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3106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 3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碗可去除油污 D工业实际生产金属镁可由电解熔融的 MgO 得到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矾净水利用的正是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有吸附性而净水的, A正确;在海轮外壳上镶上锌块,利用的是牺牲阳极的电化学保护法减缓船体腐蚀,B正确;热的纯碱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效果增强, C正确;工业实际生产金属镁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制备的,氧化镁的熔点高,不适合在熔融下制

2、备金属镁, D错误;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5 时,某浓度的 NH4Cl溶液 pH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 c(OH-) = 110-10 mol L-1 B溶液中的 c(NH4+) c(Cl-) c(H+) c(OH-) C溶液中的 c(H+) + c(NH4+) = c(Cl-) + c(OH-) D溶液中的 c(NH3 H2O) = c(NH4+) 答案: AC 试题分析:常温下,水的离子积 Kw=110-14 ,因为溶液 pH=4,所以可计算得c(OH-) = 110-10 mol L-1 , A正确;氯化铵水解呈酸性,所以不水

3、解的离子大于水解离子,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 c(Cl-) c(NH4+) c(H+) c(OH-), 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有 c(H+) + c(NH4+) = c(Cl-) + c(OH-), C正确; NH3 H2O由NH4+ 微弱水解而来,所以 c(NH3 H2O) B B C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C A的氢化物中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D B在第三周期 A族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设 B的原子序数为 X,则由元素周期表位置可得 A的原子序数为 X-9, C的原子序数为 X-7,所以可得 X-9 +X+X-7=2X,解得 X为 16,所以 A、 B、 C分别为元素 N、 S

4、、 F。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没有含氧酸,所以 A错误, B正确; A的氢化物为 NH3,氨气有一定还原性, C正确; B为S元素,在第三周期 A族, D错误;故选 B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推断。 常温下, Ksp( CaSO4) =910-6,常温下 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溶液中, c(Ca2+)、 c(SO42-)均相等 B 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 c点 C a点对应的 Ksp等于 c点对应的 Ksp D 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 c(SO42-)一定等于 410-3 mol L-1 答案: C 试

5、题分析:硫酸钙微溶于水,存在溶解平衡 CaSO4( s) Ca2+( aq)+ SO42-(aq),所以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溶液中的 c(SO42-)增大时,纵坐标 c(Ca2+)减小,所以 A错误; d点溶液通过蒸发,溶剂减少,各离子浓度增大,所以不会到达 c点, B错误;该图像曲线是在同一温度下测得的平衡曲线,每一点都是平衡状态,所以温度相同,溶度积常数也会相同, C正确; c点是平衡点, b点和 c点横坐标相同,所以 b点有沉淀生成, c(Ca2+)、 c(SO42-)均减小,所以最终达到平衡不是 c点, c(SO42-)不等于 410-3 mol L-1 , D错误;故选 C。 考点:

6、本题考查的是沉淀的溶解平衡,影响平衡的因素。 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目 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 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 B 除去 NaCl中少量 KNO3 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 CO2中的 HCl气体 通过 NaHCO3(aq,饱和 ),然后干燥 D 除去 C2H5Br中的 Br2 加入足量 Na2SO3(aq),充分振荡,分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热稳定性不同,加热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 A正确;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应该采用加热浓缩使 NaCl析出,然后乘热过滤的的方法除去氯

7、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故 B方法错误; C项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正确;溴乙烷难溶于水,于水溶液分层,因此加入还原剂亚硫酸钠可以和强氧化性的溴单质反应,从而除去溴乙烷中的溴单质,通过分液分开, D正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分离除杂。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B实验室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 C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D装饰材料中的甲醛和芳香烃会造成居室污染 答案: D 试题分析:淀粉属于糖类,与蛋白质的组成不同,淀粉水解得到单糖葡萄糖,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 A错误;甲苯和

