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3111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上学期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常温常压下,单质的状态可能是液态、固态、气态。液态如 Br2;也可能呈气态如 H2;还可能呈固态如 Fe。错误。 B.元素及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也有人工制造的元素。错误。 C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错误。 D常温常压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单质的分子中有气态的;有液态的如 Br2; 还有固态的如

2、S。而金属单质有固态的如 Fe;也有液态的如 Hg.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发现及存在方式的知识。 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 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图 中曲线表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C图 表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 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 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 A点到 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 也可能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 B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主要是以电解质分子的形式存在。当向其中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破坏了醋酸的电离平衡。使醋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中和时醋酸的浓度达到最小值。此后再加入氢氧化钠就不再发生反应,得到的是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的浓度逐渐增大。正确。C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酸性盐酸大于醋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由 于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所以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 H2 盐酸比醋酸快,但最终达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错误。 D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其它条件无关。错误。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微粒浓度及反应速率等影响的知识。 化合物 A、 B、 C、 D各由两种

4、元素组成,甲、乙、丙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 C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 ) A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 ,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框图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各种置换反应的情况,符合框图的各种物质可以是: A为二氧化碳, B为水, C为烃即可, D为一氧化碳,甲是氧气,乙是碳,丙是氢气 A、氧气和氢气是气体分子,但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是原子晶体,故 A错误; B、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故

5、 B正确; C、五个转化关系中,甲 +乙 A、 A+乙 D、甲 +丙 B共三个是化合反应,故 C正确; D、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伴随化合价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D正确故选 A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的知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 H )和 c( OH-)的乘积为 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 K 、 Na 、 AlO2-、 SO42- B常温时, 0.1mol/L HA溶液的 pH 1, 0.1mol/L BOH溶液中 c( OH-) /c( H ) =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

6、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 B ) c( OH-) c( H ) c( A-) C过量 SO2通入到 Ba( NO3) 2溶液中,正 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22NO3- 3Ba2 2H2O=3BaSO4 2NO 4H D常温下,稀释 0.1 mol L的氨水,溶液中 c( OH-)、 c( NH4+)、 c( H+)均下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常温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 110-14,而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c( H )和 c( OH-)的乘积为 110-24,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说明该溶液可能是外加了酸或碱。在酸性时 AlO2-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B常温时, 0.1mol

7、/L HA溶液的 pH 1,即 HA为弱酸; 0.1mol/L BOH溶液中 c( OH-) /c( H ) =1012,C( OH-) c( H ) =10-14,解得 c( OH-) =0.1mol/L.说明 BOH是强碱。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产生强碱弱酸盐 BA。 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C(B+)C(A -);C(OH-)C(H+)。但是盐水解的程度是很微弱的,所以 C(A -)C(OH-)。故,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 B ) c( A-) c( OH-)c( H )。错误。 C SO2溶于水产生亚硫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起硝酸的作用,把亚硫酸

8、氧化成硫酸。硫酸 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将过量 SO2通入到 Ba( NO3) 2溶液中,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22NO3- 3Ba2 2H2O=3BaSO4 2NO 4H 正确。 D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 H2O NH4+OH-,当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 c( OH-)、 c( NH4+)减小,但由于常温下溶液中 c( H+) c( OH-)是个常数。所以 c( H+)增大。错误。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的知识。 FeS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Fe(NO3)3、 Fe2(SO4)3、 NO2

9、、 N2O4、 NO和 H2O,当 NO2、 N2O4、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 6 B 1 7 C 2 11 D 16 25 答案: B 试题分析:假设产生的 NO气体物质的量为 1mol,则 NO2、 N2O4的物质的量也都为 amol。由于 NO2、 N2O4中 N 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从电子转移角度可以认为是产生 NO23amol. FeS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14H+12NO3-=2Fe3+2SO42-+3NO+9O2+7H2O. 实际参加反应的 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

10、14=1:7.选项为: B. 考点:考查硝酸的氧化性的知识。 某元素 X 核电荷数小于 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n,最外层电子数为 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2n2-1。下列有关 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X能形成化学式为 X( OH) 3的碱 B X能形成化学式为 NaXO3的含氧酸钠盐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D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分析该元素的电子层数与电子数、质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元素是 N元素。 N 能形成 HNO3是酸,不是碱。错误。 B 它有盐 NaNO3。正确。 C N 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

