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 3月总复习质检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B用聚氯乙烯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成本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地沟油 ”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答案: D 试题分析: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 A说法错误;聚氯乙烯是有毒高分子化合材料,不能用作食品的包装袋, B错误;碳纤维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错误;地沟油食用容易致癌,所以现已禁止使用,但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制肥皂,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故
2、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和化学用语的表达。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 NaOH: c(Na ) c(Cl-) c(ClO-) c(OH-) B pH 8 3的 NaHCO3溶液: c(Na )c(HCO3-)c(CO32-)c(H2CO3) C常温下, pH 7的 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 c(Cl-) c(NH4+)c(OH-)c(H ) D 0 1 mol L-1CH3COONa溶液中: c(OH-) c(CH3COOH) c(H ) 答案: CD 试题分析:新制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反应所得溶液中有电荷守恒式为 c(
3、Na )+ c(H ) c(Cl-) c(ClO-) c(OH-),故 A错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说明水解大于电离,所以水解产生的 c(H2CO3) 大于电离产生的 c(CO32-),故 B错误;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呈中性,则 c(OH-) c(H ),因此必然有 c(Cl-) c(NH),C 正确; CH3COONa 溶液有质子守恒 c(OH-) c(CH3COOH) c(H ),故 D 正确;故选 CD。 考点:本题考查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丙 丁 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 丙 甲
4、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答案: AD 试题分析:从所给的部分周期表图示可以推测,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分别 H、 N、 Na、 Al等元素。所以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得出结论:原子半径丙 丁 乙, A正 确;单质还原性丙 丁 甲, B错误;丙的氧化物是氧化钠、过氧化钠,均是离子化合物, C错误;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 HNO3、 NaOH、 Al(OH)3,他们之间能相互反应, D正确;故选 AD。 考点:本题考查的短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下列陈述 、 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5、 陈述 陈述 A 向 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B 明矾能水解生成 Al(OH)3胶体 实验室用明矾与水反应制Al(OH)3 C SiO2是酸性氧化物 SiO2与任何酸均不反应 D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 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现象应该是先变红后褪色, A陈述错误;明矾水解能产生氢氧化铝,但是水解是微弱的很难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偏铝酸盐和二氧化碳等方法制备氢氧化铝, B错误;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也比较特殊,能和唯一的弱酸 HF 反应,故 C陈述错误; Zn还原性较
6、强,又是良好的电导体,所以常用作锌锰电池的负极, D正确;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制备、用途。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合适的是 ( ) A FeCl3溶液得到 FeCl3固体 加热蒸干 B除去 Cu粉中混有的 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分离 NaNO3和 BaSO4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 D除去 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SO4 加入 BaCl2溶液、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FeCl3溶液加热蒸干容易发生大量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杂质,故 A错误;
7、单质铜和 CuO 均能和硝酸反应,故不能用硝酸除去杂质氧化铜, B 错误;NaNO3 可溶于水,而 BaSO4难溶于水,所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该混合物, C正确;除去 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SO4 应该用 Ba(OH)2 ,可以不带入杂质,故 D错误;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物质的分离除杂。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0 1 mol L-1 NaOH溶液: K 、 Ba2+、 Cl-、 HCO3- B 0 1 mol L-1 Na2CO3溶液: K 、 NH4+、 NO3-、 SO42- C 0 1 mol L-1 FeCl3溶液: K
