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310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 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 Al( OH) 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即布朗运动 D电解 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用于水的净化;故 正确; B通电时,溶液中的带有电荷的粒子都会分别向两极移动,错误;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也无运动规律,错误; D由于氢离子放电优于镁离子,

2、故在水溶液中不能得到金属镁,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中离子的运动及电解的原理。 I2在 KI溶液中存在平衡: ,某 I2、 、 KI混合溶液中, c( )与温度 T的平衡曲线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 的 H0 B若温度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时,一定有 D状态 A与状态 B相比,状态 A的 c(I2) 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由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 I3-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 I2( aq) +I-( aq) I3-( aq)的 H 0,故 A正确;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

3、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若温度为 T1、 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2,则 K1 K2,故 B正确;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若反应趋向于平衡,则反应向生成的 I3-方向移动,则 v正 v逆 ,故C正确; D、状态 A与状态 B相比, B状态相当于在 A的基础上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状态 B的 c( I2)大,故 D错误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以及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有 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 0 1mol/L的 2种溶液混合而成: 与

4、 与 NaOH 与 与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 pH: B : C溶液中 c(H ): D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这几组混合物中都含有醋酸钠,盐酸溶液呈酸性 ,氢氧化钠溶液呈强碱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所以这几种溶液 pH大小顺序是 ,故 A错误; B盐酸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氢氧化钠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氯化钠既不抑制也不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水解,但抑制能力小于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故 B正确; C根据 A知,这几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故 C错误; D根据 B知,醋酸根离子浓度越大,根据物料守恒知,醋

5、酸分子的浓度就越小,所以醋酸分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明确物质特点是解本题关键,这几组物质中都含有醋酸钠,所以只比较另外一种物质的性质即可,难度中等。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 、 、 H+、 、 B能使 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Na+、 NH+4、 、 C FeCl2溶液: K+、 、 Na+、 、 、 、 D =0 1 mol/L的溶液: Na+、 K+、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H+和 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共存,错误; C Fe2+为浅绿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 C错误; B使 pH

6、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H+、 NO3-会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 B错误; D 25 时,=0 1 mol/L的溶液, c( OH-) =0 1mol/L,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能大量共存,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 通入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 ,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 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 固体,速率不

7、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SO2与 CO2对应的酸都比盐酸弱,所以都不与 BaCl2反应,所以通入 SO2与 CO2都不会生成沉淀,故 A错误;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固体,铜粉会溶解,因为前者提供了氢离子,后者提供了硝酸酸离子,相当于有了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铜发生反应,错误; C向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再加入过量溶液,该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酸性较强,又溶解了氢氧化铝沉淀,正确;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 固体后,有铜置换出来,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加了反应速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物质间的

8、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学以致用。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w A 25 时, PH=13的 1.0L Ba( OH) 2溶液中含有的 数目为 0.2NA B标准状况下, 2.24L Cl2与过量稀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2NA C室温下, 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5NA D标准状况下, 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0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数目为 0 1NA,错误; B 标准状况下, 2 24L Cl2与过量稀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 1NA,错误; C 乙烯和丁

9、烯的最简式相同, 21克物质的量为 21/14 *NA,故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5NA,正确; D 标准状况下,甲醇是液态物质,错误; 考点:本题综合考察了 NA的运用。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 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某溶液中加入 2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10、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 SO42-或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 A错误; B正确; C 气体不一定是 ,氯气也能使其褪色,正确; D 与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只能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醛基,但不一定是醛类,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鉴别题目,做题时注意从题目中找出反应的典型现象,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 实验题 孔雀石主要含 Cu2(OH)2CO3,还含少量 Fe、 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 CuSO4 5H2O 及 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溶液 A的金属离子有 Cu2+、 Fe2+、 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

11、 为 _(填代号),检验溶液 A中 Fe3+的最佳试剂为 (填代号)。 a KMnO4 b (NH4) 2S c H2O2 d KSCN ( 2)由溶液 C获得 CuSO4 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 3)制备 CaCO3时,应向 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 (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 ( 4)欲测定溶液 A中 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 线应 ,直到 ,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 滴定管(填 “酸式 ”或 “碱

12、式 ”)。 答案:( 1) c (2分 ) d (2分 ) ( 2)冷却结晶 (2分 ) 引流 (2分 ) ( 3) NH3 H2O (2分 ) b (2分 ) ( 4 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 1分) 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1分 ) 酸式 (1分 ) 试题分析:( 1)要制取硫酸铜晶体,就必须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可用沉淀法除去铁离子。因此首先要把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但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引入杂质。所以答案:选 C。检验溶液 A中 Fe3 的最佳试剂是 KSCN 溶液。( 2)要获得 CuSO4 5H2O,需要通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然后