11、是奇数。正确。 D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如 Mg形成Mg3N2或非金属元素如 H|形成化合物 NH3、与 O 形成 NO等化合物。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及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 Br, SO , H2SO3, 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 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 答案: B 试题分析: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

12、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 H2SO3;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 NH; 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说明含有 Br;再加入 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是 BaSO4。但不能由此证明含有 SO42-。因为氯水有强的氧化性,能把溶液中的 H2SO3氧化成硫酸。故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SO 。选项为: B。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微粒的存在的推断的知识。 以下对粒子结构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阴离子的

13、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 D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原子核内的质子不一定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错误。 B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如 H+核外无电子。 C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如 H-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错误。 D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内质子数也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正确。 考点:考查粒子结构或性质的的知识。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NH4HCO3溶液与

14、过量 NaOH溶液反应: NH 4+ OH NH3+ H2O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 + 2H + H2+ Cl2 C向 Fe( NO3)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溶液: 2Fe3+2I 2Fe2+I2 D Na2SO3溶液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5SO32 + 6H+ + 2MnO4 5SO42 + 2Mn2+ +3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H4HCO3溶液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 NH 4+ HCO3-+ 2OHNH3 H2O +H2O+ CO32- 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 + 2H2O H2+ Cl2+2OH-。错误。 C向

15、 Fe( 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溶液: 8H+2NO3-+6I2NO+3I2+4H2O.错误。 D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的知识。 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 错误 的是 (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 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 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 KHCO3和 K2CO3的热稳定性, X中应放的物质是 K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 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 KMnO4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KHCO3和 K2CO3的热稳定

16、性, K2CO3 KHCO3,玻璃的导热性相对较差,所以应该在外管中放 K2CO3。其它都符合实验要求。选项为 C。 考点:考查应用套管实验装置的应用的知识。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30g甲醛( 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 NA B 1mol Cl2与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C 100mL0.2mol L-1的 AlCl3溶液中,含 Al3+数为 0.02NA D标准状况下,将 22.4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 HCl分子数为NA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醛分子式是 CH2O, 醋酸分子式是 C2H4O2

17、.最简式 CH2O。它们的分子式都符合 (CH2O)n. 最简式 CH2O 的式量是 30,所以 30g甲醛( 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 NA。正确。 B Cl2+2NaOH=NaCl+NaClO. 1mol Cl2与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错误。 C .AlCl3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使 Al3+数少于 0.02NA。错误。 D. 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产生盐酸。盐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不含有的 HCl分子。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在物质或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知识。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下列有关说法

18、正确的 ( ) 1个 NN键断裂的同时,有 3个 HH 键形成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1个 NN键断裂的同时,有 3个 NH 键形成 NH3生成的速率与 NH3分解 的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生成 n molN2,同时生成 2n molNH3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N2 H2 NH3的分子数一定为 1 3 2 恒温恒容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恒温恒压时,容器内的密度不再改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个 NN键断裂的同时,有 3个 HH 键断裂,若形成 3个HH 键。单位时间内 HH 键断裂的个数与形成的个数相等。证明

19、达到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组 分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正确。 恒温恒容时,反应达到平衡时个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正确。 在任何时刻每有 1个 NN键断裂的同时,就有 3个 NH 键形成,这是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 NH3生成的速率与 NH3分解的速率相等,则氨气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单位时间生成n molN2,必然消耗 2nmol NH3。 同时生成 2n molNH3。 则 NH3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正确。 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20、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N2 H2 NH3的分子数一定为 1 3 2 只是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可能达到平衡,一可能没达到平衡。错误。 该反应是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恒温恒容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即各物质消耗的浓度与生成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恒温恒压时,容器内的密度不再改变 也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则反应达到平衡。正确。正确的说法是 。选项为: D。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的知识。 氯气在 298K、 100kPa时,在 1L水中可溶解 0.0

21、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A 4.510-4 B 0.015 C 5.410-5 D无法计算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生反应 Cl2+H2O H+Cl-+HClO.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是:C(Cl2)=0.06mol/L;C(H+)=C(Cl-)=C(HClO)=0.03mol/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0.030.030.03) 0.06 =4.510-4.选项为: A。 考点:考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定义及计算的知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和体积相同的 FeBr2、 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

