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3105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三醇不是乙醇的同系物 B硫酸铵和醋酸铅溶液均可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变性 C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D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丙三醇、乙醇含有的官能团的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 A正确;硫酸铵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发生盐析,不是变性, B错误;麦芽糖为还原性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故 C错误;植物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 D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实验: 将 0 1 mol L-1 Mg

2、Cl2溶液和 0 5 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取少量 中浊液,滴加 0 1 mol 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将 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 0 1 mol 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 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 NH4Cl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 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 Mg2+ B浊 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 + 2OH-(aq) C实验 和 均能说明 Fe(OH)3比 Mg(OH)2难溶 D NH4Cl溶液中的 NH4+可能是 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答案: C 试题

3、分析:将 0 1mol L-1 MgCl2溶液和 0 5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氢氧化镁悬浊液和氯化钠以及剩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 Mg2 +2OH-,将 中所得浊液氢氧化镁过滤,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 Mg2 +2OH-,所得滤液中含少量 Mg2 ,故 A正确;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 s) Mg2 ( aq) +2OH-( aq),故 B正确;实验 中是因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缘故,不能说明 Fe(OH)3比 Mg(OH)2难溶,故 C错误;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

4、(OH)2 Mg2 +2OH-,加氯化铵,会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考查镁、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等方面的知识。 下图为某化工厂用石墨电解 Na2CrO4溶液制备 Na2Cr2O7的模拟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 OH-由阴极区流向阳极区 B阳极区产生的气体与阴极区产生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之比为 1: 2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D Na2CrO4转化为 Na2Cr2O7的离子方程式为: 2CrO42-+2H+= Cr2O72-+H2O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电解提高阳极区

5、溶液的酸性,说明在阳极区生成 H ,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 2CrO42-+2H =Cr2O72-+H2O;溶液 PH不会不断下降,中间有钠离子交换膜,溶液中 OH-不能由阴极区流向阳极区,故 A 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电解池原理的分析应用。 将 Cu与 CuO的混合物 20 8g加入到 50mL 18 4mol/L浓 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 (产生气体全部逸出 ),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1000ml,测得 c(H+)=0 84mol/L;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 Cu2+沉淀完全,应加入 6 0mol/L的 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100mL

6、B 160mL C 240mL D 307mL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Cu与 CuO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硫酸有剩余,向稀释后溶液中加入 NaOH使 Cu2 沉淀完全,硫酸、硫酸铜都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 Na2SO4, 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 n( Na2SO4) =n( H2SO4) =0 05L18 4mol L-1=0 92mol, 由钠离子守恒可知 n( NaOH) =2n( Na2SO4) =0 92mol2=1 84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 =0 307L=307mL,故选 D。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短周期元素 W、 X、 Y、 Z的原子序数

7、依次增大,其中 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 Y、 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Y的单质,而 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 X Y Z B W、 X、 Y、 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20 C W与 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 W与 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W与 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 C14,采用的是断代法;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

8、分馏方法来生产 Y的单质,这是工业上生产氮的方法,因为 X、 Y、 Z同周期, Z的原子序数大于 X、 Y,且不能形成双原子,所以只能是稀有气体 He, X、 Y、 Z核外内层电子是 2个,所以 W是 H,则 X为 C, Y为 N,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 C N, Z为 He,原子半径测定依据不同,一般不与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相比较,故 A错误; W、 X、 Y、 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5+8=18,故 B错误; W与 Y可形成 N2H4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 C正 确; W为 H元素, X为 C元素, Y为 N元素, C和

9、H可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已知 Ba(AlO2)2可溶于水,向含有 1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加入含有 b mol Ba(OH)2 (b6)的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 A 5mol B 3mol C b/2mol D 5b/3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mol Al2(SO4)3则溶液中含有 2 mol Al3 、 3 mol SO4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 Al3 3OH- Al(OH)3、 SO42- Ba

