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3408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 “谊 ”存在,如 “姻谊 ”、 “乡谊 ”、 “年谊 ”等。其中 “年谊 ”是指( )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答案: C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多次发生流血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朝韩在争议岛屿相互炮击。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霸权主义主导国际关系 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答案: A 20

2、10年 4月 20日中央电视台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特别节目募捐晚会上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如图)共募得善款21 75亿元人民币。这反映出的社会风尚是 ( ) A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B追求时尚、讲究质量 C相互关爱、赈灾济贫 D豪华奢侈、过度享受 答案: C 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 “赠省委诸公 ”对联: “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 ”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 “大跃进 ”时期 D “文革 ”时期 答案: D 1948年 8月国民党通过货币改革方案,决定中央银行发行总额定为 20

3、亿元的金圆券。至 1948年 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 81亿元。至 1949年 6月更增至 130万亿。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但仍不足以应付物价飞涨之需。由此可以看出 ( ) A民族资产阶级加紧对国民财富的搜刮 B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市场繁荣 C货币大量增发最终导致金融混乱,市场崩溃 D这种货币导致当时中国经济出现 “过热 ”迹象 答案: C 某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 ) A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C 2009年 10月 8日,德国女作家赫塔 缪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 “以诗歌的凝练和散

4、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下列作品与评审委员会评述的文学特点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 A西风颂 B老人与海 C安娜 卡列尼娜 D巴黎圣母院 答案: C 下表是 1688年和 1831年英国各部门的收入分布情况(单位:万英镑)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革命 B光荣革命 C圈地运动 D海外殖民 答案: A 亚里士多德曾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 “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 ”,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 “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付托的权威 ”。由此可以看出 ( )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不少民主权利 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

5、国家 答案: B 2010年 9月 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 “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答案: A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 ”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 ”的因素。若以此为 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 ) 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6、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 C 综合题 ( 28分)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至 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 ” 澳门略记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 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 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 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 材料二 1820 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 2

7、 9和 2 81; 1840 1860年,分别为 3 5和 4 84; 1860 1870年,分别为 2 9和 5 53。 19 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 成为 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 年,英国 、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 33、 9、 10、 5。 材料三 在 1913 1938年的 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年增长率为 0 7 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四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8、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 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 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 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在 16 19世纪初叶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的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 6分)并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6分) ( 3)根据材料三

9、和所学知识,指出 1913 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 4分)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 因。( 6分) 答案:( 1)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绎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发展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而广州交通便利,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6分,言之有理即可) (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6分)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

10、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 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 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分) ( 3)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4分) 原因:一战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 1929 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6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提供的 “16世纪中叶至 19世纪初叶 ”和 “广州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绎 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

11、益发展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而广州交通便利,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所以广州在 16 19世纪初叶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 由材料信息 “1820 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 9和 2 81; 1840 1860年,分别为 3 5和 4 84; 1860 1870年,分别为 2 9和 5 53。 ”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 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

12、例分别为 33、 9、 10、 5 ”得出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所以 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等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有: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 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由材料信息 “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年增长率为 0 7 ”得出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 “许多国家对对

13、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 ”得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所以 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是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有:一战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 1929 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 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

14、同奋斗 ” 他指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

15、动指南。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 ( 3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 ( 2分)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 3分) (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 4分)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分) (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16、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6分)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 ( 3分)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 3分) 答案:( 1)民权主义。( 3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分) (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4 分) (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 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 3分)认识:党章的修 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