22、反应 B 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 X强 C非金属 X能将 Fe氧化到 +3价,但非金属 Y不能,则 Y的氧化性一定比 X强 D Cl2和 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由于还原性 I-Fe2+Br-,所以分别向浓度和体积相同的 FeBr2、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后首先发生前者是 Cl2+Fe2+= Fe3+2Cl-;后者是 Cl2+2I-= I2+2Cl-。错误。 B. 2Fe3+Cu= 2Fe2+Cu2+.金属性 FeCu。错误。 C.对于非金属元素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能把变价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3、元素的非金属性弱的能把变价金属氧化成低价态。所以 X的氧化性一定比 Y强。错误。 D Cl2和 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发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产生的盐酸和硫酸都没有漂白性。所以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及物质的漂白性和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判断能自发分解 B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越混乱,熵值越大 C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这是一个自发反应 D室温下水结成冰是自发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碳酸铵分解是吸热

24、反应,是体系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反应。要根据焓判据和熵判据共同来断反应能否自发分解。错误。 B、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越混乱,熵值越大。正确。 C、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这是一个自发过程,不是自发反应。错误。 D、室温下水不能结成冰,这是个非自发过程。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的知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周期表中第七周期完全排满共有 32种元素 B周期表中共有 18个列,其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在第 14列 C在氯化钠和氯化铯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 8和 6 D在二氧化碳晶胞中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

25、有 12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包含的元素中数分别是 2、 8、 8、 18、 18、32、 32。周期表中第七周期完全排满共有 32种元素。正确。 B周期表中共有18个列,第 14列元素是第四主族的元素,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正确。 C在氯化钠晶体的配位数是 6,氯化铯晶体的的配位数分 8。错误。 D二氧化碳晶体是立方面心结构。在晶胞中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在一个晶胞中有 3个,而通过每个二氧化碳分子能形成 8个晶胞。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计算了 2次,所以二氧化碳晶胞中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有( 38) 2=12个 .

26、正确。 考点:考查晶体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包含的元素种类的知识。 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都进行如下反应: CO2+H2 CO+H2O,反应所处温度相同,但反应起始的浓度不同,其中,甲: c( H2) =c( CO2)=amol/L 乙: c( CO2) =amol/L c( H2) =2 amol/L 丙: c( CO2) =c( H2) =c( H2O) =amol/L 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 甲 乙 B甲 乙 丙 C乙 丙 甲 D乙 甲 丙 答案: D 试题分析:乙可以认为是先加入 c( H2) =c( CO2) =amol/L当达到化学平衡时

27、再加入 c( H2) =amol/L。由于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比甲大。对于丙可以认为是先加入 c( H2) =c( CO2) =amol/L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再加入 c( H2O) =amol/L。由于增加了生成物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比甲小。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乙 甲 丙。选项是D。 考点:考查浓度这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 已知: 2M(g) N(g); H Y W C X、 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 D X与 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

28、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W是 Na; X是 O; Z是 S;是 l.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 HYO4。错误。 B Na、 S、 l是同一周期的元素 .对于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来说,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W ZY 。错误。 D.Na和 O 可以形成 Na2O 和 Na2O2两种化合物,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2。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一定条件下,将 NO2与 SO2以 2 3的体积比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反应:NO2(g)+SO2(g) SO3(g)

29、+NO(g),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 NO2与 SO2体积比为1 4,则平衡时 SO2(g)的转化率是( ) A 5/6 B 3/4 C 5/9 D 2/3 答案: C 试题分析:假设反应开始时 NO2、 SO2的浓度分别是 2mol/L 、 3mil/L,在反应过程中它们变化的浓度是 Xmol/L,则平衡时它们的浓度分别是( 2-X) mol/L、(3-X)mol/L.由题意知( 2-X): (3-X)=1:4.解得 X=5/3.所以平衡时 SO2(g)的转化率是( 5/3) 3100 =5/9。选项为: C。 考点:考查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的知识。 氯化硼的熔点为 -107 ,沸点为 12.5

30、, 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 sp杂化 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D其分子空间结构类似氯化磷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化硼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所以液态时和固态时都不导电。三 氯化硼采用 的是 sp2杂化 ,。错误。 C三 氯化硼采用 的是 sp2杂化,分子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的 结构,由于个个化学键排列对称,所以 属于非极性分子。 三氯化磷 采用 的是不等性 sp3杂化 后者是立体结构。所以正确选项为:C。 考点:考查氯化硼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组成的特点的知识。 如图,

