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347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梭伦在诗歌中写道: “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平 民 C雅典执政官 D雅典贵族 答案: D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就是天主教社会,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各国的政治也产生影响。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国内诸侯乘机反叛。亨利四世 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 “忏悔罪过 ”,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 “卡诺莎之辱 ”。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

2、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德国并没有实现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王权与教会争权夺利 A B C D 答案: A 下图 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 ) A教会内部分裂 ,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 B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 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 ,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D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答案: C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答案: C 穆罕默德 阿里是一个积极有为的君主,使埃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被誉为 “现代埃及之父 ”和 “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之人 ”。下面对阿里表述错误的是( ) A阿里引进了西方资本主

3、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 B阿里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成为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通过改革改变埃及的社会性质 答案: D 改革开始后,穆罕默德 阿里在开罗任命一名警官负责治安,这位警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随意处置犯人。夜间,他率领巡警四处巡逻,并规定行人在日落后一小时必须手提灯笼方能通行,违者投入监狱。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整顿社会秩序,严格控制人民 B加强社会治安,依法治国 C改革社会风俗,推进近代化 D提倡新新式生活,革新政治 答案: A 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 )

4、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 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D当权者腐朽与无能 答案: C 19世纪 60年代 ,俄、日两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在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发生 B以暴力推翻原有政权后进行 C改革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 B 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 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 答案: A 在 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 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

5、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 D 日本西乡隆盛曾公开说过 “失之于欧美之物, 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负面影响是( ) A保留了君主专制政体 B保留了思想上的盲从 C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保留 了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 C 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以下所列能说明此观点的有( ) 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提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的主张 没有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A B C D 答案: B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答案: A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 “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帝国主义掀

7、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答案: C 下列符合中世纪欧洲人民人生经历的是( ) 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没有使本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 ) A商鞅 B王安石 C 北魏孝文帝 D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 B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

8、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 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 ”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答案: B 梭伦说: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 “公职津贴制 ” D确立陶片放逐法 答案: A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9、有( ) 下层平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确立了雅典的奴隶民主制 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B 司马迁说: “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 ”齐桓公 “修缮政 ”的根本措施是( ) A尊王攘夷,积极争霸 B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C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D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 答案: C 管子 任法说: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其 “法治 ”思想的实质是( ) A法是君主统治的工具 B社会的分工十分明确 C法律的实施等级明显 D体现了古代民主思想 答案:

10、 A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 “尽地力之教 ”,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答案: B 赵简子说: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 B C D 答案: A 史记记载: “(秦)民勇于公战

11、,怯于私斗。 ”资治通鉴记载道: “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答案: B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项规定不利于(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答案: C “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 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敝。 ”这段话反映出( ) A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

12、益 B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C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D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答案: C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 “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 ”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 “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答案: D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

13、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 “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这不能说明(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 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答案: B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 A孝文帝改革 B 1861年改革 C梭伦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 A 综合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

14、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 “六一汉 ”。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 “解负令 ”。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 然而 “解负令 ”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 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

15、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 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 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贵族

16、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产生的原因。( 4分) (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梭伦采取消除 “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的主要措施和方式。( 6分) (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 2分) 答案:( 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4分) ( 2)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役;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原主;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 2分)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2分)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分) ( 3)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回答其中两点即给 2分)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

17、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冬十月丁未,诏曰: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 魏书 高祖纪 材料三: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责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押民 豪夺之意也。

18、 宋会要辑稿 食货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的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 2)材料二反映出北魏什么社会问题?(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北魏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4分) ( 3)材料三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3分) 答案:( 1)废除井田制促进封建制的确立,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4分) ( 2)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 2 分,答对 2点即可得 2分) 措施及效果:孝文帝实行均田制( 1分)。 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

19、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分);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1分)。 ( 3)特点: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 3分)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 (美)斯塔 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

20、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 请回答: ( 1)怎样理解 “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 ( 6分)为此进行的 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 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 “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 6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 么 ( 1分) 答案: (1)欧洲主 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 地位: 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 ,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或 :

21、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2分 )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3分 )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 (3分 ,答具体措施也可 ) 着眼点 :国家结构的变化 (答生产力也可 )。 (1分 )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 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

22、: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二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 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 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 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 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

23、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 外。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的主要表现。( 4分)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 ”的主要依据。( 4分) ( 4)材料三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分) 答案:( 1)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 2分) 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 2分) (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 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2分) 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 2分) ( 3)看法 :材料三认为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 ,企图武装暴动 ,招致顽固派镇压 (4分 ) 根本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政治上不成熟 ,与顽固派对比实力悬殊大。(3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