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 1 2 g 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 CO,放出 11 1 kJ热量,继续燃烧又放出 28 3 kJ热量。则能表示 C(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石墨) +1/2O2(g)=CO(g); H=-11 1kJ mol-1 B C(石墨) +1/2O2(g)=CO(g); H=-111 1kJ mol-1 C C(石墨) +O2(g)=CO2(g); H=-394kJ mol-1 D C(石墨) +O2(g)=CO2(g); H=-28 3kJ mol-1 答案: C 试题分析: 1 2 g C(石
2、墨)物质的量为 0 1mol, 1 2 g 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 CO,放出 11 1 kJ热量,则 1mol 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 CO气体,放出热量为 111KJ,故 A、 B均错误; 1 2 g 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 CO,放出 11 1 kJ热量,继续燃烧又放出 28 3 kJ热量,则可知 1mol 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 CO2气体法国忽热灵位 394KJ,故 D项错误, C项正确。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 写。 以下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3+、 NH4+、 CO32- 、 I- B pH值为 1的溶液: Cu2+、 Na+、
3、Mg2+、 NO3- C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mol/L的溶液: K+、 HCO3-、 Cl-、 Ba2+ D所含溶质为 Na2CO3的溶液: K+、 Na+、 NO3-、 Al3+ 答案: B 试题分析: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说明该溶液呈现酸性,存在大量的 H+,则 H+与 CO32-反应生成 CO2,故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且 Fe3+与 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2 I-= I2+2Fe2+,故 A项错误;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mol/L7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mol/L CH3COOH的 pH=2,说明 CH3COOH未完
4、全电离,是弱电解质;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只是 CH3COOH的溶解性,和强弱电解质没关系; 20mL 1mol/L CH3COOH 与 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只是酸碱中和体现不出乙酸 (CH3COOH) 属于弱酸; CH3COONa溶液的 pH7,是因为CH3COO 水解 CH3COO +H2O CH3COOH+OH ,故乙酸 (CH3COOH) 属于弱酸;则 D项正确。 考点:弱电解质电离及盐类水解应用。 在 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c(Na+) =2c( HS-) +2c(S2-) +2c(H2S) B c(Na+) +c(H+)=c(OH-)+c(HS-)
5、+ 2c(S2-) C c(Na+) c(S2-) c(OH-) c(HS-) D c(OH-)=c(HS-)+c(H+)+ c(H2S)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 Na2S溶液存在物料守恒: Na与 S个数比为 2:1,即 c(Na+) =2c( HS-) +2c(S2-) +2c(H2S),故 A项说法正确;电荷守恒 c(Na+) +c(H+)=c(OH-)+c(HS-)+ 2c(S2-),故 B项说法正确;质子守恒: c(OH-)=c(HS-)+c(H+)+ 2c(H2S),故 D项说法错误; Na2S溶液中存在: Na2S=2 Na+ S2-、 S2-+ H2O HS-+OH-、 HS
6、-+ H2O H2S+ OH-,故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 c(S2-) c(OH-) c(HS-)c(H+),故 C项说法正确;本题选 D。 考点:溶液中存在各微粒间关系。 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g)+2B(g) 3C(g)+D(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中曲线 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 a变为 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 A的浓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曲线 a变为曲线 b,化学反应速率增快,但 A的转化率不变即平衡不移动,故 A项增大 A的浓度、 B项缩小容器容积、 D项升高温度均会加
7、快反应速率,但平衡均会移动,均会使 A 的转化率发生变化,故 A、 B、D均错误; C项加入催化剂,会降低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的加快正、逆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 A的转化率不变。 考点:化学平衡图问题。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X(g)+bY(g) cZ(g)+dW(g),反应达平衡后, W的浓度为 0 5mol L-1,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W的浓度为 0 8mol 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a+b c+d C Z的体积分数减少 D X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X(g)+bY(g
8、) cZ(g)+dW(g),反应达平衡后, W的浓度为 0 5mol L-1,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瞬间 W的浓度为 1mol/L,平衡时 W的浓度为 0 8mol L-1,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可知 a+b 0、 S0,故 C项错误, A、 B、 D项均正确。 考点:反应自发进行判据。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 COCl2(g) CO(g) + Cl2(g), H 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升温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增加 CO的浓度 减小压强 加催化剂 ,其中能提高 COCl2(g)转化率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COCl2(g) CO(g) +