10、2 BaSO4。则当 2 mol Al3 完全沉淀时,消耗 Ba(OH)2 3 mol,此时生成沉淀为 2 mol Al(OH)3和 3 mol BaSO4共 5 mol;再加入 Ba(OH)2溶液时发生 Al(OH)3 OH-=AlO2- 2H2O, 沉淀的量将逐渐减少,如果氢氧化钡过量,则生成的氢氧化铝全部溶解,生成 Ba(AlO2)2,此时沉淀的就只有硫酸钡,其物质的量是 3mol;如果硫酸铝过量,则 bmol氢氧化钡生成的沉淀是 bmol 2b/3mol 5b/3mol,即选项C是不可能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氢氧化钡和硫酸铝反应的有关计算。 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3HaOb

11、( a、 b均是不为 0的正整数),下列关于C3HaO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 a=8时,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无论 b为多少, a不可能为奇数 C当 a=6、 b=2时,该物质不可能含有两种官能团 D 1个 C3HaOb可能含有 3个醛基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 a=8时,有机物的饱和度为 0,即不会有不饱和键的存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A 选项不正确; C3H6O2的不饱和度为 1,可以含有 -OH和 -CHO;C选项不正确;, C3HaOb只有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含有 3个醛基, D选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基础知识。 实验室将 9 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

12、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 18 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 ) Fe2O3和 MnO2 MnO2和 V2O5 Cr2O3和 V2O5 Fe3O4和 FeO A B C D 答案: AD 试题分析: Fe2O3中的铁为 +3价,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铁单质的质量为18 7g, MnO2中 +4价 Mn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锰的质量为 13 75g故 正确; MnO2中 +4价 Mn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锰的质量为 13 75g, V2O5中+5价 V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 10 2g故 错误; Cr2O3中 +3价的 Cr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 1

13、7 3g, V2O5中 +5价 V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 10 2g故 错误; 铝全部反应: Fe3O4中的铁为 +2和 +3价, 1个氧离子可失去 2个电子,从 Fe3O4变成铁当得到 1mol电子时, Fe3O4失去 0 5摩尔 O,可以得到铁单质 168g0 5/4=21g, FeO中 +2价 Fe得到 1mo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 28g,当铝为部分反应时 仍成立故 正确; 考点:该题解题时,需注意从氧化物转变成单质,失去的氧的物质的量以及转移的电子数,理清它们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溶液中,有关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10mL 0 5mol/L CH3CO

14、ONa溶液与 6mL 1mol/L盐酸混合: c(Cl-) c(Na+)c(CH3COO-) c(H+) c(OH-) B 0 1mol/L pH为 4的 NaHB溶液中: c(HB-) c(H2B) c(B2-)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c(Na+) c(SO42-) c(NH4+) c(OH-)=c(H+) D pH相等的 (NH4)2SO4、 (NH4)2Fe (SO4)2、 NH4Cl溶液: c(NH4Cl) c(NH4)2Fe (SO4)2 c(NH4)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mL0 5mol L-1CH3COONa溶液与 6mLlmol L-1

15、盐酸混合,发生反应,相对于溶液中 CH3COOH、 NaCl、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5: 5: 1,所以 c( Cl-) c( Na ),溶液呈酸性, c( H ) c( OH-),醋酸是弱酸,发生电离,电离程度不大,所以 c( Na ) c( CH3COO-), c( H ) c( CH3COO-),故为 c( Cl-) c( Na ) c( H ) c( CH3COO-) c( OH-),故 A错误; 0 1mol L-1的 NaHB溶液 pH为 4,说明 HB-为弱酸根,且HB-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电离生成 B2-,水解生成 H2B,所以 c( B2-) c( H2B),电离

