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界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 9月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需要用纯碱为原料 D “地沟油 ”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组成与汽油、煤油不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碳酸钡是重金属盐,不能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A错误; 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B错误; C、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分别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和黏土、石灰石以及辅助原料, C错误;“地沟油 ”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
2、组成与汽油、煤油不相同,后者是碳氢化合物,前者还含有氧元素,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的有关判断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2( g) +H2( g) 2HI( g) H -9.48kJ/mol I2( s) +H2( g) 2HI( g) H 26.48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g I2( g)中通入 2gH2( g),反应放热 9.48 kJ B 1 mol固 态碘与 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17.00 kJ C反应 (i)的产物比反应 (ii)的产物稳定 D反应 (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 (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答案: D 试
3、题分析: A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不能进行完全,放热小于 9.48kJ,故 A错; B、根据盖斯定律,用题干中热化学方程式 - 得到 I2( s) I2( g) H= 35.96KJ/L,故 B错误; C、反应 (i)的产物与反应 (ii)的产物稳定性相同,C错误; D、气体 I2比固体 I2能量高,反应 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 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知识应用 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 CO2,快速加入过量 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 “咔咔 ”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
4、 CO2+OH-HCO3-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 C若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D上述过程中与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三种,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显碱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 瘪,反应为 CO2+2OH-CO32-+H2O,故 A 错误; B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 2Al+2OH-+2H2O2AlO2-+3H2,气体压强增大,故 B错误; C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溶液换为水,只发生氨气与水反应,则易拉罐也会出现变瘪的现象,故 C错误; D上述过程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 CO2、氧化铝
5、和铝,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 Al的化学性质及离子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含有少量 FeCl3的 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 Mg( OH) 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去 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B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证明溶液中含有 SO4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 CO32- D 向 0.1mol 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 KMnO4溶液, KM
6、nO4溶液褪色 说明 Fe2+具有氧化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向含有少量 FeCl3的 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 Mg( OH) 2粉末,溶液 pH 增大,利于 Fe3+的水解,可转化为 Fe( OH) 3沉淀而除去,故 A 正确;B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 AgCl,也可能为 BaSO4,不能排除 Cl-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先价盐酸,如无沉淀,继续加入 BaCl2溶液,如产生沉淀,可证明含有 SO42-,故 B错误; C溶液中也可能存在 HCO3-,不能证明一定含有 CO32-,故 C错误; D Fe2+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
7、溶液褪色,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物质鉴别、分离、提纯等知识 水溶液 X中只可能溶有 K+、 Mg2+、 Al3+、 Al(OH)4-、 SiO32-、 CO32-、 S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 K+、 Al(OH)4-和 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 X中 D CO32-和 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 X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加 HCl有气体说明有 CO32-或 SO32-,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都有,一定不存在和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不共
8、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镁离子、铝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提供 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一定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 K+这一个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钾离子。 A加 HCl有气体说明有 CO32-或 SO32-,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 者的混合气体,故 A错误; B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或 SO32-,或两者都有,则一定不含有镁离子,它们和镁离子都不共存,所以沉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镁,故 B错误
9、; C原来溶液中 K+、 AlO2-、 SiO32-一定存在,故 C正确; D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CO32-可能存在,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和离子共存等方面的知识 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 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 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 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 b点变红色 答 案: A 试题分析: A K闭合时,甲乙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甲乙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A正确;B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中,故 B错误; C片刻后,甲池中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硫酸根离子浓度不变
