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3418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第一学期十月测试文综历史部分 选择题 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 D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 ”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B C D 答案: A 俄国革命家托洛

2、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19世纪 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 “秘密 ”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

3、案: B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 “马 ”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 “马 ”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 “机 ”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答案: C 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答案: B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

4、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 A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 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 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摸着石头过河 不是一帆风顺 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 正确, 不正确 B 正确, 不正确 C 都正确 D 都不正确 答案: C “鞍山轧钢开红花, 解

5、放 牌汽车跑中华,喷气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 ”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B 下列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答案: A 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 A詹天佑、曾国藩、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 C詹天佑、曾国藩、李善兰 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 答案: D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 ”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

6、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 “市 ”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 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 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

7、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 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 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 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 3分)各出于何种考虑?( 6分) (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

8、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4分)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分) ( 4)早 在 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 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8分 ) 答案:( 1)主张: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 1分) 考虑: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入侵,防止内外勾结。( 4分)主张: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 2分) 考虑:为了发展民族工业,解决资本短缺问题。( 2分) ( 2)本质差异: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

9、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分) ( 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 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分) ( 4) 20世纪初命运的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 4分) 20世纪末命运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独立自主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 4分)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有副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 ”,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

10、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 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失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 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 视、汽车、 飞机、航天器 这些重大发明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

11、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 凯勒曾以抚摸方式参观了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 温家宝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 “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 ”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 “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 6分) ( 2)据材料二说明 “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 ( 4)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

12、自然的屏障,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请说明当今社会有哪些有利于人类文明交流和促进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8分) 答案:( 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分)孔子:提出了“仁 ”“礼 ”。( 2分)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2分) ( 2)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 3分) 表现: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政治领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4分) ( 3)影响: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人们的视野;传播科技与发明,改变人类生活。( 4分) 启示: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可以引领人们从历史兴衰中感受生 活( 2分) ( 4)有利因素: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交流越来越便利;两极格局解体,意识形态冲突程度减弱;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等(其他因素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但总分不超过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