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选择题 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世纪的一首叙事长诗阿里玛斯贝亚中所提到的远东希伯波里安人。这些 “希伯波里安人 ”可能生活在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朝 答案: C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 A “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
2、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来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 ”这种主张最早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答案: A 某论著的目录为: “议会之母 ”、 “驴象之争 ”、 “一票共和 ”、 “国家干预 ”、“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答案: C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是说, “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
3、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 ”这种治史方法是 A唯物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答案: A “我是南宁邵佳,真正革命到达路。 走上马路连冲锋,反贼全部都失败。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 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 ”诗中描述情形应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C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
4、太适应。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东德 B英国 C俄罗斯 D朝鲜 答案: A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国诗人写道: “彩霞里伊水似飞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筒森林。 ”这反映了 A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答案: C 中国工程院于 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 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 46名,占总数的 48%; 1999年 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 “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
5、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 C 美国经济对比表 对表中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A欧洲各国实行经济联合,发挥整体优势 B美国忙于越南战争,经济发展缓慢 C欧洲各国放弃了依靠美国的外交政策 D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 C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 “民族 ”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 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 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选自詹姆斯 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对这段文字
6、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答案: D “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 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答案: D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
7、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 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 ”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答案: B 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 “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 ”文中 “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 ”是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 D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
8、,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 B 公元 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与火器 D指南针 答案: B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其主要观点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互补 D农商皆本 答案: C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9、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答案: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社会思潮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 答案: B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 “孤秦 ”“陋宋 ”。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 答案: C
10、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答案: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 伯克曾这样评价说: “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
11、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 ”材料中 “新的类型的新国家 ”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答案: A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 直到 1870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C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D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答案: C 复兴之路 千年变局中记载: “
12、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 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 “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 D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D 阅读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
13、断完善 答案: C 综合题 ( 8分)【探索历史的奥秘】 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 史记 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 “太康居斟 ;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 在洛河一带) 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 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 “二里头文化 ”。经碳 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 的所在地。
14、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 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 1523-前 1028 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 请问答: ( 1)根据材料一 、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 2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 2分) ( 2)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2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 2分) 答案:( 1)虽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 2分) 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
15、料(第二手资料),史料价值相对不高。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虽然能够印证材料一的文献记载,但考古中没有找到直接的文字资料,带有推论性质。( 2分) ( 2)依据:当时的中国已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 2分,只答到文字系统给 1分) 史料价值: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分) (8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16、格。 ” 孔子论语 材料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 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 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 2分)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
17、么影响?( 2分) (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 2分) (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2分) 答案:( 1)主张:按照君臣名分之礼、以德治国。( 2分)影响: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封建统治的工具,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分) ( 2)通过实现正义、法治、中道来建立社会秩序。(任意两点得 2分) ( 3)通过法治实现正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既要肯定法治的基础作用,也要肯 定道德的作用。(任意一点得 2分) ( 8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01938 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18、) 根据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 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计划,才迅速解决 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球通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 20世纪 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4分) (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 30 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4 分) 答案:( 1)特点:国防开支明显增长。
19、( 2分)德日等法西斯国家增长极为迅猛,美英法等国家增长相对缓慢。( 2分) ( 2)原因:缓解经济危机、刺激生产、扩大就业的需要;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德日法西斯上台,疯狂扩军备战;美英法等国对外推行孤立或绥靖政策,军备相对放松。( 4分) ( 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自然状态 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利 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
20、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 约翰 洛克政府论 请问答: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主要思想。( 4分) ( 2)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如何发展了洛克的思想的?( 2分) (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实现民主政治的认识。( 2分) 答案:( 1)主要思想:天赋人权;实行法治,保证人民自由;分权思想。( 4分) ( 2)发展:卢梭在洛克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契约论等民主思想。( 2分) ( 3)认识:实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等。 (
21、 2分,答出一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 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 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请问答: ( 1)怎样理解 “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
22、直停步不前 ” ( 4分)为此进行的 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 1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 “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 2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 1分) 答案: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 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 ”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 “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 ”遂将 教育文化置于首位 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
23、,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 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 “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 摘编自汉书 循吏传 材料三 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 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请回答
24、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4分)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 3分) ( 3)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3分) 答案: (11分 )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 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
25、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 达尔贝格 -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 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 (英)约翰 达尔贝格 -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请回答 :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7分) (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
26、什么?( 4分) 答案: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观应主张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 张謇认为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实业亦必有的, 何在 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 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 自公元 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 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或殖民地或领土 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
27、,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 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 (1651年 10月 ) 材料三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 了 “反谷物法同盟 ”,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 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 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 4分) (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5分) ( 3
28、)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 样的原则?( 2分) 答案: ( 8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一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 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 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 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 材料二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盂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
29、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 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 材料三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 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 1564 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圣彼得大教堂成为这个 “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的不朽的 纪念碑。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 1)据材料二、三、五,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 3分) (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 一难题的?( 3分) ( 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 材料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 2分) 答案:( 1)异:伯拉孟特:要把教堂建成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纪念碑;拉斐尔:关注教堂 的宗教意义。( 2分) 同:都向古罗马遗产学习。( 1分) ( 2)难题: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 1分) 解决:设计了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进行加固。( 2分) ( 3)势力:人文主义者;反动教会。(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