10、,故 C错误; D电解池阴极 a上氢离子放电,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化钠,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滤纸 a点变红色, b电极附近是氢氧根离子放电同时生成氢离子,故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向 FeI2、 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2Fe3+2Br-、 2Fe3+2I-=2Fe2+I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还原性: I- Fe2+ Br- B线段 AB表示 Fe2+被氯气氧化 C线段 BC表示生成 4 mol Fe3+ D原溶液中 n ( )=6 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反应 2Fe2+Br2=2Fe
11、3+2Br-中,还原剂 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所以还原性: Fe2+ Br-,反应 2Fe3+2I-=2Fe2+I2中,还原剂 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Fe2+,所以还原性: I- Fe2+,所以还原性 I- Fe2+ Br-,故 A正确; 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 0 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 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 1 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 4mol降到 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 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 3 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 6ml降到 0
12、,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6mol,即 FeBr2的物质的量为 3mol,故 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C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L的 6种盐溶液 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和 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 1: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Na2CO3H2O=HClO NaHCO3 NaCl B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比较: HCO3- HSO3- HClO C 6种溶液中, Na2Si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 D 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 c(H+) c(HSO3-) c(SO32
13、-)c(OH-)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盐溶液的 pH可知,酸性是碳酸强于次氯酸,次氯酸强于碳酸氢根,则氯气与碳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 Na2CO3H2O HClO NaHCO3 NaCl, A正确; B、酸越弱,相应的盐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根据 pH 大小可知酸性是 HSO3- HClO HCO3-, B 错误; C、6种溶液中, Na2SiO3溶液的碱性最强,水解程度增大,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错误; D、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 c(HSO3-) c(H+) c(SO32-) c(O
14、H-),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常温下,向 l00 mL 0.01 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 0.02 mol/L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A为一元强酸, MOH为一元强碱 B K点所示溶液中 c(A-) c(M ) 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K点水的电离程度 D K点对应的溶液的 pH=10,则有 c( MOH) +c( OH-) -c( H+)0.005mol/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图象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 0.01mol L-1H
15、A溶液的pH=2,说明 HA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 HA是强酸。当加入51ml0.02mol/LMOH溶液时, MOH过量,但溶液显中性,这说明 MOH应该是弱碱,故 A错误; B、 K点溶液是 MOH与 MA的混合液,且二者的浓度相等,但溶液呈碱性, MOH的电离程度大于 M 的水解程度,则 c(M ) c(A-), B错误; C、由图象可知, N点溶液呈中性,水电离的氢离子为 10-7mol/l, MOH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电离,水电离的氢离子小于 10-7mol/l,所以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 K点水的电离程度,故 C错误; D、在 K点时混合溶液体积是碱溶液的 2倍,根据物料守恒结合
16、溶液体积变化知, c( MOH) +c( M+)=0.01mol L-1,根据电荷守恒得 c( M+) +c( H+) =c( OH-) +c( A-), c( MOH)+c( OH-) -c( H+) =c( M+) -c( A-) +c( MOH) =0.01mol L-1-0.005mol L-1=0.005mol L-1,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 弱电解质电离及其影响因素 3分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_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钾保存在汽油中 B容量瓶、分液漏斗、酸 (碱 )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检验是否漏水 C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
17、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D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酸式滴定管记录起始体积时,平视读数,终点时俯视,所测碱的浓度偏高 E不用其它化学试剂即可鉴别 四种无色溶液 F可以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 答案: B C F 试题分析: A、汽油易挥发。不能保存钠和钾, A 错误; B、容量瓶、分液漏斗、酸 (碱 )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检验是否漏水, B正确; C、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应垫在石棉网上, C正确; D、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酸式滴定管记录起始体积时,平视读数,终点时俯视,则读数偏小,所以测碱的浓度偏低, D错误; E、硫酸氢钠
18、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相当于一元强酸,不用化学试剂不能鉴别盐酸和硫酸氢钠, E错误; F、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因此可以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 F正确,答案:选 BCF。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 下列 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Na 2H2O=Na 2OH- 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 C 0.01mol LNH4Al(SO4)2溶液与 0.02mol 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1 A1 D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 2H2O=2Na 2OH- H2, A错误; B、醋酸是