8、己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错误;石油和油脂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 C说法错误;甲醛和芳香烃都是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含有该类物质的装饰材料会造成居室污染;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相对原子量: H1 C12 )( ) A 1 mol/L氯化铜溶液中的 Cu2+数小于 NA B标准状况下, 22.4 L Cl2参加任何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都是 2NA C 28 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D 1 mol CH5+所含电子数为 8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的氯化铜溶液没有给出体积,且

9、铜离子发生水解,所以铜离子数目不可计算, A错误; B项中标况下 22.4L的 Cl2为 1mol,但是氯气参与的反应并不是氯气都做氧化剂变成 -1价而转移 2NA 电子,如氯气与水、氢氧化钠等的反应,转移电子均没有 2NA ,故 B错误;聚乙烯分子的重复的结构单元最简式均是 -CH2-,所以 28g聚乙烯,则有 -CH2-2mol,所以 C原子共有 2NA ,C正确; CH5+是 10e-结构,所以 1mol CH5+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 D错误;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简单应用和计算。 将足量 CO2分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

10、H4+ 、 Al3+ 、 SO42-、 H+ B Na+ 、 CH3COO- 、 C6H5O- 、 HCO3- C Na+、 ClO- 、 SO42-、 Cl- D K+、 AlO2-、 Cl- 、 NO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组离子通入 CO2后能够大量共存, A正确; B、 C组离子通入CO2后,强酸制弱酸原理 C6H5O- 、 ClO-不能大量共存; D组离子通入 CO2后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 实验题 Fe2 和 I-是两种常见的还原性离子。 ( 1)向 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 KI溶液

11、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请以 FeSO4溶液、 KI溶液、氯水为试剂验证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设计实验方案,补充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其他限选试剂: 3 mol L-1 H2SO4、 0.01 mol L-1 KMnO4、 20% KSCN、 3%H2O2、淀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 1:取 2mLFeSO4溶液和 2mLKI溶液混合于试管中,再滴加 1 2滴氯水。 ; 步骤 2:_ _。 ( 3)利用( 2)提供的试剂证明碘与铁的化合物中铁显 2价,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 。 答案:( 1)

12、2Fe2+Cl2=2Fe3+Cl-(3分) 2I-+Cl2=I2+2Cl- ( 3分 ) ( 2) (6分 ,各 2分 ) 实验步骤 步骤1: 预期现象与结论 溶液变成黄色 步骤 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 20%KSCN溶液 或: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不变血红色,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或:溶液变蓝色,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 3)滴加几滴 20%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 3%H2O2,溶液变血红色。( 4分) 试题分析:( 1)硫酸亚铁中滴加强化性的氯水,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所以发生溶液变色,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Cl

13、- ;而往碘化钾溶液中同样滴加氯水,还原性的 I-被氧化成碘单质,形成棕黄色的碘水溶液,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I-+Cl2=I2+2Cl-。 ( 2)本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以 FeSO4溶液、 KI溶液、氯水为试剂验证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要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则可以设计让 I-和 Fe2 混合,然后滴加少量的强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规律,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所以滴加氯水试剂,只要证明先反应生成碘单质,而没有铁离子生成,即可得到结论。所以具体实验情况如下表: 实验步骤 步骤1: 预期现象与结论 溶液变成黄色 步骤 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几滴 20%KSCN溶液 或:向试管中继续滴加

14、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不变血红色,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或:溶液变蓝色,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 3)要证明碘与铁的化合物中铁显 2价,实质上就是利用( 2)中提供的 20%KSCN试剂来检验亚铁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加几滴 20%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 3%H2O2,溶液变血红色,说明碘与铁的化合物中铁显 2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氯水的强氧化性、围绕亚铁离子检验的探究性试验。 填空题 以 A: 为原料,某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 ) 回答下列问题: ( 1) 1 molA 完全燃烧要消耗 mol 氧气,若与足量金