31、关闭活塞 K,向 A中充入 1 molX、 1 molY,向 B中充入 2 molX、 2 molY, 此时 A、 B的容积都是 a 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 X(g)+Y(g) 2Z(g)+W(g); HB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于反应的容器的容积相等, B的各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 A的2倍,所以反应速率 v(B)v(A).错误。 B、由于 A容器保持恒压,达平衡时, A的体积为 1.4a L 即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的和为开始时的 1.4倍。 .假设反应过程中 A 消耗的 X 的物质的量为 nmol,则 Y、 Z、 W 变化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n

32、mol、2nmol、 nmol。平衡时 X、 Y、 Z、 W的物质的量为: (1-n)mol; (1-n)mol;2nmol;nmol. (1-n)+(1-n)+2n+n 2=1.4.解得 n=0.8.所以 A容器中 X的转化率为( 0.81) 100 =80%。正确。 C、由于反应 A是恒压,平衡时的压强与原来相同; B是恒容,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要比反应开始时大,开始时压强 B是 A 的 2 倍,所以平衡时的压强: 2p(A) A。错误。 考点:考查恒温、恒压两种不同条件向的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转化率等的比较的知识。 某 CuSO4、 Fe2(SO4)3、 H2SO4的混合

33、溶液 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等(不考虑水解),且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mol/L,则此溶液最多溶解Mg的质量为 ( ) A 24g B 18g C 21.6g D 14.4g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 2n(Cu2+)+3n(Fe3+)+n(H+)=2n(SO42-)。由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等。假设为 X。则 2X+3X+X=29mol/L解得 X=3mol/L。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L0.1L=0.3mol.加入 Mg时发生反应:2Fe3+Mg=2Fe2+Mg2+.消耗 Mg0.15mol; Cu2+Mg=Cu2+Mg2+.消耗Mg0

34、.3mol;2H+Mg=Mg2+H2. 消耗 Mg0.15mol;所以此溶液最多溶解 Mg的质量为( 0.15+0.3+0.15) mol24g/mol=14.4g.选项为: D. 考点:考查溶液呈电中性原理及相应的化学计算的知识。 实验题 ( 14分)绿矾晶体( FeSO4 7H2O, M=278g/mol)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及少量 FeS、 SiO2),制备 绿矾的过程如下: 试回答: ( 1)操作 为 (填写操作名称)。 ( 2)试剂 Y与溶液 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操作 的顺序依次为: 、冷却结晶、过滤 、 、干燥

35、。 ( 4)某同学用酸性 KMnO4溶液测定绿矾产品中 Fe2+含量: a.称取 11.5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 1000mL溶液; b.量取 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 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20.00mL。 步骤 a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该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若在滴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KMnO4溶液液面,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使测定结

36、果 (填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 计算上述样品中 FeSO4 7H2O 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过滤( 2) Fe+2Fe3+= 3Fe2+ Fe+2H+=Fe2+H2 ( 3)蒸发浓缩、 洗涤( 4) 1000mL容量瓶 b 5Fe2+MnO4-+8H+=5Fe3+Mn2+4H20 滴加最后一滴 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紫色且半分钟内不再褪色 偏低 96.7% 试题分析:( 1)将难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2) Fe2O3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而绿矾是硫酸亚铁的晶体,所以要在酸性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还原剂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2

37、Fe3+= 3Fe2+ ;Fe+2H+=Fe2+H2( 3)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得到绿矾晶体需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4) 步骤 a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1000ml的容量瓶。 酸性 KMnO4溶液有强的氧化性,容易腐蚀橡胶管。所以盛放酸性 KMnO4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选项为: b. 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5Fe3+Mn2+4H20。 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利用其本身的紫色。若无亚铁离子,则滴入的酸性 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若在滴终点读取滴定管刻 度时,俯视 KMn

38、O4溶液液面其它操作均正确,体积偏小,按照其大小计算出的亚铁离子的浓度也就偏低。 n(KMnO4)=C V=2.010-4mol.n(Fe2+)=5 n(KMnO4)=1.010-3mol. m(FeSO4 7H2O)=n M=1.010-3mol278g/mol=0.278g.所以上述样品中 FeSO4 7H2O 的质量分数为 0.278g(1000mL25.00mL) 11.5g100 =96.7%. 考点:考查绿矾的制法 应用及混合物的分离、滴定法测物质的组成等的知 识。 、 (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 (NH4)2SO4溶液,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