19、弱电解质,应该用化学式表示, B错误; C、 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 0.02mol 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和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正确, C正确; D、次氯酸钙检验强氧化性,能氧化 SO2生成硫酸钙,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 c(H ) 10-13mol/L的溶液中可能存在: HCO3-、 K+、 Na+、 Cl-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 ClO 、 SO42-、 I C含有 0.1 mol/L Fe3+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K+、 Mg2+、
20、I-、 NO3- D室温下, pH=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存在: Na+、 Fe3+、 NO3-、 SO4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水电离出的 c(H ) 10-13mol/L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则 HCO3-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A错误; B、 ClO 与 I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B错误; C、铁离子与碘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 D、室温下, pH=l的溶液显酸性, Na+、 Fe3+、 NO3-、 SO42-可以大量共存,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21、一定是单质;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NO2和水反应能生成硝酸,但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A B仅 C仅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 错误; 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错误; 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O2 和水反应能生成硝酸,但 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正确; 溶 液是电中性的,胶体也是电中性的,错误; 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物
22、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 mL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用水稀释至 100 mL, H2SO4的质量分数为 9.8 B 1molFe与过量的稀 HNO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 NA的 CO、 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 l L 0.50 mol/LNH4C1溶液与 2 L0 25mol/LNH4C1溶液 NH4+的离子数均为 0.5NA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密度增大,因此 10 mL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用水稀释至
23、 100 mL, 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 A错误; B、 1molFe与过量的稀 HNO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B错误; C、 CO和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 28,所以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 NA的 CO、 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 L,质量为 28 g, C正确;铵盐溶于水,铵根水解,所以一定温度下, l L 0.50 mol/LNH4C1溶液与 2 L0 25mol/LNH4C1溶液 NH4+的离子数均小于 0.5NA,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FeO B Fe2O
24、3 C FeSO4 D Fe3O4 答案: A 试题分析:假设质量都为 mg, A FeO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 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 mol; B Fe2O3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为 0;C FeSO4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 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 mol;D Fe3O4中 Fe元素的化合价有 +2、 +3价,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 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 mol, 由以上分析可知,失电子最多的是 FeO,则放出 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FeO,故选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SO2、 NH3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
25、,因此都属于电解质 B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电池,输出电能 D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亚硫酸和一水合氨而不是二氧化硫和氨气,所以二氧化硫和氨气属于非电解质,故 A错误;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促进水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放热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属于吸热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故C错误; D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它们的质子数一定
26、不同,所以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电解质、元素的判断等 下列陈述 I、 II均正确 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但钝化是化学变化, A错误; B、碳酸氢钠溶于水全部电离,因此是强电解质, B正确; C、氯化铵受热与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因此可以利用加热法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铵,与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无关系, C错误; D、二者表现的都是还原性,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因果关系的正误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 36种元素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过渡
27、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 2或 8 D IA族与 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 32 种元素, A 错误;B、周期表中并不是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B错误; C、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只能是 2或 8,例如五氯化磷等, C错误; D、 IA族与 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或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性质的判断 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