15、属钠反应能生成 mol氢气。 ( 2)写出反应 的类型: ; D的结构简式: 。 ( 3)写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反应 、 的目的是 。 (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不溶于水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含有 C(CH 3)3 答案: .(16分 ) ( 1) 8(2分) 0.5(2分) ( 2)酯化反应 (2分) HOCH2CH2C(CH3)2COONa(2分 ) ( 3) 2CH3COOCH2CH2C(CH3)2CHO+O2 2CH3COOCH2CH2C(CH3)2COOH( 3分 ) ( 4)保护 -OH不被氧化 (2分 ) ( 5) HCO

16、OCH2C(CH3)3 ,若写出 (CH3)3CCH(OH)CHO也给分 (3分 ) 试题分析:( 1) A的分子式为 C6H12O2,所以含氧量 6+12/4 -2/2=8,因为 A物质分子中含有一个 OH,所以与足量钠反应, 1molA生成 0.5molH2。 ( 2)反应 为物质 A和乙酸反应, A分子中能和 -COOH反应的官能团只有 -OH,所以该反应为酯化反应,生成的物质 B 为酯类;物质 B 又在氧气下氧化,则 B中的 -CHO被氧化形成 -COOH,所以 C物质含有酯基和羧基; C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所以酯基和羧基均反应,所以形成的物质 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C

17、H3)2COONa。物质 D在强酸酸化下形成羟基酸 E, E最后酯化形成内酯产物。 ( 3)根据上述分析, BC反应为 -CHO氧化反应,所以方程式为:2CH3COOCH2CH2C(CH3)2CHO+O2 2CH3COOCH2CH2C(CH3)2COOH。 ( 4)从整个制备过程分析,物质 A中的 -OH最终要与 -CHO氧化的得到的 -COOH酯化形成内酯,所以 -OH在氧化过程需要进行保护,所以反应 、 的目的是保护 -OH不被氧化。 ( 5)同分异构体已经含有 C(CH 3)3结构用去 4个 C原子,所以剩下的 2个 C原子只要组成含有 -CHO结构的分子即可满足,所以该同分异构体可以为

18、HCOOCH2C(CH3)3、 (CH3)3CCH(OH)CHO,均难溶于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推断。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CO( g) + 2H2( g)CH3OH( 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根据下图,升高温度, K值将 (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 2) 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 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用 nB、 tB表示)。 (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填字母)。 a、 CO、 H2、 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

19、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 v生成 ( CH3OH) = v消耗 ( CO) ( 4) 300 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 填字母)。 a、 c( 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 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 c( H2) / c( CH3OH)减小 ( 5)根据题目有关信息,请在右下坐标图中标示出该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标明信息)。 ( 6)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 +3O2+4OH

20、- = 2CO32- + 6H2O,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CH3OH12e-+16OH- 2CO32-+ 12H2O ,则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答案:( 1) c(CH3OH)/c(CO) c2(H2)(2分 );减小 (2分 ) ( 2) 2nB/3tBmol L-1 min-1( 2分) ( 3) a、 c(2分) ( 4) c、 d(2分 ) ( 5)如图 (3分 ) ( 6) 3O2+6H2O+12e-=12OH-(3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已知方程式不难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CH3OH)/c(CO) c2(H2);根据图像,平衡时 500 下产物

21、甲醇的物质的量小于300 时的甲醇物质的量,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 K值将减小,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H0。 ( 2) 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反应用时 tB 分钟,生成甲醇 nB mol,所以反应速率 v(H2)=2v(CH3OH)= 2nB/3tBmol L-1 min-1 。 ( 3)反应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时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标志, A正确;混合气体密度 =m/V,由于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气体,质量守恒,混合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所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B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m/n,气体质

22、量不变,但是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而改变,所以 M 会发生改变,当 M 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正确;生成甲醇和消耗 CO表示的都是正反 应速率,所以 D项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故选 AC。 ( 4)压缩容器为原来的 1/2,则个物质的浓度均瞬间增大 1倍,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虽然平衡向右移动 H2浓度减小,但是体积改变使氢气浓度增大影响更大,所以 c( H2)增大, a错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只是正反应速率增大较多, b错误;平衡右移,甲醇物质的量增大, c正确;重新达到平衡, c( H2)将小于原来浓度的 2 倍, c( CH3OH)将大于原来浓度的 2 倍,所以 c

