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3470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 “牛郎织女 ”、 “太上老君其牛入函谷关 ”等传说 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快捷地知道了胡主席访日、汶川地震、 2008北京残奥会等资讯,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 A娱乐性 B艺术鉴赏性 C普及科学知识 D新闻性 答案: D 2009年 10月 1日,建国 60 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

2、况的主要途径是 电影 电视 广播 互联网 A B C D 答案: C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 B传统商路被阻隔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 波罗行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答案: A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曾说: “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完成他所指的 “最重要的事件 ”的航海家分别是 A哥伦布和麦哲伦 B迪亚士和达 伽马 C哥伦布和达 伽马 D哥伦布和迪亚士 答案: C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世纪欧洲的市民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

3、,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B C D 答案: C 2008年当西方庆祝 “哥伦布日 ”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答案: C 下列关于早期殖民侵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手段是赤裸裸的抢劫 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全面肯定 A B C D 答案: A 有人就新

4、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 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 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 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 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 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答案: B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 22 15万匹,到 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 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5、 答案: C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 的入口处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 将傲视全球。 ”英国 “抢占了先机 ”和 “傲视全球 ”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 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最早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答案: C 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 A牛耕 B蒸汽 机 C内燃机 D互联网 答案: B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

6、能找到的 “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答案: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财富日益掌握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控制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答案: B 民国成立后,广受民众欢迎的报纸是 A商业报纸 B政论性报纸 C新闻报纸 D通俗性报纸 答案: D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

7、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 答案: D 晚清重臣翁同 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 “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这里的 “夷气 ”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本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答案: A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 D 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 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8、A B C D 答案: D 西汉初年,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 ”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 答案: A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 “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 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 “小户 ”“听大户呼织 ”、 “计日受值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答案: C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体的含义是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

9、市场 B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C自然经济被近代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答案: D 荣氏家庭的保兴面粉厂在开办起来后,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 “风水 ”,将官司打到县衙。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政权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势力排斥一切新兴事物 D资产阶级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答案: B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答案: D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下图)。1983年

10、12月 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 B C D 答案: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都提出要改革开放 这两个会议具有一定继承关系 A B C D 答案: D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江泽民说: “引进来 与

11、走出去 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 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走出去 ”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 B C D 答案: A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 “文明婚礼 ” 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 B C D 答案: B 航天英雄费俊龙是江苏苏州人,你估计他最喜欢吃的菜系是 A淮扬菜 B川菜 C鲁菜 D粤菜 答案: A 综合题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16分) 材

12、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 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 2: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一 911 300 5600 31 510 191一 1919 600 13000 75 1625 材料三: 1952年、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13、 国营经济 19 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 1)读材料一回答:图 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 2反映的现象对图 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5分) ( 2)读材料二,分析 18951900 年和 1912年 1919 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4分) ( 3) 19371945 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 2分) (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2分)分析 1952年到 1956年我国国

14、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3分) 答案:( 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分)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分) ( 2) 18951900 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2分) 19121919 年: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或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 ”( 2分)(只要答出 2点即可) ( 3)战争、日本侵略、官僚资本压迫( 2分)(只要答出 2点即可) ( 4)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

15、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2分)主 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 分)(或答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分)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2分) KS*5U.C#O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2分) (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

16、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分)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K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 的纪元 ( 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3分) (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7、4分) 答案:( 1)服饰(或服装)( 1分);婚姻礼俗( 1分) ( 2)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 2分,回答其中 2点即可);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 1分,答其中一种方式即可) ( 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 3分,作答其中两点即可) ( 4)影响: 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进程。( 4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1500 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

18、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 “新发现 ”的美洲等地的联系, 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 必修 2 材料 2: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 3: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 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 l中的历

19、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 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3分 ) (2)材料 3反映了 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 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4分 ) (3)材料 2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 3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2分 )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分 ) 答案: (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分 ) (2)世界工厂( 2分)。工业革命。( 2分) (3)材料 2中轮船和火车的使用,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2分) (4)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分)工业革命的推动。( 1分)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