28、了 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 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2S转化为白色 AgC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 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所以银器质量减小,故 A错误; B银作正极,正极上 Ag2S得电子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生成单质银,故 B正确; C Al2S3
29、在溶液中不能存在,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 H2S和 Al( OH) 3,故 C错误; D黑色褪去是 Ag2S转化为 Ag而不是 AgCl,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 3molA和 2.5molB混合于容积为 2L的容器内,使它们发生反应 2A( s)+3B( g) 2C( g) +D( g),经过 5min生成 0.5mol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平均消耗速率为 0.3mol (L min) B C的平衡浓度为 2mol L C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方向移动 D若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参加反应的 B为 1
30、.5mol,浓度是 1.5mol2L 0.75mol/L,则 v( B) 0.75mol/L5min 0.15mol/( L min),故 A不正确; B、起始时充入3molA和 2.5molB混合气体;经过 5min生成 0.5molD 2A( s) +3B( g) 2C( g) +D( g) 起始量( mol) 3 2.5 0 0 变化量( mol) 1 1.5 1 0.5 平衡量( mol) 2 1 1 0.5 c( C) =0.5mol/L,故 B错误; C、正方应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 C错误; D、密度是气体质量与容器容积的比值,容器容积不变,但气
31、体的质量变化,所以若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方法,速率计算的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平衡的因素 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Cl2 B Ba C Na2S D Ba(OH)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A正确; B、硝酸钡与 SO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B错误; C、硫化钠与 SO2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 C错误; D、 SO2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 SO2的性质 实验题 10分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
32、设计的利用电子垃圾 (含 70 Cu、 25 Al、 4Fe及少量 Au、 Pt)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已知下列信息: Cu可与稀硫酸和 H2O2的混合液反应生成硫酸铜;铁、铝、铜等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Cu与稀硫酸和 H2O2的混合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在操作 II中, x的取值范围是 _。 ( 3)在操作 III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 ( 4)由滤渣 a制取 Al2( SO4) 3 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方案,最具可行性的是 _(填序号)。 ( 5)为测定 CuSO4 5
33、H2O晶体的 纯度,进行下列实验:取 a g 试样配成 100mL溶液,每次取 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 b mol/L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 Cu2 (离子方程式为 Cu2+H2Y2- CuY2-+2H+),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 EDTA溶液 12.00mL, CuSO4 5H2O晶体的纯度是 _。 答案:( 1) Cu+H2O2+H2SO4=CuSO4+2H2O( 2 分) ( 2) 5.2, 5.4) ( 2 分) ( 3)玻璃棒 酒精灯 (烧杯)( 2分) ( 4)乙 ( 2分) ( 5) 15b/a100%( 2分) 试题分析:( 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
34、在稀硫酸溶液中将铜氧化为硫酸铜,方程式为 Cu+H2O2+H2SO4 CuSO4+2H2O。 ( 2)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溶液 pH调节为 5.2 5.4,使 Fe3+和 Al3+形成沉淀,铜离子不沉淀。 ( 3)蒸发浓缩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酒精灯(烧杯)。 ( 4)制备硫酸铝晶体的甲、乙、丙三种方法中,甲方案在滤渣中只加硫酸会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硫酸铝晶体中混有大量硫酸铁杂质,方法不可行;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 H2SO4,生成 Fe2( SO4) 3和 Al2( SO4) 3,再加 Al粉和 Fe2( SO4) 3生成 Al2( SO4) 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35、可得硫酸铝晶体;丙方案先在滤渣中加 NaOH和 Al( OH) 3反应生成 NaAlO2,再在滤液中加 H2SO4生成 Al2( SO4) 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但从原子利用角度考虑方案乙更合理,因为丙加的 NaOH和制备的 Al2( SO4) 3的原子组成没有关系,造成原子浪费; ( 5)取 a g试样配成 100mL溶液,每次取 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 b mol L-1 EDTA( 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 EDTA溶液 12mL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CuY2-+2H+。铜离子物质的量和标准液物质的量相同=bmol/L0.01
36、2L=0.012bmol;依据元素守恒得到:则 20ml溶液中含有的 CuSO4 5H2O物质的量为 0.012bmol; 100ml溶液中含 0.012bmol5=0.06bmol;所以CuSO4 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 100% 100%。 考点:考查离子分离的方法,实验设计,仪器和试剂选择,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等 填空题 11分 )A、 B、 C、 D、 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 D与 A 同主族,且与 E 同周期; 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2;A、 B、 D、 E这四
37、种元素,每一种与 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 ( 1) C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 D在周期表的位置_。 ( 2) C和 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 (填元素名称 )_,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 (填写编号 )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 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3) A、 B、 C、 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 (均含有该四种元素 ),它们都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_,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 4) C与 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
