PH 键是非极性键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所以不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而是极性分子,A不正确; 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5个,所以在该化合物中 P原子还有一对孤对电子, B正确; P的化合价

5、是 -3价,属于最低价,具有还原性, C不正确;P 和 H 是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D 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键、分子极性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 ( ) A金属原子 B金属阳离子和电子 C金属原子和电子 D阳离子和阴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键的形成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识记性的,难度不大。 在金属中,自由移动的电子所属的微粒 ( ) A与电子最近

6、的金属阳离子 B整块金属的所有金属阳离子 C在电子附近的金属阳离子 D与电子有吸引力的金属阳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并不是专属于某几个原子所共有的,而是属于整块金属的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金属键的形成,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 Co( NH3) 63+中,与中心离子形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 ) A N原子 B H原子 C Co原子 D N、 H两种原子同时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微粒的配体是氨气分子,但提供孤对电子的是氮原子,所以与中

7、心离子形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N原子,而不是 H原子,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形成 点评:本题通过对配位健的有关判断,有利于巩固学生对配位健的理解,加深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 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 Pt(NH3)62+和 PtCl42 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 ) A都是 +8 B都是 +6 C都是 +4 D都是 +2 答案: D 试题分析:氨气分子不带电荷,所以前者 Pt的化合价是 2价;氯离子带 1个负电荷,所以后者中 Pt的化合价还是 2价,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较易得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配位健的理解,以及常见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8、 离子晶体之所以有脆性是由于( ) A离子排列不能错位 B离子键结合力大 C离子键有方向性 D离子键有饱和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A和 D不正确;离子键的结合力大,说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由于离子晶体中离子排列不能错位,所以离子晶体有脆性,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晶体的性质及结构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9、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一般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所以选项 A正确, B不正确;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半径减小,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半径增大,因此选项 C和 D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键的有关判断。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等 点评:本题为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考查的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 Na2O B HNO3

10、 C HCl D NH3 答案: A 试题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正确;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 B、 C、 D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 A NH4Cl B NaOH C CS2 D NaCl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一般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 C正确; A中 N和 H之间是共价键,但化合物中还含有离子键; B中 H和

11、O之间是共价键,但化合物中还含有离子键; D中没有共价键,全部是离子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共价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难度不大。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书写掌握程度,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 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 A LiCl B NaBr C KI D KF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是逐渐增大的,所以选项中阳离子半径最大的是 K ,阴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F-,所以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KF,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训练学生灵

12、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效率。 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 ( ) A KCl B NaCl C AlCl3 D Na2S 答案: A 试题分析:形成离子键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形成的离子键极性就越强。选项中金属最强的是 K,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Cl,所以 KCl中离子键的极性最强,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考查学生对离子键概念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2O2 B NaOH C H2O2 D NH3 H2O 答案: A 试题分析:含有离子键

13、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 A、 B是离子化合物, C和 D是共价化合物。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 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所以 A正确, B种 H和 O形成的是极性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关系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相同的是 ( ) A CO和 MgCl2 B NH4F和 NaF C Na2O2和 H2O2 D H2O和 SO2 答案: D

14、试题分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所以 A中前者含有共价键,后者含有离子键;B中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含有离子键; C中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含有共价键; D中都是共价键,且都是极性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为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的学生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填空题 氮化钠( 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Na3N是由 _键形成的化合物。 ( 2) Na3N与

15、盐酸反应生成 _种盐。 ( 3) 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 _反应 答案:( 1)离子键;( 2) 2;( 3)复分解 试题分析:( 1)钠和氮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 2)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则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钠。所以氮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共计是 2种盐。 ( 3)氮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Na3N 3H2O 3NaOH NH3,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 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

16、高学习效率。 在下列 H2O、 H2O2、 Ba( OH) 2、 Na2O2、 K2O等化合物中,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 答案: Ba( OH) 2 ; Na2O2; H2O2 试题分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如果是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非极性键。如果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极性键。所以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Ba( OH) 2;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Na2O2;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

17、的化合物是 H2O2。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不同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应用。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 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离子 Zn( NH3) 42+。 回答下列问题: (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 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硫酸铝和氨水 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硫酸锌和氨水 ( 4)写出可溶性铝盐

18、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 答案:( 1) Al( OH) 4 - ( 2) Zn+2NaOH+2H2O=Na2Zn( OH) 4+H2 ( 3) ( 4) Al3+3NH3 H2O=Al( OH) 3+3NH4+ 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 Zn( OH) 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 Zn( 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 试题分析:( 1)单质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l( OH) 4 -。 ( 2)根据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

19、NaOH+2H2O=Na2Zn( OH) 4+H2。 ( 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所以 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由于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所以 不能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同样氢氧化锌也是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中的,所以 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与氢氧化铝不同的是,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配合物离子 Zn( NH3)42+,所以 也可以通过相互滴加进行鉴别,答案:选 。 ( 4)由于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所以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3NH3 H2O=Al( OH) 3+3NH4+;由于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 Zn( OH) 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 Zn( NH3) 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所以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 考点:考查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的性质、配位健的形成、方程式的书写等 点评:不同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有利于培养形式的规范答题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简答题 用电子式表示 NH3分子与 H+通过配位键形成 NH4+的过程。 答案: 试题分析:氨气分子中的氮原子还含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能和氢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 NH4+,其形成过程是 。 考点:考查配位健的形成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