16、与水解程度不大, c( HB-)最大,所以 c( HB-) c( B2-) c( H2B),故 B错误;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溶液恰好呈中性,铵根离子有剩余,溶液为硫酸钠、硫酸铵、氨水的混合溶液,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硫酸氢铵,所以 c( Na ) c( SO42-),根据物料守恒, n( SO42-)=n( NH4 ) +n( NH3 H2O),所以 c( SO42-) c( NH4 ),故 c( Na ) c( SO42-) c( NH4 ) c( OH-) =c( H ),故 C正确;相同 pH的 (NH4)2SO4与 NH4Cl溶液中,硫酸铵和氯化铵都是强酸弱碱盐,根据溶液

17、呈电中性可判断二者 NH4 浓度相等,即 2c(NH4)2SO4=c( NH4Cl),亚铁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所以 pH相等的 (NH4)2SO4溶液, (NH4)2Fe (SO4)2溶液和 NH4Cl溶液:c(NH4)2SO44 c( NH4Cl) c (NH4)2Fe (SO4)2,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在容积为 2 0 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 D在 T 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t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 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667mol/(L 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为 2D(s) 2A(g) 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A)2 c(B) C已知反应的 H0,则第 5分钟时图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体系的温度 D若在第 7分钟时增加 D的物质的量,则表示 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 a曲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 A物质增加了 0 4mol,则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0667mol/(L min), A正确;平衡时 D减少了0 4mol, A增加了 0 4mol, B增加了 0 2mol,即 DAB的变化量之比是2:2:1,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s) 2A(g) 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9、K c(A)2 c(B), B正确;如果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符合图中变化趋势, C正确; D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则表示 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 b曲线,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大小比较的判断。 下列情况下, 离子组间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是 A pH=2的溶液中: SO42-、 K 、 NO3-、 Mg2 B 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 Fe2 、 K 、 NO3-、 Na C水电离出的 c(H )=10-14mol/L的溶液中: Na 、 HCO3-、 Cl-、 SO42- D CO32-可以大量存在

20、的溶液: Ag 、 K 、 NO3-、 Al3 答案: A 试题分析: pH=2的溶液中显酸性, SO42-、 K 、 NO3-、 Mg2 可以大量共存, A选项正确, 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显酸性, 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 Fe2 氧化成 Fe3 , B选项不正确,水电离出的 c(H )=10-14mol/L的溶液中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HCO3-不管是酸性还是碱性,都不能大量共存,C选项不正确, CO32-与 Ag 、 Al3 、不能大量共存, D选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已知 A、 B为单质, C为化合物。 若 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 A可能是 N

21、a 若 C溶液遇 Na2CO3,放出 CO2气体,则 A可能是 H2 若 C溶液中滴加过量 NaOH溶液,先出现浑浊后澄清,则 B可能为 Al 若 C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 B可能为 Cu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转化关系可知,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因此 C可以为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或无氧酸 若 A为钠,则 B为氧气,则 C为过氧化钠, C的水溶液为氢氧化钠,电解氢氧化钠得到氢气和氧气,不符合转化关系,故 错误; 若 C的溶液遇 Na2CO3,放出 CO2气体,则 C可以为 HCl、 HBr、 HI等,电解这些酸的水溶

22、液实际上是电解本身,在阴极得到氢气,故 A可能是 H2, B可能为卤素单质,故 符号上述转化关系,故 正确; 若 C的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显红色,则 C中含铁离子,电解铁盐不会得到铁单质,故 错误; 由 C的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 C为铜盐, C可以为卤化铜,如氯化铜、溴化铜等,电解他们的水溶液都会得到铜和卤素单质,故 B可以为铜,故 正确 故选 B。 考点:考查无机推断。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向烧杯 a中加入少量 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烧杯 b中发生反应为 2Zn-4e 2Zn2+ C电子从 Zn极流出,流入 Fe极,经盐桥回到 Zn极