38、成标准状况下11.2LO2,转移的电子数是 _。 答案:( 1) ; ( 1分) 第三周期第 A族。( 1分)( 2)氧( 1分) b c ( 2分) ( 3)离子键、共价键;( 2 分) HSO3-+H+=SO2+H2O ( 2 分) ( 4) NA( 2 分) 试题分析: A、 B、 C、 D、 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则 A是氢元素; 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则 B是氮元素; 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则 E是第三周期硫元素; D与 A同主族,且与 E同周期,所以 D是钠元素;A、 B、 D、 E这四种
39、元素,每一种与 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 合物,则 C是氧元素,则 ( 1)氧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Na在周期表的位置第三周期第 A族。 ( 2)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 C和 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氧元素。 a非金属性强弱与单质的沸点大小无关系, a 错误;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 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说明氧元素得到电子,因此非金属性强于 S, b正确; c.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可以说明, c正确,答案:选 bc。 ( 3) A、 B、 C、 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 (均含有该四种元素 ),分别是亚硫
40、酸氢铵和硫 酸氢铵,它们都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SO3-+H+ SO2+H2O。 ( 4) C与 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该化合物是过氧化钠,标准状况下 11.2LO2的物质的量是 0.5mol,在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 0价,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 0.5mol2NA NA。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有关判断 10分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用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方法,可以将 CO2变废为宝。 (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 l) +3O2( g) =2CO2( g) +4
41、H2O( g) H=_1275.6kJ mol-1 2CO( g) +O2( g) =2CO2( g) H=_556.0kJ mol-1 H2O( g) =H2O( l) H=-44.0kJ 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 ( 2)某同学利用甲醇 (酸性 )燃料电池为电源,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 Fe( OH)2的实验装置 (如下图 )。通电后,下图竖直装置下端 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中产生大量的 Fe( OH) 2白色 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电源中 b极为_极 (填 “正 ”或 “负 ”),其电极反应式为 _,装置上端 A极电极材料是: _(填化
42、学式 ), 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 ( 3)利用电解法在铁制品上镀铜可以防止铁被腐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 a电镀时,通常用铜做阳极,可溶性铜盐作电解质溶液 b. 电镀过程中,维持电流恒定,温度升高,电解反应速率加快 c电镀过程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d电镀过程中,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1) CH3OH( l) +O2( g) CO( g) +2H2O( l) H=-442.8 kJ mol-1( 2分) ( 2)负( 1分) CH3OH-6e-+H2O=CO2+6H+( 2分) Fe( 1分) 2H+2e-=H2( 2分)( 3) ad( 2分) 试题分析:(
43、1) 2CH3OH( l) +3O2( g) =2CO2( g) +4H2O( g) H=_1275.6kJ mol-1, 2CO( g) +O2( g) =2CO2( g) H=_556.0kJ mol-1, H2O( g) =H2O( l) H=-44.0kJ 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 - + 4) 2 得到 CH3OH( l) +O2( g) =CO ( g) +2H2O( l) H=_442.8 kJ mol-1; ( 2)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法制取 Fe( OH) 2的实验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说明氢氧化亚铁在 B 电极附近生成,
44、所以电极 A为电解池的阳极, B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源 a为正极,电极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O2+4e-+2H2O=4OH-;连接正极的 A电极是铁,目的是铁做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和阴极生成的氢氧根离 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 b为负极,甲醇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e-+H2O=CO2+6H+,连接电极 B电极反应为: 2H+2 e-=H2; ( 3) a铁上镀铜时,通常用铜做阳极,可溶性铜盐作电解质溶液,正确; b. 电镀过程中,维持电流恒定,温度升高,电阻增大,电解反应速率减小,错误;c电镀过程中,电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错误;
45、d电镀过程中,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正确,答案:选 a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应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分析 16分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及工业原料。 I某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 K=3.0103(mol L)-1, ( 1)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 。 ( 2)某温度下,如果在体积恒定为 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1molN2、0.1molH2 和 2molNH3 则反应 _(填 “正向进行 ”或 “逆向进行 ”或 “达到平衡 ”)。 ( 3)该温度下,在体积恒定为 10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下列物质,反应达到平衡后, N2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_。
46、 a 10molN2、 30molH2和 20molNH3 b 10molN2和 30molH2 c 20molN2和 60molH2 d 10molN2和 28molH2 II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是氨气溶于水而形成的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 4)在氨水溶液中加水稀释的过程, NH3 H2O的电离程度 _(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_(同上)。 ( 5)室温下, a mol/L的 (NH4)2SO4水溶液的 pH=5,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并计算该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用含代数 a的较为精确的数学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不做近似运算 )。 ( 6)室温下,向浓度均为 0.1mol/L的 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_沉淀 (填化学式 ),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 (已知:室温时 mol3 mol3.L-3). 答案: ( 1) 1/2 N2 + 3/2 H2 NH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