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236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选择题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 A密度大小 B活动性大小 C用途大小 D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答案: B 向 FeI2、 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2Fe2+Br2 2Fe3+2Br-; 2Fe3+2I- 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段 BD表示 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B原混合溶液中 FeBr2的物质的量为 6mol C当通入 2molCl2时,

2、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 n( Fe2+): n( I-): n( Br-) =2: 1: 3 答案: B 下列四种情况不能用右图图像表示的是 A N2(g)+3H2(g) 2NH3(g),恒容充入 He, N2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B CH4(g)+H2O(g) CO(g)+3H2(g); H 0,平衡后 CH4的物质的量与 H的关系 C 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后加入 KCl固体, c( Cl )与正反应速率关系 D H2(g)+I2(g) 2HI(g),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速率与时间

3、的关系 答案: D 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离子 Cu2+ Al3+ NO3 Cl 物质 的量浓度 (mol/L) 1 1 a 1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 3 mol 通过时 (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的 pH=14 B a=3 C阳极生成 1.5 mol气体 D电解这段时间后,阴极滴加酚酞会变红 答案: D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2010年 2月公布了一份草拟的评估报告,指出塑料奶瓶和婴儿奶粉罐普遍存在的化学物质双酚 A(如图),并不会对婴儿或成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关于双酚 A的下列说法相对正

4、确的是 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B可用浓溴水定量测定双酚A C双酚 A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C20H24O2 答案: B 在三个温度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Ne、空气、三种元素组成的最常见的有毒气体( A)三种气体,当它们的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 P)从大到小为 A p( Ne) p(空气) p( A) B p(空气) p( A) p( Ne) C p( A) p( Ne) p(空气) D p(空气) p( Ne) p( A)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熔沸点:邻二甲苯

5、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D第 VA族的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也最稳定 答案: D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 B用 KMnO4滴定 H2C2O4时需要用到两支酸式滴定管 C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必须用到两个量筒和两个温度计 D实验室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时,需要用到仪器秒表 答案: C 实验题 ( 16分)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 ( 1)同学甲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后面有图)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完成氨的催化氧化。 A中加入浓氨水, D中加入碱石灰, E内放置催化剂 (铂石棉 ),请回答: 仪器 B的名

6、称: _。 B内只需加 入一种固体试剂,该试剂的名称为_, B 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 因 (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_ _。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填接口字母) ( 2)同学乙拟用甲同学得到的混合气体 X(NO及过量的 NH3),验证 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忽略装置内空气的影响)。装置如下: 装置 C的作用可能是 _。 若进入装置 A的 NO共 268.8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190.4 mL N2,则 NO的转化率为 。 ( 3) N2O3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 N2O3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3+O2

7、4NO2(g); H0,下表为反应在某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 t/s 0 500 1000 c(N2O3)/mol L-1 5.00 3.52 2.48 计算在 t=500s时, NO2的反应速率为 。 答案:( 1) 圆底烧瓶 过氧化钠 2Na2O2+2NH3 H2O=4NaOH+O2+2NH3过氧化钠与氨水反应消耗水,增大了氨水浓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放热减小了氨气的溶解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电离出 OH ,使 NH3 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3分) a c d e f b或 a c d f e b ( 2) 吸收未反应的 NO 85%( 3分)( 3) 0

8、.00592mol L-1 s-1(不写单位不得分) 填空题 ( 14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主族元素 X、 Y、 Z、 W、 R,已知: X与 Z, Y、 R与 W分别同族; X、 Z、 W分别与 Y都可组成两种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Y的阴离子与 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 1)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写出该元素名称 它与元素原子序数差为_ (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X2W的形成过程_。 ( 3)写出 2种均由 X、 Y、 Z、 W 4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Z、 X、 W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溶于水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9、 :_。 ( 4) X、 Y两元 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在电极表面放电。 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 ( 5)请写出 Z元素单质的一种用途。 答案:( 1)硒 26 ( 2) ( 3) NaHSO4+NaHSO3=Na2SO4+SO2+H2O c(Na+) c(HS ) c(OH ) c(H+)c(S2 ) ( 4) O2+4e +4H+=2H2O ( 5)冶炼钛钽铌锆等金属、高压钠灯、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取钠的化合物等(回答一条即可) ( 15 分)金属钛被称为铁和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它是空间技

10、术、航海、化工、医疗上不可缺少的材料。 I、工业上用钛矿石( FeTiO3,含 FeO、 Al2O3、 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 发生的反应为: 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 FeO?答: _(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 (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 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可将氯碱厂、炼钛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 3)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_。 ( 4)已知: Mg(s)+

11、Cl2(g) MgCl2(s); H一 641 kJ mol-1 1/2Ti(s)+Cl2(g) 1/2TiCl4(l); H一 385 kJ mol-1 则 Mg 与 TiCl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在氩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 ( 5)在上述产业链中 ,合成 192 t 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 H2 t (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 答案: I( 1)不需要( 2) Al2O3 2OH 2Al O2 H2O SiO2 2OH SiO32 H2O II( 3) 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 ( 4) 2Mg(s)+TiCl4(l) = 2

12、MgCl2(s)+Ti(s); H -512 kJ mol-1 Mg和 Ti都有强还原性,在 Ar气氛中可以防止被氧化( 5) 10( 3分) ( 15分)在工业上烯烃可以合成多种有机材料。 ( 1)某同学设计了由乙烯合成 Y的 3条路线( I、 II、 III)如下图所示。 3条合成路线中,你认为符合 “原子经济 ”要求的合成路线是(填序号 “I”、 “II”或 “III”) 。 X的结构简式是 。 ( 2)已知 Q为乙烯的同系物,以 Q和 X为原料合成 M的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Q的名称是 E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 , F的结构简式是 . 写出 M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 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 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a 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 N和乙醇 c. N中含有支链 答案:( 1) I ( 2) 2 甲基丙烯 碳碳双键 羧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