23、 D烧杯 a中发生反应 O2 + 4H+ 4e 2H2O,溶液 pH降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铁活泼,据此可知,锌是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铁是正极,溶液中的氧气得到电子,所以选项 A不正确,得不到蓝色沉淀, B正确; C不正确,电子不可能在溶液中传递,只能在外电路通过导线传递。 D不正确,溶液显中性,氧气得到电子生成 OH-,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乙烯时,利用 NaOH溶液可除去杂质气

24、体 B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可析出 NaHCO3,使溶液变浑浊。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 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取少量溶液 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 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 X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答案: D 试题分析:取少量溶液 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 ,KSCN溶液遇 Fe3 变红色,不能说明 X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 D选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除杂检验等知识。 镁锰干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式为: Mg+2MnO2+H2O Mg(OH)2+Mn2O3。下列说法不正

25、确的是: A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可以选择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 C反应后正极和负极附近溶液的 pH均升高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MnO2 H2O 2e- Mn2O3 2OH- 答案: C 试题分析:镁锰干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式为 Mg+2MnO2+H2OMg(OH)2+Mn2O3,分析可知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故 A正确;镁锰干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式为: Mg+2MnO2+H2OMg(OH)2+Mn2O3,负极电极反应为 Mg-2e-+2OH-=Mg(OH)2,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故 B正确;负极镁失电子生成的镁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Mg-2e-+2OH-=Mg(OH)2,

26、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正极电极反应 2MnO2+H2O+2e-Mn2O3+2OH-过程中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正极附近溶液 pH增大,负极附近溶液 pH减小,故 C错误;正极是 Mn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Mn2O3,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MnO2+H2O+2e-Mn2O3+2OH-,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Cr2O72 和 CrO42 ,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下面是一种处理方法的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反应 的平衡体系中 c(H+)浓度,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B若 2v (Cr2O72 )

27、=v (CrO42 ),说明反应 达平衡状态 C反应 中还原 1mol Cr2O72 ,需要 6 mol的 Fe2+ D FeSO4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Fe2+ 2H2O Fe(OH) 2+ 2H+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变橙色,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溶液呈黄色,故 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是正反应速率之比,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B错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 Cr2O72-, 2Cr3 6e-; Fe2 Fe3 e-,还原 1mol Cr2O72-,需要 6mol的 Fe2

28、,故 C正确;亚铁离子水解程度微弱不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反应过程是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 +2H2O Fe( OH) 2+2H ,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等。 氯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发生催化氧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子中含有苯环,则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 A正确;分子中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故 B 正确;分子中含有羟基,且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故 C错误;分子只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发生

29、催化氧化反应,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 Na2CO3和 NaHCO3固体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 Ba(OH)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C分别取两种固体各 1 g,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 D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HCO3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而 Na2CO3在加热时不分解,可以据此进行鉴别,故 A错误;分别配成溶液,加入氢氧化钡后分别发生反应: Ba2 +C

30、O32-=BaCO3, Ba2 +OH-+HCO3-=BaCO3+H2O,都产生沉淀,不能鉴别,故 B 正确;碳酸钠溶于水会既有吸热也有放热,但放热更明显,试管底部微热,而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因此可以用来区别两种固体,故 C错误;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的两种固体的物质的量也不同,反应后生成物的氯化钠的质量不同,可以用来判断,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查了 Na2CO3和 NaHCO3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 H2O、 ClO 、 NH4+、 H+、 N2、 Cl 六种微粒。其中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Cl

31、 B消耗 1 mol还原剂,转移 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方程式为 3ClO-+2NH4 =N2+3H2O+3Cl-+2H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还原剂为 NH4 ,故 A错误; N元素化合价由 -3价升高到 0价,则消耗 1mol还原剂,转移 3mol电子,故 B错误;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故 C错误;反应生成 H ,溶液酸性增强,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下列陈述 、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陈述 A Fe3 有氧化性 FeCl3溶液