8、、 Na 、 I-、 SCN- D 0 1 mol L-1 HCl的溶液: Ca2 、 Na 、 ClO-、 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的 HCO3- 不能再强碱性条件下共存; B组离子可以在碳酸钠溶液中大量共存; C中的 SCN- 与 Fe3+ 因生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 D中的 ClO- 不能再强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几种离子共存问题。 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可加热 ),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试剂 B 湿润的试纸 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
9、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氨气为碱性气体 C Na2SO3,硫酸 品红试纸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浓硝酸 KI淀粉试纸 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碘水跟淀粉的反应是显色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错误;氨气是碱性气体,使石蕊变蓝,因此检验时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B错误;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所以 C正确;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 NO2使淀粉 KI试纸变蓝,体现的是 NO2的氧化性,不能得出 NO2是酸性气体的结论, D错误;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气体的检验。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 1L1mol L-1的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 nA B 1mol的羟基与 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 9nA C标准状况下, 22 4L盐酸含有 nA个 HCl分子 D标准状况下, 6 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2nA 答案: D 试题分析:次氯酸钠会发生水解,所以溶液中的次氯酸根离子的数目无法计算,A错误;羟基是 9电子原子团,氢氧根离子是 10电子原子团,所以 B错误;标况下盐酸是溶液,不能用摩尔体积计算溶质, C错误;标况下 6 72L NO2 为0 3mol,与水充分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所以转移电子数为 0 2 nA ,
11、D正确;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简单计算。 填空题 美国化学家 R F Heck因发现 Heck反应而获得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例如经由 Heck反应合成一种防晒剂: 反应 :化合物 可由以下合成路线 获得: ( 1)化合物 I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存在 组峰,化合物 I的分子式为 。 ( 2) 1mol化合物 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mol O2,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 3)化合物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化合物 与浓 H2SO4共热生成化合物 ,化合物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是 。 ( 4)化合物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化合物 符合下
12、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 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化合物 与过量 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答案:( 1) 3( 2分), C7H7OCl或 C7H7ClO( 2分) ( 2) 10 5( 2分), ( 3分) ( 3)醛基( 2分), (CH3)2CHCH=CH2( 2分)。 ( 4) ( 3分) 试题分析: ( 1)化合物 I的苯环对称,因此苯环上有两种 H,侧链还有 1种 H,因此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3组峰,化合物 I的分子式为 C7H7OCl或 C7H7ClO。 ( 2)化合物 的分子式为 C8H14O2,因此耗氧量等于 8+14/
13、4-2/2=10 5mol;根据反应 1得到的产物和化合物 I的结构简式可以推得化合物 II的结构简式为,因此该化合物完全水解即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为 。 ( 3)化合物 III的分子式为 C3H4O,不饱和度为 2,分子中含有 2个双键,有根据它氧化、酯化生成的化合物 II,可以推测化合物 III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0,所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醛基;化合物 V 为 ,跟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 VI为 (CH3)2CHCH=CH2 。 ( 4)化合物 I的同分异构体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有酚羟基 -OH,分子苯环对称,取代基在对位位置;因此结构简式为 ,其跟氢氧化钠共热反应
14、要注意酚羟基和卤素原子都能反应,所以反应方程 式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有机化合物的推断。 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反应 Ni(S)+4CO(g) Ni(CO)4(g) H1 0 反应 Ni(CO)4(g) Ni(S)+4CO(g) H2 (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 中 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 ( 2)已知 350K 下的 2L密闭容器中装有 100g粗镍(纯度 98 5%,所含杂质不与 CO反应),通入 6 molCO 气体发生反应 制备 Ni(CO)4,容器内剩余固体质量和反应时
