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3163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三月考( 10月)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 “碳循环 ”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 “低碳 ”出行方式 C将废电池深埋,防止重金属污染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 PM2.5的含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 “碳循环 ”,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题意,故 A正确;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 “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实现了环保,符合题意,故 B正确;

2、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废电池要集中处理,不能深埋,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 PM2.5的含量,符合题意,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知识 用下图装置 (X、 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 )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电源 X极 实验前 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 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4OH-4e-=2H2OO2 C 负极 KCl和 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 a、

3、 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D 负极 酒精 b管中可能产生乙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电源 X极为正极, a管中石墨电极为阳极, b管中石墨电极为阴极,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 H+在阴极区放电, OH-在阳极区放电,故在阴极区有大量的 OH-,滴入酚酞后, b 管中呈红色,在阳极区有大量的 H+,a管中呈无色,故 A错误; B、电解硝酸银, Ag+在阴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Ag+4e-=4Ag, OH-在阳极反应: 4OH-+4e-=2H2O+O2,即 b管中电极反应是析出金属银的反应,故 B错误; C、电解 KCl和 CuCl2混合溶液时,当 X为负极时,则 a管中产

4、生的气体是氢气,氢离子在铜离子放电完毕之后放电, 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氯气,氯离子放电完毕之前,生成氢气少,氯气多,此后为电解水,2H2O 2H2+O2,生成的氧气多,氢气少,电解一定的水,可以使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相等,故 C正确; D、酒精是非电解质, 不能构成原电池,不会发生反应得到乙醛,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用下图 所示装置通电 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图 所示装置,可观察到 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 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装置 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B用装置 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

5、电极反应为 Fe-2e-+2OH-= Fe(OH)2 C用装置 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2 D装置 通电 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 pH降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石墨电极生成 Cl2,铁电极生成 H2,因 Cl2能溶解在水中,且与H2O发生反应: Cl2+H2O HCl+HClO,而 H2不溶于水,故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少,故 A错误; B装置 是原电池装置, Fe为负极,失去电子产生 Fe2+, Fe2+再与溶液中的 OH-反应生成 Fe( OH) 2: Fe-2e-+2OH-Fe( OH) 2,故 B正确; C石墨为正极,正极为 Cl

6、2得到电子,故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l2+2e-2Cl-(或 HClO+H+2e-Cl-+H2O),故 C错误;D铁电极上产生 H2: 2H2O+2e- H2+2OH-,由于有 OH-生成,故溶液的 pH升高,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应用 我国知名企业比亚迪公司开发了具有多项专利的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其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其它材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2O5+xLi LixV2O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在放电时做正极材料,充电时为阳极材料 B电池在放电时, Li+向负极移动 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 LixV2O5-xe- V2O5

7、+ xLi+ D V2O5只是锂发生反应的载体,不参与电池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该原电池中,锂失电子而作负极,充电是为阴极,故 A错误;B向外供电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锂离子向正极移动,故 A错误; C该电池充电时,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则阳极上 LixV2O5失电子,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LixV2O5-xe- V2O5+xLi+,故 C 正确; D V2O5 得电子而作正极,所以 V2O5参与电池反应,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 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

8、+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s)+H2O( 1) +2e =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 6.5g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电池工作原理是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故 A正确; B、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MnO2+H2O+2e- Mn2O3+2OH-,故 B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

9、由负极流向正极,故 C错误; D、由 Zn( s) +2MnO2( s)+H2O( l) Zn( OH) 2( s) +Mn2O3( s)可知,反应转移电子 2mol时消耗65gZn,则反应转移 0.2mol电子理论上消耗 6.5gZn,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已知: H2(g) F2(g)=2HF(g) H -270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22.4 L的氢气和 22.4 L的氟气吸收 270 kJ热量 B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反应生成 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 kJ C相同条件下, 1mol氢气

10、与 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 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HF 键的键能比 1mol HH 键和 1mol FF 键的键能之和大 270 kJ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44.8L即 2mol氟化氢气体 分解成 22.4L即1mol的氢气和 22.4L即 1mol的氟气吸收 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 A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反应生成 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 B正确;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1mol氢气与 1mol氟气的能量

11、总和大于 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 C正确; D、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释放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 2molH-F键的键能比1molH-H键和 1molF-F键的键能之和 大 270kJ,故 D正确,故选 A。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 为探究 NaHCO3、 Na2CO3与 1mol L-1盐酸反应 (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 、反应 )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液体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温度 35 mL水 2.5g NaHCO3 20 18.5 35 mL水 3.2g Na2CO3 20 24.3 35 mL盐酸 2.5g N

12、aHCO3 20 16.2 35 mL盐酸 3.2g Na2CO3 20 25.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 即可判断反应 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 即可判断反应 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 、 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 、 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为吸热反应,不能仅根据实验 混合后溶液温度降低而判断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结合实验 综合判断,故 A错误; B根据实验 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不能仅根据实验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升高判断反应 是放热反应,故

13、B错误; C根据实验 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后混合液温度从 20 降低到 18.5 ,而实验 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从 20降低 16.2 18.5 ,通过反应 后混合液温度更低,证明反应 为吸热反应;同理根据实验 碳酸钠溶于水,混合液温度从 20 升高到 24.3 ,实验 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温度从 20 升高到 25.1 24.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的温度比碳酸钠溶于水后升高 的温度更高,证明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C正确; D根据选项 C的分析可知,反应 为吸热反应、反应 为放热反应,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探究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方法 常温下 ,将

14、200 mL pH = a的 Cu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测得溶液的 pH变为 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电极上有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乙,沸点:甲 乙 B稳定性:甲 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 乙 ( 3) Q、 R、 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5) 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28,其中分子中的 键与 键的键数之比为 ,该氢化物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为 。 答案:(

15、 1) 1s22s22p63s23p63d9 ( 2) B ( 3) Si C N ( 4) SiO2 ( 5) 5: 1; C2H4-12e- 16OH- 2CO32020 10H2O 试题分析: Z的原子序数为 29,则 Z为 Cu元素; Q、 R、 X、 Y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Q、 R、 X、 Y、 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Q、 X的 p轨道为 2和 4,则为 Q为 C元素和 X为 O元素; 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 msnmpn,s能级容纳电子数为 2,则 Y可能为 C或 Si,由于 Q为 C元素,所以 Y为 Si元素; R的核外 L层为奇数,所以 R有 2个电子层,则可

16、能为 Li、 B、 N或 F, R的原子序数介于 Q与 X之间, Q为 C元素, X为 O元素,则 R为 N元素,所以可推出: Q为 C, R为 N, X为 O, Y为 Si, Z为 Cu,则 ( 1) Z为 Cu元素, Z2+为 Cu2+, Cu的价电子排布为 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 3d9, 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9; ( 2) Q、 Y的氢化物分别为 CH4和 SiH4,由于 C的非金属性强于 Si,则稳定性CH4 SiH4因为 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H4 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故选: B; ( 3) C、 N和 Si中

17、, C、 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即 Si C,而 N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 CN,所以第一电离能 Si C N。 ( 4)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 O,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 Si,两者构成 SiO2; ( 5) Q为 C元素, C、 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的物质为 C2H4,结构式 为,单键是 键,双键中有一个是 键一个 键,所以 键与 键数之比为 5: 1。在乙烯与氧气形成的碱性燃料电池中乙烯在负极通入,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2H4-12e- 16OH- 2CO32020 10H2O。 考点: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化学键、燃料电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