32、可溶解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NH3有还原性 NH3可用 H2SO4吸收 D 浓 HNO3有酸性 浓 HNO3不可用铁制容器盛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 、 正确有因果关系,故 A 正确;二氧化硅不导电,是制光导纤维的原料, 不正确、 正确,无因果关系,故 B错误; NH3是碱性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 不正确、 正确,无因果关系,故 C错误;在常温下,浓硝酸具有 “强氧化性 ”,可以在铁制器皿表明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酸和金属的继续接触,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 不正确、 正确,无因果关系,故

33、D错误。 考点: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 下列事实、离子方程式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A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为浅绿色: Fe + 4H+ + NO3 = Fe3+ + NO + 2H2O B向 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 H2SO4,溶液变为黄色: Cr2O72-(橙色 ) + H2O 2CrO42-(黄色 ) +2H+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 4H+ + 4I- + O2 =2I2 + 2H2O D向水杨酸( )中滴加 NaHCO3溶液,放出无色气体:答案: C 试题分析: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生成了俄二价铁, 3Fe+8H+2N

34、O3-=3Fe2 + 2NO+4H2O, A选项不正确, Cr2O72-(橙色 ) + H2O 2CrO42-(黄色 ) +2H+,所以向 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 H2SO4,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变为橙色: B选项不正确, C选项正确,水杨酸( )中酚羟基不和NaHCO3反应, D选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 下列实验中,为实现实验目的而必须除杂的是: 实验 除杂试剂 实验目的 电石与水反应 CuSO4溶液 用 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CH3CH2Br与 NaOH溶液共热 HNO3溶液 用 AgNO3溶液检验 CH3CH2Br中的Br 淀粉与稀 H2SO4水浴共热 N

35、aOH溶液 用银氨溶液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C2H5OH与浓 H2SO4加热至 170 NaOH溶液 用 Br2的 CCl4溶液证明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混有硫化氢,利用硫酸铜可除杂,然后用 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的还原性,实验合理,故正确; 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加硝酸至酸性,再利用硝酸银检验,实验合理,故正确; 淀粉与稀 H2SO4水浴共热,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在碱性条件下,实验不合理,故错误;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 170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36、, NaOH溶液可除杂,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合理,故正确;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 HBr,然后加四氯化碳发生萃取,对上层溶液加硝酸银生成浅黄色沉淀,实验合理,故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及实验考查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1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和水层 B用图 2所示 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 NaCl C用图 3所示装置用水来吸收 HCl D用图 4所示装置收集并检验氨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机层和水层,分液分离能分层的物质,故 A正确;坩埚用来加热固体,蒸发液体应用蒸发皿,故 B错误;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漏斗

37、边缘应与液面相平,以防倒吸,故 C 错误;石蕊遇碱变蓝,应用红色石蕊试纸,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铁屑做如图所示的处理。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的溶质是 Fe(NO3)2 B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 C沉淀 X为 Fe(OH)2 D沉淀 X受热分解得到 Fe2O3 答案: D 试题分析:硝酸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Fe(NO3)2,故 A错误;加氨水发生复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B错误;再加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X为氢氧化铁,故 C错误; X为氢氧化铁,沉淀 X受热分解得到 Fe2O3,故 D正确;故选 D。

38、考点:考查铁的化学性质。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V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下图表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平衡后,升高 温度,平衡常数 K增大。 B反应过程中使用 Cu2O/ZnO作催化剂,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C 500 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D 30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2,平衡右移,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象分析,温度越高,甲醇的物质的量碱性,说明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 A错误;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但反应

39、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 B错误; 500 反应达到平衡时,甲醇和氢气速率之比等于 1: 2,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 v( H2) =2 mol/(Lmin),故 C错误; 30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2 ,平衡右移,但体积缩小平衡后氢气浓度增大,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30mL浓度为 10 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 NaCl、 NaClO、 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 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 0 3 mol B n( N

