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 “天人有序 ”“中外有别 ”“褒贬有道 ”“隐讳有法 ”和 “修辞有术 ”。这里 “书法 ”的含义是( )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答案: C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这里 “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的事件是指 (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2、中华民国国歌唱道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 ” 这里所说的 “吾党所宗 ”的核心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C 某人收藏有一本 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 “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 ”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 A当时中国出现了 “大跃进 ”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 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答案: A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 “美国人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 (俄罗斯国旗 ),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这条 “红色巨龙 ”最有
3、可能是指 ( ) A “东方红一号 ”卫星 B “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 C “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 D “嫦娥一号 ”绕月卫星 答案: B 草是绿色的,但有位画家写生时却把草画成了红色,他最早应属于哪个派别 ( ) A浪漫主义 B印象派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世纪 60年代,该图的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是 ( ) A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B对未来的失望 C精神颓废 D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答案: A 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4、 答案: D 公元前 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答案: D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 C 吕氏春秋记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
5、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答案: D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答案: B 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 “公民 ”一词是泊来品,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 ”取代了 “臣民 ”,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答案: C 该图是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面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 )
6、 A浑天仪 B翻车 C造纸术 D数学 答案: D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公元前 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 “人类意识 ”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 A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
7、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A 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 A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 C “经世致用 ” D “天地之化日新 ” 答案: D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表明苏格拉底 (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答案: D 下列作品赞美现世生活和爱情,描写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反映新兴市民阶层对禁欲主义的反抗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社会契约
8、论 D十日谈 答案: D 关于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 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答案: D 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答案: B 下列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甘薯种植做过研究和介绍的是 A张衡 B徐光启 C沈括
9、 D贾思勰 答案: B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 “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 ”作者意在说明( )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C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 答案: C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至今仍在惠及我们。以下在历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历经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 蒸汽机 电话 汽车 电视机 电灯 电子计算机 A B C D 答案:
10、 C “奇迹天工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 ”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 “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 ”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 )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丝绸在古代发明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范围最远 C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D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
11、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 “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
12、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 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 “世官制度 ”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 “世官制 ”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核心标准的演变。( 3分) (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
13、有何不同 说明两种选官制度的关系。( 5分) (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及影响。( 8) 答案:( 1)方式:世袭。原因:守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 (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 3)不同: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 ( 4)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方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 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
14、舍 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阅读材料: (15分 )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秦汉以后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 “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 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
15、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 材料三 19世纪 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 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 材料四 从 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 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 “市民文化 ”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3分 ) (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4分) (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 19世纪中后期翻译
16、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6分) (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 2分) 答案:( 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 “市民文化 ”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 于中国 “市民文化 ”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 3分,任意答三点即可得满分) ( 2)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 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 2分) ( 3)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
17、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 2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4分,任答两即可得满分) ( 4)答案: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2分) (评分说明:答出工业革 命给 2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2分。如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扩张、传教等均可各给 2分,总分不超过 4分。) 阅读材料:( 15分) 材料一: 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洋却赋予希腊先民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
18、洋资源得天独厚。 材料二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 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 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 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 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 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 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 “神意 ”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请回答: ( 1)有
19、些人认为: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国家的体制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请说明依据。( 4分) ( 2)在国家权力机构 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 4分) (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 4分) ( 4)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哪项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 3分) 答案: (1)他们发展海外贸易,便于与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宽松自由的环境,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同时小国寡民使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公共事务。( 4分) ( 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 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4分) ( 3)机会均等的民主原则。弊端: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4分) (4)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