13、过滤即可。过滤时除烧杯、漏斗外,还需要玻璃棒引流。( 3)用于 CO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首先通入氨气,时溶液显碱性,然后再通入 CO2即得到碳酸钙固体。用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吸收需要氨气防止倒吸,因此答案:选 b。 ( 4)欲测定溶液 A中 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由于 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滴定时应选用酸式滴定管。 考点:本题考查了铁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选择,气体的安全吸收及滴定操作。 填空题 短周期元素 Q、 R、 T、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T所处的

14、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Q _ W(填 “强于 ”或 “弱于 ”)。 ( 3) 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原子序数比 R多 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 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 2L的甲气体与 0 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 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

15、学式是 ( 6)在 298K 下, Q、 T的单质各 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KJ和 bKJ。又知一定条件下, T的单质能将 Q 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 3molQ 的单质,则该反应在 298K 下的 = ( 注:题中所涉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 答案:( 1) (2分 ) ( 2)弱于 (2分 ) ( 3) S + 2H2SO4(浓 ) 3SO2+ 2H2O (3分 ) ( 4) 2H2O2MnO22H2O + O2(或其他合理答案:) (3分 ) ( 5) NaNO2 (3分 ) ( 6) (3a 4b)KJ/mol (3分 ) 试题分析:图中所示是短周期

16、元素 Q、 R、 T、 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因为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所以可以知道 T 是 Al, Q 是 C, R是 N,W 是 S( 1)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 2)Q 是 C, W是 S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酸性碳酸弱于硫酸推出,碳的非金属性弱于硫。 (3 W的单质是硫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是浓硫酸,共热时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可知所体为二氧化硫,故反应方程式为 S + 2H2SO4(浓 ) 3SO2+ 2H2O 。( 4)原子序数比 R多 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过氧 化氢)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

17、化物(水),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MnO22H2O + O2。( 5) 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甲为 NO, 2L的甲气体与 0 5L的氧气相混合,得到等体积的 NO和 NO2,由氧化还原反应可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 R的含氧酸盐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即化学式为 NaNO2,故答案:为: NaNO2;( 6) Q、 T的单质各 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kJ和 bkJ,则 C( s) +O2( g) CO2( g) H=-akJ mol-1 , 4Al( s) +3O2( g) 2Al2O3( s)

18、 H=-4bkJ mol-1 ,一定条件下, T的单质能将 Q 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 的单质,则反应为 4Al+3CO2=2Al2O3+3C,由盖斯定律可知, - 3 可得到反应 4Al+3CO2=2Al2O3+3C,则 H=-4bkJ mol-1-( -akJ mol-1) 3=( 3a-4b)kJ mol-1,故答案:为:( 3a-4b) kJ mol-1 考点: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性质的应用,元素的推断较简单,明确物质的性质、氧 化还原反应、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 1

19、) 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 A的结构简式是 。 ( 2) BC的反应类型是 。 ( 3) E的结构简式是 ( 4)写出 F和过量 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关于 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 1molG最多能和 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 C9H6O3 答案:( 1) CH3CHO (2分 ) ( 2)取代反应 (2分 ) ( 3) (2分 ) (3分 ) ( 5) a、 b、 d (3分 ) 试题分析: A 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被氧化生成乙酸,则 A 为 CH3CHO,D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E为 。 ( 1)故 A为 C

20、H3CHO ( 2)由取代反应反应特点,有上有下,故为取代反应。 ( 3)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邻羟基苯甲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 4) F中有两个酯基在强碱溶液中发生水解,断裂酯基,故为。 ( 5) G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酯基和碳碳双键,同时有又苯环,故发生 a能与溴单质反应 ; b 能与 金属钠反应; d分子式是 C9H6O3三种类型的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结合反应条件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特别是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

21、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 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 (CH3-COO) 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 800 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 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 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迁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

22、 M表示)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 ( 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 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 还有 、 、 (填化学式)生成。 (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 。 ( 4)写出 M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 1)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3分 ) ( 2) CO H O NH3 (3分) ( 3) Fe+H P +Li+ 2e LiFePO4+2H+ (

23、3分 ) ( 4) (3分 ) ( 5) FePO4+Li+e =LiFePO4 (3分 ) 试题分析:( 1)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2)将碳酸锂、乙酸亚铁、磷酸二氢铵在 800 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 酸亚铁锂、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根据题意和元素守恒,可得其他产物为: CO2、H2O 和 NH3;( 3)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出磷酸亚铁锂沉淀阳极铁失电子生成磷酸亚铁锂,电极反应式为 Fe+H2PO4-+Li+-2e-=LiFePO4+2H+;( 4) M具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M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电极反应为LiFePO4FePO4+Li+e-,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电极反应式为 FePO4+Li+e-LiFePO4。 考点: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质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原电池、电解池的两极反应,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为中学电化学常考查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