40、a+): n( Cl-)可能为 7: 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 mol,则 0 15 n 0 25 D n( NaCl): n( NaClO): n( NaClO3)可能为 11: 2: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反应后体系中没有 NaOH,故氢氧化钠反应完,根据钠元素守恒 n( NaOH) =n( NaCl) +n( NaClO) +n( NaClO3) =0 03L10mol L-1=0 3mo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 2n( Cl2) =n( NaCl) +n( NaClO) +n( NaClO3)=0 3mol,故参加反应的氯气 n( Cl2) =0 15mol,故 A错误;根据

41、方程 式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 NaClO, n( Na ): n( Cl-)最大为 2: 1,当氧化产物为 NaClO3, n( Na ): n( Cl-)最小为 6: 5,故 6: 5 n( Na ): n( Cl-) 2: 1, 7: 32: 1,故 B错误;根据方程式 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 NaClO,转移电子数最少,为 0 3mol1 2 1=0 15mol,氧化产物只有 NaC

42、lO3,转移电子数最多,为 0 3mol5 6 1=0 25mol,故 C正确;令 n( NaCl) =11mol, n( NaClO)=2mol, n( NaClO3) =1mol,生成 NaCl获得的电子为 11mol1=11mol,生成NaClO、 NaClO3失去的电子为 2mol1+1mol5=7mol,得失电子不相等,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除去水垢中的 CaSO4,可先用 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 CaCO3,而后用酸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CO3的溶解度小于 CaSO4 B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

43、解平衡的移动 C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差别的大小无关 D CaSO4到 CaCO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沉淀转化可知硫酸钙能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说明 CaCO3的溶解度小于 CaSO4,故 A正确;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向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故 B 正确;沉淀转化的实质是依据物质溶解度大小实现沉淀转化,和物质溶解度有关,故 C错误; CaSO4到 CaCO3的沉淀转化中,硫酸钙和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分析判断。 处理含 CO、 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

44、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 S。 已知: CO(g)+ 1/2 O2(g) CO2(g) H -283 0 kJ/mol S(g)+ O2(g) SO2(g) H -296 0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CO2与 S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 CO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电子 稳定结构 D相同条件下: 2CO(g)+SO2(g) S(g)+2CO2 (g) H -270kJ/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个反应中都有单质参加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正确; CO2与 SO2都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石灰

45、水鉴别,可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 B错误;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 O=C=O,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 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化合物中 C元素化合价为 +4价, O元素化合价为 -2价,由此可知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电子稳定结构,故 C正确;已知: CO( g) +1 2 O2( g) CO2( g) H=-283 0kJ mol-1, S( g) +O2( g) SO2( g) H=-296 0kJ 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 2 - 可得 2CO( g) +SO2( g) S( g) +2CO2( g) H=( -283 0kJ mol-1) 2 -( -296 0kJ mol

46、-1) =-270kJ mol-1,故 D 正确,故选 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原子核外电子集排布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 填空题 A、 B、 C、 D、 E为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 A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 4个原子轨道; B与 C同主族,大气平流层中单质 B3浓度减少会致人患皮肤癌增加; D是前四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 E的合金是当今用量最大的合金。 ( 1) 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2) CB32-型是(用文字描述)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 3)根据等电子原理, AB分子的电子式为 ;其中 键与 键之比为 。 ( 4) E(H2O

47、)63+内 E3+与 H2O间的作用力为 。 ( 5) D2C的晶胞结构与 CaF2晶胞(如图)相似,则 Y应为 (填离子符号);D2C的熔点比 CaF2熔点 (填 “高 ”、 “低 ”或 “无法比较 ”)。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6或 Ar3d6(2分 ) ( 2)三角锥形 (1分 ) sp3杂化 (1分 ) ( 3) (1分 ) 1:2(1分 ) ( 4)配位键 (1分 ) ( 5) S2-(1分 ) 低 (1分 ) 试题分析:根据 A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 4个原子轨道,那么可推知应分别占有1s, 2s,2p有 3个原子轨道,说明 2个轨道上排了电子,另外一个没排,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可推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