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325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 选择题 “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 ”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答案: C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 “发明 ”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答案: A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

2、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B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答案: C 对中国近代史上 “西学东渐 ”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道路和社会进步 本质是封

3、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斗争与融合 A B C D 答案: C 早期维新思想认为: “欲张国势, 莫要于设议院。 ”“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无虞匮乏矣。 ”“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 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结合 提出了民主共和的要求 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B C D 答案: C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

4、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答案: B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 学与人权并重。 ”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 “科学 ”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文艺方针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观点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儒家处世观 D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治学精神 答案: B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提出: “汉字不

5、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 ” 陈独秀说: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这表明他们 A开始结合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B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 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 D严重脱离群众,提不出科学纲领 答案: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使用的能源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一伟大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牛顿的三大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C量子论和相对论 D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 答案: B 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

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 B C D 答案: B 邓小平曾经说过: “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其主要依据是毛泽东 A提出三民主义理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B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C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决定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B 江泽民提出的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B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如何保持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 答案: C 智者学派是

7、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答案: C 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答案: B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定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 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 “敬授民时 ”,这主要说明 中国古

8、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 “重农 ”政策的体现 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A B C D 答案: C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 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答案: A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 “仁政 ”思想 B墨家的 “兼爱 ”思想 C法家的 “刑不避大夫 ”思想 D荀子的 “性恶

9、论 ”思想 答案: B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答案: A 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 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答案: B “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答案: C 董

10、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答案: B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善择佳偶 ”,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 A反对封建社会 “男尊女卑 ”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答案: B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

11、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答案: D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 ”或 “存心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 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 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 B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 “经世致用 ”学说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

12、的人文主义精神 A B C D 答案: B 发明于 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 答案: C 齐民要术 序说到: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段话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反映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答案: B 综合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 “( 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3、。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 “中国在 3世纪到 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 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 ” 但他也指出:“欧洲 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 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 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 件 % 公元 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 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

14、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 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 请回答: (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 6分) (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5分) (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2分),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分) 答案:(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火药应用广泛,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

15、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6分,每点 1分) (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交通: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作用。民族关系:各民族融合和民族迁移促进交流。对外关系:国家间文化科技 交流促进传播。个人:科学家杰出天赋和探索精神。(共 7个要点,学生可从这几个方面或其他方面答题,每个要 点 1分,共 5分) ( 3)状况:虽然传统科技仍有少量发展,但整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2分) 原因: 1)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2)经济: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从

16、根本上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教育考试制度:科举制下的八股取士,使科学技术被排斥在各级教育和科举考试内容之外; 4)文化传统:是整个社会轻视科技 ,缺少探求自然奥秘的氛围。 5)对外政策: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难以进行。( 5分,每个要点 1分,要求至少答出 5个要点。学生还可以从 其他方面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证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种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

17、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 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

18、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 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 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4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6分) 答案:( 1)权力 “制约与平衡 ”的思想。( 2分) (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2分) 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

19、了进步作用。( 2分) ( 3) 国家学说:建立契约 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 2 分)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2分) 法治学说: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分)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 ”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 、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20、。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 “世界潮流 ”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 4分) (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 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5分) (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他 “南

21、方谈话 ”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3分) ( 4)从以上材料得到什么认识?( 2分) 答案:(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又推动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分) (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情怀:百折不挠, 对革命充满信心。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 5分) (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分) (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