9、Cl2(g), H 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正向为吸热方向,故 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COCl2(g)转化率提高; 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会导致反应体系压强增大,但体系各物质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COCl2(g)转化率不变; 增加 CO的浓度会导致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OCl2(g)转化率降低; 减小压强导致单位体积内体系各物质分子总数减少,平衡正向移动, COCl2(g)转化率提高; 加催化剂是同等程度的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不移动, COCl2(g)转化率不变;本题 B项正确。 考点: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影响。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
10、中正确的是 A HCl和 NaOH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 kJ/mol,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57 3)kJ/mol B CO(g)的燃 烧热是 283 0kJ/mol,则 2CO2(g)=2CO(g) O2(g)反应的 H+( 2283 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 1mol水的反应热为中和热,故HCl和 NaOH反应的中和热 H -57 3 kJ/mol,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11、 H -57 3kJ/mol,故 A项错误; CO(g)的燃烧热是 283 0kJ/mol,则2CO(g) O2(g)= 2CO2(g) H=-( 2283 0) kJ mol-1,故 2CO2(g)=2CO(g) O2(g)反应的 H +( 2283 0) kJ/mol,故 B项正确;某些放热反应也需加热,如铝热反应条件为高温,但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C项错误;燃烧热为101Kpa时, 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应该为液态水,故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甲烷的燃烧热,则 D项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
12、完全正确的 是 编 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OH)2 BaSO4 弱电解质 CH3COOH CaCO3 H2S NH3 H2O 非电解质 SO2 CO2 Cl2 C2H5OH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KNO3属于钾盐是强电解质, CH3COOH 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SO2溶于水导电,但电离起导电作用的是 H2SO3,故 SO2属于非电解质,则 A项正确; B项中 CaCO3属于盐类是强电解质,故 B项错误; C项 Cl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 C项错误; D项 C2H5OH溶液属于混合物,而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故 D项错误。
13、 考点:物质分类。 反应: A(气 )+3B(气 ) 2C(气 ) H 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 A(气 )+3B(气 ) 2C(气 ) H 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但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C项正确。 考点:温度对速率、平衡的影响。 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活化分
14、子的百分数,同时可以改变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本身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多,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转化率改变,则 A项正确;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大,同时等效的增大了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 B项错误;增大压强、增大浓度均会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率不变,故 C、 D均不正确。 考点 :条件对活化分子、平衡影响。 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A防止硫酸铁
15、分解 B抑制硫酸铁水解 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D提高溶液的 pH 答案: B 试题分析:硫酸铁溶液中会存在 Fe3+H2O Fe(OH)3+3H+,故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目的是为了抑制抑制硫酸铁水解,故 B项正确。 考点:水解平衡应用。 在含有 Mg(OH)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NH4Cl后,则 Mg(OH)2沉淀 A溶解 B增多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含有 Mg(OH)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NH4Cl后, NH4Cl溶于水水解: NH4Cl+ H2O NH3 H2O+HCl,导致溶液呈酸性, Mg(O
16、H)2能够溶于酸, Mg(OH)2+2HCl=MgCl2+2H2O,故 A项正确。 考点:水解平衡应用。 已知: C(s) CO2(g) 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质量 C增大压强 D加入催化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 C(s) CO2(g) 2CO(g) H0,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A项正确;碳为纯固体,增加碳的量不影响平衡故平衡不移动,则 B项错误;该反应正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C项错误;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 同时增大且增大效果相同,平衡不移动,故
