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37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 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产生的影响有 ( )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在民间 ”取代了 “学在官府 ” A B C D 答案: C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 A “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 B “光是画中的主角 ” C “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

2、面貌 ” D “我不爱理性的绘画 ” 答案: A 梭伦在自己的诗中写道: “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富厚如属于没有教养的人们,厌足就要滋生不逊。 ”这里他反对的是 ( ) A贵族凭籍特权的专横与压榨 B “债务奴隶 ”被废除后的贪婪 C “海岸派 ”的财产富有与激进 D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的现状 答案: A 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 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答案: C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3、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臣 答案: A 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 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答案: D 成书于 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

4、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答案: A 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 “异教徒 ”为名的 “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所指的 “异教 ”主要是指 ( ) 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答案: B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答案: A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 “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

5、衣服举措不类军兵 ”;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 “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答案: D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对王安石变法写诗颂道: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实禄绝贪饕。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该诗涉及到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有 ( ) 青苗法 免役法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A B C D 答案: A 沙皇政府 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 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 1646 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

6、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 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 B C D 答案: D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

7、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 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 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 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答案: B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 C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8、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 B 宋人邢 m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 C 近代史上,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C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公元前 8世

9、纪到公元前 3世纪 7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 A B C D 答案: D 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 “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 ”。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 A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 ”这一观点说明了牛顿的发现 ( ) 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 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产生了影响 对思想家们描绘资

10、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产生影响 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A B C D 答案: C 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因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 A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相对论 互联网 B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经典力学 互联网 C经典力学 相对论 原子能利用 互联网 D经典力学 互联网 原子能利用 相对论 答案: C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 1000册左右; 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 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答案:

11、 B 胡适曾说过: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这里所谓的 “树墩 ”是指 ( ) A传统思想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 答案: A 孙中山说: “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 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 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

12、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答案: A 综合题 为研究毛泽东的思想变化过程,某研究者收集了以下史料: 史料一 : (注释: 年 )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 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注释: )。当时全国处于第一次革命(注释: )的前夜。我激动

13、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 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 埃德加 斯诺西行漫记 毛泽东自述 (1936年 6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自述 ) 史料二:下图为 1911年 8月 1日民立报的影印件,记有 “七十二烈士 ”的报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史料一中有三处(标有 序号)需要注释,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校勘和注释。( 3分) (2)依据史料一,毛泽东当时赞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 属于什么性质 (2分 ) (3)毛 泽东为什

14、么说自己当时 “思想还有些糊涂 ” 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及毛泽东三者所走的救国道路有何不同 (8分 ) 答案:( 1) 1911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辛亥革命。( 3分) ( 2)赞成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2 分) ( 3)分不清维新派(或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不同主张。( 2分) 道路: 康、梁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1000

15、 年 10011500 年 15011840 年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 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 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 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 “长征三号 ”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 “亚洲 l号 ”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

16、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 “国际星 7A)失败。 2003年, “神舟五号 ”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 1501年 1840 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6分) (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内经济体制发 生了什么变化 ( 2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 4分) 答案:( 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 2分) 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17、,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教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任答二点, 4分) ( 2)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 3)国家政策、国际 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任答 2点给 3分 ,3点给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 “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18、 ”。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 阿里 材料三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 阿里 材料四 穆罕默德 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 穆罕默德 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阿里是如何 “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的 (4分 )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9、 ( 1分)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 4分 ) (3) 穆罕默德 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 (6分 ) 答案: (1) 创办近代工业;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改革的核心是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 创办了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 招募士兵,加强训练。 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 大力发展海军。 (3) 从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从改革过程看,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采用的是封建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导致管理不善,生产混乱。 从外部原因看,外商不愿传授先进

20、的技术,破坏生产,引进的设备也比较 陈旧。 从发展进程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上升时期,他们不断侵略东方国家,致使改革不能成功。(任答三点 6分) 下列是一组与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局势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 材料二 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 “解放 ”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 “解放 ”法令的反应时说, “农民 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 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

21、高 ” 。 1876年,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 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 (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 “停滞不前 ”?( 4分)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 2分) (2)关于农民获得 “解放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三种描述哪一种描述较为客观并简述其理由。 (4分 ) 答案:( 1)理解:农奴制盛行,工业发展落后。( 4分) 改变: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2分)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2分) 若认为 较客观 ,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 ,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 “解放 ”了农民 ,使农民获得了 “自由 ”,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 若认为 较客观 ,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 ,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 较客观 ,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任答一观点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