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3446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 12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 A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 30年,分成 3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 1988 年的黄金十年, 第二阶段: 1988年 2002 年的曲折十五年, 第三阶段: 2003年 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 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 “粮票布票 ”、 “

2、信用卡 ”、 “互联网 ” B “合作社 ”、 “包产到户 ”、 “三下乡 ” C “乡镇企业 ”、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 D “国企改革 ”、 “现代企业 ”、 “股份制改造 ” 答案: C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 20世纪 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状告村长但最后当村长被警车带走时,秋菊拖着沉重的身躯追赶警车,她艰难地爬上一个土岗,望着绝尘而去的警车,一脸茫然,喃喃自语道: “我只想讨个说法,咋把人抓走了呢? ”下面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它反映了当时实

3、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它反映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民的传统意识与现代法制观念之间的冲突 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 B C D 答案: C 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答案: B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建立了公司体 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金融、 贸易、机械、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企业的这一重大

4、发展变化与城 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相关的是 A管理体制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D 据统计, 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4947家,从业人员 4200万人,三资企业 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 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 C私营个体经济发展

5、迅速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 D 2006年 3月 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计划 ”表述改为 “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C 2010 年 8 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 “(解决两 岸关系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

6、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 “台独 ”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答案: A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 30万份。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 生 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 死 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 ”的达成 C “和平统一 ”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 “三通 ”的开展 答案: A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

7、府统一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实行自治管理和行政自主 答案: B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C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答案: D 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正确的是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思想 主要来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B C D 答案: C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8、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D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答案: A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宗旨 D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案: B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都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贡献 后者都体现了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都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 直接指导了

9、中国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A B C D 答案: A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 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答案: D 江泽民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这三位伟人思想的相同 点不包括 A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B中西结合,大胆创新 C以追

10、求民主为思想核心 D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了关注 答案: C 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下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答案: D 下列关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错误的是 A是邓小平提出的 B反映了 20世纪 90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C是 “科教兴国 ”战略的理论基础 D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答案: B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 “总领事 ”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答案: C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 ”为此,新中国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 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

12、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C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 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答案: A 1954年 9月 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 “新阶段 ”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13、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B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 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的根本改变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 等团结 D “依法治国 ”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 C 下列关于 “双百 ”方针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百 ”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双百 ”方针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 “双百 ”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

14、方针 “双百 ”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A B C D 答案: B 1956年党的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表明党 A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确立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 “左 ”倾冒进思想 答案: A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 1953-1958、 1959-1964、 1970-1975、 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的变

15、化。其中 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答案: C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 “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 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 ”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 70年代分田到户与 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答案: D 经济特区的 “特 ”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

16、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答案: A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答案: D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答案: D 下图是 “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答案

17、: C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遭受最严重的破坏是在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D 下列所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能直接而充分说明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有 A一箭多星技术的掌握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 D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2分) 材料一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 材料二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 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 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 按人口供给口粮,

18、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 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张岂之 中国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下图是 1978年 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18户农民秘密开会,决定分田单干,并写了保证书,签字画押。保证书主要内容是:他们保证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公粮和统购粮;若队干部因包产到户坐牢,他们保证把队干部的孩子养到 18岁。 材料四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其中有关于 “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的规定,强调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

19、以依法流转。 ”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 必良教授认为,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百度百科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指出 20世纪 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分)其中哪一次变化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分)结合材料二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分) ( 2)结合材料三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是如何被 废除的?除了安徽还在哪个省

20、率先试点?有何意义?( 6分) (3) 土地流转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5分) (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给我们现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分) 答案:( 1)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分) 不利:人民公社化运动( 1分) 原因:人民公社化体制具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 中的弊端,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 (4分 ) ( 2)废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2分)四川( 1分)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分) ( 3)土地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与发展。( 2分)它进一步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3分) ( 4)启示:国民经济建设要不能急于求成,欲速而不达;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注:任意回答一点即可得 2 分) ( 24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

22、史上,中国人民为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

23、部没有民族独立,而 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人的路 ”发展到 “走自己的路 ”。分别说明两个时

24、期 “走俄国人的路 ”和 “走自己的路 ”各指什么?( 8分) (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 “走自己的路 ”的历史背景。 (8分 ) (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 ( 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2分) (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 “走什么路 ”问题有什么认识?( 2分) 答案: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俄国人的路 ”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 2分) “走自己的路 ”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2分) 新中国成立后: “走俄国人

25、的路 ” 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分)“走 自己的路 ” 经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确立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2分) (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多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8分 ) (3)邓小平南方谈话。( 1 分)核心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 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2分) ( 4)认识

26、: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 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注:言之有理,符合实际也可得分)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 ,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 ,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 “搭车 ”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 1元钱,

27、将会产生 7元到 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 ,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阵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请 回答: ( 1)据材料一, “垄断空间技术 ”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分) (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12分) 答案: (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 3分) ( 2)材料一侧重政治国防意义;材料二侧重经济和世界和平。

28、( 4分) 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4分) 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4分) ( 19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二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 上海合作组织会标 自 1999年中国正式宣布派遣高素质警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公安部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国际维和工作。从 2000年向东帝汶派出维和警察以来

29、,已先后向联合国 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 1569人次。其中。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 8支 1000人次。 中新网 材料三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申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 1)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期的三个外交成就( 3分) ( 2)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建交高峰。指出图中建交最高峰时期的关键性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6分) (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建树 ( 6分) ( 4)阅读材料三,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4分) 答案: ( 1)成就: 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

30、策的成熟;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 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万隆会议, “存同求异 ”的提出促成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3分) (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分)有利影响:中日建交;各国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有利于国家统一。( 4分) (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为促进地区性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赢得了一个稳定和平环境。( 6分) ( 4)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 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