15、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0min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反应 在 0 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 Ni(CO)4) = 。 若 10min达到平衡时在右端得到 29 5g纯镍,则反应 的平衡常数 K1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3)反应 中 H2 0(填 “ ”、 “ ”、 “ ”);若反应 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 。(双选) a平衡常数 K 增大 b CO的浓度减小 c Ni的质量减小 d v逆 Ni(CO)4增大 ( 4)用吸收 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 (用 MH)表示 ), 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 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
16、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 Ni(OH)2+M 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充电时阴极上发生 (填 “氧化 ”或 “还原 ”)反应 答案:( 1) 增大 CO浓度,加压。(各 1分共 2分) 0 05mol L-1min-1( 2分) 0 5( 2分) ( 2)( 2分) bc( 2分) ( 3) Ni(OH)2 OH -e-=NiO(OH)+ H2O ( 2分) 还原( 1分) 试题分析: ( 1)要提高反应 中 Ni(CO)4的产率,就是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因此除了改变温度以外,还可以适当增大压强、增大 CO的初始浓度。 ( 2)
17、反应至 10min时,固体 Ni的质量减小了 100-41=59g,所以反应的n(Ni)= 59g/59g/mol=1mol,所以生成的 Ni(CO)4)也为 1mol,所以 v( Ni(CO)4)=1/(102) mol L-1min-1=0 05mol L-1min-1。 反应十分钟达平衡,右端得到 29 5g的纯镍,是发生了反应 II,所以此处为干扰信息,所求的反应 I的平衡常数与反应 II无关,因此计算过程如下: Ni(S)+4CO(g) Ni(CO)4(g) 起始 (mol) 6 0( 1分) 变化 (mol) 1 4 1( 1分) 平衡 (mol) 2 1( 1分) 平衡 (mol
18、/L) 1 0 5 K = cNi(CO)4/c4(CO) = 0 5/14 = 0 5( 2分) ( 3)反应 II为反应 I的逆过程,所以反应 II中的 H2 0;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分析如下:温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 K 变小, a错误;平衡逆向 移动, CO的浓度减小, Ni的质量减小, bc正确;温度降低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D错误。 (4)从电池充放电总反应式来看, NiO(OH) Ni(OH)2 中 Ni的化合价 +3+2,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作正极。相反,当充电时 Ni(OH)2NiO(OH)时,Ni(OH)2 应该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反应的电
19、极反应式为: Ni(OH)2 OH -e-=NiO(OH)+ H2O,而充电时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反应原理知识、反应速率和 K 的计算、电化学基础知识。 用含有 A1203、 SiO2和少 量 FeO xFe2O3的铝灰制备 A12(SO4)3 18H2O。工艺流程如下: (一定条件下, MnO4 - 可与 Mn2+反应生成 MnO2)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Al( OH) 3 Fe( OH) 2 Fe( OH) 3 开始沉淀时 3 4 6 3 2 7 完全沉淀时 5 2 9 7 3 2 ( 1) H2S04溶解 A1203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检验滤液中还存在
20、 Fe2 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 ( 3) “除杂 ”环节有如下几个步骤,(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 pH为 3 2;( )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 )加入 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步骤 的目的: ;调节溶液的 pH为 3 2的目的是 。 向 的沉淀中加入浓 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 MnO2的现象是 ,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 中加入 MnS04的目的是 。 ( 4)从多次循环使用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 (2分 ) ( 2)取少量滤液,滴加 KMnO4溶液 (2分 ), KMnO4溶
21、液褪色 (1分 ) ( 3) 将 Fe2+氧化为 Fe3+, (2分 )调节 pH值使铁完全沉淀; (2分 ) 生成有黄绿色气体 (2分 ); MnO2 4HCl= MnCl2+ Cl2+2H2O(2分 ) 除去过量的 MnO4-。 (1分 ) ( 4) K2SO4。 (2分 ) 试题分析: ( 1)硫酸溶解氧化铝的离子方程是属于基础题,该离子方程式为A1203+6H+= 2A13+ 3H20。 ( 2)由于在上述流程中,所得的滤液既含有亚铁离子,又含有铁离子,因此二者共存时要检验亚铁离子应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避免使用 KSCN。所以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滤液,滴加 KMnO4溶液 (2分
22、), KMnO4溶液褪色。 ( 3) 除杂步骤中加入高锰酸钾就是要加入氧化剂,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在调节 PH值到 3 2,好让铁离子完全沉淀除去,同时不使其他离子沉淀。 若步骤 II所得的沉淀中含有二氧化锰,则往沉淀中加入浓盐酸,则会发生我们熟悉的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因此可以观察到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方程式为 MnO2 4HCl= MnCl2+ Cl2+2H2O。 步骤 II所得的上层溶液显紫红色,所以溶液中含有 MnO4 - , MnO4 -可与 Mn2+反应生成 MnO2 ,所以加入 MnS04的目的是出去过量的 MnO4- 。 ( 4)除杂步骤除 去了杂质离子,不断循环后,循环液中
