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07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安徽省安庆一中、合肥六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1mol乙烯共用电子对数为 4NA B 1mol乙醛与足量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NA C标准状况下, NA个 HF 分子的体积约为 22.4L D 0.1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原子数一定为 0.6 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常温常压下, 1mol乙烯共用电子对数为 5NA,错误; B 1mol乙醛与足量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2NA,错误; C标准状况下, NA个

2、 HF 分子的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所以体积小于 22.4L,错误; D由于每 1mol的乙烯或乙醇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3mol,所以 0.1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原子数一定为 0.6 NA,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的知识。 短周期元素 A和 B可形成 AB3型化合物。若 B原子序数为,则 A的原子序数为下面算式中的 m 6 m 4 m-4 m-2 m 8 m 14 m-12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可能是 m 6,如 NH3; 可能是 m 4如 AlF3; 可能是 m-4,如 AlCl3; 可能是 m-2,如 PCl3

3、; 可能是 m 8,如 SO3; 可能是 m 14如PH3; 可能是 m-12,如 BCl3.故正确的组合是 ,选项是 D。 考点:考查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时的原子序数的关系的知识。 甲苯和丙三醇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 51.3,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40 B 35 C 30 D无法计算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苯分子式是 C7H8,丙三醇分子式是 C3H8O3,相对分子质量都是是92;分子中 H原子个数相等,则 H的含量相同都是( 18) 92100 =8.7,由于混合物含碳 51.3,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8.7 -51.3 =40。故选项是 A。 考点:考查混合物中元素的

4、含量的计算的知识。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CH3CH( CH3) CH C( C2H5) CCH,有关其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4 B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5 C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 为 6 D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 7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若某一个平面通过几何中心,最多有 2个顶点通过该平面,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所有的原子都在这个平面上;乙炔是直线型分子,所有的原子都在这条直线上,所以在一个平面上的碳元素的原子个数是 6个,在一条直线上的碳元素的原子个数最多是 3个,故选项是 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子结构

5、的知识。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 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 0.1mol Cu2 (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0 4mol B 0 5mol C 0 6mol D 0 8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 Cu2(OH) 2CO3+2H2SO4=2CuSO4+3H2O+ CO2n(Cu2(OH) 2CO3)= 0.1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产生 2mol的 CuSO4和 3mol的 H2O。电解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则电解了 0.2mol的 CuSO4和 0.

6、3mol的 H2O。根据电解方程式 2CuSO4+3H2O 2Cu+2H2SO4+H2+1/2O2。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6mol。因此选项是 C。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及有关计算的知识。 如图所示, a、 b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断开K2,闭合 K1一段时间,观察到两支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 K1,闭合 K2,观察到电流计 A的指针有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开 K2,闭合 K1一段时间,溶液的 pH变大 B断开 K1,闭合 K2时,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断开 K2,闭合 K1时, a极上的电极反应

7、式为: 4OH-4e-=O2+2H2O D断开 K1,闭合 K2时, OH-向 b极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断开 K2,闭合 K1,该装置是电解池,由于电解的实质是水,所以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的浓度增大,所以溶液的 pH变大,正确; B.断开 K1,闭合 K2时,该装置是原电池,由于 a电极是氧气, b电极是氢气,所以正极 b极上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O2 4e-+2H2O=4OH-,错误; C.断开 K2,闭合K1时,阳极 a极上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正确; D.断开 K1,闭合 K2时,形成的是原电池,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8、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 OH-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 b极移动,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及应用的知识。 某合金 (仅含铜、铁 )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ymol,其中 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将其全部投入 50mLbmol 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假设 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 336mL气体 (标准状况 ),则 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 Fe3 、 Cu2 时,则 a与 b的关系为: b80y(1-a

9、/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在酸性条件下, Cu、H+、 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金属又开始溶解,正确;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 、 Cu2+;也可能含有 Fe3 、 Fe2 、 Cu2+;还可能含有 Fe2 、 Cu2+;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Fe3 ,正确;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 (标准状况 ), n(NO)=0.336L22.4L/mol=0.015mol,则 n(e-)=0.045mol ;由于在溶液中金属 Fe可能形成 Fe3 、 Fe2 两种不同的情况,也可能只有其中的原则离子,因此不能确定硝酸的

