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3432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卷 选择题 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 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B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 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 70年代后,面对经济 “滞涨 ”,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

2、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w.w.w.k.&s.5*u.c.#om高 .考 .资 .源 .网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答案: B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 “蛮干 ”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施经济 “加速战略 ”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答案: D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

3、的是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三种主张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 A 苏轼认为: “(在唐代 )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 “诗仙 ”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 之 (愈 )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答案: B 有人说 “清明上河图(如下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原因是 A可以了解唐朝的城市面貌 B可以了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

4、C可以了解元朝市民的生活状况 D可以了解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答案: B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 ,应当如何自救 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 C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 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 C 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D 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答案: A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

5、昆剧名曲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答案: A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 “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 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20世纪初,巴黎、柏林和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

6、文化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铁路和飞机 B报纸和广播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 答案: B 1921年 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许多革命者感到 “痛惜 ”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

7、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感到无法理解 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 答案: B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图一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 中山装 A由传统走向近代化 B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C由实用到时尚 D由中国到西洋 答案: A 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 1930年 5月 19日通过霍莱 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 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 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 30年代的关税战。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转嫁危

8、机的一种做法 B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C导致国际贸易萎缩 D有利于迅速渡过危机 答案: D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答案: D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 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

9、家稳定的基础 答案: B “一本十分罕见的清代地图集近日在湖南被发现。这本名为广舆记的地图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 (公元一六八六年 )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广舆记共收集十九幅地图,即当时的十八省图加一全国图。 “广舆 ”即广阔的疆域,就是全国之意。该书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厘米,用毛边纸木印线装,里面的标记有几十种之多,不仅有行政区划,连地形地貌也标注得十分清楚,在这本地图集里,台湾的全部版图清楚地刻印在福建全图里。 ”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它清楚地表明,清康熙年间,台湾已在中国的版图以 龋 B台湾成为中国的领土就是在康熙年间; C是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 ”的主要证据 D是最早的清代地图 答

10、案: A 公元前 4世纪时, 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依据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 B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 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 ”这段话表

11、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 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答案: B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与邻为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 C 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导致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欧共体(欧盟)和日本的崛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美国霸主地位的巩固 答案: D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 (M Godtey)指出: “

12、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中 “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指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C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

13、的过程中提出了 “转石效应 ”,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 “转石效应 ”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人民日报 1957年 11月 13日社论提出:“湖北省红安县土质瘠薄,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 834斤,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量增产地区,有的是十分贫瘠的,在那里能够提早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指标 ”。 材料反映了 A这种目标有利于经济的稳步发展 B当

14、时经济建设的要求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C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创造条件发展农业 D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盲目冒进,追求高速度的倾向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是雅典最主要的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立法权;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司法权。虽说这三个权力部门的权力有些交叉(如公民大会兼有司法职能 “ 陶片放逐法 ”的实施),但各行其职已经非常明确。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通过这三个机构的权力运作表现出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亚华谈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

15、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 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各行其职 ”实质上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有何影响?( 4分) ( 2)材料二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4分) 答案:( 1)原则:分权。影响:这种原则为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所继承发展,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政体)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4分)

16、( 2) 核心:权利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体现:总统、最高法院和国会相互制约。(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 “永康学派 ”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 “义利兼顾 ”的思想, 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 “四民异业而同道 ”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 “经世致用 ”、 “工商皆本 ”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 “山西帮 ”的晋 商,也有 “安徽帮 ”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

17、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 “宁波帮 ”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 “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 ”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 “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 ”的世情。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请回答: (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 “宁波帮 ”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 4分) ( 2)根据以上

18、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 “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 ”的具体原因。( 6分) ( 3) “宁波帮 “发展的过程,对今天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4分) 答案:( 1)特点:浙江商人诚信;理论、理念的指导;善于创新;具有现代商业意识。( 4分)。( 4分) ( 2) “经世致用 ”和 “工商皆本 ”思想的影响;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宁波帮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民族危机的刺激和 “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6分) ( 3)经济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要善于借鉴其

19、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等。(只要答出 2点,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分)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 “实业救国 ”的相关知识。 第( 1)问,把握时代背景,阅读材料,概括要点,浙江商人讲信用,敢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 第( 2)问,黄宗羲是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政治上是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平等,而经济是 “经世致用 ”、 “工商皆本 ”的思想。经济决定政治,其思想的基础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所以近代宁波帮 “崛起于五口通商后,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 ”的具体原因有: “经世致用 ”和 “工商皆本 ”思想的影响; 对外开放较早,

20、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 宁波帮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 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 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 一战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第( 3)问,后 起之秀的 “宁波帮 ”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 ”所以在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经济理念要不断地发展,做到与时俱进;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1937年 7月 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 8 月 11日,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 9 月下旬,新成立的军事委员

21、会工厂调整委员会取代上海迁移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沿海工矿业的内迁工作。 27日,工矿调整委员会 讨论确定了通过工厂迁移原则,将迁移工厂分为军需工厂和普通工厂两类,规定: “军需工厂系指国防上必需该厂之助,由政府令其迁移, 此等工厂之迁移得由政府按其个别情形酌予补助 ”, “普通工厂为指定军需工厂以外之工厂。凡愿迁移,呈经政府核准者,得予以免税、免验、减免运费、便利运输或征收地亩等之援助。惟因财政所限,不补助迁移费。 ” 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 1940年底基本完成。据行政院报告,经国民政府协助而内迁的厂矿共达 448家,技术人员有 12080人,机器材料 70900吨。其中属于国防工业范

22、围的厂家达 60%以上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37年后方只有工厂 63家, 1938年增至 219家, 1940年为 571家,1941 年达到 1138 家。 后方工业中属于重工业的工厂占工厂总数 35%左右,以资本计约占 50%左右,改变了战前轻工业优势的状况。在工业布局上,重庆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加之四川其他地区,占厂数的 45%以上、资金的 53%。其余工业分布于湘、桂、陕、甘、黔、滇等省的主要城市。这样就使战前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矿调 整委员会通过工厂迁移原则的历史背景。( 4分) ( 2

23、)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在沿海工矿企业西迁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 6分) (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沿海工矿企业西迁的积极意义。( 6分) 答案:( 1)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淞沪会战爆发,沿海大部分地区即将沦陷;考虑保存国防工业实力,以利于继续抗战的需要。( 4分) ( 2)成立军事委员会工厂调整委员会,全面负责沿海工矿业的内迁工作;用行政手段强制军需工厂内迁,并补助迁移费;用减免税费等经济手段鼓励普通企业西迁。( 6分) ( 3)保存了有限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基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初步改变

24、了沿海与内地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大批技术人员内迁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答出 3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6分)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 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 因此海上力量 的历史,蕴含着一个濒临于海洋或者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依据。 马汉海权论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 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

25、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大预言: 2049年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 1970 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至 19世纪期间,哪个国家最先控制世界海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 2) 19世纪中期推动英

26、、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该时期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6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穷国 ”落后于 “富国 ”的原因。( 4分) 答案:( 1) 16世纪的葡萄 牙、西班牙。它们率先开辟新航路,并在亚洲、非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4分) ( 2)动力:英、法等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 分) 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如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起步。( 4分) ( 3)亚非拉国家近代以来长期遭到欧美列强的掠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亚非拉国家人口众多;国民文化教育水平低。(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