23、( H2) / c( CH3OH)将减小, d正确。故选 cd。 ( 5)根据题目的有信息和上述的分析,该反 应 H0,所以画出该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只要注意焓变和相应标示即可。 ( 6)以甲醇作燃料的电池,甲醇做负极失去电子被碱吸收形成 CO32-,氧气做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在给出总反应式和负极反应式的情况下,不难得到正极反应式为 3O2+6H2O+12e-=12OH-。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回收的废旧锌锰干电池经过处理后得到锰粉 (含 MnO2、 Mn(OH)2、 Fe、乙炔和黑炭等 ),由锰粉制取 MnO2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步骤并参考表格数据,回答下列

24、问题。 物 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 1)在加热条件下用浓盐酸浸取锰粉,所得溶液中含有 Mn2+、 Fe2+等。 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方程式: _。 ( 2)酸浸时,浸出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工业采用的是浸取 60 min,其可能原因是 。 ( 3)锰粉经浓盐酸浸取,过滤 I除去不溶杂质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 H2O2溶液,其作用是 。 ( 4)过滤 I所得滤液经氧化后,需加入 NaOH溶液调节 pH约为 5.1,其目的是 。 ( 5)过滤 所得滤液加入足量 H2O2溶液并加入

25、NaOH溶液调节 pH约为 9,使Mn2+ 氧化得到 MnO2,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 。 ( 6)工业上利用 KOH和 MnO2为原料制取 KMnO4。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 MnO2和固体 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以制取 K2MnO4;第二步为电解 K2MnO4的浓溶液制取 KMnO4。 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电解 K2MnO4的浓溶液时,电解池中阴极的实验现象为 。 答案:( 1) 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3分 ) ( 2) 60min后,再延长浸出时间,增加生产成本,而浸出的量不明显; (2分)

26、( 3)将 Fe2+转化为 Fe3+(2分) ( 4)使 Fe3+完全转化为 Fe(OH)3沉淀,并防止 Mn2+变成 Mn(OH)2(2分 ) ( 5) Mn2+ + H2O2 + 2OH- = MnO2+2H2O(3分 ) ( 6) 2MnO2 + 4KOH + O2= 2K2MnO4 + 2H2O(2分 );产生无色气泡 (2分 ) 试题分析:( 1)用浓盐酸浸取锰粉后所得溶液含有 Mn2+ ,所以 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学过的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可知 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 + 4H+ + 2Cl- =Mn2+ + Cl2+ 2H2O。 ( 2)从

27、浸出率和时间图像可以看出,开始随着时间增大,浸出率相应增大,过了 60min后浸出率开始下降,随后又上升,但是浸出率与 60min时相比变化不大,所以工业采取的浸出时间最好是 60min,这样既能使浸出率较高,又能节约成本。 ( 3)过滤 I除去不溶杂质后,溶液中含有大量 Fe2+ 杂质,所以加入足量 H2O2溶液使 Fe2+ 转化 Fe3+ 从而完 全沉淀除去。 ( 4)因为 Fe3+ 完全沉淀的 pH值为 3.7,而溶液中 Mn2+ 开始沉淀的 pH为 8.3,所以沉淀 Fe3+的同时不能让 Mn2+ 沉淀,所以要控制 pH值约为 5.1。 ( 5)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注意反应的环境为碱性环境,有 OH-参加,所以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产物后不难得出离子方程式为 Mn2+ + H2O2 + 2OH- = MnO2+2H2O。 ( 6)制备高锰酸钾第一步中, Mn的化合价由 +4+6价,被氧化,所以 MnO2 作还原剂,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的方程式为:2MnO2 + 4KOH + O2= 2K2MnO4 + 2H2O。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工艺流程题,本题围绕离子除杂、调节 pH、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为中心进行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