10、物质的量的多少,错误。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 Fe3 、 Cu2 时, n(Cu)=aymol; n(Fe)=y(1-a)mol; HNO3的作用一部分起酸根的作用,一部分起氧化剂的作用,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2ay+3y(1-a)mol =(3y-ay)mol, 起氧化剂的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2aymol+3y(1-a)mol3=(3y-ay)/3mol,则 0.05b(3y-ay)mol+(3y-ay)/3mol.所以 a与 b的关系为: b80y(1-a/3),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混合物与硝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知识。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M: Mg2 、

11、 Ca2 、 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 pM= -lg c(M), pc(CO32-)= -lg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3、 CaCO3、 MnCO3的 Ksp依次增大 B a 点可表示 MnCO3的饱和溶液,且 c(Mn2 )= c(CO32-) C b 点可表示 CaCO3的饱和溶液,且 c(Ca2 )SSe,所以热稳定性: HCl H2S H2Se,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ClBrI,所以酸性:HClO4HBrO4HIO4,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把含有

12、 FeBr2、 FeI2各 a mol的稀溶液两份,分别通入一定量的 Cl2,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 I 被氧化成 I2,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 Br 被氧化成 Br2,两份通入 Cl2的物质的量之比 A 1: 1 B 1: 2 C 1: 3 D 1: 5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还原性: I-Fe2+Br-,所以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 I被氧化成 I2,则根据反应方程式: Cl2 2I-=2Cl- I2 可知:反应的 I的物质的量是 amol,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2mol;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 Br 被氧化成 Br2,则发生了反应: Cl2 2I-=2Cl- I2 消耗氯气 amol;

13、 2Fe2+ Cl2= 2Cl- 2Fe3+,n(Fe2+)=2amol,消耗氯气 amol;Cl2 2Br-=2Cl- Br2,反应的 n(Br-)= amol; 消耗氯气 a/2mol;因此一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5a/2mol。因此两份通入 Cl2的物质的量之比 a/2mol: 5a/2mol=1: 5。故选项是 D。 考点:考查微粒的还原性的强弱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和有关计算的知识。 根据下列事实: X+Y2+=X2+Y; Z+2H2O(冷水) =Z( OH) 2+H2; Z2+的氧化性比 X2+弱; 由 Y、 W做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W2+2e- =W, Y-2e- =Y2

14、+。可知 X、 Y、 W、 Z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Z Y W B Z W X Y C Z X Y W D Z Y X W 答案: C 试题分析: X+Y2+=X2+Y,还原性 XY; Z+2H2O(冷水) =Z( OH) 2+H2;则 Z非常活泼; Z2+的氧化性比 X2+弱;则还原性: ZX; 由 Y、 W做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W2+2e- =W, Y-2e- =Y2+。则还原性: YW,所以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ZXYW.故选项是 C。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 反应 H2(g) +Br2(l) 2HBr(g)在 25 、 101 kPa下进行

15、, 已知生成 2molHBr放出热量为 72 kJ,蒸发 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时需要吸收能量 /kJ H2(g) Br2(g) HBr(g) 436 a 369 则表中 a为 A 404 B 260 C 230 D 200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 436+30+a-3692=-72,解得 a=-200.因此断开 1molBr2(g)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时需要吸收能量 200kJ,故选项是 D。 来源 :Zx 考点:考查物质的存在状态、反应热与化学键的键能的关系的知识。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

16、式如图所示。 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 NaOH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 A 2 mol B 4 mol C 6 mol D 8 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1个分子含有一个羧基、三个卤素原子、一个酯基能够以 NaOH 发生反应,水解后产生 2 个羧基、三个酚羟基、2个 HCl、 1个 HBr,所以发生反应一共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是 8mol。故选项是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填空题 (7 分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一个左右可滑动隔板,两边分别进行可逆反应,各物质的量如下: M、 N、 P为 2.5mo

17、l、 3.0mol、 1.0mol。 A、 C、 D各为0.50mol, B的物质的量为 x,当 x的物质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且隔板在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达到平衡后,测得 M的转化率为 75%,填写空白: ( 1)达到平衡后,反应器左室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 mol。 ( 2)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 V 正 V 逆 , x的取值范围 。 ( 3)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 V 正 V 逆 ,且隔板在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x的取值范围是0.50mol3+x3.50mol;x2mol;若反应是完全从正反应方向开始的, C、 D的物质不是加入的,认为是反应消耗 A、