17、 D项错误。 考点: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如图所示是 Zn和 Cu(稀硫酸 )形成的原电池, 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原电池为 Cu H2SO4 Zn,利用反应原理为 Zn+ H2SO4= ZnSO4+ H2,反应中 Zn失电子则 Zn为负极, Cu为正极,故 错误;电子的流动方向是: ZnCu,故 正确, Zn 电极为负极: Zn-2e = Zn2+, Cu 为正极:2H+2e = H2,故 正确, 错误;若有 1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 5mol H2气体故 正确,溶液中 H+向正极移动,故
18、 错误,本题选 B。 考点:原电池原理。 下图是反应 CO(g)+2H2(g)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C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 H 510 kJ mol-1 D曲线 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b表 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项错误;使用催化剂只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并未改变反应热,故 B项错误;故曲线 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
19、的能量变化,故 D项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热 H -( 510-419) kJmol-1,故 C项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填空题 ( 10分,每空 2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 (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将这二种物质混合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N2H4+2 H2O2 N2+4H2O,已知 0 4 mol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放出256 6kJ的热量。 (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 2)又已知 :H2O(l) H2O(g); H=+44 kJ/mol。则 16 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_kJ。 ( 3)此反应用于火
20、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很大的优点是 ( 4)事 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 成原电池的是 。 A C(s)+H2O(g)=CO(g)+H2(g) H0 B NaOH(aq)+HC1(aq)=NaC1(aq)+H2O( 1) Hc(OH-),溶液呈酸性;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 c(OH-)= c(H+)=10-6mol/L;常温下,将0 2 mol L-1的盐酸与 0 2mol L-1的氨水混合,若所得的混合溶液中的 pH7,可知溶液为 NH4Cl和少量 NH3 H2O的混合液,主体离子为 NH4+、 Cl-,次要微
21、弱离子为 H+、 OH-,且存在电荷守恒: c(NH4+)+ c(H+)= c(Cl-)+ c(OH-),溶液呈中性即 c(OH-)= c(H+),则 c(NH4+)= c(Cl-),故 C项正确;因为酸性强弱:CH3COOH H2CO3 HCO3-,则水解程度大小关系为: CO32 HCO3- CH3COO ,故 CH3COONa NaHCO3 Na2CO3的碱性强弱为: ;氯化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且 HCl挥发,故将氯化铁溶液蒸干则生成 Fe(OH)3,灼烧2Fe(OH)3=Fe2O3+3H2O,故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22、Fe2O3;在常温下 Ksp( Cu(OH)2) 210-20可知向 0 02 mol L-1的 CuSO4溶液中加入 NaOH溶液,得 : O=10-9 mol/L,则溶液 pH=5。 考点:弱电解质电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 ( 10 分,每空 2 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取水样 10 0ml于锥形瓶中,加入 10 0ml的 KI溶液 (足量 ),发生的反应为:Cl2+2KI 2KCl+I2,滴入指示剂 23滴。 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马上注入 0 01mol L-1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
23、定,发生的反应为: I2+2Na2S2O3=2NaI+ 2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答: ( 1)步骤 加入的指示剂是 。 ( 2)步骤 应使用 式滴定管。 ( 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 4)氯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会偏小,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 5)用 0 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 答案:淀粉溶液;碱;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碱式滴定管未用 Na2S2
24、O3溶液润洗; B 试题分析:本滴定实验为利用 I2+2Na2S2O3=2NaI+ 2Na2S4O6测定生成 I2从而确定水样中的 Cl2,故所用指示剂用来指示溶液中 I2的量,故应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步骤 中滴定管所装溶液为 Na2S2O3,溶液呈碱性,故应用碱式滴定管;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步骤 中洗涤滴定管应用水洗后再用 Na2S2O3溶液润洗,该步骤没有润洗故会导致所装标准液 Na2S2O3溶液浓度变小,故消耗体积变大,故会导致所测水样中 Cl2浓度偏大;( 5)中依据 可知 A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会导致 c(标准)变小,则 V(标准)偏大故所测 NaOH 溶液浓度偏大;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故 B 项不会产生影响;C项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则会导致 V(标准)包含气泡体积偏大,故会导致所测浓度偏大;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会导致 V(标准)偏大故所测 NaOH溶液浓度偏大。 考点:滴定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