23、含有大量的高锰酸钾反应剩下的钾离子,同时加入了 MnSO4,所以还剩有硫酸根离子。因此主要物质是硫酸钾。 考点:本题考查的简单的化学工艺流程题。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消毒作为控制水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液氯消毒是最早的饮用水消毒方法。近年来科学家提出,氯气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二氧化氯( 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 Cl2 相比, ClO2 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 1)氯气 溶于水能杀菌消毒的原因是 。 ( 2)在 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NaClO
24、3 4HCl=2ClO2 Cl2 2NaCl 2H2O 方法二: 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 用方法二制备的 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 ( 3)用 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 pH为 5 56 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 ClO2-) 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 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 0 2 mg L-1。 饮用水中 ClO2、 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 ClO2被 I-还原为 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 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pH2 0时, Cl
25、O2-也能被 I-完全还原成 Cl-。反应生成的 I2用标准 Na2S2O3溶液滴定: 2Na2S2O3 I2=Na2S4O6 2NaI 请写出 pH2 0时, ClO2-与 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配制 Na2S2O3标准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a b c d e 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 1:准确量取 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 2:调节水样的 pH为 7 08 0 步骤 3:加入足量的 KI晶体。 步骤 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 c mol 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V1mL。
26、步骤 5:调节溶液的 pH2 0。 步骤 6;再用 c mol 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V2mL。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 ClO2-的浓度为 mg 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 4)判断下列操作对 ClO2-的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填 “偏高 ”、 “偏低 ”或 “无影响 ”) 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 Na2S2O3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 。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 。 答案: (1)生成的 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 2分) ( 2)方法二制备的 ClO2
27、中不含 Cl2( 2分) ( 3) ClO2- 4H 4I-=Cl- 2I2 2H2O( 2分) a c( 2分)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分) 103( 2分) ( 4) 偏高 ( 2分) 偏低( 2分) 试题分析:( 1)氯气的自来水消毒属于氢氧化性消毒,因此原理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有强氧化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 2)根据题干中的介绍,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容易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代物,所以方法二中产生的 ClO2气体中不含氯气,因此制得的二氧化氯更加的安全。 ( 3) 从本题题干和图像中得知,溶液 pH2 0时, ClO2-被 I- 还原为 Cl- ,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
28、式为 ClO2- 4H 4I-=Cl- 2I2 2H2O,要注意酸性环境。 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的仪器主要的还有容量瓶、胶头 滴管,故选 ac。 待滴定溶液中含有碘单质,因此与淀粉作用显蓝色,所以加入 Na2S2O3 与单质碘反应,当碘反应完的时候,溶液不显蓝色,故描述时要注意规范表达。 本小题计算稍微有些复杂,首先要了解整个滴定的过程:含有 ClO2、 ClO2- 的水,碱性下加 KI溶液把 ClO2 反应为 ClO2- ,生成的碘单质用标准液滴定;得到的总的 ClO2- 再在酸性条件下与 KI反应,又生成一部分碘单质,再用标准液滴定。因此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步滴定(生成了一部
29、分 ClO2- ): 2ClO2 2I-= 2ClO2- I2 2Na2S2O3 I2 =Na2S4O6 2NaI cV1 0 5cV1 cV1 0 5cV1 第二步滴定(反应总的 ClO2- ) ClO2- 4H 4I-=Cl- 2I2 2H2O 2Na2S2O3 I2 = Na2S4O6 2NaI 0 25cV2 0 5cV2 cV2 0 5cV2 引用水样中的 ClO2-的浓度等于总的 ClO2-减去第一步滴定产生的 ClO2- ,因此有: C(ClO2-)=n总 (ClO2-)n(ClO 2-)/V=0 25cV2cV 1 /V,要注意化成质量浓度,所以C(ClO2-)= 103 mg L-1 。 ( 4) 滴定过程中若有标准液溅出损失,则从滴定管上读出的标准液体积偏高,所以计算得到的浓度结果会偏大。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标准液体积时,俯视读数,则读出的标准液体积会偏小,所以计算得到的浓度会偏低。 考点:本题考查的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探究、计算、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