18、 B生成的,则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会消耗 B物质 1mol,则 B的最大物质的量是 2+1=3mol,故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 V 正 V 逆 , x的取值范围是 2.0molx3.0mol。( 3)若要使右室反应开始时 V 正 V 逆 ,即反应逆向进行,由于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3.50mol, 0.50mol3+x3.50mol;所以 x最大值是 2.0mol,若使反应逆向进行,反应是逆向开始的,则每反应消耗 2mol的 C和 1mol的 D,有 1mol的 A产生,4mol的 B产生,就会现在产生 0.50mol的 A,则消耗 C的物质的量是 0.50mol,消耗

19、 D是 0.250mol ,产生 A 0.250mol,产生 B1mol;还有 D0.250mol则x+0.750mol+1mol+0.25=3.50mol,解得 x=1.50mol。因此开始时 B的物质的量是2mol-1mol=1mol,故相应的 B的取值范围是 1.5x2.0。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对可逆反应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13分 ).巳知 A、 B、 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 1 mol 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 : 2,且含有 18 mol电子;戊是

20、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巳略去)。 请回答:( 1)单质 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 2)戊的化学式为 _。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3)丙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_ (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5)反应 中, 0.5mol NaClO 参加反应时,转移 1 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 ( 6) 定条件下, A与 TiO2、 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 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巳知,该

21、反应生成 1 mol乙时放出 536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第二周期,第 A族;( 2) Al(OH)3, Al(OH)3+OH-=AlO2-+2H2O;( 3) b; ( 4) N2+H2 2NH3;( 5) 2NH3+NaClO=N2H4+NaCl+H2O; ( 6) 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072KJ/mol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A是 Al; B是 N2; C是 H2;甲是 AlN;乙是 Al2O3;丙的 NH3;丁是 N2H4;戊是 Al(OH)3。( 1)单质 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2、第二周期,第 A族;( 2)戊的化学式为 Al(OH)3,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AlO2-+2H2O;( 3)在丙 NH3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极性共价键,所以选项是 b;(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22NH3;( 5)反应 中, 0.5mol NaClO 参加反应时,转移 1 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3+NaClO=N2H4+NaCl+H2O;( 6) 定条件下, A 与 TiO2、 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 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巳知,该反应生成 1 mol乙时放出 536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4Al

23、(s)+3TiO2(s)+3C(s)=2Al2O3(s)+3TiC(s) H=-1072KJ/mol.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的知识。主要包括元素的位置、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内的化学键的类型的知识。 (14分 )化合物 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 C5H8。 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 回答下列问题: ( 1) A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名称是 ; ( 2) B的分子式为 ; 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3) 的反应方程式为 ; ( 4) 和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 5) 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

24、-CH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2 甲基 1,3 -丁二烯(异戊二烯);( 2) C5H8O2; 碳碳双键、酯基; ( 3) +2HBr;( 4)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 5) +2H2O +C2H5OH+HBr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可知 A是 ;化学名称是 2甲基 1,3 -丁二烯(异戊二烯); B是丙烯酸乙酯 CH2=CH2-COOC2H5.与 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 ; 发生消去反应产生 ; 与 Br2在光照时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得到 C: ;C 与 NaOH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 2) B 的分子式为 C5H8O2;含有的官能团是碳

25、碳双键、酯基;( 3) 的反应方程式为 +2HBr;( 4) 和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5) 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 -CH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C2H5OH+HBr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种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14分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 (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 n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CO2、 H2O 和 N2。现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 (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 _(用

26、字母填空 )。操作时应先点燃_处的酒精灯。 ( 3)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 4)装置 D的作用是 _。 ( 5)读取 N2体积时,应注意: _; _。 ( 6)实验中测得 N2的体积为 V mL(已折算 为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 _(用字母填空 )。 A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 B生成 H2O 的质量 C通入 O2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1)排除系统中的 N2( 2分)( 2) A、 D; D( 3分) ( 3) CxHyOzNp O2 xCO2 H2O N2( 2分) (4)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 N2 (

27、2分) ( 5) E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 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2分) ( 6) A、 B、 D( 3分)。 试题分析:(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原因是排除系统中的 N2,减少实验误差;(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 A、 D;操作时应先点燃 D处的酒精灯。( 3)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xHyOzNpO2 xCO2 H2O N2;( 4)装置 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 N2;( 5)读取 N2体积时,应注意: E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 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6)实验中测得 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A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 ; B生成 H2O 的质量 ;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考查燃烧法测定在测定物质组成中的应用的知识。主要包括:实验操作的目的、先后顺序、仪器的使用、量取气体正确读数等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