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3326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卷与答案(部分含解析) 选择题 下列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扩展统治的范围 B天子与诸侯全部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诸侯在辖地仍可以继续实行分封 答案: B 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 “正是这个设计 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 “精巧的设计 ”是指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 1787年宪法 D法国的民法典 答案: C 清朝福建巡

2、抚徐继畲之语 “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国开国者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康熙帝 D秦始皇 答案: B 1882年,日本官员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对某部宪法大加赞赏。回国后,他以此部宪法为蓝本,组织起草和主持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 1791年宪法 C法国 1875年宪法 D德国 1871年宪法 答案: D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具有的权力是 A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权 B外交权和发行货币权 C宪法范围内制定地方法律 D募兵和宣布对外和战 答案: C 法兰西第三共

3、和国宪法规定,政府内阁由 A议会多数党组阁 B总统任命但须经众议院同意 C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 答案: B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 “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 挂羊头卖狗肉 式地 过继 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 ”“当地(中国)商人 ”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 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 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 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 答案: A 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 “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 挂羊头卖狗肉 式地 过继 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 ”“当地(中国)商人 ”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

4、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 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 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 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 答案: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在华商人 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C保护鸦片走私 D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答案: D 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伐失利 B天京内乱 C安庆失陷 D天京陷落 答案: B 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A赔款 2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答案: B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年)一份吏部档案,该档案残缺不全,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上年 月

5、间, 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D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 ”“武汉的形势 ”“排满兴汉宣言 ”“列国的态度 ”等。其报道的事件最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武昌起义 答案: D 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限制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A三权分立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

6、国家时说: “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 ”该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B 有人说 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 “紧箍咒 ”。这里的 “紧箍咒 ”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 B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由此,在议会中获得优势地位的是 A王室贵族 B农业资产阶级 C工业工人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答案: D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的淡漠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7、 D专制王权的强大 答案: C 从根本上说,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夏商西周时期的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朝觐制 D世卿世禄制 答案: B 在秦朝,被称为 “百官之首 ”的是 A三公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答案: B 刘邦认为 “(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 无 )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由此汉初统治者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 答案: B 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 “福建节度使 福建宣慰使司 福建布政使司 ”,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

8、 A秦朝 唐朝 明朝 B唐朝 元朝 明朝 C唐朝 明朝 清朝 D汉朝 明朝 清朝 答案: B 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其中不包括 A内阁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答案: D 秦汉的三公九卿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宗法制度不断加强 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 答案: B 下列历史人物中,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A 英国首相卡梅

9、伦在北大演讲时说: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 如果我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 ”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B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英国首相必须接受下院监督 D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答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马法中的万民法主要调整 A罗马共和国内公民之间的关系 B罗马贵族与行省贵族的关系 C罗马帝国自由民与奴隶的关系 D罗马帝国自由

10、民内部的关系 答案: D 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他所说的 “全体人民 ”指的是 A广大奴隶 B妇女 C男性公民 D外邦人 答案: C 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具有 A集体陪审的特点 B公民主权的特点 C实行法治的特点 D轮流执政的特点 答案: B 综合题 在 “鸦片战争形势 ”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 5分) 在 “鸦片战争形势 ”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填至图中方框内)( 5分) 答案:( 5分) 自上而下分别填:上海、宁波、福州、厦门、

11、广州。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先后在英、美等国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该表:( 6分)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行政权归属 答案:( 6分,每空 1分)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 行政权归属 首相 总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 1)材料一中北宋 “尽夺藩镇之权 ”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10分) 材料二 (元 )世祖皇帝建

12、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 “中书省 ”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 官制 ( 2)材料二表明,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这种设置有何意义? (5 分 ) 答案:( 1)措施:在军事上收回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 6分) 看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削弱了北宋的 军事实力。( 4分) ( 2)实行行省制度。( 2分)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分) 2011年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 “百年锐于千载 ”,辛

13、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余家,不少报纸以 “民主 ”、 “民权 ”、“民国 ”和 “国民 ”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 200万份,读报纸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 “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 “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 “你也是中华民国人 ”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 范小方等戴季陶传 (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4分) ( 2)材料二中反映了辛亥革命影响的状况如何?( 4分) (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6分) 答案:( 1)辛亥革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 民的民主意识,近代报刊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4分) (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范围有限,农村受到的革命触动较小。( 4分) ( 3)辛亥革命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但是传播非常艰难与缓慢。(言之有理即可)(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