39、: a (2)将装置 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 _ _。 装置 D的作用是 。 、( 4分)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 (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 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装置 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 _ (2) 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 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 _ _ (3) 装置 C的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答案: ( 1) d e f ( 2) 分液;吸收多余的 NH3防止污染空气,防

40、止倒吸 ( 1) Mg(OH)2+NH4Cl MgOHCl+NH3+H2O 干燥氨气 ( 2)防止装置 C中的 AlCl3溶液倒吸入装置 B ( 3) Al3+3NH3H2O=Al(OH)3+3NH4+ 试题 分析: ( 1)将 A装置制取的氨气通入到硫酸中科的硫酸铵物质。为了防止多余的氨气污染大气,要将氨气用倒扣的漏斗通入到水中。这样既可以使氨气充分吸收,也防止了倒吸现象的发生。所以装置接口酸性是 d e f。硫酸和四氯化碳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 (1) 装置 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NH4Cl MgOHCl+NH3+H2O 装置 B中碱石灰

41、的作用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即 干燥氨气。 (2) 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 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防止装置 C中的 AlCl3溶液由于氨气的大量溶解造成的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引起的倒吸现象。使 AlCl3溶液倒吸入装置 B。 (3) 装置 C的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 H2O=Al(OH)3+3NH4+ 。 考点:考查仪器的连接、混合物的分离及氨气的制取、性质、干燥等知识。 填空题 I已知:反应 H2(g) + Cl2(g) = 2HCl(g) H= 184 kJ/mol 4HCl(g)+O2(g) 2Cl2(g)+2H2O(g) H=

42、115.6 kJ/mol 请回答: ( 1) H2与 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断开 1 mol HO 键所需能量约为 kJ。 II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已知在 400 时, N2 (g)+ 3H2(g) 2NH3(g) H”或 “T2,且 c(CO2)c(H2O)(其他条件均相同 ),则两者的反应速率 (填序号 ) A前者 大

43、B后者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II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 A点表示 25 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 B点表示 100 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 100 时 1 molL-1的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_mol L-1,KW(25 )_KW(100 )(填 “”、 “”、 “NaCN 溶液 CH3COONa溶液 NaCN H2O CO2=HCN NaHCO3 试题分析:对于 K1=C(CO)/C(CO2);对于 K2=C(H2)/C(H2O)。 - 得 CO2(g) +H2(g)=CO(g)+H2O(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K= C(CO) C(H2

44、O)/ C(CO2) C(H2) = C(CO)/ C(CO2) C(H2O) C(H2)=K1/K2.在 973K 时 K= K1/K2=1.472.36;在 1173K 时, K= K1/K2=2.151.67.可见升高温度, K增大,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 H 0。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吸热反应。改变压强或加入催化剂平衡都不能移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少 CO的量,也就减少 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使 CO2(g) +H2(g)=CO(g)+H

45、2O(g) H 0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D F。( 2)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的速率的影响要比浓度的速率的影响大。所以反应速率前者大。选项为 A。 II在 100度是 KW=10-12.C(OH-)=1mol/L所以 C(H+)= KW /C(OH-)=10-12mol/L.在 25度时 Kw=10-1410-12 =H2CO3HCN HCO3-。所以 25 时,有等浓度的 NaCN 溶液、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都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所以三种溶液的 pH由大到小的

46、顺序 Na2CO3 NaCN CH3COONa。 25 时,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 NaOH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产生 CH3COO N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 CH3COO-水解消耗,所以混合溶液中 c(Na ) c(CH3COO-)。 向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N H2OCO2=HCN NaHCO3。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浓度的比较级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影响的知识。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_ 用量筒量取稀硫 酸溶液 8.0mL;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可用金属丝(棒)代替环形搅拌玻璃棒; 用热的浓盐酸洗涤附着有 MnO2的试管; 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若加热后的无水硫酸铜粉末表面发黑,则所测结晶水含量可能会偏高 ; Fe(OH)3胶体与 FeCl3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KMnO4溶液 20.50mL ; 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稀释浓硫酸; 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某溶液 pH时,测量值一定比真实值小; 锌和一定量稀硫酸反应,为加快速率而不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